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京劇為何一步一步走向衰弱?

作者:由 萬如Mandy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16-08-27

大學時因好奇選了一門“京昆藝術鑑賞“的選修課,遇到大學裡最有魅力的教師之一。他30歲不到,高高瘦瘦,人不是特別帥,聲音很溫柔。他講戲曲的故事、歷史,講一個個劇目中痴男怨女,講演員的人生命運,講舞臺、佈景所反映的中華古典美學,演員的唱唸做打背後的美學意蘊。聽他講課是種享受。我們班好幾個女生上過這選修課,都被這老師的課堂征服,喜歡上聽戲。我們幾個人都追過湖北京劇院多個摺子戲,搶過青春版《牡丹亭》的票,還掏出50元鉅款去看小百花來武漢演的《陸游與唐婉》。

說這一通是為了說明戲曲是一鍋慢火燉湯。

戲曲的外殼比較堅硬

,你需要很多知識,燉了很久,才能進入這個體系。撇開具體的知識不談,就拿春晚那個“同光十三絕”來說,你起碼要知道每個故事的劇本,每個人物的角色,你才能知道他唱的是啥,有啥味道。這就意味著,觀眾需要很久才入戲,觀眾的培養週期很長。

另一方面,戲曲的欣賞特點是可重複性強。聽戲的人重重複復看同一齣戲,品味著同一個故事,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心境,這次聽戲的感受勾起上一次的回憶。以前,戲曲表演還與慶祝節日和重要日子有關,過節大家一起在村口看大戲,誰家壽辰婚姻請來唱堂會。或者是,家裡有人聽戲,孩子從小耳濡目染跟著。所以聽戲是與很多現實生活勾連在一起的。在某個情景下,一個對戲曲沒什麼概念的人,遇上其中某個瞬間,被戲中某個情節或演員所打動,開始看戲,日積月累成為老戲迷,終此一生不疲。

而現代娛樂方式的特點是什麼呢?儘可能

低情景化

,讓觀眾看幾分鐘,甚至一組鏡頭,就感受到整個故事的氣氛、場景、主線,開始跟著主角走。

這樣的特點決定,

若從零開始競爭觀眾,戲曲和其它娛樂方式相比處於劣勢

,社會節奏那麼塊,人們的休閒時間都是零碎化的,等不及慢吞吞的戲曲了。也沒有家族、村社集會,讓戲曲成為一種儀式、一種公共和社群活動了。

戲曲的觀眾和演員培養很多都是家族傳承,代代相傳。那為什麼全國各地戲曲本來有那麼深的觀眾根基,需要從零開始和其它娛樂門類競爭呢。觀察一下可知,現在還聽曲的基本是30、40年代出生者,上至50、60年代出生的人已沒有多少聽曲了。

更不用說,多少名家死了,多少在大好年華時去做苦力。唱京劇崑曲的言慧珠香消玉殞;善終的粵劇名旦紅線女也是80年代才重返舞臺。中間斷層了三四十年,原本是完全市場化的戲曲行業,劇團與劇團、角兒和角兒之間激烈競爭,爭搶觀眾,才有藝術水平不斷提高,一個個名角出現,四十年代時梅蘭芳、田漢(對,就是國歌作者)等人,已經意識到戲曲的生存危機,有意進行戲曲改革,以創新來留住觀眾。

變成國家體制專養後,是養活了一絲殘脈,卻也整個把戲曲行業的生存之道養廢了。時間已不允許戲曲再慢慢進化,適應當代社會,只能像熊貓一樣以“國粹”名義圈養,不生不死地活著。

標簽: 戲曲  觀眾  聽戲  演員  選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