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明月一直在

作者:由 泠風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18-09-21

天上有個月亮,水中有個月亮,一個真,一個假;一個遠,一個近。天上月遠掛天邊,難以接近,其景色能欣賞,其特質能品味,其價值不在於能否得到,而在於接觸與感悟後衍生的思想與文字。水中月看似和天上月一模一樣,唾手可得,但等到觸碰的一剎那,才知是一場空。

人們總是分不清兩個月亮,因為只願意相信眼睛看到的東西。相較於造謠生非、譁眾取寵者,眼見為實確實提升了一個檔次。但是眼睛看見的只是表象,表象的特點在於變化多端,起伏不定,如果把表象作為評判的標準和做事的依據,就會顧此失彼,感覺矛盾,總是沉入其中,跳不出來。這樣的人只能聞一知一,聞二知二,不知一

二的聯絡與源頭,也不知還有三

四,然後把一和二當成全部,把不符合的、不能理解的全當成無稽之談,這樣的結果自然是很多問題不能理解,總是感覺複雜無常、無法確定,其本質就是無知與偏見約束了眼見。

世上有人聞一知一,看到什麼就知什麼;有人聞一知十,看到什麼還能知其來,知其往。而大多人只見表象,屬於前者,其中有的人見多了前者,甚至以為世上就沒有後者。

有形的表象是由無形的規律衍生的,有形者無序,無形者有序,由有形到無形,需要由表及裡,思考表象後面的源頭,理清本末關係。這個過程和爬山類似,只有一直求真而不妄為者,才能一層

層地向上,直到山頂。路徑有千萬種,終點只有一個。在世上任何一個行業中,如果能堅持精進,都能到達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境界,留下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或者思想。

可大多人總是捨本逐末,做事總是為了其帶來的附加值,而不是為了事情本身的價值。

追求一樣東西不是因為自己喜歡,而是別人都說這個東西好;幫助一個人不是自己願意,而是指望幫助之後的回報;喜歡與一個人相處不是因為內心的想法感受,而是想跟著他能獲得多少多少。核心與目的偏了,做出來的結果自然浮於表面,面臨難題的時候缺乏毅力,覺得做的和大家一樣就足夠,何必吃力不討好地再進一步,可事實上,價值就在這一步。一時的不勞而獲不代表永遠,總是自欺欺人地認為能高枕無憂,把變態當成常態,肆意妄為者,那時間一定會給出答案。一個人做出一件有價值的事情,那他就有價值;一個人做了一萬件沒有價值的事情,那他還是毫無價值。

現在是一個慾望大過理想的時代,兩者的區別在於,

理想是天上月,慾望是水中月。

以慾望為生的人總是淺嘗輒止,別人認為你該做成什麼樣,你就做成什麼樣,從來沒有精進之心。為什麼?慾望所追求的盡頭,不過是一場空,在整個追求過程中得不到外界的回饋,回饋不是指他人的誇獎、讚美、支援,而是指對世界的真實認知,這種認知會讓你知道真假的區別,會指引你繼續下去的步伐。近段時間的社會一味追求繁榮,所以出現了現在慾望大過理想的時代。因為慾望,所以“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因為慾望,所以強說情懷,

人的情感是由內及外,不是由外及內,前者是真實,引人共情,後者是邯鄲學步,矯揉造作

;因為慾望,所以不辨真假,為物所惑,肆意妄為。

時間總在往前,歷史總在起伏。未來是理想大過慾望的時代。理想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能讓人一點一點地揭開真實世界的面紗。

因為理想,所以有的人在經受千萬人的嘲諷、譏笑、質疑後,依然能在需要挺身而出的時候站出來,證明自己;

因為理想,所以有的作品或是說情,或是寫理,或是描景,能入木三分,令人震撼,流傳至今;因為理想,所以明辨是非,該抑該揚,是進是退,瞭然於心。

有人會說理想與現實。與現實相對的不是理想,是設想。理想是對天上明月的追求,而設想是對未知的願景。天上的明月永遠不可得,但在追求過程中一直會有真實的認知,認知衍生思想,思想衍生行為,行為衍生現實。理想與現實的關係是理想為本,現實為末。

一個人對於社會有多大的價值,就會衍生相應的地位。

在一個領域或者社會中,最為精進者為領路人,認知淺薄者為執行人,根據層次高低對應相應的地位,最上層人最少,最下層人最多,是個錐形。這樣才符合客觀規律,可在社會中,總有主觀妄為的存在,因此總會有人德不配位。

因為德不配位,所以用人亂,規矩亂,久而久之,整個領域甚至社會都是亂象叢生,奸佞橫行。

從歷史來看,越是亂世,或者即將進入亂世,或者剛剛脫離亂世,這種德不配位的現象越是普遍。

與亂相對的是正,亂是認知淺薄,肆意妄為;正是尊重客觀,順應自然。亂的人因物起伏,不能自已,只得邊痛苦邊快樂著,然後寄希望於外界來解脫自我;正的人明真假,識趨勢,知進退,自強不息,以客觀規律引導自身和集體良性發展。

明月一直在,只是眼迷心。等到撥開雲霧見月明之時,方知熟為天上月,熟為水中月。

天上月遠而冷清,但真實動人;水中月近而熱鬧,卻空洞無物。

微信公眾號:道涯

公眾號文章:明月一直在

標簽: 理想  慾望  天上  表象  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