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賣菜的王總和他的社群O2O

作者:由 獨自閒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16-04-25

我們常在講,用移動網際網路思維去做產品。

最近遇到一個賣菜的王總,在雲南有很大一片菜場,長期穩定供應深圳某些機關單位,近年來行情不好,跑過來說要做app,打進社群o2o,轉型網際網路+。接觸過後,發現這位老總的優勢有三:1、菜品很贊;2、有自己的物流保障;3、價格很低(沒有中間商)。王總種了40幾年的菜,企業很大,人很踏實,優勢也很明顯,然而最後還是被一句話嚇跑了。

我問他“可能會有大概3個月的時間,你往幾個小區送菜,出一輛麵包車,每回只運10幾把青菜,這個情況你願意接受嗎?”

賣菜的王總和他的社群O2O

賣菜的王總和他的社群O2O

其實算一下,這種情況,可能連燒錢都算不上。王總回答說“每出一趟車,少於x錢,我都是在虧本”。

這種例子近年來實在是太多,我們或者聽說過,或者親身接觸過,來來回回鎩羽而歸的人都在罵,網際網路除了燒錢還有什麼?我要是有錢去燒我也能成。

實際上已經有很多書和文章去討論這一部分的問題了。“燒錢”只是運營手段,根本的區別還是在思維方式上。

在移動網際網路的世界,拉新、留存、促活是永遠的話題。選一個好地段開一間咖啡館的運營模式早就被淘汰了,在這個沒有邊界的世界,你面對的永遠都是一群人而非某個個體。

移動網際網路玩的群體經濟,利益的計算方式從來都不是你每出一趟車的花銷。

簡單來講,使用者根本不在乎你正在做什麼,人們感興趣的是你做成了什麼。只有知道了你做成了什麼,才能找到共鳴點,才會給自己打上你的產品標籤。砸幾千萬上《中國好聲音》打出二手車廣告的方式,不應該被鼓勵。

賣菜的王總和他的社群O2O

賣菜的王總和他的社群O2O

你的每一次策劃、執行、活動本身其實沒有那麼重要(相對),重要的是你要告訴別人,你做成了,很熱鬧,有很多人在參與,很多人在表達。更多的精力應該放在推廣和傳播上。相信我,那些手機品牌的論壇並沒有那麼多真實的活躍粉;玩粉絲經濟的公眾號裡也並沒有那麼多消費者;那些上線幾個月號稱自己百萬uv的app看看就好。

個體和群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件。個體喊出產品的口號,很多時候並不能為你帶來哪怕一個新使用者。社群的神奇之處,能讓每個使用者都成為中心傳播點,成為KOL。

更多時候,為了培養社群,方式“浮誇”一些並沒有什麼大礙。任何人都是跟風的。運營已經變成需要以勢能為基礎。

運營方式和好的產品並不衝突。我始終堅信,沒人能運營起來一個爛產品,或者爛服務。

水軍、小號、IP、買票房,見怪不怪。。。你可以不認同,但不應該抗拒。

“忘掉生意,商業,思考我們和擁護者之間的關係,使用者不再是使用者,而是擁護者,品牌不再重點突出自己產品的功能,而是要突出他和使用者有情緒共鳴的結合點。”——《場景革命》

燒錢只是運營手段,如果為了燒錢去燒錢,那你的錢可能真的會被燒掉。

最後講一講賣菜的王總。王總最後在自己住的小區拉了一個微信群,每天給鄰居們發單價表,定好以後自己把菜拿到小區門口,現金或者微信支付。我在想,如果不喜歡“浮誇”的網際網路,那把它當成工具,擴充自己以前的渠道就好了,一樣過得很好。這裡面沒有對錯。

賣菜的王總和他的社群O2O

賣菜的王總和他的社群O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