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心有一處沒有放下,身體就有一處不放鬆

作者:由 心宇傳媒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7-30

19。好多朋友問過我,如何處理工作中的人際關係。

這個我很難回答。因為性格不一樣,我的處事方式與別人的處事方式也不一樣。

我這個人好退讓。這是我天生的性格。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不是太讓我過不去的,差不多就算了,我好不喜歡在一件事情上糾纏來糾纏去。我覺得只要別找我麻煩吃點虧就吃點虧好了。我的這種性格讓我有這樣的處事方式,我吃虧我不覺得怎樣,吃點虧換我一個寧靜的世界我覺得值得的。可是,如果不是我這樣的性格的人,非要以我這樣的性格的人處事方式去處事,非要憋屈死不可。

所以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實際生活中怎麼樣的,都是你自己在經歷你自己的故事,旁人沒有參與過其實沒有發言權的。須要自己慢慢去感受,自己去調整。

我的性格很簡單,我的生活很簡單,我的人際關係也很簡單,沒有那麼多的是是非非。一切都保持與人為善的心態就好。當然,對待過分的人也可以用點小手段,但是你有如何知道是別人過分還是你自己過分?有時候,你看不慣的人和事,也許問題恰恰出在自己身上。這個在我修心的時候就發現,從前我們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實際上是我們自己的內心有問題,不是別人有問題。

舉個例子,憤青,大家知道的吧?這一群人就是整天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這分明是他們自己內心有問題。我這樣說的意思就是,當你看不慣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得問問自己的內心,究竟是因為不迎合你自己的喜好,還是說真的是別人錯了?

人世間,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盯著別人的一舉一動,喜歡給別人找出毛病,卻不知道這正是自己的最大的毛病。作為修道之人,首先要把這個毛病糾正過來。這個修道之人中學佛的人又比較明顯,整天叫別人你不能這樣不能那樣,要不成天就是批評別人你這是“我執”,或者“放不下”之類的。知不知道這一切,你以為在幫助別人,實際上是因為你心中的“看不慣”的惡習導致的。人際關係中多一點包容,多一份退讓,人生就會簡單很多。

20.修道,從另一個角度說,無非就是“放鬆”“放下”

對心來說是“放下”。對身體來說是“放鬆”。放鬆與放下是相輔相成的。心有一處沒有放下,身體就有一處不放鬆。這個在打坐的時候就特別明顯能讓你感覺出來。那生活中其實又何嘗不是這樣。

我得解釋一下,關於“放下”。

說到放下,世上修道之人,都以為是拋棄自己的親人,或拋妻別子,拋開世間俗世,然後一個人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去打坐。以為這是放下。這叫不負責任。骨肉親情還有血緣這種東西,你拋還是不拋,它永遠不會改變。放下是指放下你心中的煩惱和糾結,讓自己的心迴歸平常。不是拍拍屁股走人。俗世的磨練沒有過關,一個人跑去山上做什麼?散心嗎?散心就散心,不要冠以道之名。不歷經大苦大難,不經歷大喜大悲,又如何能做到不喜不悲、恬淡寡欲、寧靜淡泊。而這些,一個人在山上是經歷不到的。

心有一處沒有放下,身體就有一處不放鬆

21。再談包容與忍讓

道的品質是大愛,滋養萬物與無聲中,我們修道最後所要達到的境界也是大愛的境界。而愛在人世中的體現就是包容。包容這種東西很難練。在人際關係中,處處包容別人,做到恆順眾生,其實很難很難的。我的人際關係十分簡單,所以我其實沒有太多的經驗分享怎麼處理人際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包容度。

我自身性格的原因吧,在我的世界裡沒有壞人這種東西。我不會無緣無故的去討厭一個人,只要對我好的對我釋放善意的人我都會認真對待,如果不喜歡我的人我自己躲遠點就好。我十分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會有吵架這種事情。不喜歡一個人的話難道還會跟他她吵架嗎?如果真是有人不喜歡我或者挑釁我的話我連話都懶得理,怎麼會有吵架這種事情的。

現在,現實生活中,大家反而都是客客氣氣的,很少遇到不太友善的人,反而網路上,倒是會常常遇見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比如我以前發帖的時候,會有人給我留言說有多喜歡我多喜歡我寫上一大堆,然後我還啥都沒有說馬上就說我什麼什麼都不好,這種情緒化的人我不是不能理解,世界上就是有一群這樣的人,其實我遇見的還不少。我能理解他們性格的特點。理解就是包容。但是包容不等於接受。

我是沒有必要去根這些人糾纏來糾纏去的。你若是說喜歡我,我們可以一起說說笑笑並肩走過一段人生,若是不喜歡我,大家各自安好,互不干擾可好?我就是這樣的性格的,因為性格的原因決定我的人際關係的狀態。在我的人生中,帶給我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情緒的,並非是這個社會,而是我的家人。倒不是因為我的家人對我不好,而是我的家人都對我太好太好了,他們都把我寵到了天,然後某一天他們又都放手了。這種大起大落,便是我一生最大的悲哀所在。從他們放手以後,我覺得我再也找不到歸屬感,這是很悲傷的一件事情。這一生什麼都可以忘記,但是就是忘不了那些溫暖的歲月。這一生尋尋覓覓,卻再也找不到那種溫暖了。這種悲涼的心情一直伴隨我的一生。

22。經歷過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人,其實會變的很簡單的。

因為我再也不會計較這些小事小非。然後別人都說我很高冷,很難接近。其實不是這樣的。當然究竟是什麼樣的我自己也說不上來。

後來見道以後,我在不斷的自我剖析中發現,道的很多品質,比如淡泊、比如寂滅真的不全都是修出來的,是從生活經歷中打磨來的。所以修道其實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涉及到先天品質、後天經歷、個人悟性、以及各種機緣等等、等等。言歸正傳,再講包容:因為我不愛計較一些小事小非,所以我修包容修得稍微要容易點。與其說包容,倒不如說我根本就不在乎。

西語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