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雍正年輕時候的二三事(序)

作者:由 秤子隨筆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3-01-13

很多年以來,就有要寫寫雍正的事情的想法。因為,關於雍正身上的熱議、爭議、非議多的不可勝數,可以算是譽滿天下、謗滿天下的典型。尤其是現今影視文學的熱潮,既有正史,也有野史;既有正說,也有戲說;既有號稱史詩級的歷史題材的歷史劇,也有胡亂改寫、無中生有的文學劇,長期不停地激化著所謂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之爭,困擾著人們對雍正皇帝的認知。

其實,想象、虛構一個屬於好的故事的歷史講述,這樣的做法古已有之。因為,有時一個歷史故事儘管更接近史實,卻未必是一個好的故事。比如,荷馬在其史詩中將特洛伊之戰歸因為海倫的美貌,而歷史學界所考證的種種版本里,特洛伊之戰十年,海倫並不在城中,戰爭的起因是波斯人對希臘人遠古的仇恨。這說明,荷馬在敘述這段歷史的時候,放棄了那些更接近事實可能的版本,而是選用並大膽虛構和想象了大家至今喜聞樂見的海倫的傳說。好在至今沒有人緊緊揪住海倫的傳說不放,不斷地添油加醋、推陳出新,虛構出更多離奇古怪的情節和荒誕不經的結局。大家就都認可著這唯一一個極富魅力的傳說。

但是,我們就不一樣了,對同一個歷史人物不停地進行編排,一部又一部的影視劇中,除了雍正的名字是真實的,其他的什麼王公大臣、後宮嬪妃都幾無可考,所講的故事往往是虛構的故事,所講的歷史往往是想象的歷史。特別是其中的一些人物、事件,充斥著官場勾心鬥角、後宮爭風吃醋,雖然博得了眼球、緊張了心境、提高了收視率,但也把大家的認知帶進了泥坑、帶偏了方向,大量的野史和杜撰的內容,讓本來就正面臨嚴重思維危機的一群人,由於思辨力不足使得思維傾向於表面化、片面化、簡單化、情緒化,缺乏邏輯,缺乏理性,漸漸地模糊、泛化、混淆了歷史的真實面目,反而自認為是篤定事實,茶餘飯後唾星四濺,大街小巷高談闊論,實在是讓一些理性的人們唏噓不已。如,康熙囚禁十三阿哥胤祥十四年、李衛是叫花子出身之說,雍正身邊叫鄔思道的人,胤禛和胤褆爭搶的叫喬引娣的女人,歷史上是沒有這回事、這些人的。再如,孝恭仁皇后(1660—1723),烏雅氏,康熙帝妃嬪,雍正帝生母,雍正元年五月就崩逝於永和宮,享壽64歲,有些劇中卻讓她一直活到雍正繼位後的多年。又如,所謂的“八王議政”、對雍正實施逼宮完全是杜撰,在查抄八阿哥胤禩的時候,有一張封條上赫然寫著“雍正十二年”。如果是在真實歷史上的雍正十二年(1734年),別說逼宮事件的發生,就連幾個主要參與人都已是不在人世了。況且,雍正自登基開始,就對八括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在內的,參與了“九子奪嫡”的政敵們展開了殘酷的打壓和排擠,非常短的時間內就穩固了皇權,穩定了朝堂局勢,並且完成了朝堂與地方官員的換血工作,所以,八阿哥胤禩等人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實力去逼宮雍正。

我個人對歷史劇的看法是,歷史劇是可以和現實有一定的出入。然而,有出入並不等於可以隨意編排。隨意編排歷史劇,歪曲真實歷史, 遊戲歷史,調侃歷史,亂語講史,隨意拿古人開玩笑,就嚴重違背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歷史劇基本原則。因此,創作者要做到尊重歷史,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有正確客觀的評判,在影視劇中做到合理的表現。一部帝王題材的影視劇,有的更是冠以歷史劇名號,一些真名實姓的重要歷史人物貫穿始終,本身就給人一種傳記文學的直覺,然而其中又腦洞大開、隨心所欲地編造子虛烏有的事情,才子佳人、風流趣事還算是好的,那些大逆不道、濫殺無辜的惡行實在是讓地底下的古人無語哽咽、難以瞑目。

眾所周知,真實性是傳記文學的靈魂,應該在傳記文學中的人物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梁啟超說:讀名人傳記,最能激發人的志氣。查理·芒格認為:傳記是一種更易於使人們將思想創立者的生活與人格聯絡在一起的方式。讀人物傳記,像在旁觀別人的人生,即使沒有環環相扣的劇情推進,沒有天馬行空的奇詭構思,沒有高潮甚至沒有結局,但因為真實而吸引人。我們讀傳記時,讀到那些在自己領域裡獨擋一面的光鮮人物,也曾有過曲折失意,在他們的故事裡,我們汲取迎接未來的勇氣。也就是說,讀完別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人生。而失實的傳記文學呢,…………就不予說了吧。

那麼,雍正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代皇帝呢?說句老實話,我既沒有銳利的眼光,也沒有過硬的實力來進行評判是非對錯。語言本身就是一個工具。不能去選擇對錯,全憑書寫人如何去堆砌,也正因為如此,它自始至終都是美麗、純淨的。所以,我就想按照生平年表的方式,全力以赴地蒐集整理網路、書記中的史料,把雍正從出生一直到駕崩的58個年頭中的那些有記載的事情儘量串聯起來,充其量只是用白描的手法,進行文字的堆砌編寫,力求還原一個實實在在的雍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發現,我這只是想當然,是螞蟻緣槐、蚍蜉撼樹,只好知趣地收筆。也罷,就把雍正年輕時候的二三事說一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