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作者:由 莫宸 發表于 寵物時間:2022-11-08

Human Phenotypes是國外人類學愛好者建立的網站。幾年前 @ag獺 曾經翻譯過該網站關於各人群平均臉的部分,並引起一些自媒體轉載,讓這個網站在中國也開始有點名氣,也有許多人時常引用網站的內容。這裡搬運了一些原網站的資料,包括各族群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髮色型別的分佈。

以下內容全部來自Human Phenotypes網站,文字描述也來自網站,不代表本人觀點。

這是網站連結:

Human Phenotypes

這篇文章只搬運一些身高、腿型、膚色、髮質、髮色等關於身體測量的資料內容,面部資料不在其中。關於面部特徵,直接看ag獺的系列文章會比較直觀。ag獺系列文章的連結

身高

在這個網站上,將各群體的身高分為了七個類別。非常矮(very short)、矮(short)、比較矮(rather short)、中等身材(medium height)、比較高(rather tall)、高(tall)、非常高(very tall)。需要注意的是,在身高這個指標上,個體的差異是大於群體差異的。個子較矮的群體中也會包含相對較高的個體,反之亦然。身高也受營養條件影響,在一些農業社會,飲食單調會導致營養不良。現代發達國家普遍的高蛋白、高能量飲食則可以使人充分發揮身高潛力。因此網站對不同族群的身高指標根據其營養狀況與過去的歷史資料進行了調整。一些身高一般的貧困地區在這裡會被顯示為具有較高的身高發展潛力。(比如朝鮮的平均身高比韓國矮,但是網站中的指標顯示朝鮮人的身高潛力比韓國人要高上一個檔次。)

下表顯示了前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中適用於男性和女性的七個類別的典型身高變化。其中第一個數字顯示的是最矮的10%中最高的人。第二個數字表示最高的10%中最矮的人。因此,圖示的高度範圍涵蓋了各族群中80%的人口。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七個身高類別

下面是不同身高型別的族群在世界上的分佈。

非常高(very tall)

在這裡,非常高的身材被定義為工業化以前男性的平均身高超過180釐米。這類族群僅在非洲與南美洲有少量分佈。有史以來測量最高的是非洲的努爾人,男性平均身高185釐米。丁卡人、希盧克人、薩拉人、馬卡里人和圖西人也達到了這一水準,僅稍遜於努爾人。這些族群通常身材非常瘦長,軀幹較短,四肢格外修長。這與自然演化有關,在乾熱的氣候中,瘦長身材在散熱方面具有優勢。在非洲以外的地方,巴塔哥尼亞的一些內陸族群可能有著非常高大的身材和粗壯的身體。阿根廷Rio Chico和Rio Santa-Cruz的原住民和努爾人一樣,平均身高185釐米。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超高組分佈

高(tall)

高身材的族群存在於各大洲的不同人群中,但在亞洲東部基本上不存在。許多高身材的族群都生活在草原或溫帶森林中。這可能是因為高個子有利於捕獵大型獵物或控制大型家畜。此外,由於在乾熱的情況下,瘦長的身材有利於散熱。因此從尼羅特人和尼日-剛果人到圖阿雷格人和索馬利亞人,許多生活在非洲大草原與沙漠的族群都屬於高身材。許多北歐人都很高,還有來自迪納裡克山脈的人。在亞洲,只有伊拉克和伊朗的少數貝多因人以及錫克教徒屬於高身材。大洋洲高身材的族群包括北澳大利亞原住民、波利尼西亞人。生活在大平原和北部森林的許多北美原住民族群也屬於高身材。南美的巴塔哥尼亞人大部分也屬於這一類別。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高組分佈

比較高(rather tall)

比較高的身材在這裡被定義為中等身高組和高個子組之間的中間位置。它出現在世界各大洲的各種氣候中。比較高的身材在非洲的熱帶草原班圖族和許多北非人中很常見。在歐洲,德國、烏克蘭和羅馬尼亞的人口大部分都屬於這一類別,在西亞,許多庫爾德人和波斯人,還有突厥人和北印度人都屬於這一類別。在中國北方和澳大利亞北部的土著人中也有身材比較高的群體。北美洲原住民中的許多加拿大和落基山脈部落的都屬於比較高的身材,南美洲Pampas人和Cuyo人也是身材比較高的族群。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亞高組分佈

中等身高(medium height)

中等身高群體的基因身高潛力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他們出現在各大洲的各種氣候中。在某些情況下,平均高度作為區域性遺傳最優值達到,在另一些情況下,中等身高群體由高群體和矮群體混合產生。非洲森林帶的大多數班圖族和馬達加斯加人都屬於中等身高。許多中歐人、東歐人以及一些南歐人都是中等身高。大部分海灣阿拉伯人、印度人和中國北方人都是中等身高。南澳大利亞原住民也屬於中等身材。在美洲原住民中,中等身高的人群介於高型和矮型之間。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中等身高組分佈

比較矮(rather short)

比較矮在這裡被定義為介於中等身高組和矮身高組之間(該組極限身高平均為172-175cm,其實稱之為亞中等比較合理,但原網站稱之為rather short,直譯為比較矮)。他們出現在世界各大洲,但最常見於亞洲和南美洲,常見於潮溼的熱帶和非常寒冷的寒帶氣候。在歐洲,伊比利亞中部、義大利南部、法國部分地區、喀爾巴阡山脈和拉普蘭有部分族群身材比較矮。在非洲,一些科伊桑族群和中非族群身材也比較矮。在亞洲的西伯利亞、中南半島、日本和馬來群島大部分族群都比較矮,印度的許多達羅毗荼人也是如此。在美洲,許多墨西哥和亞馬孫原住民族群以及一些因紐特人也身材比較矮。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較低組分佈

矮(short)

矮身材出現在各大洲的不同人群中。許多人生活在熱帶雨林、山區或沙漠地區。這可能與生存環境惡劣有關,如果食物供應不穩定,身材矮小的人可能更容易存活下來。除此以外,在許多氣候極其寒冷的地區也有身材矮小的族群。這些族群通常軀幹較長,四肢較短,這樣可以更好的抵禦寒冷。居住在從墨西哥南部到秘魯的森林和山區的美洲原住民都屬於矮身材,北美的一些因紐特人族群也是如此。非洲熱帶雨林中有一些矮身材的族群,如Twa和Baka,以及南非半沙漠中的科伊桑人。在印度,矮身材在維達族群中很常見。中南半島山脈群有一些矮身材的族群,巽他群島和新幾內亞的許多內陸族群也屬於矮身材。歐亞大陸北部的薩米人、日本的阿伊努人和一些西伯利亞人也屬於矮身材。在歐洲,一些南部義大利人屬於這一類別。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低組分佈

非常矮(very short)

身材非常矮小的族群分佈在世界各地不同熱帶雨林中。他們也被稱為俾格米人,這一術語的定義標準是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低於150釐米。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的平均身高最低的族群是新幾內亞的Aiome,那裡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38釐米。其次是中非的姆布提俾格米人。在新幾內亞,非常矮小的身材在Afere、Tapiro、Nogullo,、Kamaweka等幾個山區族群中很常見。菲律賓和安達曼群島的尼格利陀人也屬於這一類別。巴拿馬的姆本加人和庫納印第安人身材也非常矮小。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超低組分佈

軀幹長度

相對軀幹長度是相對腿長和坐高的同義詞,由軀幹指數和腿指數來衡量。不同族群的坐高為站高的45%到56%不等。蒙古人種通常有相對較短的腿,高加索人種和美洲人種則有中等的腿長,尼格羅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通常腿非常長,但俾格米人除外。相對軀幹長度與對環境的適應有關。它在舊石器時代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而發展。在寒冷的氣候下,短四肢和身體粗壯是有利的。在炎熱的氣候下,四肢細長的瘦長身體散熱效率更高(艾倫法則)。從新石器時代至今,自從人類發明了衣服以後,軀幹長度幾乎沒有持續變化——這與許多其他人體測量特徵不同。在這個網站上,使用了五類相對軀幹長度:超長軀幹(非常大的相對軀幹長度,非常短的相對腿長),長軀幹(相對較大的相對軀幹長度,相對較短的腿),中軀幹(中等的相對軀幹長度,中等長度的腿),短軀幹(較短的相對軀幹長度,較長的腿),超短軀幹(相對軀幹長度非常短,腿非常長)。

超短軀幹(hyperbrachyskelic)

超短軀幹的族群擁有超長的腿型。與雙腿的長度相比,這一類人的軀幹非常短。他們的坐高低於總身高的49%。只有在乾熱地區才會出現這一類人。在那裡,四肢修長的人較大的體表可以使散熱效率更高。這符合艾倫法則。在澳大利亞原住民中,尤其是在該大陸北部地區的原住民中,超短軀幹很常見。它也存在於相關的新喀里多尼亞人、卡納克人和維達人中。最強烈的超短軀幹出現在非洲大陸上。上尼羅河的一些尼羅特族群可以顯示出低至45。7的坐高指數。除了尼羅特人,超短軀幹也會出現在蘇丹人和衣索比亞人身上。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超長腿組分佈

短軀幹(brachyskelic)

短軀幹的族群擁有長腿型。短軀幹者的坐高在總身高的49%到51%之間。這些四肢修長的人在熱帶地區分佈廣泛,但在寒冷地區很少見。這種特徵是對炎熱的適應,它有利於散熱。除雨林居民和科伊桑人外,大多數撒哈拉以南非洲人都屬於短軀幹。一些撒哈拉族群(圖阿雷格人)也擁有短軀幹。在非洲以外,短軀幹在印度、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很常見。但是短軀幹在美洲熱帶地區的原住民中幾乎不存在,因為人類的相對軀幹長度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差不多定型了。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長腿組分佈

中軀幹(Mesoskelic)

中軀幹的族群擁有中等的腿型。中軀幹的定義是坐高在總身高的51%到53%之間,這相當於全球平均軀幹-腿部比例。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軀幹-腿部比例。大多數歐洲人,以及大多數北非和近東人口都是中軀幹。在非洲,大多數講幾內亞語和班圖語的熱帶雨林地區的人都是中軀幹,科伊桑人和馬達加斯加人也是如此。在亞洲東部,大部分中南半島、馬來群島和波利尼西亞的族群是中軀幹的,日本的阿伊努人也是中軀幹的。此外,絕大多數美洲原住民群體也都是中軀幹的。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中腿組分佈

長軀幹(macroskelic)

長軀幹群體的坐高在總身高的53%到55%之間。長軀幹在北亞和東亞很常見。除此之外,它還出現在一些高加索地區群體以及一些南歐和東歐國家中。部分北美原住民族群也有長軀幹,尤其是在後來從亞洲移民過來的群體中(因紐特人和一些加拿大及美國太平洋沿岸原住民),但這種情況在美洲原住民中並不常見。在非洲森林中,俾格米人的軀幹相對長度很長。大多數蒙古人種的短腿型被認為是在舊石器時代進化而來的,當時一個祖先群體適應了中亞寒冷的氣候。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短腿組分佈

超長軀幹(Hypermacroskelic)

超長軀幹群體的坐高大於總高度的55%。在世界範圍內,超長軀幹的群體非常罕見,只在非洲俾格米人和北極居民中發現。非洲恩加利的巴賓加人的平均軀幹指數為55。5。而阿拉斯加州的尤皮克人的軀幹指數為55。4。非洲俾格米人的超短腿與身材矮小有關。然而,亞洲的尼格利陀人並沒有表現出類似的特徵(尼格利陀人屬於中腿型)。北極地區的短腿型與長軀幹可以更好地抵禦寒冷(艾倫法則)。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超短腿組分佈

膚色

膚色可能是最廣為人知的,同時也是最被高估的人體特徵。在許多社會中,它被視為定義種族的最重要因素。然而,從科學角度來看,這只是眾多有助於定義人群型別的人體測量特徵之一。高加索人種在北歐可能是冷白皮,在印度南部卻可能面板呈深棕色。在熱帶雨林和南非,尼格羅人的面板可能呈淺棕色,但在乾燥的熱帶草原上,黑人的面板可能呈漆黑色。蒙古人種在東北亞可能面板白皙,在索諾拉和安第斯山脈的美洲原住民群體中則可能面板呈深棕色。由於紫外線會改變膚色,所以膚色通常在腋下測量。人們嘗試過用不同方法將不同的膚色分類,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Felix von Luschan定義的35種膚色。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Luschan色表

現代面板病學中使用的一個色表是Thomas B。Fitzpatrick的色表,它將人們的膚色分為六種顏色,六種膚色如下。

冷白面板(pale)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冷白膚色大致相當於Luschan色表的1-5級。它主要存在於北歐。只在太陽輻射極低的地區出現,因為它對曬傷幾乎沒有保護作用。最有利於冷白面板演化的氣候不是寒冷的極地氣候,那裡的雪在夏季會反射陽光。它更容易出現在多雲霧的溫帶氣候中。在大多數冷白膚色的人身上,陽光直射只能使他們獲得有限的曬黑效果,但他們的面板很容易被曬傷並變紅。冷白膚色的人很容易長雀斑,他們的頭髮呈紅色或金色,偶爾有棕黑色。一些社會將冷白皮視為理想的膚色,其他社會的人則會想辦法將其曬黑以減少蒼白程度。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冷白皮分佈

淺色面板(Fair)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白面板大致相當於Luschan色表的6-11級。白面板是大多數歐洲人的典型膚色,地中海人除外。它偶爾出現在西伯利亞、北非以及亞洲和美洲的少數地區。白面板通常出現在溫帶,對太陽輻射的防護相對較弱,比較容易發生曬傷。白面板的人通常是棕色頭髮,有時是金色或黑色頭髮。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白皮分佈

淺棕膚色(Light brown )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淺棕色面板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膚色。它大致相當於Luschan色表的12-17級。它在亞熱帶氣候的歐洲地區以及大多數寒冷和溫帶非歐洲地區非常常見。大部分地中海人、突厥人、西伯利亞人、東亞人、波利尼西亞人和美洲原住民都是淺棕膚色的。東亞人、波利尼西亞人和美洲原住民的淺棕膚色通常輕微泛黃,有時泛紅。淺棕膚色對太陽輻射的防護是適度的,但在熱帶地區也有可能被曬傷。淺棕面板很容易曬黑,變成深棕色,這對防止太陽輻射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大多數淺棕色面板的人都有棕色或黑色的頭髮和深色的眼睛。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淺棕皮分佈

中等棕色面板(Medium brown )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棕色面板在世界許多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很常見。它大致相當於Luschan色表的18-23級。根據地區的不同,它可能會呈現橄欖色、黃色或古銅色。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許多族群(如圖阿雷格人)、科伊桑人和少數熱帶雨林族群的面板都呈棕色。棕色面板廣泛分佈於南亞和東南亞以及許多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氣候中的美洲原住民之中。熱帶蒙古人種的角質層較厚,因此膚色泛黃。它能更好地抵禦太陽輻射,從而減少形成深色面板的選擇性壓力。棕色面板對太陽輻射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但仍然存在曬傷的可能性。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棕皮分佈

深棕色面板(dark brown)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深棕色面板通常被錯誤地稱為“黑色”,它是大多數熱帶地區族群的典型膚色。它大致相當於Luschan色表的24-29級。它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從熱帶雨林到南非沙漠的主要膚色。這在南印度的達羅毗荼人和亞洲尼格利陀人中同樣常見,大多數澳大利亞原住民來說也是這種膚色。它在美拉尼西亞人中也占主導地位。一些美洲原住民也可能表現出這種膚色。深棕色面板可以很好地抵禦強烈的太陽輻射,但是在寒冷地區的陰暗冬季,深棕色面板更容易受到嚴寒的影響,維生素D的生成也會減少。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深棕皮分佈

黑面板(black)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黑色面板僅在熱帶地區有少量分佈。它大致相當於Luschan色表的30-36級,有時泛藍。它主要出現在乾燥的熱帶草原上,那裡的太陽輻射量最高。人口最多的黑面板族群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尼羅特人,它也出現在一些蘇丹族群中,尤其是塞內加爾周圍,少數班圖族群也有黑面板。在非洲以外,安達曼人、一些美拉尼西亞人以及一些北澳大利亞人和南印度人可能會出現黑色面板。黑色面板提供了最好的保護可以抵禦強烈的太陽輻射,強烈的色素沉著通常也會改變嘴唇和眼睛鞏膜的顏色。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黑皮分佈

頭髮型別

不同人群的頭髮型別差別很大。由於頭髮形狀與地區祖先有很強的相關性,一些早期人類學家將其作為種族的次要甚至主要分類標準。人類的頭髮形狀從粗直髮到胡椒狀捲髮不等,最緊密捲曲的頭髮可能每1。5毫米形成一個圓圈。同一個物種內毛髮差異如此巨大在動物界是十分罕見的,只有綿羊可以與之相比。人們的毛髮差異如此巨大的原因目前尚無定論。早期對人類頭髮進行詳細分類是馬丁(1928)的分類,他將人們的頭髮分為了11個類別。網站上使用了粗直髮(coarse straight hair)、細直髮(Fine Straight hair)、波浪發(wavy hair)、捲髮(Curly hair)、緊捲髮、羊毛狀頭髮和胡椒狀頭髮的簡化類別。

粗直髮(coarse straight hair)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粗直髮,顧名思義就是又長又直毫不捲曲的頭髮。與細直髮不同的是,它的直徑更大,

髓質

層也更發達。擁有粗直髮的人,頭髮的總量通常令人印象深刻。粗直髮質地很硬,不像細直髮那麼容易彎曲。粗直髮通常是黑色的,在亞洲東部十分普遍,在美洲原住民中也比較常見。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粗直髮分佈

細直髮(Fine Straight hair)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細直髮,在這個網站上簡稱為“直髮”,它和粗直髮一樣是長而直的頭髮。不同之處在於,它的質地較柔軟,直徑較小,不是圓形,而是橢圓形。細直髮如果留得很長,通常可以過渡到弱波浪狀的頭髮,尤其是在頭髮的末端。細直髮有各種顏色,在歐洲人、西亞人、印度人、美洲原住民、東南亞人、東亞人、北亞人以及波利尼西亞人中很常見。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細直髮分佈

波浪發(wavy hair)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波浪髮間於細直髮和捲髮之間。它在許多細直髮或捲髮人群的個體中都很常見。捲髮有各種顏色,在歐洲人中很常見,除了歐洲東北部,在北非人、西亞人、印度人、東南亞內陸居民、澳大利亞原住民、波利尼西亞人、阿伊努人,以及特定的美洲原住民和西伯利亞人中也很常見。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波浪發分佈

捲髮(Curly hair)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捲髮間于波浪形和緊密捲髮之間。從地理位置上看,它通常出現在緊密捲髮的熱帶族群和直髮的溫帶種群之間。典型的捲髮族群包括澳大利亞原住民、印度部落民以及北非、阿拉伯半島的一些族群。捲髮在一些南歐和西歐群體中也比較常見,在馬達加斯加、索馬利亞沿海地區、馬來-美拉尼西亞混合群體和少數南美原住民也很常見。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捲髮分佈

緊捲髮(tight curly hair)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緊捲髮或螺旋發介於捲髮和羊毛狀頭髮之間。它在北非和東非很常見,尤其是在衣索比亞、美拉尼西亞和西太平洋部分地區、馬達加斯加,以及一些南印度、東南亞和澳大利亞族群中。在地理上,存在兩種型別:在非洲更常見的規則曲率和在美拉尼西亞更常見的不規則曲率。像其他撒哈拉以南和歐洲血統的人一樣,非裔美國人可能經常出現這種髮型。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緊捲髮分佈

羊毛狀頭髮(kinky hair)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羊毛狀的頭髮顯示出非常緊密的彎曲。它通常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有關。如果不修剪,它可以發展成一個大而圓的形狀,很像光環,所以它也被稱為“非洲頭髮”。儘管有這個名字,羊毛狀頭髮也出現在其他熱帶地區,比如安達曼群島、馬來半島和菲律賓的尼格利陀人中。它也會在新幾內亞巴布亞人身上出現,甚至在溫帶氣候中已滅絕的塔斯馬尼亞人中也存在。有些人認為,羊毛狀頭髮是為了保護頭部免受強烈的太陽輻射。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羊毛髮分佈

胡椒狀頭髮(peppercorn hair)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胡椒狀頭髮是所有人類頭髮中最彎曲的頭髮。這些捲曲的非常緊密的頭髮往往會捲成球狀或結狀,類似於附著在頭皮上的胡椒。這可能是對炎熱的一種適應,因為髮束之間的開放空間允許汗液從頭皮蒸發。頭髮長度通常不會超過幾釐米。胡椒狀頭髮通常出現在南非科伊桑人中。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胡椒發分佈

髮色

除了膚色,髮色也與色素沉澱相關。雖然髮色分佈與膚色分佈相似,但這兩個特徵並不是完全相關的。毛囊中的色素細胞與向面板提供黑色素的色素細胞沒有區別,但色素細胞的活性受其自身所在位置的影響。因此,一些群體的髮色與膚色也可能存在反差。歐洲或北亞的人可能在面板白皙的同時卻頭髮烏黑。一些美拉尼西亞人、澳大利亞人和俾格米人群體的頭髮呈金色,面板呈深棕色。由於黑色素包括真黑色素和棕黑色素兩種,所以構成髮色的情況十分複雜。頭髮的顏色並不是恆定的,因為黑色素的數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然後在老年突然減少。在幾乎所有擁有淺色頭髮的地方,兒童的金髮和紅髮頻率都較高。這種頭髮在成年前有時會變為棕色,老年時頭髮會變白甚至變白。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金髮

金髮是黑色素含量低的表現,它顯示出了構成頭髮主體的角蛋白的顏色。大多數擁有金髮的都是歐洲人。世界上進發最常見的地方是挪威南部和愛沙尼亞中部的內陸地區,當地超過80%的人都是金髮。金髮在整個北歐、東歐和西歐都很常見,偶爾也會出現在南歐、北非和西亞。在澳大利亞內陸和美拉尼西亞部分地區,有一些深色面板的金髮女郎。金髮甚至可能出現在非洲俾格米人、美洲原住民、波利尼西亞人、苗人、維吾爾人和其他人身上。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金髮分佈

紅髮

如果真黑色素含量很低,就會產生紅色頭髮,因此可以看到紅色的棕黑色素。它是世界上最稀有、最獨特的髮色。僅在西愛爾蘭、威爾士和蘇格蘭的凱爾特人群體、俄羅斯的烏德穆爾特人以及一些柏柏爾人群體中,才有超過10%的人口出現這種髮色。它可以出現在英國人、斯堪的納維亞人、德國人、法國人中。它也存在於其他歐洲國家。在歐洲以外,它可能出現在西亞、澳大利亞內陸,在美拉尼西亞部分地區、非洲俾格米人和波利尼西亞人中出現頻率較低。在美洲原住民和其他人中非常罕見。在歐洲,紅色頭髮的人通常還擁有冷白色面板。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紅髮分佈

棕發

如果真黑色素含量很高,但不至於使棕黑色素變得不可見,就會產生棕色頭髮。棕色是一種相對常見的髮色,尤其是在歐洲,除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地區的一些地區,棕色幾乎在所有地方都很常見。從中歐到俄羅斯部分地區,它是最常見的髮色。在北非、非洲俾格米人、近東、中亞、西伯利亞、西澳大利亞人、美拉尼西亞人、波利尼西亞人,以及一些北美洲原住民中,它的存在僅次於黑髮。歐洲以外的棕色頭髮通常是深棕色,通常可以和諧的過渡到黑色頭髮。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棕發分佈

黑髮

黑髮的人擁有高比例的真黑色素,因此他們的棕黑色素不再可見。黑髮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髮色,在除歐洲以外的所有地方都占主導地位。它是幾乎所有非洲、南亞、東亞、澳大利亞和美洲原住民的標準髮色。黑色頭髮可以搭配從直髮到胡椒狀捲髮的所有髮質,可以與從冷白到黑色的所有膚色相結合。在一些地區,尤其是歐洲、北非、北亞和西亞,以及大洋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區,黑頭髮向深棕色頭髮過渡是很常見的。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黑髮分佈

體毛

體毛的發達程度,除了與性別差異有關以外,也有族群差異。這些差異可能非常大,以至於某些群體的女性體毛比另一些群體的男性還要發達。在體毛髮達的群體中,隨著毛髮發達程度的增加,男性鬍鬚會向上延伸形成絡腮鬍子,頭髮在脖子後面開始向下延伸,手臂和腿部出現明顯的臂毛與腿毛,胸部出現胸毛,而陰毛則可以在腹部向上延伸,最後在軀幹前部形成一層連續的毛髮。個別人的背部也能長出體毛,使體毛幾乎覆蓋除手掌和腳底以外的整個身體。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體毛微弱

體毛稀少的族群存在於不同地區的不同氣候區。一些東亞蒙古人種的體毛特別稀少,鬍鬚特別稀疏。在非洲,大多數北部草原族群,包括蘇丹人、尼羅特人和衣索比亞人的體毛都很少,馬達加斯加人的體毛也很少。美洲原住民、東南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體毛也很少。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少毛組分佈

體毛髮達

體毛髮達的族群存在於不同地區的不同氣候區。北海道阿伊努人和一些南澳大利亞土著人的體毛特別發達。地中海東部、中東以及印度北部的族群普遍體毛特別發達。在地中海西部,迪納利阿爾卑斯山脈,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英國的部分地區,體毛仍然比較發達,但不及東部。在熱帶地區,美拉尼西亞人甚至一些非洲俾格米人都有濃密的毛髮。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多毛組分佈

頭長高指數

頭長高指數,測量顱骨高度與顱骨長度的關係。世界平均頭長高指數約為74。一些人群的可能低至67,另一些可能高達80人。在這個網站上,頭長高指數分為三類,低頭型(chamaecranic),正頭型(orthocranic)和高頭型(hypsicranic)。所有大陸都有高頭型族群和低頭型族群。很多時候,高頭型族群會有扁平的枕骨。而低頭型族群則有突出的枕骨,但這不是絕對的。

高頭型(hypsicranic)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高頭型的特徵是顱骨高度至少達到顱骨長度的75%。高頭型的人通常有一個扁平的枕骨(平枕)。這種頭型在大多數東亞和東南亞人中都很普遍,它在一些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族群中尤其顯著。高頭型分佈的另一箇中心位於高加索、安納托利亞和巴爾幹半島,它以不那麼顯著的形式一直延伸到俄羅斯。幾內亞灣的一些非洲大草原族群也表現出高頭型,但通常不是以非常明顯的形式出現。高頭型美國南部各州和安第斯山脈的原住民中也很普遍。它以溫和的形式延伸到南美亞馬遜河流域、巴塔哥尼亞和中美洲的許多地區。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高頭型分佈

正頭型(orthocranic)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正頭型的特點是顱骨高度達到顱骨長度的70%以上,但不到75%。這也被稱為中頭型。正頭型在各大洲都很普遍。它統治著整個非洲、歐洲西半部以及南亞和中亞的大部分地區。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也是正頭型的。在北美,大多數溫帶和寒帶族群都顯示出正頭型。在南美洲,它通常會過渡到溫和的高頭型,但在加勒比海地區正頭型占主導地位。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正頭型分佈

低頭型(chamaecranic)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低頭型的特點是顱骨高度小於顱骨長度的70%。低頭型如今比較少見,但分佈在所有大陸。在非洲,它最常見於科伊桑族,但也出現在一些柏柏爾人身上,在歐洲,它出現在西歐的一些沿海地區。西伯利亞的大部分地區和阿拉伯半島的部分地區都是低頭型。它也存在於南澳大利亞原住民的一些群體中。在美洲,低頭型是比較罕見的,但在巴西的一些族群中也能找到,尤其是博託庫多人。在北美,它在大平原的一些群體中可以找到。

世界各地族群的身高潛力、腿型、膚色、髮質等體質特徵

低頭型分佈

標簽: 族群  軀幹  原住民  身高  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