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布達拉宮文物4:皇家賞賜文物,竟與國家寶藏文物相似,百姓禁用

作者:由 布達拉宮文創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1-04-08

potala

黃地綠彩松竹梅紋碗

明·嘉靖

布達拉宮文物4:皇家賞賜文物,竟與國家寶藏文物相似,百姓禁用

布達拉宮藏 明·嘉靖 黃地綠彩松竹梅紋碗

此碗高8。6釐米、口徑18。4釐米、足徑7。3釐米。撇口、弧壁、深腹、圈足。通體施黃釉為地,飾綠彩紋樣,碗內心為團龍紋,外壁繪有松竹梅紋,外底青花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所飾松竹梅圖案為世人喜愛的吉祥圖。

在天寒地凍的冬季,萬物凋零,惟有松竹梅各守其節,故稱為“歲寒三友”。古代常以松之四季長青,竹之虛心有節,梅之凌寒傲雪,喻意高貴的人格和堅貞的氣節。陶瓷器上裝飾松竹梅圖,始見於宋代磁州窯,將松竹梅結合在一起作為裝飾紋樣,元代青花瓷常見。明清兩代瓷器流行裝飾歲寒三友圖,併成為傳統題材,且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低溫黃地綠彩瓷始創於明代永樂時期,明代宣德、弘治、正德、嘉靖朝均有燒造。其製作工藝先在胎胚上刻劃紋樣,紋飾上填低溫鉛綠釉,隙地填低溫黃釉。

黃地綠彩碗為嘉靖時期的典型器,製作精緻。清代王原祁《佩文齋書畫譜》記有:“明代嘉靖官窯花彩有五十多種之多,其彩畫之詭奇,繪事之偉麗,幾於不可方物。

布達拉宮文物4:皇家賞賜文物,竟與國家寶藏文物相似,百姓禁用

potala

粉彩纏枝蓮託八寶紋三足爐

清·嘉慶

布達拉宮文物4:皇家賞賜文物,竟與國家寶藏文物相似,百姓禁用

布達拉宮藏 清·嘉慶 粉彩纏枝蓮託八寶紋三足爐

此爐高27。5釐米,口徑17釐米。爐為鼎式,直口、短頸、鼓腹,器兩側置對稱朝天耳,下承三象腿足。粉彩繪纏枝蓮託八寶紋等,口沿礬紅彩橫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篆書款。

粉彩是清代著名的釉上彩瓷品種之一,創燒於康熙年間,雍正、乾隆朝盛行,以柔和細膩見長,有別於五彩的強烈光彩,故稱為“軟彩”。粉彩器色彩濃豔明麗,運用多種彩釉及裝飾圖案,繪製工整,富有立體感,展現出對釉彩顏料運用及繪製技藝的嫻熟和高超。繁縟華麗的裝飾圖案與色彩豐富的釉料相組合,烘托出喜慶祥和的氣氛。裝飾圖案豐富,紋飾有山水人物、花草蟲蝶等。

八寶紋是藏傳佛教中象徵吉祥的器物,又稱為“八吉祥”。瓷器裝飾八寶多以描繪、模印為主,八寶紋和蓮花紋常組合在一起,圖案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寓意吉祥。

爐為五供之一。五供是佛前五件供器,又稱五具足,由一個香爐、一對花瓶、一對燭臺組成。五供的形制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大小均有。明清時期燒造成套瓷器五供。傳世品多有佚失,成套少見。北京明神宗定陵曾出土過一套明青花五供器為最早的實物。清代乾隆時期燒製五供器最盛,有青花、粉彩、紅彩器等,裝飾雲龍紋或纏枝蓮託八寶圖案。嘉慶道光時期也有燒製。

布達拉宮文物4:皇家賞賜文物,竟與國家寶藏文物相似,百姓禁用

potala

五彩龍鳳呈祥紋碗

清·道光

布達拉宮文物4:皇家賞賜文物,竟與國家寶藏文物相似,百姓禁用

布達拉宮藏 清·道光 五彩龍鳳呈祥紋碗

此碗高7。5釐米、口徑15。7釐米、足徑6釐米。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器青花五彩裝飾,內心為蒼龍戲珠紋,外壁為龍鳳呈祥紋,外口沿飾八吉祥紋,以如意紋間隔,外底青花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元明清時期,龍鳳紋成為皇家專用圖案,臣民不得使用。明代瓷器中的“龍鳳禁”見於《明太祖實錄》“洪武二十四年六月己未”條:“官民人等所用金銀磁碇等器並不許製造龍鳳文及僭用金酒爵。”明代御窯瓷器上的龍鳳紋,是由朝廷頒佈款式,降發御器廠按樣燒製的。清代沿襲此制度。“龍鳳呈祥”圖案,為明清官窯瓷器典型紋樣之一。

五彩是明清時期著名的彩瓷品種之一,陳瀏《陶雅》記有:“五彩能力最大,縱橫變化,層出而未有窮也。”五彩龍鳳呈祥紋碗,燒製始於康熙官窯,康熙以後多有流行,此碗繪製純熟,筆力遒勁,豪放生動,蒼龍矯健在雲間飛奔,飛鳳輕盈,展翅高翔,畫面生動傳神,寓意吉慶祥瑞。

布達拉宮文物4:皇家賞賜文物,竟與國家寶藏文物相似,百姓禁用

potala

白釉暗花紋僧帽壺

明·宣德

布達拉宮文物4:皇家賞賜文物,竟與國家寶藏文物相似,百姓禁用

布達拉宮藏 清·嘉慶 粉彩纏枝蓮花卉紋多穆瓶

此瓶高45釐米,口徑13釐米,足徑13釐米。器呈筒狀,口緣處加僧帽狀邊,器身前置鳳首流,後設龍形執柄。器身綠地粉彩繪纏枝花紋,外底礬紅彩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多穆”原意為盛酥油的桶。藏語稱為“董莫”或“多穆”。口沿加僧帽狀邊,又添把和嘴,遂成壺。是蒙古族和藏族民眾的生活用具。陳瀏《陶雅》記有:“有一種壺形甚特別,略如直截之竹筒,惟餘上半截旁出一嘴,嘴作龍形。其蓋在頂處甚平,不露蓋也。頂略同僧帽形,向嘴一邊較高,向背一邊斜矮,身有數截,純竹筒形,惟每截均繪花,乃素三彩龍螭,海馬之屬,名曰“多穆壺”,蓋內府以之盛牛乳者,其制乃滿蒙遺俗也。”

最早的多穆壺多為木質,需用皮帶或金屬帶箍起來,然後用金屬釘牢固,後來演變為法器。清代大量的冊封和法事需要大量精美的法器和擺設配合,造辦處因此生產了許多這類器物,同時也供清帝賜高僧之用,多穆壺流行,有金屬質胎琺琅器或瓷質,但瓷質多穆壺比較罕見。

瓷質多穆壺始見於元代,景德鎮窯燒製有青花、青白瓷品種。形制較小,有執柄。1963年北京市崇文區元代鐵可墓曾出土有青白瓷製品。壺體上有仿金屬箍和鉚釘狀裝飾。多穆壺的燒製,清代康熙、乾隆時期較為流行,嘉慶朝延燒。康熙多穆壺無執柄,形制較大,除藍釉器外,尚有紫地白花、黃釉、五彩、素三彩等品種,造型略顯粗獷。乾隆、嘉慶器增設有龍柄,以粉彩器多見。多穆壺造型別致,它是邊疆民族傳統文化與內地發達的制瓷工藝完美和諧的統一,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歷史見證。

嘉慶道光瓷器多沿襲乾隆時期的舊制。此器形制別緻秀美,釉質慈潤明亮,將彩繪與色釉裝飾巧妙結合,繪製精湛,紋飾佈局勻稱,畫面清晰明快,色彩豔麗,盡展乾隆粉彩繁縟奢華的藝術風韻,為嘉慶粉彩器的上乘之作。

布達拉宮文物4:皇家賞賜文物,竟與國家寶藏文物相似,百姓禁用

potala

綠地粉彩蓮託八寶紋雙獸耳尊

清·嘉慶

布達拉宮文物4:皇家賞賜文物,竟與國家寶藏文物相似,百姓禁用

布達拉宮藏 清·嘉慶 綠地粉彩蓮託八寶紋雙獸耳尊

此尊高21釐米,口徑17。5釐米,足徑15釐米。器呈筒形,直壁,平底,兩側飾雙獸耳。器綠地粉彩蓮託八寶紋。

清代乾隆粉彩瓷器以各種色釉為地描繪,繪製精工,施彩富麗濃豔,寓意吉祥,極富藝術感染力,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評價乾隆瓷器有“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至,幾於鬼斧神工”的感嘆。許之衡又記有“雍正則逸麗而秀倩,若乾隆則繁密富麗之極而時露清氣”的讚譽。嘉慶道光時期瓷器承襲乾隆時的藝術風格,其造型創新式樣少,紋飾也多采用傳統寓意吉慶的圖案,繪製技法工筆多於寫意。

八寶是藏傳佛教中象徵吉祥的器物,又稱為“八吉祥”。瓷器裝飾始於元代,流行於明清兩代。八寶排列有一定規律,清代為輪、螺、傘、蓋、花、罐(瓶)、魚、腸(結)順序排列。

標簽: 粉彩  八寶  嘉慶  松竹梅  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