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作者:由 地緣谷 發表于 寵物時間:2022-11-21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NO。446 作者:黑羊製圖:聽風者 音訊:辛迪夫

阿爾及利亞,是非洲北部的一個國家,與法國隔地中海相望。

阿爾及利亞曾經擁有輝煌的歷史,但在16世紀逐漸淪為了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後來隨著19世紀殖民擴張浪潮的開始,阿爾及利亞於1830年被法國佔領。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各種強權你唱罷來我登臺。圖為阿爾及利亞無名烈士紀念塔。來源。Pexels

但出人意料的是,阿爾及利亞

並沒有和其它被法國佔領的地方一樣被當作殖民地,而是始終被視為法國本土進行管理

。阿爾及利亞的面積遠大於法國的歐洲部分,也就是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法國而言,其非洲領土都佔了本土面積的絕大部分,達80%之多。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阿爾及利亞面積238萬平方千米,囊括了一部分撒哈拉沙漠。來源。Pexels

那麼,與其它殖民地相比,阿爾及利亞為何會如此的“與眾不同”,被法國看作是本土的一部分呢?

地緣谷FM-446

音訊:

00:0008:51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在法國之前,統治阿爾及利亞的是歐洲國家的傳統敵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在奧斯曼帝國的鼎盛時期,其統治的人口多達1500萬人,控制的疆域達到了450萬平方公里,強大的帝國海軍曾屢次擊敗歐洲國家,征服了北非的絕大部分地區,阿爾及利亞也是其中之一。

橫屏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也算是萬國來朝了。圖為託普卡帕宮的外國使節。

但如此遼闊的疆域,也給奧斯曼帝國的統治造成了困難,

奧斯曼帝國在各個征服地區的統治很不穩固

,而對於作為帝國邊遠省份的阿爾及利亞,更是鞭長莫及。

不穩固的統治造成了權力真空,阿爾及利亞實際上在17、18世紀期間就已經脫離了土耳其人的控制,

奧斯曼帝國在此只保有名義上的統治權

,阿爾及利亞的總督甚至擁有和外國簽訂條約的權力,此時的阿爾及利亞已與獨立國家無異。

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和歐洲殖民浪潮的興起,法國人的魔爪逐漸伸向了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與法國隔海相望,地理位置的臨近使法國對這個地方情有獨鍾,

法國人認為阿爾及利亞是法國國土向南的自然延伸

,自然而然也就把這裡當作了擴張的重要目標。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只隔了地中海。圖為法國地中海沿岸城市馬賽。來源。Pexels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人從阿爾及利亞進口了大量小麥,但卻一直拖欠賬款,甚至自行把欠款減少了60%。1827年,阿爾及利亞總督侯賽因詢問法國領事欠款問題,而法國領事蠻橫的態度使得總督大人十分生氣,雙方爆發爭論,在爭論中,總督大人用手中的扇子打了法國領事幾下(也有說法是驅趕蒼蠅)。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作為入侵藉口的“拂塵事件”。

這一事件發生後,法國當局宣稱這是對法國的嚴重侮辱,並以此為藉口封鎖阿爾及利亞海岸線,這一封鎖就是3年。

在經歷了長期的封鎖後,

阿爾及利亞的經濟遭受了嚴重的打擊

,到1830年,法國正式開始入侵阿爾及利亞,法軍勢如破竹,迅速佔領了整個阿爾及利亞海岸地區,揭開了法國統治阿爾及利亞的序幕。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1830年法國入侵阿爾及利亞。

法國對阿爾及利亞進行了約130年的統治

,對法國而言,阿爾及利亞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原材料和資源可以源源不斷地透過地中海的海上航線到達法國馬賽港

,為法國提供豐富的產品,進一步密切了與法國本土的聯絡。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阿爾及爾港。來源。Pexels

除此之外,阿爾及利亞海岸地區的氣候環境與法國南部一樣同屬地中海氣候,非常適宜葡萄園的種植開發,其宜人的海濱環境也吸引了大量法國移民到此定居。

大量移民定居點的出現,導致法國當局於1834年

直接移植法國國內行政模式在阿爾及利亞沿海城市建立了市政管理體系

,而這,也就是阿爾及利亞被視作法國本土的開始。

與阿爾及利亞相比,法國的其它殖民地,要麼位置偏遠難以往來,要麼環境惡劣不宜居住,要麼資源匱乏難以開發,要麼經濟落後無法發展,

沒有一個足以取代阿爾及利亞在法國人心中的地位

,自然也就無法獲得這樣的待遇。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1845年,法國政府依照法國國內的省區制模式,將阿爾及利亞全境劃分成了法國的三個省份:阿爾及爾、君士坦丁和奧蘭,阿爾及利亞的“法蘭西化”開始進行,在政治體制上強化了阿爾及利亞和法國本土之間的聯絡。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1848年,歐洲革命風暴爆發,法國也受到波及,七月王朝倒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建立,出於爭取阿爾及利亞移民和軍隊的支援,阿爾及利亞是法國的一部分被寫入了法國憲法。

當時的阿爾及利亞與法國的關係,就好像十九世紀的愛爾蘭之於英國,或者現代的夏威夷之於美國。

1852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拿破崙三世為了維護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統治,獲取當地人的支援,

宣佈給予阿爾及利亞人公民資格,讓他們在名義上成為了法國人

,阿爾及利亞的“法蘭西化”更進一步。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大量法國人開始移居到阿爾及利亞,而

大量移民的湧入,逐漸使阿爾及利亞的民族結構開始發生變化,從而誕生了一個新的群體——黑腳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黑腳非正式旗幟。

黑腳指的是生活在阿爾及利亞的法裔公民。有研究指出,黑腳一詞來源於法國士兵的黑色靴子,與光腳的阿爾及利亞土著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用來特指阿爾及利亞的法裔公民,法國著名的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繆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加繆出生於阿爾及利亞的蒙多維,祖籍為法國的阿爾薩斯,被稱為“黑腳法國人”

儘管黑腳在當地的人口比例只有10%,但卻

一直都是阿爾及利亞最主要的政治和經濟力量

,甚至掌握了阿爾及利亞在法國議會的全部席位,而佔阿爾及利亞人口90%的穆斯林群體卻沒有任何權力。

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

一部分穆斯林逐漸開始抗爭,阿爾及利亞的民族意識慢慢開始覺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閃擊西歐,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滅亡,法國本土大部被德軍佔領,其餘部分成立了由貝當統治的維希法國,阿爾及利亞作為法國本土的一部分,接受了維希法國的統治。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1940年,貝當與希特勒會面。

1943年,阿爾及利亞被盟軍解放,很多阿爾及利亞人加入了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同法西斯戰鬥,在戰爭中,阿爾及利亞人的獨立運動逐漸興起。但在德國投降後,新成立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卻過河拆橋,開始血腥鎮壓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二戰以後,阿爾及利亞的本土居民開始要求某種政治改革,以便擁有更多權利,在遭到法國政府的鎮壓後慢慢演變成武裝抵抗和鬥爭。

對當時的法國人來說,“阿爾及利亞就是法國”的意識是非常強烈的,以法國作家加繆為首的黑腳群體多次反對戰爭,呼籲人們進行和解、爭取和平。但這些努力最終失敗,

作為黑腳的特權階級不可能也不願意理解阿爾及利亞穆斯林為自由抗爭的意識

。1954年,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爆發。在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的領導下,阿爾及利亞人民同法國軍隊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獨立勢頭高漲。

在戰爭的影響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政局動盪並最終倒臺,戴高樂重返政壇,建立第五共和國。戴高樂上任後,曾計劃訪問阿爾及利亞,以達成和平共識。但迫於形勢,

戴高樂最終放權阿爾及利亞讓其就是否留在法國而進行自決,結果是獨立派壓倒性勝利

,1962年,阿爾及利亞正式獨立。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本土

民眾慶祝阿爾及利亞獨立。

阿爾及利亞戰爭是二戰後去殖民化浪潮中最殘酷血腥的一幕,在其它殖民地獨立的過程中,前殖民者的撤出都是十分迅速的,造成的人員損傷很小,但阿爾及利亞卻是一個特例,四十萬到一百五十萬人在這場戰爭中死亡。

阿爾及利亞獨立後,

自我身份認同是法國人的黑腳群體由於害怕迫害而大量撤離

,在1962年至1964年僅僅3年間,就有多達80萬黑腳人逃離阿爾及利亞。

很多黑腳人最後選擇留在法國本土,但卻常常感到被法國社會排斥或忽視,他們成為了一群沒有故鄉的人

,一方面,他們認同自己是法國人,另一方面,阿爾及利亞又是他們的出生地,在阿爾及利亞獨立之後,他們中的很多人覺得自己遭到了背叛。

隨著時間發展,阿爾及利亞和法國的關係逐漸緩和,如今的阿爾及利亞經濟規模在非洲居第四位,石油與天然氣是其經濟支柱,同法國也仍然保持著難捨難分的聯絡,兩國在經濟文化方面交流廣泛,向著和平發展的道路穩步前行。

參考資料

(上下滑動):《阿爾及利亞地理》(阿)阿里·卡迪爾著;《列國志·阿爾及利亞》趙慧傑編著;《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朱安琪;《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的幾個問題》羅洪彰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