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喜峰口戰役的大刀術有什麼文化底蘊?

作者:由 負陰抱陽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1-10-10

體驗喜峰口戰役大刀術的哲理

喜峰口戰役,中國軍隊創下了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靠的是大刀術。從內家拳精簡而來的大刀術,其特徵是:刀刃向內接刺刀,側上方粘起刺刀後,順勢砍敵手的脖子。

教習喜峰口戰士大刀術的內家拳門派不一,其原理都來自《黃帝內經》的六經學說,清末太極拳家陳鑫在《太極拳圖說》中已揭示了內勁行進的經脈穴位。人體六經循行的整體結構為,厥陰經少陽經居中,太陰經陽明經居內,少陰經太陽經居外。人體運動時擰旋經脈內氣形成了內勁,陳鑫稱之為纏絲勁,“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內勁居中擰旋內外兩側的經脈,由外向內旋為內纏,由內向外旋為外纏。

大刀粘刺刀用的是內纏勁,砍脖子用的是外纏勁。內纏勁從外向內旋,在側上步迎敵前,大刀已沉於刺刀之下;腰領起全身外開內裹,雙手握柄隨腰旋動,大刀隨腰外開內裹,刀背外轉刀刃內轉將刺刀粘向側上方。到側上方時內纏勢已盡,此刻敵手已被粘到斜向而我在正向,主客之勢已經逆轉;松沉後意迴轉,內纏勁變為外纏勁,招式不變刀刃仍內向,順勢砍向敵手脖子。

未練內家功的戰士沒有內勁,全憑腰勁將招勢練熟。雙手握柄使雙手陰陽相合,剋制了妄動後再合於腰,腰是全身的中心和力量源泉,應敵時注意力守在腰部,滿足了纏絲勁的要求,也實踐了老子的守中哲理。

大刀術的關鍵在於粘住刺刀,刺刀為陽、大刀為陰,如果陰合不住陽,刺刀轉手就扎進來了。大刀迎面側上旋粘刺刀,完全沒有攻擊的意圖,在隨順刺刀衝擊的同時將其引向側上方,待到砍脖子時已是順勢而為;所以,大刀術充分體現了老子的無為哲理,粘刺刀時是無為,砍脖子時是無不為。

《黃帝內經》的哲理源於《道德經》,與身體經脈相關的陰陽皆本於老子的陰陽哲理,因為“萬物負陰而抱陽”的老子哲理是操作性哲理,並不是陳述性哲理。

大刀術簡潔至極,可以模擬體驗。身形中正略下沉,作雙手虛握刀柄狀,吸氣腰向左旋,帶動左腳左側略前開步,雙手隨腰左旋時自發相對內旋,明白了刀刃內轉的道理,左腳踏實放鬆;呼氣腰向右轉,重心向右腳轉移,雙手隨腰右旋,明白了刀刃順勢外轉砍脖子的道理。大刀術一招兩勢,一卷一展,左右對稱,有進無退,卻不是攻擊性的,而是無為守中的自衛術。

老子的陰陽哲理實質上是更為本質的陰陽邏輯,論證請閱本“負陰抱陽”主頁內解析道德經的系列文章。

標簽: 大刀  刺刀  哲理  刀刃  內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