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惡俗婚禮來襲:是見招拆招還是說不?

作者:由 陶朱公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2-11-12

我身邊親戚朋友的婚禮,在我看來,大多就是一場盛大尷尬的私人堂會 。

-1-

尤其是我國北方地區的婚禮,必須要一大早接親,如果過了中午,就算二婚。

新郎到了丈母孃家之後,對方還不給開門,要一直往門縫裡塞錢,塞到門開了,新娘的腳不能沾地,必須抱到車上,如果男方瘦小,那就頭痛了。因為抱不動啊,還得找一個搬家公司幫忙。

新娘家門口停了一溜豪車,招搖過市,好像很有錢似的,其實都是租的。

新人車隊來到酒店之後,本來喜氣洋洋,卻非要煽情,主持然說,下面讓我們把燈光打向父親,非要把爹弄哭。悲情的聲音傳來:女兒大了,她要走了……

接下來,主持人又發話了,下面請新娘新郎接吻吧,幹嘛呀,小兩口同居三年了,接個吻你們起什麼哄啊,沒見過接吻啊。這不跟堂會程式,相聲小品,曲藝雜技差不多嗎。

一系列亂哄哄的程式後,還要鬧洞房,鬧新郎,鬧新娘,鬧伴郎,鬧伴娘,鬧岳父,還要鬧丈母孃。你們閒不閒?這是哪吒鬧海呢?有人非要新娘給點根菸,你要點吧,他往凳子上站,往桌子上站,你咋不上天啊?

特別糟糕的是,現在很多婚禮已經變成兩個人,兩個家庭,乃至雙方親戚朋友之間攀比金錢的軍備競賽,婚禮充滿銅臭氣。

這樣的婚禮真的很有必要嗎?你們可以去尋找詩和遠方啊,你們可以去瀏覽祖國大好河山啊,去擁抱大海,去仰望星空啊,你們在大海邊,你們星空下可以大喊“我愛你”,跟飯店婚禮上當著大舅和二姨說這三個字相比,要浪漫一萬倍。

惡俗婚禮來襲:是見招拆招還是說不?

-2-

據說有機構調查過這些俗套的婚禮程式的發展歷程,追根溯源之後,發現這是上世紀改革開放之後,90年代初臺灣的一家婚慶公司策劃制定的一套婚禮流程。

原來,傳統婚禮中除了拜天地和給雙方父母敬茶以外,其大部分惡俗環節,並沒有什麼神聖的寓意,和歷史的傳承,這只不過是商業策劃的結果。

近年來,還流行一種比較時髦的婚慶新玩法。

今年元旦我參加了一個同事婚禮。當賓客陸續到齊,款款入座之後,突然燈暗下來,我以為婚禮要開始了,原來不是,大螢幕開始播放他們的愛情電影,敘述男女主角精彩浪漫的戀愛史,從相識到相知,從相知到相愛的偉大曆程。這時,我就想說,你們不就是燒烤攤上擼串認識的嗎?裝什麼文藝啊?

好不容易看完小電影,時鐘指向13:20,大家肚子餓得咕咕叫,燈光才剛亮起來,突然又暗下去了。

這時候,一束追光射在盛裝打扮的新郎新娘身上,隨著音樂節奏,小兩口手拉手,嘴裡假唱著,緩緩走到舞臺中央,好不容易尷尬唱完。緊接著,一個偽記者拿著麥克風上去採訪新郎新娘,諸如“看上對方啥?,怎麼動心的?,對方最吸引你的是哪裡……“,新郎脫口而出,不就是那天夜啤酒喝多了嗎。

-3-

有人說,披著白色婚紗的盛大婚禮是每一個女孩的夢想。但我們捋一捋,這個夢想是怎樣給女孩們灌輸的呢?因為她們從小玩的穿婚紗的芭比娃娃,因為她們從小閱讀的各種童話故事中,白馬王子需要白色婚紗搭配……。

而其實,最想要婚禮的,並不是新娘,而是婚慶產業上下游的各類商家。婚禮有一系列的剛需物品,比如鑽戒,婚紗,求親三金,比如婚慶禮儀,比如酒店用餐等等,商機滿滿。

而這一類惡俗婚禮,得到大家的祝福其實是次要的,把跟婚姻無關的奇怪資訊秀出來讓大家看到才是重要的。

而我們真正所追求的婚禮儀式是什麼?是愛的告白,是百年好合的見證與盟誓。而夫妻倆開心快樂過的每一天,才是婚姻最好的儀式。這種儀式的日常感比那一場庸俗秀要重要得多。

婚禮是昭示兩個人美好生活的開端,而不是他們的人生的巔峰,更不是秀身份,秀財富,秀恩愛的荒謬堂會。

《老友記》裡有一個片段,莫妮卡終於要嫁給錢德勒了,莫妮卡一直幻想說,我需要一個盛大的婚禮,而錢德勒持相反意見,莫妮卡百轉千回,非常糾結。

然後錢德勒說,好吧,只要你開心,我們可以花光所有的錢,辦一場盛大婚禮。

莫妮卡接著又開始憧憬婚後的生活,我們去郊外買一個小房子,我們要養一條狗,我們要孩子嗎?要,我們要5個孩子,莫妮卡說了一大堆生活中比穿婚紗更讓她憧憬的事。

莫妮卡突然說,我發現了,我要的是一個婚姻,而不是一個婚禮。

惡俗婚禮來襲:是見招拆招還是說不?

標簽: 婚禮  莫妮卡  婚紗  新娘  婚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