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常識 | “詩句中的節日”常考點及試題

作者:由 公考講師陳冬陽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5-11

常識 | “詩句中的節日”常考點及試題

1)除夕:

1。《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春節:

古人認為桃木可避邪,所以過年的時候會在家門口掛桃符。

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

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

新桃換舊符

2。《己酉元旦》【南宋】陸游夜雨解殘雪,朝陽開積陰。

桃符

呵筆寫,椒酒過花斜。

3)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多是放煙花、看花燈。

1。《正月十五夜》【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

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

不看來?

3。《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東風

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4。《元夕》【宋】歐陽修去年

元夜

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5。 《上元竹枝詞》【唐】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

賣元宵

6。 《十五夜觀燈》【唐】盧照鄰錦裡開芳宴,蘭紅豔早年。縟彩遙分地,

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4)寒食節:

寒食節是清明前一兩天,禁菸火,只吃冷食。後世經過發展增加了踏青、祭掃等習俗。

1。《寒食寄京師諸弟》【唐】韋應物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

寒食

草青青。

2。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唐】宋之問 馬上逢

寒食

,愁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3。 《寒食 / 寒食日即事》【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

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5)清明:

清明節祭祖、踏青,多降雨。

1。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

寒食過

,幾家墳上子孫來?

2。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

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6)端午:

端午節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栓五彩繩等習俗。

1。 《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宋】吳文英

盤絲系腕

,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雲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2。《五月五日》【宋】梅堯臣

屈氏

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3。《端午日賜衣》【唐】杜甫官衣亦有名,

端午

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7)七夕:

中國的情人節,是織女牛郎透過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會乞巧、對月穿線,希望自己能心靈手巧。

1。《鵲橋仙·纖雲弄巧》【宋】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

鵲橋

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七夕》【唐】羅隱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香帳簇成排窈窕,

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3。《古詩十九首之一》【漢】佚名迢迢

牽牛星

,皎皎

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8)中元節:

又稱鬼節,是農曆七月十五。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

1。 《中元節有感》【清】王凱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

盂蘭

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

中元

9)中秋:

中秋是團圓之日。大家多會聚在一起賞月、祭月、喝桂花酒、吃月餅,大人們會講嫦娥、吳剛、桂樹和玉兔的故事。

1。 《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2。《水調歌頭·中秋》【宋】米芾砧聲送風急,蟠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收拾淒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可愛一天風物,遍倚闌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

3。《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4。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0)重陽節:

重陽節現今是老人的節日,古代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

1。《醉花陰》【宋】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

重陽

,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

插茱萸

少一人。

3。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

登高

會昔聞。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橫笛驚徵雁,嬌歌落塞雲。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4。《過故人莊》【唐】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

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11)臘八節: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是農曆臘月初八,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所以一天大家會喝臘八粥。

1。《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南宋】陸游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跡重重野水濱。多病所須唯藥物,差科未動是閒人。今朝

佛粥

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掌握了理論知識就來做幾道題吧

常識 | “詩句中的節日”常考點及試題

~

1.關於詩句所描述的節日,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

①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②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③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A元宵清明中秋

B重陽寒食端午

C中秋寒食端午

D元宵清明重陽

2.下列詩句中,沒有涉及節日的是()。A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B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C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D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下列四組詩句分別反映了中國古代四種傳統節日習俗,其起源與佛教沒有直接關聯的是(

)。

A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B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C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D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4.下列詩句與其描寫的傳統節日對應不正確的是()。A總把新桃換舊符----清明節B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C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元宵節D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七夕節

常識 | “詩句中的節日”常考點及試題

【重要檔案】每月時政要點及試題+全年真題+會議檔案試題

1.關於詩句所描述的節日,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

①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②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③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A元宵清明中秋

B重陽寒食端午

C中秋寒食端午

D元宵清明重陽

【正確答案】B【解析】①詩句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描寫的九月九日重陽節的習俗。②詩句出自唐朝韋應物的《寒食寄京師諸弟》,描寫寒食節吃冷食的習俗。③詩句出自宋朝吳文英的《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楚江沉魄”指屈原,描寫端午節的習俗。故本題答案為B選項。

2.下列詩句中,沒有涉及節日的是( )。

A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C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D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確答案】C【解析】A項,“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寫的是重陽節,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出自王安石《元日》,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問劉十九》,意思是,新釀的米酒還未過濾,酒面上泛起一層綠泡,香氣撲鼻。用紅泥燒製成的燙酒用的小火爐也已準備好了,沒有涉及節日,符合題意,當選。D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出自唐代詩人蘇味道《正月十五夜》,描寫的是元宵節,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答案為C選項。

3.下列四組詩句分別反映了中國古代四種傳統節日習俗,其起源與佛教沒有直接關聯的是(

)。

A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B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C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D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正確答案】C【解析】A項,“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出自唐朝崔液的《上元夜》,上元夜,指舊曆正月十五夜,又稱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我國,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把元宵節定為參佛的吉日良辰。因此,元宵佳節與佛教有關,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說的是臘八節,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相傳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故又被稱為“佛成道節”。因此,臘八節與佛教有關,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說的是清明節。清明節與佛教沒有直接關係,符合題意,當選。D項,“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說的是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為佛教“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孝親節。因此,中元節與佛教有關,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答案為C選項。

4.下列詩句與其描寫的傳統節日對應不正確的是( )。

A總把新桃換舊符----清明節

B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

C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元宵節

D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七夕節

【正確答案】A【解析】A項,“總把新桃換舊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元日是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而不是清明節。選項表述錯誤,當選。B項,“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的是重陽節。選項表述正確,排除。C項,“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出自宋代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寫的是元宵節。選項表述正確,排除。D項,“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出自宋代秦觀的《鵲橋仙》,描寫的是七夕節。選項表述正確,排除。故本題答案為A選項。

標簽: 寒食  詩句  題意  新桃換舊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