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節日民俗七:中秋節吃月餅、賞月

作者:由 瑜苑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3-30

作者/徐春豔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至今,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的習俗在三河民間一直流傳至今。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在南宋詞中就有出現,到了明代,人們則以月餅作為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曾記載:“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義。”可見,月餅在中國已有很悠久的歷史。月餅的真正普及在民間,據說是從元朝開始的。在元朝末期,蒙古族貴族統治者殘酷地壓迫、剝削和奴役人民,而又怕人民起來造反,老百姓家裡不準有金屬器具,就連菜刀也是十幾家共用一把,引起了當時人們的強烈不滿和反抗。但彼此傳遞訊息,通風報信都非常困難,無法統一行動。

當時的農民領袖朱元璋組織農民起來反抗,為了傳遞秘密信,於是就在月餅裡夾一張寫有“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字條,約定農曆八月十五為起義時間,到中秋之夜,家家掰開月餅,看到傳單就一起動手,造反起義,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從此,每到中秋節,人們都要以吃月餅的形式,來紀念人民群眾起義的這個日子。

中秋佳節吃月餅的習俗,全國各地大致相同,月餅講究四個一斤。意喻夫妻團圓,同時也祝願仙子嫦娥早結良緣。中秋節,月餅是祭月供品,同時又是饋贈親友的傳統禮品。民間家家都有月餅模具,每到中秋便自己製做月餅,鄰里之間互幫助,早上去給張家做,下午再給李家做,俗稱打月餅。

中秋節作為團圓節,人們特別講究拜月、祭月時全家團聚。外出的要在這天趕回來,出嫁女兒要在婆家過夜,新媳婦回婆家要由女婿專程去接。祭月除月餅外,還有兩瓜和毛豆。西瓜取音於喜,取形於圓,取瓤於紅,取子於多,意喻全家人團團圓圓。歡歡喜喜,紅紅火火,多子多福。西瓜要放到中秋節,必須在收穫時精心挑選成熟、皮厚、無傷的,特意儲存下來,專為八月十五祭所月。

拜月賞月,的民俗,在我們三河民間由於已久。農曆的八月十五,秋高氣爽,這時的月亮最亮、最大、最圓,月色也最純白,最美麗。因此,中秋之夜,夜幕降臨之時,人們便在庭院裡放上一張桌子,擺好月餅和瓜果等,早早地迎候著月亮的升起。

到了中秋的夜晚,人們沉浸在融融的月色中,舉頭賞月,品嚐著香甜的月餅,共話家常或吟詩作賦,真可謂是其樂無窮。

明月在古代對於人間來說,是一個迷人而又不解的宇宙之謎。中秋之夜,當一輪皎潔的明月高高的掛在天空,它清麗柔和的銀輝灑向人間時,人們無不感到心曠神怡,充滿著無限的遐想,於是肚撰出了許多充滿神話色彩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神話故事。

“嫦娥奔月”是最引人入勝的月宮之謎。最早見於戰國時《山海經·大荒西經》:“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此女乃是帝俊的妻子,名喚常羲。古音讀羲之峨,想是逐漸演變成為奔月之嫦娥。到漢代,嫦峨奔月的故事已完成。《淮南子·覽冥訓》載:“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姬娥竊以奔月,帳然有喪,無以續之。”

相傳,遠古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淮南子·本經訓》)羿射九日,造福於民。一日,羿遇一道士,得不死藥,言吃後可成仙上天。羿不捨愛妻嫦娥,未食。嫦娥將藥藏首飾匣。一天奸佞小人逄蒙為自己成仙想偷吃長生不死之藥,趁羿外出射獵之機溜進羿家,逼嫦娥拿出不死之藥。嫦娥無奈便自食,立即身輕似燕,飛入月宮,羿追之不及。

“吳剛伐桂”是月宮的另一個傳說。這一傳說起於漢代《太平御覽》卷中《安天論》中載有:“俗傳月中仙人桂樹,今視其初生,見仙人之足,漸已成形,桂樹後生焉。”到了唐代,又有吳剛伐桂之說。

中秋之夜,古人沐浴著月亮那柔美的清輝,仰望著一輪滿月,展開想像的翅膀,將幻想和神奇,美麗和溫柔注入月宮,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為她唱過讚歌,多少善男信女為她頂禮膜拜。每當中秋佳節,上自朝廷,下到庶民,無不祭月、拜月、賞月,借月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中秋節作為團圓節,歷來都是那些遠在異鄉的親人寬解自己離愁別恨,抒發對美好生活祝願的好題材。蘇軾的《水調歌頭》,是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傑作:“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惡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詩人對月抒懷,思念弟弟的千古絕唱,膾炙人口。透過想象,展現了月宮奇景,借自然界的現象來訴說他的離愁別恨,是中秋詞中意境深遠,想象豐富,流傳最廣,深受古今人士歡迎的好詞。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南。”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寧九年。當時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貶官山東,任密州(諸城)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作了這首詞。自古以來,月亮就是人們美好而嚮往的世界,中秋之夜,仰望嬋娟明月,任感情天上人間自由飛翔,抒發情懷,引人人勝。

中秋之夜,充滿著詩情畫意,家家團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在我們三河民間,習慣在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夜晚,在皎潔的月光下,院內擺放一張桌子,然後再放上月餅、西瓜、水果等,家裡主人先叩頭敬獻,口中還吟唱著拜月歌:“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敬神仙,有吃有喝還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等拜月結束後,全家圍坐一起,共享祭品,在分食月餅時講究按全家人數切成塊,每人一份。

中秋節佳節吃月餅、賞月的習俗之所以流傳千古,經久不衰,主要是它滿足了人們祈求團圓,美滿的人們心存的一種普遍心願。

標簽: 月餅  中秋  中秋節  之夜  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