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胸痛常見病因和分類都有哪些?

作者:由 lh1992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1-12-20

我個人也常年左胸疼痛(從小學開始約20年),做過心臟彩超、肺部CT、24小時心電等檢測均無結論。現希望匯聚更多相似病情,以及搜尋各類官方醫學資料用以輔助臨床診斷方向。

因此,個人維護了一個專門用於討論胸痛的FAQ網站,大家可以在這裡專門討論自己的病歷以及檢查情況,用以排查,也幫助自己儘快查明原因。

http://www。

chestpain。cn/

也可以透過知乎私信我加入Wechat群聊,大家一起分享和討論。

以下為正文。

《胸痛基層診療指南(2019 年)》

主要內容包括胸痛的常見病因和分類、常見胸痛的鑑別診斷、高危胸痛的特徵及轉診,為基層醫生在管理胸痛患者時提供指導。

作為患者,我們可以從指南中初步判斷自己的情況,為臨床診斷提供方向,以下是從指南摘抄出來的適合我們自己判斷病情的部分內容:

一、定義

胸痛主要是指

胸前區

的疼痛和不適感,患者常主訴

悶痛、緊縮感、燒灼感、針刺樣痛、壓榨感、撕裂樣痛、刀割樣痛

等,以及一些難以描述的症狀。胸痛的部位一般指從

頸部到胸廓下端

的範圍內,有時可

放射至頜面部、牙齒和咽喉部、肩背部、雙上肢或上腹部

二、分類和常見病因

根據胸痛的風險程度可將胸痛分為致命性胸痛和非致命性胸痛,也可分為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胸痛的分類與常見病因見表1。

胸痛常見病因和分類都有哪些?

表1 胸痛的分類與常見病因

三、診斷方法

3.1常見胸痛部位及病因

胸痛常見病因和分類都有哪些?

圖1 常見胸痛部位和病因

3.2常見疾病及特點

(1)

穩定性心絞痛

:典型的心絞痛位於胸骨後,呈憋悶感、緊縮感、燒灼感或壓榨感等,可放射至頸部、頜面部、肩背部、雙上肢或上腹部,一般持續數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後3~5 min內可緩解。誘發因素包括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運動、飽食、寒冷等。

(2)

ACS

: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和不穩定性心絞痛(unstable angina,UA),後兩者統稱為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UA胸痛誘因和性質與典型的心絞痛相似,但胸痛持續時間更長、程度更重、發作更頻繁,或在靜息時發作。心肌梗死胸痛持續時間常>30 min,硝酸甘油治療效果不佳,可伴有噁心、嘔吐、大汗、呼吸困難等表現。需注意高齡、糖尿病等患者症狀可不典型,還有一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以消化道症狀為主要表現,尤其多見於下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可出現心動過緩、低血壓、暈厥等表現,臨床中需仔細鑑別。

體徵上UA患者一般沒有異常,少數可出現心率變化,第三或第四心音,或由於乳頭肌缺血出現二尖瓣收縮期雜音。心肌梗死患者也可無臨床體徵,嚴重患者可出現面色蒼白、面板溼冷、低血壓、奔馬律、肺部囉音、休克等。新出現的胸骨左緣收縮期雜音要高度警惕室間隔穿孔。急性心肌梗死時室性心律失常常見,特別要警惕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多見於下壁心肌梗死[4]。

(3)

肺栓塞

:通常肺栓塞指的是肺血栓栓塞症,少見的還有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等。下肢或骨盆深靜脈血栓是引起肺栓塞的主要血栓來源。常見危險因素有手術、創傷或骨折、惡性腫瘤、長期口服避孕藥、妊娠、長期臥床、長期航空或乘車旅行、抗磷脂抗體綜合徵、抗凝血酶缺乏、蛋白S和蛋白C缺乏等[5]。遇到有上述病史的患者要高度警惕。

臨床症狀缺乏特異性,呼吸困難及氣促是肺栓塞患者最常見的症狀,還可表現為胸痛(多為胸膜炎性胸痛)、咯血、煩躁不安、甚至有瀕死感等;暈厥或意識喪失可以是肺栓塞的首發或唯一症狀[6,7]。呼吸急促是最常見的體徵,可伴發紺、低熱。常見心動過速、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P2)亢進或分裂、頸靜脈充盈或異常搏動、三尖瓣收縮期雜音等體徵,大面積肺栓塞以低血壓和休克為主要表現[6,7]。

(4)

主動脈夾層

:約半數主動脈夾層由高血壓引起,尤其出現在長期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患者常以驟然發生的劇烈胸痛為主訴,疼痛多為“撕裂樣”或“刀割樣”難以忍受的持續性銳痛。可伴有煩躁、面色蒼白、大汗、四肢厥冷等休克表現。胸痛的部位與夾層的起源部位密切相關。夾層累及主動脈根部,可導致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及反流,查體可聞及主動脈瓣雜音;夾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可表現為典型ACS;夾層破入心包則引起心臟壓塞。

(5)

急性氣胸

:起病急,患者突感一側胸痛,針刺樣或刀割樣,持續時間短暫,繼而出現胸悶和呼吸困難,伴刺激性咳嗽。張力性氣胸時患者煩躁不安、發紺、出冷汗、脈速、虛脫、心律失常,甚至意識不清、呼吸衰竭。典型體徵為患側胸廓飽滿,呼吸運動減弱,叩診鼓音,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氣管向健側移位。

(6)

縱隔氣腫

:疼痛尖銳、強烈、侷限在胸骨後。常可聞及捻發音。

(7)

急性心包炎

:一般為穩定的、擠壓性的胸骨後疼痛。常常伴有胸膜炎表現。咳嗽、深吸氣、仰臥可使疼痛加重;而坐起則使疼痛減輕。常可聞及心包摩擦音。

(8)

胸膜炎

:由炎症引起,其次常見病因為腫瘤和氣胸。通常為單側、刀割樣、淺表痛。咳嗽和吸氣可使疼痛加重。

(9)

肋軟骨痛

:位於前胸部,常常疼痛特徵為尖利性而範圍侷限。可為短暫的和閃電樣或持續性鈍痛。按壓肋軟骨和胸骨柄關節可致疼痛。Tietze綜合徵(肋軟骨炎)時有關節紅、腫和觸壓痛。

(10)

胸壁痛

:由於超負荷的鍛鍊,肌肉和韌帶的扭傷或由於創傷導致的肋骨骨折,伴有區域性觸痛。

(11)

食管痛

:胸部深處的不適,可以伴有吞嚥障礙和食管反流。

(12)

情緒障礙

:遷延性的疼痛或一過性樣、短暫,與疲勞、情緒緊張有關,有明確的焦慮和/或抑鬱,並可排除器質性病因。

以上內容均摘抄自《胸痛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

相關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