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關羽為什麼會在襄樊之戰中身死人手?

作者:由 胡桃夾子生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2-15

曹操公元200年擊敗袁紹,公元208年敗於赤壁,之後十年間南征北戰,並漢中張魯奪關中之地,天下九州曹魏居其六,孫吳佔其二,蜀漢獨居益州。漢末荊州是六郡一國,整個襄樊之戰關羽高開低走,高開是佔據天時,低走是關羽個人軍事指揮能力導致的結果。這場戰爭從7月打到12月,從春夏之交大雨瓢潑打到凜冬將至白雪皚皚,有多次機會關羽是可以退的,見好就收不要一意孤行,蜀漢不會輸的那麼慘。為關羽之敗辯解的多認為是孫權背信棄義所至,但兵不厭詐,以道德問題來論戰爭成敗過於不切實際。

《韓非子·難一》:“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有人說關羽輸是因為孫吳背信棄義偷襲關羽,關羽不是輸了戰爭是輸給了小人,這種言論本身就是狡辯。兵不厭詐的道理自古就有,關羽夜讀春秋,講忠信禮義,是他自己的操守追求,無可厚非,但以此強加給他身邊每一個人都如此高的人格要求,甚至是敵人也要道德高尚這太過強人所難。別人之所以偷襲你,是因為你有了破綻,別人有機可乘,而不是人家不講仁義道德。如果講仁義道德,那麼請問關羽因大水灌了樊城而俘虜于禁三萬軍士逼死龐德又算什麼呢,關羽如果不趁人之危為什麼不等大水退去,然後再和于禁龐德以及他們的數萬大軍真刀真槍的幹一次呢?這說明詐詭之術每個人都愛用,但卻不希望任何人用在自己身上。而且孫權早在公元217年曹操第三次南下征討時就已經遣使投降,曹操允諾重新結為姻親。曹吳名義上是翁婿親家,人家自己人為什麼不能幫自己人?

孫權出兵協助曹操,有太多理由,從個人情感上,關羽屢次羞辱江東子弟,孫權早已深惡痛絕。從當時形勢上,關羽孤軍深入,劉備屯兵遠在漢中,千里之外,其間關山阻隔,一旦有變,根本來不及救援。而關羽兵鋒被阻,滿寵曹仁固守求援,關羽久攻不下,徐晃率軍已到且首戰告捷。關羽雖然看起來軍威尚在,但形勢已然開始急轉直下。而關羽性格孤傲,得此大功,絕不會輕易放棄,本身因天時而得的利好已經變成了困住猛虎的囚籠,而關羽尚不自知,天助其威震華夏,但形勢卻要逼死其人。如果關羽此時退守,不再意取宛洛,那麼荊州全境則落入蜀漢,孫吳必然朝不保夕。若關羽執意威逼許都,斷曹魏根基,那麼曹魏必然是舉全國之力死戰到底,到時如果關羽被擊敗,荊州防守空虛,必然會落入曹魏手裡,那麼孫吳還是必死無疑。所以當關羽無法擊敗滿寵守軍進行下一步的作戰規劃時,存亡問題已經由魏蜀拋給了坐看吃瓜的孫吳了。孫權此時能做的選擇已經不多了。同樣不管誰勝誰負從戰略需要出發,一旦關羽控制了荊州,唇亡齒寒,東吳的西部屏障盡失,劉備隨時可以揮師南下,長江水流湍急,朝發白帝,暮至江陵,期間千二百里一日可至,那時孫權的處境可比此時難過的太多了,這是生死存亡的事,怎麼可以妄求仁義道德,搞什麼婦人之仁。所以看似孫權背信棄義,實則是關羽的戰略規劃不夠嚴謹硬生生把一個吃瓜群眾逼的不得不親自上場表演。

而縱觀整場戰爭關羽失敗根源上根本不在於孫權的偷襲,而在於關羽性格上太過執拗以及本身對戰爭形勢判斷的僵硬,當時孫權準備發兵偷襲時曾告誡曹操不要洩露,但曹操故意讓徐晃把箭信射進滿寵所駐守的城池裡,讓關羽得之孫權大軍將至,但關羽猶豫不決,最終錯失了及時撤兵的機會,不得不敗走麥城,最終為呂蒙所屬部下擒獲後斬殺。

《孫子·虛實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縱覽整場戰爭,最大的問題其實就一個,關羽行事太過剛愎自用,認為只要抓住時機,全世界都會配合自己,他不去或者不屑於去考慮人和的問題,但戰爭千變萬化,縱有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一定能百戰不殆,更何況直接摒棄三者其一甚至其二呢?如果關羽作戰如趙雲,謹慎持重,得獲天時即主動出擊,形勢轉變則見好就收,主動交好而不樹敵太多,那麼可能就真的可以實現隆中對。可惜關羽沒有這樣的多向思維,戰前羞辱孫權鄙夷呂蒙交惡友邦,戰中糧草不濟揚言要斬殺後勤人員搞得人心惶惶部將臨陣倒戈,獲得不利軍情優柔寡斷錯失良機,最終功虧一簣,這怪得了誰呢?很多人同情關羽,可誰同情那些與他同行拼殺受其指揮的軍士們呢,為將者理應運籌帷幄致勝千里,百密一疏則身死軍滅。因為個人的決策失誤而導致大軍淪喪是件極其殘忍的事,因為所謂淪喪事實上是萬千男兒的戰死沙場以及其後的家破人亡。後來劉備的夷陵之戰同樣如此,十萬兒郎一朝覆滅,沒人為這些因統帥無能而喪命於外的人義憤填膺,反而太多人為本應承擔戰敗責任的將軍百般辯解。當無法在戰略規劃、戰鬥部署上尋得理由時,就開始在個人道德上口誅筆伐以慰其心。

戰爭呀,本身就不是可以用道德來衡量的事情,卻偏偏要加入道德仁義來約束,這是很可笑的事情。一旦戰爭開始,就要不擇手段的取勝才是戰爭的真諦。而很多人不願意正視戰爭猙獰的鬼臉,非要給它塗抹上本不應有的華麗。

關羽夜讀孔子春秋成千古美談,但如果他能把讀春秋的時間用來讀孫子兵法也許就不至於落得個身死人手的下場。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為人師表多讀春秋教化世人理所應當,但為將統軍學會審時度勢,通曉兵法才是職責所在,不能妄想只憑借勇武而用千萬人的血染自己一人的官袍。關羽出發點可能是好的想要一鼓作氣實現統一中國的理想,至少在蜀漢東線戰場上撕開一條口子,為後面劉備出漢中佔據關中之地做好呼應,但事在人為的同時往往也多事不隨人願,打戰不僅是個力氣活更是個腦力活,智謀的作用遠大於個人的勇猛,所以《孫子兵法·謀攻篇》有言: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戰爭指揮的高階階段。歷史上很多名將都不善攻伐拼殺,但戰則必勝,攻則必克,且能穩坐帳中,運籌帷幄的才是真正的良將。比如蜀漢諸葛武侯、孫吳陸遜、曹魏司馬懿、南朝白衣將軍陳慶之都是屬於這類人,那種拿著大刀上陣砍殺的很多勇猛無比但智謀不足,年輕人都喜歡如此熱血沸騰,但真實的戰爭是殘酷的,僅以匹夫之勇,即使所率百萬大軍,投鞭斷江水,也難免為敵所破,潰不成軍。

古人曾論述戰爭如下“夫將者,上不制於天,下不制於地,中不制於人。故兵者,兇器也;爭者,逆德也;將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主於後,無敵於前。”總結來看就是戰爭一旦開始就是你死我亡的事,本身就是違背道德仁義的,眼裡沒有天地君主,更不能寄希望於敵人出錯。要麼功成名就,要麼兵敗身死。

關羽為什麼會在襄樊之戰中身死人手?

標簽: 關羽  孫權  戰爭  孫吳  蜀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