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手機上覆制的內容,貼上到哪裡了?

作者:由 付璐律師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2-01-06

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每個人手中都至少有一臺智慧電子裝置,網路上有趣的東西越多,我們的視線和大腦就越容易被佔滿。各類程式來回切換使用,我們體驗越是便捷,軟體獲得的個人資訊授權就越多,時間一長,你可能就被你的手機監視了。

比如一個很簡單的,複製貼上,李女士就發現了不妥。為了求證手機軟體之間複製貼上是否會侵犯個人資訊,李女士上網搜尋了一些案例,沒想到,竊取手機剪下板資料的行為並非個例。

為此,李女士諮詢了律師。律師指出,雖然李女士對應用程式的侵權行為十分肯定,但作為一名普通手機使用者,如何證明應用程式盜取了自己的資料呢?在仔細閱讀了應用程式的隱私政策後,律師發現,該款應用程式並沒有告知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會讀取使用者手機剪下板中的資料,於是建議李女士委託專業鑑定機構對相關技術問題進行鑑定。很快,鑑定報告印證了他們的猜測,2020年1月李女士將該應用程式的開發公司告上了法庭,李女士希望對方能夠停止侵權行為,也希望更多的使用該應用程式的手機使用者保護好自己的資訊。

原告在訴前透過平臺已經上傳了相應的證據材料,被告辯稱,該應用程式自動完成剪下板中的資料複製,旨在為使用者提供便捷服務,國內眾多主流應用程式都有此功能,屬於行業常規做法,並向法官提交了技術報告。

法官認為,在司法實踐中最難的是對被告這種行為的定性,因為他這不單純涉及法律知識,還必須瞭解手機運用程式的執行邏輯。為此,法官曾多次要求應用程式開發公司提供程式的原始碼,然而開發公司以原始碼為商業核心機密為由拒絕提供,案件一度陷入僵局,按照鑑定程式要求,法官向專家諮詢相關技術問題,網路安全專家對應用程式所收集資料的去向進行分析,認定該應用程式有從剪下板中收集來的資料上傳至伺服器的行為,有了新技術的加持,法官最終認定,案涉應用程式侵犯了原告的個人資訊和隱私權,被告依法應當向原告承擔侵權責任。

原被告雙方均表示服從判決,同時部分專家也表示,如果個人資訊保護的門檻太低,他可能會妨礙科技的創新;保護的過高,太偏重於利用,那就會損害公民個人資訊保安,二者之間應當如何協調和平衡,還應進行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