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作者:由 老易亂說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3-02-03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公元前135年,竇老太太去世了。生老病死,這原本是世間常情,但是竇老太太的去世卻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拐點。因為中國的政統思想先後經歷了先秦的法家、漢初的道家,

儒家思想終於迎來了它蓬勃發展的春天。

竇老太太在世的時候,由於受身邊人的影響,她一直覺得黃老之術就是治國的不二法門,所以是堅決不允許血氣方剛的孩子們去瞎折騰的,然後把一些想法很多的儒生也掐得死死的。

她算得上是道家思想作為統治思想的最後一位守護神。

她走了,一切都重新洗牌了!新的局面、新的領導人、新的政治訴求,開始呼喚一種新的思潮了。

作為後來人,我們自然知道,這次迅速崛起並牢牢佔據統治思想制高點的自然是儒家思想。但是,如果我們進一步深入去思考,可能會發現,這其中的門道還是挺多的。

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到底在說什麼?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公元前134年,竇老太太前腳剛走的第二年,董仲舒便對漢武帝提出了代表儒家思想的

《天人三策》。

那麼,

《天人三策》

到底在說什麼東西呢?它是一個什麼樣的思想體系呢?咱不可能在這裡一一為大家介紹,擇其要,主要給大家介紹三個核心。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第一個核心思想就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啥意思呢?咱不急!層層遞進來剖析!

我們先來捋一捋,最原始的君王統治權是怎麼來的?是不是靠硬實力打出來的?這種權力來源的方式有什麼缺陷呢?是不是你可以這麼幹,別人也可以這麼幹?反正誰的拳頭硬,誰就可以當老大唄!但是,大家想想,

這是不是一個冤冤相報何時了的死衚衕?

所以,最原始的統治權是不太符合統治者的想要長治久安的利益訴求的,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別人的拳頭就比你的拳頭更硬了。

到了周朝,元聖周公旦開創性地發明了周禮,號召大家坐下來講道理、守規矩。誰當老大,這都是上天的旨意,所以最高統治者叫天子。幫助天子管理天下的叫諸侯,幫助諸侯管理邦國的叫卿大夫,幫助卿大夫管理采邑(家)的叫士,其他人都是“打工人”。

為什麼周公旦這個人大家要重視他?

因為中國最原始的政治生態鏈就是他建立的,而且相當牛逼!

但是,這種強行劃座次,然後要求大家各安天命的套路能忽悠得了所有人嗎?顯然不太可能!戰國時期不就禮崩樂壞了嗎?秦末的時候,陳勝、吳廣不就在吶喊“王侯將寧有種乎”嗎?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所以,到了西漢一朝,

如何去給皇帝的執政權貼上一層無懈可擊的保護膜,是統治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董仲舒提出

“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正好解決了統治者的心頭之憂。

你聽聽,

天人感應,說明天和人之間是相互識別的

。誰應該當皇帝,誰在瞎起鬨,上天是在看著的!

再聽聽,

君權神授,當皇帝這種事,是需要上天授權的,否則都是不合理不合法的。

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什麼誰的拳頭硬聽誰的?都給我老實點,一切按上天的旨意辦事!

所以,大家可以看看,為什麼歷史上一些大人物要幹大事,一定會想方設法給自己製造一些大動靜,比如什麼天生異象、比如什麼神龍附體、比如什麼天書傳言……其實不都是在告訴大家,沒錯,我就是上天選定的那個人,不要懷疑我,不要牴觸我,跟著我勇敢向前衝就完事了。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的第二個核心思想就是大一統思想。

什麼大家關起門來,各過各的日子,這種思想要不得!大家必須緊密團結在以皇帝為核心的周圍,大家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皇帝就是我們的家長。

那麼,要是碰到一些思想不能與時俱進的同志該怎麼辦呢?絕對不能姑息,要及時把他們拉進我們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好好教育,好好改造。

這其實就是管仲當年為齊桓公提出的

“尊王攘夷”的思想。

董仲舒的理論來源是什麼呢?正是從《春秋》中找到的這麼一段話:

“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

啥意思呢?封建制度的大一統自古至今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唄!咋了?還有些同志想在政府的下面立個小山頭?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董仲舒這個思想的提出,正式標誌著,持續了近千年的封建制度,走到了盡頭。除了皇帝,其他的所有人都是打工的,你名下的財產,你只有管理權,並沒有真正的產權和佔有權。

過去那種諸侯、王爺、功臣思維紛紛不合時宜了,有地有人就能單獨當個大爺?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地,全天下都是皇帝一個人的,

全天下只有皇帝一個人可以搞特殊,任何有裂土封王思想的人都是反革命,都應該群起而攻之。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的第三個核心思想就是廣為流傳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顧名思義,這一招的主要意思就是統一思想,什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都給我到一邊涼快去!

董仲舒認為,人們的想法太多,思想教派太多,就容易造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局面,思想不統一,就很難形成合力!國家層面的統治力和精神建設成就就很難得到保證!所以,大家以後都不能瞎逼逼了,都聽我們儒家的就對了。

高度的思想統一才能讓整個社會變得安靜,否則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很多事情沒法弄。如今天下一統,就不能由著大家去百家爭鳴,到時候大家公說公有理,婆說理更強,統治者就很難做決策。

從諸子百家的本質思想中,只有儒家最適合作為統治者的思想工具,所以,咱們也別猶豫、囉嗦了,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另外,董仲舒後來又在“獨尊儒術”的基礎上非常應景兒地再次提出了影響兩千年的一個思想綱領:“三綱五常”!

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則是五種倫常:“仁,義,禮,智,信”。。

“三綱五常”其實不是董仲舒的原創,而是發源於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並結合亞聖孟子的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的“五倫”道德規範。

但是,董仲舒卻是更加科學全面地鞏固了儒家思想這一核心理念,

君、父、夫”這仨大爺推上了地位的制高點。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綜上所述,我們要明白,董仲舒推廣的儒家思想歸根到底就是在講

“規矩、秩序、禮節、尊卑”

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是不是好東西呢?肯定是!但是任何事物都是過猶不及的,比如今天我們各行各業都發展出來各種各樣的“潛規則”,這就不好了。比如我們上班時要聽領導的話沒錯,但是如果領導以此為名,半夜三更叫某個異性下屬去私密場合談工作,這就不太好了!比如我們作為孩子,要聽媽媽的話,要孝順,但如果你的父母不通情達理,每天給你無理取鬧甚至作奸犯科,你還應該聽媽媽的話嗎?比如我們要對婚姻忠誠,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但是如果你的老公是大惡之人,你應該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嗎?

今天,儒家思想也被很多人所詬病,原因就在於,很多並不瞭解儒家思想核心的朋友,在各種花樣百出的變形演繹和認知的刺激下,慢慢變得主觀和偏激了。

漢武帝為什麼很呼喚儒家思想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首先我們理解漢武帝這個人骨子裡是不安分的,要他安於現狀去緩慢發展,那無疑是要他捆住手腳去過日子。畢竟他那麼年輕,那麼精力充沛,那麼富有想法,而且基礎條件、能力魄力都是頂級的。

但是,人的行為和想法歸根到底是要與環境達成一種和諧的關係的。漢武帝之前,西漢一直奉行的黃老之治,

如果漢武帝突然強行地轉向,整個政治生態和民生生態是難以接受的,後患無窮。

所以,漢武帝要想大展拳腳,首先要為自己的權力和行為找到一套更合理的理論系統,

要讓大臣們和百姓們心悅誠服、心甘情願。

搞清了上述這一點,如果我們再弄清儒家思想的本質邏輯,看看它的核心功能,就會徹底明白,為什麼漢武帝對儒家思想有一種如獲至寶的感覺了。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在骨子裡是“貴陽而賤陰”的,他是圍繞“陽尊陰卑”的理論而展開的。所以,我們要了解,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其實並不是原生態的儒家思想,而是經過二次加工的。

“陽尊陰卑”的理論在男權社會,對誰更有利?不正是那些社會高層的男人們嗎?

漢武帝作為炙熱的男人,怎麼可能拒絕這樣一套聽起來很有道理的思想體系?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其實就是在漢武帝的皇權提供一套全方位的保護系統。

首先,你漢武帝為什麼能當皇帝?

不是因為你出身好、拳頭硬,而是因為上天的安排!那些覺得自己也能一遇風雲變化龍的同志們,你們千萬不能什麼亂七八糟的想法。誰當皇帝,這是上天選定的,你們不要逆天而行。你看漢武帝出生的時候,她媽王娡為什麼會夢到太陽鑽進她的肚子裡?這就是“天人感應”,說明漢武帝是上天選定的那個人。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其次,你漢武帝憑什麼可以仗著皇帝的身份去折騰所有人?

大一統的思想就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家不是什麼相互成就的關係,天下所有的東西是皇帝的,你怎麼安排、分配都不過分。都是皇帝的私人財產,你作為皇帝,怎麼折騰都是合情合理的。

這裡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比如漢文帝搞的那個“眾建諸侯少其力”,其實在倫理上就是過不得關的,你幫人家諸侯分家,你自己家怎麼不“眾建諸侯”?但是,大一統思想一上線,這個漏洞就補上了,本來是皇帝不講武德,現在全變成諸侯們的不是了,

你們這幫破親戚是在逆天而行,破壞國家的大一統啊,這是自絕於天,自絕於人民呀!

又比如,漢武帝后來滿世界打匈奴、打西域、打南疆,雖說有點恩怨和利益牽扯在裡面,但你得給天下人一個解釋呀,你號召百姓們滿世界去打別人,總得有個說法吧?大一統思想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世界大一統嘛,那些本來就應該是我們大漢王朝的東西,咱們舉國同心去拿回我們自己的東西,一點毛病也沒有呀!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最後,你漢武帝怎麼去引導大家不要瞎想,要堅定不移地擁護中央政府的決定?

你若是搞百家爭鳴,你從儒家立場給出一個說法,別人輕輕鬆鬆站在法家立場否定你、懷疑你。所以,大家都別瞎晃悠了,全部按儒家這一套來,這玩意才是正道,才是王道。

咱們做什麼事,首先得守儒家的規矩,

在人倫關係中,君臣、父子、夫妻存在著天定的、永恆不變的主從關係!所以大家在什麼樣的位置,就要堅守自己的本職,不要什麼怨言和懷疑。

那麼,大家怎麼去守這些規矩呢?

“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就是最基本的法則

。像不服從領導、不孝順父母、不忠誠丈夫、對朋友不講信用等等行為,全是缺德行為,會遭人唾棄的。

透過上述的分析和介紹,大家明白漢武帝為什麼這麼呼喚儒家思想了嗎?其實就是一句話,儒家思想體系幫助漢武帝以相對溫和的方式解決了統一方向、統一思想、統一資源的管理問題。

關於儒家思想的客觀分析與評價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首先,我們要客觀地承認,儒家思想絕對是個好東西!道理很簡單,一個傳承了兩千多年,到現在還在廣泛應用的東西,誰也無法否定它的優秀和先進。儒家思想上線之後,這三個方面的好處是肉眼可見的。

第一、社會動亂的防火牆加厚了。

不服就乾的時代過去了,有了“天命、宿命”這些東西的加持,那些想謀反篡位、作奸犯科、偷奸耍滑的人,他們的行為成本包括道德成本增加了,所以輕易不敢亂來,因為整個社會都在盯著你看,會給你製造各種壓力。

第二、政治統治的安全性提高了、成本降低了。

因為各種行為準則全面規範了,人的想法和行為都被無形地約束了,你欺君犯上,大家會對你群起而攻之;你背信棄義,大家都會唾棄你、遠離你;你想拉攏他人自立山頭,別人會覺得這樣不合適,自覺抵制你。另一方面,統治者的管理範圍也大大縮小了,盯著那些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人就可以,大大地節約了管理成本。

第三、民生經濟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了。

大家應該怎麼做人做事、怎麼發展經濟,都有相應的準則在引導和約束,咱不能亂來,不該胡思亂想。對領導要尊重,對父母要孝順,做生意要講誠信,交朋友要講義氣……大家按圖索驥就行,只要大家堅持這麼做下去,日子都會越來越好的。

順便也提一個事,其實秦朝也統一思想過,不過是法家思想,為什麼法家思想沒能像儒家思想持續傳承下來呢?因為法家思想太霸道、冷酷,沒有什麼彈性和溫度;但儒家思想主要是勸說引導為主,比較溫和仁義。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為什麼會這樣呢?正是因為儒家思想中的

“國家統一”融入了每一箇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成為了整個中華民族團結鞏固的紐帶。這是一種基因和使命,所以只要中華兒女尚在,就一定會去統一華夏大地的。

儒家思想之中,有很多精華,包括一些教育我們做人做事的普世價值觀,都是相當科學的,比如兒女要孝順父母、朋友之間要講信義、夫妻之間要忠誠互愛等等。

也正是因為儒家思想的默默滋潤,使得我們中華大地成了一片德土,讓我們中華民族薪火相傳,讓我們華夏文明繼往開來,這些都是儒家思想無可否認的功績。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但是,我們終於要說但是了!任何事物都有例外,都有兩面性。儒家思想也不是萬能的,也不是絕對科學的。

先說說政治方面的東西,儒家思想提出了“君權神授”,這玩意讓皇帝徹底解除了執政合法性方面的後顧之憂,所以也會一定程度上刺激某些皇帝的胡作非為。

而且,“君權神授”本身也是有漏洞的,比如後世發明了“蒼天示警”就是專門來對付它的。

你說的你的帝位是老天安排的,結果老天發怒了(黃河氾濫、蝗災連連、赤地千里),那是不是說明老天對你不滿意了,要安排別的人來替換你了?

再說說民治方面的東西,儒家思想在本質上是在教育老百姓要認命,可是,認命這玩意有時候是好事,有時候也不是好事。比如一些十分過分且極具侮辱性的事情發生到你頭上了,認命還有意義嗎?

儒家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加重了老百姓的奴性。

咱們華夏兒女其實都是生性善良的好人,經常記吃不記打,今天被這個統治者打了一頓,明天下一個統治者給他們發一顆糖,他們馬上就會覺得生活還是很美好的。這也是儒家思想能夠翻來覆去被演繹的根本原因。

記住一點,儒家思想是好東西,但是凡事注意一個度,

一定要用“中庸之道”的思維去看待儒家思想的各種功能性。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但凡過於絕對的東西都是有待商榷的。比如

“三綱五常”中的“夫為妻綱”,如果一個丈夫只把妻子當成一個活的充氣娃娃,那還有意義嗎?

儒家思想好的一面在大多數時刻,

它能夠幫助我們過好一生。但是,差的一面就在於它的逐漸變性,一味地鼓勵忍受。

其實因為儒家思想的各種漏洞,在漢武帝同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先秦百家其實還是重新崛起的機會的。真正給先秦百家的棺材板釘上最後一顆釘子的是誰?是一個叫做公孫弘的人。

董仲舒雖然把儒家思想推上了政統的制高點,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皇帝一個想法,其他學說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但是,公孫弘當宰相的時候,上書漢武帝,請為博士設弟子。

什麼意思呢?博士是秦漢時期的皇帝顧問,相當於參謀、秘書之類的。這幫人雖然手裡沒有什麼實權,但是對權力的運作有很大的影響力。在董仲舒“罷黜百家”之後,漢武帝身邊的博士只剩下儒家的五經(

《詩》、《書》、《易》、《禮》、《春秋》

)博士了,為博士設弟子,不就是動用國家資源全面培養儒家接班人?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國教教主玩點這樣的套路也不算太過分。但是,公孫弘後來又幹了一件什麼事情把整個儒家思想的生態給徹底破壞了呢?那就是直接授予這些博士弟子的官員任職權。

當年的董仲舒,建議設立帝國最高學府機構太學,用最高學歷機構宣稱儒家的最高地位。這還只是一種榮譽上的鼓勵與宣示,

但到了公孫弘這裡,直接給排名靠前的學霸保送編制了。這可就細思極恐了。

董仲舒當年設立的太學不僅僅是西漢的最高學府了,還是西漢的中央黨校了,是青年官員的培養基地了。這是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的,都知道讀儒學可以當官,誰還去搭理其他諸子百家?那些進入太學學習的太學生,可能讀書的目的也不那麼純粹了,有的就是為了當官而去的。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真正讀懂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時期還比較注重控制,博士弟子的名額只有五十個。但是,到了昭帝時這個數目就達到了一百個,宣帝時變成了二百個,元帝時達到了千人級別,成帝時竟變成了令人瞠目的三千個。大家想想,儒家陣營的基數越來越大,當官的全是學儒學出身的,還有其他學派的人什麼事?

儒家思想斬斷了無數人的晉升希望!

你要想晉升就給我好好讀儒家經典,否則你就給我老老實實趴著!但是,儒家經典的優質教育資源掌握在誰手裡,社會貴族手裡,直到兩晉時期的“寒門再難出貴子”才讓統治者意識到,這種單一、死板的晉升通道會導致社會爆炸的,所以,隋唐的時候才提出了“科舉制”,算是給社會晉升開了一個口子。

儒家思想一方面為君主統治提供了各種解決方案,一方面悄然地完成和不斷鞏固自己的壟斷、統治地位,

導致了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再難百花齊放,這是我們需要去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黍”,

這些“書”都是儒學經典,就問大家一句,這樣的書,你們讀還是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