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擇水侯湯——養水之法

作者:由 館長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19-10-12

上回說了古人古人的評水觀點,所依據的標準不外兩條:

一是水質,即要求水清、輕。活;

二是水味,要求無味、冷例。

歸納起來,水之“清、輕、活、冽“,可謂是評水四字標準。

但是在古時沒有條件,貯存條件沒有現在那麼發達。

那他們又是怎麼收集水,供平時喝茶引用呢?

擇水侯湯——養水之法

古人十分講究對水的貯藏與保養,並總結出一些經驗。

如在貯水壇裡放入白石等物,一是認為能養水味,二是認為能澄清水中雜質。

“移水取石子置瓶中,既養其味,亦可澄水,令之不淆”。又說,“擇水中潔淨白石,置泉煮之,尤妙!尤妙!”(田藝蘅《煮泉小品· 養水》)。

白石清泉,不惟養水,也可怡情。“養水預置石子於甕,不惟益水,而白石清泉,不惟養水, 會心亦不在遠“熊明遇《羅界茶端》)。

擇水侯湯——養水之法

中國人就是這樣從日常生活中體味禪意,怡情養性的。

“貯水甕須置陰庭中,覆以紗帛,使承星露之氣,則英靈不散,神氣長存。假令壓以木石,封以紙箬,曝於日下,則外耗其神,,內閉其氣,水神敞矣。飲茶惟費乎茶鮮水靈,茶失其鮮,水失其靈,則與溝渠水何異”(張源《茶錄·貯水》)。

擇水侯湯——養水之法

貯水之甕須置於避陰的庭院中,上覆紗帛,以承露氣,以保持水的鮮靈。

“貯大甕中,但忌新器,為其火氣未退,易於敗水,亦易生蟲。久用則善,最嫌他用。水性忌木,松杉為甚。木桶貯水,其害滋甚,挈瓶為佳耳。貯水甕口。厚箬泥固,用時旋開”(許次纖《茶疏·貯水》。)

貯水甕宜陶器,以久用為善,忌新,且要專用,忌用木器貯水。

據明人高廉《遵生八箋》記載:“用大甕收黃梅雨水、雪水,下置十數枚鵝卵石,將三四寸左右慄炭燒紅投人水中,不生跳蟲。”

以炭潔水,抑制蟲菌生長。

明人羅廩在《茶解》中還介紹了另外一種潔水方法“投伏龍肝兩許,包藏月餘汲用,至益人。伏龍肝,灶心中乾土也。

即將長年經燒後的灶心乾土——伏龍肝投入水中,以吸收水中塵渣等,起到淨化的作用,這已頗有科學道理了。

擇水侯湯——養水之法

水的貯養還包括洗水,一種是“以石洗水”,方法是取潔淨的石子放在篩子狀的有孔器物中,以所保藏之水淋其上,這樣可以濾去水中雜質,“移水而以石洗之,亦可以去其搖盪之濁滓”田藝蘅《煮泉小品·緒談》)。

而據宋人周煇《清波雜誌》記載, 用細沙過濾惠山泉,猶如新汲;再有一種是“以水洗水”。

乾隆皇帝出巡時以玉泉山水隨行,“然或經時稍久,舟車顛簸,色味或不免有變,可以他處泉水洗之,一洗則色入古焉”。

洗的方法是,以容量較大的器具,裝若干玉泉水,在器壁上做上記號,記住分寸,然後傾入其他泉水,加以攪動,攪後待靜止,這樣,則“汙濁皆沉澱於下,而上面之水清澈矣“。

因為“他水質重,則下沉,玉泉體輕,故上浮,提而盛之,不差錙銖”(徐珂《清稗類鈔》。

這是藉助於水質輕重的不同來以水洗水。

擇水侯湯——養水之法

中國古人就是從生活經驗,總結了一套方法,有些在現在看來也是頗有道理的。

我們每天喝的茶,流淌出來的都是文化。喜歡的關注哦!

#參看資料——中華茶藝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標簽: 貯水  養水  水中  白石  伏龍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