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北方的秋

作者:由 沉墨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2-02-14

天氣涼了,樹葉黃了。

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天空那麼藍,那麼高。

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排成“人”字,一會排成“一”字。

啊!秋天來了。

——出處:小學語文課文《秋天》

小時候除了“秋高氣爽”這個成語之外,記憶最深刻的是小學課文《秋天》。當時只是讀起來朗朗上口,讀著讀著就會背下來了。當長大之後,每到秋天,總是抬頭看看天空,尋找當年課文中的實景及意境。

秋天的主色調是黃色,黃橙橙的稻穀、金黃色的銀杏葉、亮黃色的菊花。充滿了詩情畫意與靜謐。

北京的秋入的比較早,郊區更早些。郊區的秋是紅色的,有名的香山紅葉,每年總是人滿為患。若看北京秋天的紅色,香山並不是最美的,最美的我認為是長城附近的山上。長城更偏北些,且山中晝夜溫差大,樹木紅色的更重些。如果趕個早集,還能看到紅葉上的白霜,在太陽的映照下,閃閃發光。

漫步在倒塌的城垣上,躲避著從城牆磚上縫隙長出來的枝枝蔓蔓。二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一磚一瓦的搭建這宏偉工程,一波波守護著這北方的疆土。坐在烽火臺眺望,崇山峻嶺之間,一個個的烽燧清晰可見。四周紅紅綠綠,襯托著它們更加精神、神聖。

北方的秋

走進烽燧,你能看的歲月的痕跡,風化的城磚,後人加固的筋骨。他們依然屹立在這裡,像老人一樣,講述這“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的故事。綿延萬里的長城,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工程,也是中國偉大的貿易關口。它保護著關內人的生命安全,也開啟與周邊少數民族經濟貿易。

從長城下來,進入北京城區,黃色成為主色調,紅色變成了陪襯。在紅牆綠瓦中,一抹硃紅、一片明黃。整個城市沒有肅殺與寂寥,多的是滿目燦金。突然想到老舍寫的《住的夢》“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的生活經驗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論天氣,不冷不熱。論吃食,蘋果,梨,柿,棗,葡萄,都每樣有若干種。”樸素的話語,說出來北京秋天的韻味。

北京的秋,很多人會說故宮的美、釣魚臺銀杏大道,他們確實美,尤其大風侵襲過的釣魚臺銀杏大道,滿地都是黃色、走上去軟軟的,亮堂堂的。但,我還是獨愛北大的秋,北大的秋沒有城市的喧譁、沒有長城上下的雄偉。她在莘莘學子周邊,靜靜的、突然的展示出燦爛的金色。走在未名湖畔、走在紅樓下,秋風吹過,總是那麼的舒心與唯美。看著落地的銀杏葉,黃黃的,那麼的可愛;看著散步的學子,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某些領域的開拓者、引領者。

如果五四廣場當年不拆除,我暢想著,躺在那塊草地上,看著周圍鬱鬱蔥蔥的樹木,回憶著百年前的故事,多麼希望自己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為理想而奮戰。

北方的秋

北方的秋

當北京的秋開始刺骨的時候,離她600多公里的古都汴京。正如歐陽修《秋聲賦》中寫到千年前的“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凜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而今的這個古城大街小巷是“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景象。

千年前宋太宗會擺放多少盆菊花裝飾他的金明池,我們不得而知。晏幾道的《蝶戀花·黃菊開時傷聚散》、李清照的《多麗·詠白菊》是否是他們在汴梁時的傑作,我們也無從考究。我相信,當年的汴京秋天也是美麗的。虹橋、街坊、相國寺這些地方也都有一盤盤的菊花,在哪裡綻放。

千年後的今天,你可以在汴京適合閒坐,坐在湖邊的石座上,或河邊的欄杆上,看靜靜的湖水,聞著淡淡的菊香;也可以漫步在衚衕裡,街邊的店鋪門口都會擺上幾盤各式各樣的菊花,讓你賞心悅目,輕鬆自然,脫離城市的喧囂。

北方的秋

北方的秋

“黃花遍國中,汴菊最為名”,那一朵朵菊花,被唐詩偏愛,被宋詞鍾情,被丹青垂慕,被巧匠重生。古城的風流、古城的氣韻,在這秋天裡,被渲染得淋漓盡致,讓世人思慕嚮往,沉醉在一縷縷清幽的菊香。

絢爛至極而又稍縱即逝的秋天,總是那麼的短暫與美好。明年再聚首,看那不一樣的秋天。

標簽: 秋天  菊花  長城  黃色  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