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外國文學史考研知識點——十九世紀中葉之《紅與黑》

作者:由 第一公文館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2-04-21

斯丹達爾,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十九世紀法國復辟時期複雜的階級矛盾,表現出鮮明的進步思想傾向。他在藝術上注重刻劃人物內心的變化,擅長透過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出時代的本質特徵。他的創作開拓了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道路,對歐洲文學有深遠的影響。

《拉辛和莎士比亞》是斯丹達爾的重要美學論著。他在這部著名的論集中,針對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和泥古傾向,反覆申明藝術必須適應時代潮流,必須“表現人民的習慣和信仰的現實狀況”。他認為“一切偉大作家都是他們時代的浪漫主義者,表現他們時代的真實的東西,因此感動他們同時代的人”。這種創作方法其實就是後來稱為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因此,《拉辛和莎士比亞》被認為是批判現實主義的第一篇美學宣言。

《巴馬修道院》,受一部名為《法爾耐斯望族創業史》的手抄本的啟發而寫的,但原素材經過斯丹達爾的提煉和藝術加工,把文藝復興時期一個揭露義大利貴族和天主教會的普通故事改造成為一部深刻揭露和批判反動的“神聖同盟”的統治,謳歌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的正義鬥爭的長篇小說。

他對社會的敏銳的洞察力,準確把握時代特徵的才能,鮮明的政治傾向和民主精神,對於事件的戲劇性描寫的高超技巧,以及卓越的心理分析才能,使他成為一位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家。他在歐洲文學史上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紅與黑》,原名《於連》,後來改為富有象徵意義的《紅與黑》。副題是“一八三零年紀事”。“紅”指拿破崙時期士兵的紅色服裝,代表資產階級革命力量,“黑”指教職人員的黑色教袍,代表封建反動力量。書名象徵著復辟時期兩大對立陣營兩種不同思想的鬥爭,凸顯了政治意義。

小說以於連的生活經歷為經,以復辟時期的社會生活為緯,廣泛地反映當時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的緊張氣氛,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上清晰地勾勒出一幅復辟時期法國社會的生動畫面。

於連出身一般,崇拜盧梭、拿破崙,從小就有強烈的平民反抗意識和要求改變命運的願望。他企圖透過個人奮鬥來實現自己向上爬的願望,但在王政復辟時期,這條道路已經被堵塞了。

他的奮鬥經歷了三個重要的階段。一是到德·瑞那市長家擔任家庭教師,與市長夫人發生了曖昧關係。關係敗露後,於連進入神學院學習。也是於連奮鬥歷程的第二個場景。後來來到巴黎,成了德·拉·木爾侯爵的私人秘書,即第三個階段,和侯爵的女兒瑪特兒小姐結婚,飛黃騰達,但教會威逼市長夫人告密,使於連失去一切,於連向市長夫人射擊,被判處死刑。於連終於成為統治階級陰謀的犧牲品。統治階級懲罰於連,目的是要懲誡那些敢於混跡高等社會的平民少年。

於連是王政復辟時代受壓抑的小資產階級青年的典型形象。他一生的遭遇,他的希望、追求、奮鬥、失敗,都反映了這一時期小資產階級青年的命運。他奮鬥的動力一方面固然來自其個人的野心和慾望,另一方面他的命運也代表了正在崛起的小資產階級的歷史命運。於連的悲劇是新興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與貴族階級圍繞社會控制權所展開的一場鬥爭的縮影。他的奮鬥展現了新興資產階級所具有的內在的、長遠的力量。

復辟與反覆闢的鬥爭是當時法國社會的重大時代特徵。小說裡深刻揭露了復辟的貴族階級的飛揚跋扈和故態復萌。

小說從兩個方面反映了人民正在醞釀著一場反覆闢的生死搏鬥。一方面,《紅與黑》描寫了人民普遍追念大革命時代的生活,對拿破崙充滿懷念和崇拜,深刻反映出人民對復辟王朝充滿敵意的社會情緒。另一方面,小說又從反動陣營的惶惶不可終日,對復辟政權岌岌可危的不祥預感,烘托出另一場革命行將來臨的緊張氣氛。

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是《紅與黑》的最重要的藝術特色。斯丹達爾是自覺的現實主義作家,其創作活動是以明確的現實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的。對復辟時期法國社會的深入觀察和研究,又使他能比較準確地把握時代的本質特徵。小說裡所描寫的唯利是圖的維立葉爾,人間地獄般的貝松尚神學院,和“陰謀與偽善的中心”巴黎,是揭示作品主題、展示時代特徵、表現人物性格的典型環境。作者善於使人物性格的發展和形成與人物活動的環境緊密相聯,典型的環境為人物性格的發展與形成提供了合理的依據。從而,在《紅與黑》這部作品中不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富有鮮明個性的典型形象,而且使整部作品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

斯丹達爾擅長心理分析,善於對人物靈魂深處進行探索。細緻入微的心理分析是他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的一個重要手段。斯丹達爾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描繪,既細膩入微,又不失之繁瑣。他筆下設有遊離故事情節和特定情境的心理分析,因而它不僅能展示人物情緒的微妙變化和人物思想的豐富多采,而且為故事情節的發展作了鋪墊。於連赴瑪特兒約會前的心理活動,就是最明顯的一個例子。20世紀評論家稱之為“第一人稱”視角的強化,以及20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新特點——探索“內宇宙”,“向內轉”的趨勢,其實在這部小說中已初露端倪。

斯丹達爾的“觀念富有戲劇性”,他善於運用戲劇性衝突場面來展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於連到哇列諾家赴宴的一場,寫得有聲有色,合於戲劇性。哇列諾及其周圍人的鄙俗與無知,這位暴發戶揚揚得志的神態及其背後的罪惡和醜惡,於連的思想反應和心理活動,在這戲劇性場面中都得到生動的刻畫和充分的展示。

《紅與黑》除了上述藝術特色,還具有結構嚴謹完美,故事情節生動,語言精確等獨特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