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書法學習往事雜談(一)

作者:由 元龍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2-08-21

作者|龍湖樵客

大概記不清具體哪年哪月了,小學時期記憶模糊的毛筆字課就悄悄地進入我們的正式課堂了。

那時候的毛筆字課更像美術課,對於識字尚且不多的我們,寫小小的一篇作文都要用拼音和蹩腳的漢字拼湊成一曲混亂的中西交響樂,字都寫的很不規範、規矩、準確,更不要說寫出字的美感了。大家用五花八門的姿勢在常常是語文老師的指導下,頂著墨水那濃郁的化學惡臭氣味兒恣意塗抹。五毛錢的劣質毛筆、五毛錢的化工墨水,五毛錢的中楷練習本,還有五毛錢的雪糕、五毛錢的辣條……太多的五毛錢配置伴隨著整個小學。

那種橫著展開的帶有範字描紅的習字頁面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僥倖完成毛筆字作業的終南捷徑。這樣的畫面常常可以看到:每個人幾乎都把紙覆蓋在範字上面,像畫畫勾線一樣用鉛筆把字的輪廓一頁一頁描摹出來,然後用各種慘不忍睹禿了的、分了叉的、甚至自始至終都沒有軟化開的筆或者其他的工具草草塗完了事。偶然有人買到那種帶有格子蘸水寫字不消多大會兒字跡消失的習字布,但沒有多長時間就消失在了我們的視線,但我們也發現了毛筆蘸水練字卻也能省下許多筆墨,而且非常乾淨不用擔心惡臭的墨水糾纏。

時常記得那時村裡總有幾位老者在水泥地上和青石板路面上長年累月的練字,誰的家裡有了紅白喜喪事兒,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於是,不少那時對練字感興趣的人總也學著那些老者在水泥地上找找感覺,學著一筆一畫體會那種毛筆書寫時起承轉合的韻律感。

可惜的是,我們中大多數人一生跟書法最近的距離和緣分,懵懵懂懂就隨著小學時光的散場離我們匆匆而去。無怪乎其他,太多的童年樂趣佔據我們的內心,但也不得不說當時那種電腦處理過的教材中的範字卻也機械呆板、非歐非柳,莫說是八九歲的孩童,即便是專業院校的教師看見了這些範字也會難以直視。

然而,說不清楚的理由,總有那麼幾個人對練字這件小事堅持了下來。

進入初中以後,喜歡寫字的人也不由自主地分成了幾種型別。

第一種型別,此類中人沉迷仙俠玄幻國風小說,崇拜小說中風度翩翩的、擅長吹拉彈唱的公子,常常以小說封面那種筆畫故作奔放姿態的字為美,平時寫字雖然不臨帖,卻喜歡練字極盡筆畫扭曲變化之能事;

第二種,以明星簽名的藝術字為美,極盡美術字排列組合之能事;

第三種,偏愛龐中華,只愛硬筆,很少注意龐先生字中中正仁和之美,練的很多,筆畫太過誇張凌厲,對毛筆字帖缺乏關注,不事取法;

第四種,全以毛筆字帖取法,基本沒練過硬筆字帖,寫硬筆字也以毛筆法度,硬筆字寫的還可以;

第五種,硬筆、毛筆字帖兩者都臨習,然而不能融會貫通,硬筆毛筆字都很不和諧;

第六種,隨心所欲,偶爾讀帖,然而臨帖不繫統,常常通篇凌亂,偶有佳字;

第七種,全以毛筆書寫方式取法,然而硬筆字極醜、寫字速度很慢。

以上七種我們都可以叫做“練過的”,但練的方法、招式千奇百怪,在練字的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誰也不服誰,互相爭鬥的霍亂硝煙直到高中才漸漸散去。

相信不少喜歡練字的同學中學時期總少不了跟板報打過很多的交道,更跟語文老師結下不解之緣。彼時的語文老師跟古時的私塾先生氣質有太多的吻合,並且在繼續教授著聖人之書經史子集等,透過作業上那些顯然下過功夫的字跡相信老師跟字跡的作者已然有了神交和微妙的默契。當時,語文課本後面的黑白色蘭亭集序和祭侄文稿部分節選的片段迄今為止印象仍然深刻,只是源於閱歷尚淺和審美水平過低,恐怕現在的人更偏愛溫文爾雅的唐人寫經、趙孟頫的那種俊美風格的字了罷。

時間最能檢驗練字進步這件事跟經典法帖的重大關係。大浪淘沙,時間淘汰出太多不尊法帖學習的練字者,將他們像風中塵埃一樣裹挾著捲入歷史的角落。

每個人的高中階段班級中總有那麼一兩個字寫得很好看的男生,然而女生卻很少。時常記得小學時男生的字大多數不僅醜而且髒亂差,女生們的字反而寫的宛若珍寶,一行行、一串串珠圓玉潤、玲瓏剔透,惹人歡喜。到了中學女生們的字就不那麼突出好看了,也很少有人得到老師特別的誇獎,除了那種上過特長班培訓的。這其中的原因想必是對書法的興趣男生大過於女生,字中個性、毛筆韻味的潛意識審美水平的提高,男生更敢於大膽放肆的扭曲筆畫、字形的緣故罷了。

時間來到初上高中,穿過戴望舒的雨巷,賞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們終於漫步到了紹興的蘭亭。

可以想見每個喜歡練字的人都繞不過王右軍的那篇《蘭亭集序》,如果說每個行當都有非做不可且能體現功夫的事兒的話,那麼臨摹蘭亭序自然是練字人至關重要的訓練。以這篇《蘭亭集序》作為時間軸的話,前面和後面的練字人可以被分成兩撥人,後面這撥人已然在練字這條路上“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前面人也已經明白正確習書的路子究竟是怎樣了,習慣了天馬行空的華而不實的練招,恐怕再也難以遁入空門老實地參禪打坐了。

編/子元

書法優

堅持不懈 水滴石穿

書法學習往事雜談(一)

標簽: 練字  硬筆  毛筆字  五毛錢  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