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理論說“6週歲之前,不適合背古詩”,但這媽媽不死心,她閱讀大量書籍......

作者:由 生陳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2-07

A媽是教育碩士,理論告訴她,孩子6週歲之前,不適合背古詩。

但作為中國人, 她上無法接受這種“慢”教育,她不死心,她要找到解決方案,她閱讀大量書籍。

01

她發現,莫扎特、郎朗都是三歲就已經開始學琴。

她開始思考,學琴和背古詩有什麼區別?如果學琴可以,能不能像學琴那樣學古詩?

她又回想起“發現式學習”的概念——透過模仿、聽講、玩。那要是把學古詩也變成模仿、聽講、玩,那會怎麼樣?

如果平時跟孩子說話時,把古詩當做表達方式,把英語單詞用到生活場景中,那不就是模仿、聽講,玩了嗎?她明白了,她開始了雞娃教育,她很成功,孩子的閱讀、古詩詞能力、英語能力大幅超越同齡孩子。

如今,孩子已經考上重點高中。

02

這套方法,今天有一個更加形象的叫法——園丁式教育。家長把自己當成一個園丁,而孩子就是花園裡的花草。

家長想讓孩子學習技能,不要讓他學,逼他學,而是把這個技能放在他的生活環境中,他在探索世界的時候,自然就會接觸到這些技能,這個過程就是“發現式學習”。

所以,三歲孩子學習古詩是沒問題,關鍵就是學習方法,千萬不要讓孩子去背古詩,背單詞,而是把古詩和單詞變成他的生活環境,讓他自行發現和學習。

但是這種學習方式,對家長有要求,家長要參與學習,再“佈置”孩子的“花園”。這個過程,家長要一直在旁邊觀察,看孩子的成長進度,再不斷地調整“花園”的配置。

03

所以,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是看家長買了多少書,報了多少班,而是看家長是不是一個好“園丁”。

A媽搞定了孩子的古詩和英語,她又開始研究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待續。

如果關於“園丁式教育”有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標簽: 古詩  孩子  家長  學琴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