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英國文藝復興(三)

作者:由 Michelle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18-10-13

翻譯:Michelle Shi

譯自:《英美文學選讀》

斯賓塞的《牧人日記》是當時各種詩歌主題,道義,寫作手法百花齊放浪潮下的一支田園風格詩歌,他運用詞句和韻律的變化,以田園詩歌為主題展示了得體合適的寫作規則。馬洛的《激情的牧羊人致他的愛人》,風格天真,腔調單純,以至於人們很難把這部作品和他的悲劇作品聯絡起來。在英國文藝復興早期,文學作品中最優秀的形式是詩歌和詩劇,莎士比亞和本約翰遜對這類風格的運用嫻熟而出色。約翰鄧恩和喬治赫伯特(後來德萊頓和約翰遜稱他們為玄學派詩人)的作品則是劍走偏鋒,沒有繼承他們的前輩,風格也和絕大多數同時代作者不同。

總體來說,伊麗莎白時期的戲劇是英國文藝復興的文學主流,這種淵源還要追溯到中世紀。幕間短劇和道德劇在中世紀開始興盛,一直流行到莎士比亞的時代。但是,高水平戲劇藝術的成熟還依賴著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滋養。生動活潑的英國本土故事題材套上古羅馬戲劇家普勞圖斯和泰倫斯的拉丁語喜劇形式,悲劇則追隨古羅馬悲劇大師塞內加的藝術形式。古典藝術和英國的故事內容相結合,成就了戲劇的高度藝術性。英國文藝復興時代最著名的戲劇家是克里斯托弗馬洛,威廉莎士比亞和本約翰遜,他們的作品模仿義大利文學和西班牙文學的浪漫,吸收德國文學的神秘,把日常現實生活和詩歌虛構的想象相結合,生動描述了在過度時期封建主義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尖刻矛盾。他們的偉大作品至今為世人熟知。莎士比亞被推崇為英國文藝復興時代的大師,他那些稱得上非凡的戲劇作品幽默,富含哲理,並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活力,他的創造力在同時代無人能比,為文藝復興留下了一座永遠的豐碑。

英國文藝復興(三)

哈姆雷特劇照。(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哈姆雷特的悲劇在於一生都在做與不做間糾結。)

英國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家是弗蘭西斯培根,他將散文這個文學形式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他還是英國現代科學的奠基人,他的作品為科學技術的應用鋪設了道路。因此,他也是英國文藝復興當之無愧的代表人物之一。

英國文藝復興人物:

艾德蒙。斯賓塞:

艾德蒙。斯賓塞(1552-1599),出生於倫敦,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先時在泰勒商人學校讀書,畢業後就讀劍橋潘布洛克學院。。他與1576年離開劍橋去了北部英格蘭,在那裡,他墜入愛河,並在《牧人日記》裡記敘了痛失愛人羅薩琳的悲傷。後來,他遇到了菲利普。西德尼爵士,由於對文學共同的熱愛,他們成為了朋友。1580年,斯賓塞在萊斯特伯爵的幫助下,成為女王的愛爾蘭代理統治者威爾頓格雷伯爵的秘書。1586年,他獲贈包括基爾格爾摩城堡在內的大片土地,周邊是美麗的自然景色。1594年,他和伊麗莎白結婚,並寫下了《婚曲》—— 一首他們婚禮上最優美的詩。1598年,爆發了嚴酷的愛爾蘭民族起義,斯賓塞被迫放棄他的城堡。從此,他再也未從這場驚嚇中平復。他傷心地回到英格蘭,幾年後,在威斯敏斯特的一家小旅店裡去世。據本約翰遜說,他在去世前“要求一塊麵包”。斯賓塞被葬與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他尊崇的導師喬叟旁邊。

英國文藝復興(三)

Irish 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