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漫談學習攝影史4: 重在精神

作者:由 高函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19-04-05

2014年11月14日,由盧驍貢獻的“乘物遊心——1839-1937直接攝影原作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出53位歐美攝影家的200餘幅攝影原作,呈現了“直接攝影”這一流派的發展歷程及攝影原作的精美。當時我們師生一眾參加了開幕式,仔細看展並參與了展後的一個國內大咖互動的研討會。但那個研討會迅速跑偏,竟然為“法國的達蓋爾或英國的塔爾博特誰是攝影發明人”而振振有詞爭論不休。封建社會的地主或稍後的農民,肯定會為一寸土地而流血奮爭,而真正的資本家如文藝複習的梅第奇家族、如現代的洛克菲勒家族,則以基金會等方式特別贊助藝術家而回饋推動社會文化進步。難以想象21世紀的中國攝影話語權者們,竟然為英法誰先發明攝影術去辯駁。而且這個爭論,之後又在“XX風”攝影網繼續不亦樂乎。

誰是攝影的發明者(達蓋爾或塔爾博特)?對於現在的攝影學習者或學習攝影史來說,這事並不重要,不管是誰反正攝影術被髮明瞭。如果真較真的透過現象看本質,那麼塔爾博特儘管聲稱早就研發了攝影關鍵技術,但他一直是捂著蓋著不肯公開;而達蓋爾所做的是,不僅透過法國科學院召開發佈會,並撰寫了小冊子(攝影的具體技術和方法)向世人分發。所以本質上,達蓋爾是攝影技術的第一傳播者,而攝影在之後180年來成為傳播的重要媒介。

換個看事物的方式。例如北京故宮每天幾萬人湧進,但絕大多數人隨流聚堆看殿看館,據說珍寶館觀眾最多(多歐美舶來的鐘表等物件)。稍微留心觀察,能見少數人遠離人群留戀於廣場或角落,細細觀察、欣賞、感受故宮的建築之美。而只有這些少數人,才算是懂得參觀故宮意義的。

說到學習攝影史,我聽到最多的抱怨,一是說那些外國人名記不住,再就是說一些年份事件不好記。真可怕,國內應試教育讓成年人也不會讀書了。

讀攝影史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獲得攝影知識、增進對攝影理解而讀。是要開闊你看待攝影的視野,完善你認識攝影的修養,提升你的視覺認識的高度。

初讀攝影史例如讀《偉大的攝影》,不妨當作故事書來讀。不過,攝影史有二個特別明顯的特點。第一是時間很短,到現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尾聲也不過180年,時間較短也就容易親近;第二是有照片為證,這與社會史(如中國歷史直到清末才有照片)迥然不同,有照片就易直接接觸歷史。這也是攝影史、以及攝影的精神所在。

談到攝影的精神,如《偉大的攝影》前四章(《1825-1849攝影的黎明》到《1915-1939為己正名》)幾乎用了百年的時間,並幾乎都是攝影不斷嘗試探索創新發展的過程。這長達百年的攝影史,是眾多探索者推動攝影在技術、方法、作用等方面成為藝術一部分的歷程。因此,都有哪些大家“推動了攝影的發展”是一條主線,而“不斷創新”亦是攝影頭一百年的主要精神所在。

如果不讀攝影史,我們真的很難想象前人的創造能力。如本文題圖的《兩種人生》(奧斯卡・古斯塔夫・雷蘭德,1857年,翻拍自《偉大的攝影》64-65頁),“雷蘭德這位在倫敦生活的瑞典攝影師分別拍攝了各個模特和背景,透過前期一絲不苟的謀劃,最終合成的照片尺寸達到驚人的79釐米X41釐米,而同時代其它超過25釐米X20釐米的照片都很少。”。而且雷蘭德直接模仿了古典主義的繪畫名作,“這流淌著古典主義血液,用攝影手段呈現的道德寓言,向哪些拒絕承認攝影藝術地位的人提出了挑戰”。

是的,我們沒有看錯,《偉大的攝影》一書也沒有寫錯。在百多年前的1857年,雷蘭德《兩種人生》就在攝影中使用了合成技術。另一個例證也很難想象,納達爾在1868年就利用熱氣球對巴黎進行了航拍,而且應用了拼接的方法(如下圖所示,翻拍自《偉大的攝影》39頁)。

漫談學習攝影史4: 重在精神

《偉大的攝影》39頁區域性

不知道國外是什麼情況,但國內太多人從數碼相機、手機開始了攝影,一上來就自以為是,信誓旦旦的說“攝影就是真實記錄”、“攝影就是要原汁原味”、“做後期就就是造假”……真是不讀史不知恥(幼稚、無知)。

再說“重在精神”,包括我們自己對藝術、音樂、文學等方面的認知,唯有透過學習基本知識、透過溝通、透過學習重要的相關歷史,才能成為內行。內行,才能懂基礎、說術語,透過過去與現在的比較而談真知灼見。買彩票的如此,球迷如此,棋迷如此釣魚迷如此,驢友如此……攝影何嘗不是如此?那麼重在精神,就是修養,古往今來的瞭解、專業知識的掌握。

標簽: 攝影  蓋爾  偉大  塔爾博特  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