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中國春節吃喝玩樂簡史

作者:由 侯印國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0-01-17

春節這個詞出現在中國歷史上是很晚的事。在民國以前,大年初一這個節日都叫做元旦或者元日,這個名稱由來極古,在《尚書·舜典》中就已經出現了。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我們開始採用公曆,這才把元旦這個詞讓給了公曆的一月一日,又將傳統的元旦改成為春節。第一個稱為“春節”的大年是1914年開始過的,距今不過百年時間。

1 吃吃喝喝過大年,古人大都喝酒吃辣

很長的一段時期,過年要吃五辛盤,喝屠蘇酒,這種風氣從先秦就開始,一直到現在在一些地區都還有一些流風餘韻。《莊子》就記載“春日飲酒茹蔥,以通五臟也”,南朝時期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錄更加詳細,說元日這一天“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進敷於散,服卻鬼丸。各進一雞子。”周處《風土記》記載“元日造五辛盤”。那麼什麼是五辛盤呢?《風土記》的注說:“五辛所以發五臟之氣,即大蒜、小蒜、韭菜、雲苔、胡荽是也。”其實就是用薄餅捲上上述這五種生菜食用。因為是春節的節令食物,這個五辛盤也往往叫春盤。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雖然習俗是這五種辛辣的食物,但也有人家會更換為其他菜蔬。《類腋·天部·正月》引唐代《四時寶鏡》:“東晉李鄂,立春日命以蘆菔、芹芽為春盤,相饋貺。”蘆菔就是蘿蔔,春盤吃蘿蔔後來也得到弘揚,尤其明清以後,春盤會特別吃水紅蘿蔔,還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做“咬春”。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寫道:“新春日獻辛盤。雖士庶之家,亦必割雞豚,炊麵餅,而雜以生菜、青韭菜、羊角蔥,沖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紅蘿蔔,名曰咬春。”

喝酒當然也是這一天的重要內容,前面提到《莊子》裡就說春日飲酒,《荊楚歲時記》裡更詳細記載了兩種酒,一是椒柏酒,一是屠蘇酒。《荊楚歲時記》引用董勳的話說:“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採花以貢樽。正月飲酒先小者,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與酒。”屠蘇酒似乎在後代更流行,宋代的時候屠蘇酒依舊很流行,所以王安石非常有名的《元日》詩裡就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天喝酒,次序也很有講究,要從年齡小者開始,老人最後喝。因為小孩子是得了一歲,而對老人來說,這是生命裡又逝去一年。所以宋代蘇轍的《除日》詩裡有一句:“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他每年最後一個喝屠蘇酒,就是因為他是全家年齡最大的那個。這句詩實際上也是在感慨他自己年華漸去。蘇轍的哥哥蘇軾就豪爽一些,他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意思就是隻要身體健康,每年最後一個喝酒也沒什麼。

上面提到的是正月初一的飲食,在現代社會中已經不太流行了。我們更常見的是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團圓吃的“年夜飯”。古人很早有大年三十守歲的傳統。西晉周處的《風物誌》記載,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這個時候年夜飯還談不上豐盛,越往後代,年夜飯就越受重視。據清宮檔案的記載,乾隆四十九年的乾隆皇帝和家人們的除夕筵,單豬肉就用了65斤,菜品就有六十多種。

2 官員們大年初一不放假,民間流行逛街

自漢至清,正旦朝會一直是宮廷內部慶祝新春的重要典禮,而且禮儀規矩愈發的繁瑣與森嚴。在漢代的《漢官典職儀式選用》中記載的朝賀儀式做了介紹,一是群臣覲見皇帝並進獻賀禮,最後為皇帝齊呼萬歲,二是在宮廷內賜酒擺筵,宴會在舞蹈與戲曲中進行;最後一步便是禮畢,群臣按規矩依次退場。《東京夢華錄》裡詳細記載了宋徽宗時期的元旦大朝會,參加者不僅包括宋朝的大臣,還有各國使者前來朝賀,包括遼國、西夏國、高麗、南番交州、回紇、于闐、三佛齊(今蘇門答臘島一帶)、南蠻五姓番(雲南一帶)、真臘(今柬埔寨一帶)、大理、大食(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

民間自然就歡樂很多,比如在北宋,正月初一叫年節,首都會特別開放三天“關撲”這種賭博遊戲,大家早上起來會互相拜訪祝賀。“壓馬路”逛街也是大家的首選,街頭巷尾,都是用各種食物點心、生活用品的攤子,還有搭起來的臨時棚子,有賣帽子梳子的、賣珠玉首飾的、賣衣服的、賣裝飾用的假花的、賣領巾抹額的、賣靴子鞋子的,還有賣各種小玩意兒的,其間也有專門表演歌舞的娛樂場所。行人來來往往,車水馬龍。南宋時期這天還會賞燈,跟元宵節一樣。

3 古代拜年流行送“明信片”

逢年過節互相祝福是自古以來的傳統,但要在短短的過年幾天裡,逐一當面祝賀所有親友故交,也確實有著現實的困難。現代人一般都是用簡訊、微信之類群發拜年祝福,古人也有他們的應酬妙法,那就是群發“明信片”,用自己的名片代表祝福。《清波雜誌》載:“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這種名片也叫“飛帖”,以至於形成了“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各處賀歲皆如此,贈予紙店大筆金”的狀況。每家每戶接受這些飛帖也很累,乾脆在大門口做個過年專用信箱,大概就是用紅紙做個袋子帖在門口,專門用來接受這些“拜年明信片”。這種風氣一直持續到明清。明代才子文徵明《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清代《燕臺月令》則形容北京的過年期間“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

4 歷史悠久的爆竹

隨著定點燃放和禁燃禁放政策的推行,大城市裡的煙火爆竹越來越少見,環保過年,值得提倡。實際上爆竹在中國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變化。在先秦時期,就有燃燒竹木用來辟邪的習俗。過年和爆竹聯絡在一起也應該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但最早可靠的記載見於《荊楚歲時記》,“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大年初一這一天雞鳴時分,家家戶戶都會早早起床,在庭前點燃爆竹,主要就是為了辟邪山臊惡鬼。什麼是“山臊惡鬼”呢?據其所引用的漢代《神異經》所記載的傳說,在西方大山中,有一種只有一個腳、身高尺餘的怪物,人要是遇到它,就會寒熱不調,容易生病,這個怪物就叫“山臊”。這種鬼最怕的就是竹子在火裡燃燒時噼噼啪啪的聲音。這種風俗在後來就成為過年的標誌習俗。這一時期,因為火藥沒有發明,所以爆竹都是真的竹子。

在唐代的詩作裡,就有不少關於爆竹的內容。比如元稹的《生春二十首》中,就有“何處生春早,春生稚戲中。亂騎殘爆竹,爭唾小旋風”的句子,再如張說《嶽州守歲》,也描述了“桃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的跨年情形。要論關於爆竹最有名的詩句,莫過於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飲美味的屠蘇酒時,又有和暖的春風鋪面而來,好不愜意!當然也會有老詩人會在爆竹聲中因為感慨歲月流逝而感傷,比如劉克莊的《歲除》中就寫道:“兒童燒爆竹,婦女治椒花。獨有龍鍾叟,淒涼感歲華。”隨著火藥的發明,唐初的時候,人們把火藥裝到竹筒裡,用引線點燃,“爆竹”這個詞才變得名副其實。到了宋代,開始用紙筒代替竹子,爆竹就和今天我們所見的的鞭炮很接近了。在明清的時候,爆竹種類越來越多,清代的《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的爆竹就有“雙響震天雷”、“升高三級浪”、“霸王鞭”、“竹節花”、“泥筒花”、“金盆撈月”、“疊落金錢”等名目,還有在地上盤旋的“地老鼠”、在水中的“水老鼠”等等特色炮仗。《紅樓夢》裡也提到“滿天星”“九龍入雲”“平地一聲雷”“飛天十響”之類的炮仗名目。

在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場景,楊過在郭襄十六歲的生日的時候送上了三份禮物,其中第二件禮物是那晚襄陽城上空絢麗的煙花,在煙花爆炸之後,天空中出現一行字“恭祝郭二姑娘多福多壽。”並且以此為訊號,焚燒了蒙古大軍的糧草。很多讀者紛紛感慨,這是郭襄一生中收到的最獨特的禮物。在真實的歷史中,宋代煙火也確實已經很先進了。唐代煙花已經出現,宋代就已經比較先進了,南宋《武林舊事》記載“宮漏既深,始宣放煙花百餘架。於是樂聲四起,燭影縱橫。”《武林舊事》還記載,正月初一這天,“午後,修內司排辦晚筵於慶瑞殿,用煙火,進市食。”明清時候煙花水準就更高了,《紅樓夢》裡第五十四回,就有賈府在春節期間放煙火的記載,“賈蓉聽了,忙出去帶著小廝們就在院子內安下屏架,將煙火設吊齊備。這煙火俱系各處進貢之物,雖不甚大,卻極精緻,各色故事俱全,夾著各色的花炮。”

標簽: 爆竹  屠蘇酒  記載  過年  屠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