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

獸——每日一字犬部字

作者:由 <em>字</em&g 發表于 寵物時間:2022-10-26

獸【shòu】,甲骨文的字形是由“單”和“犬”組成的會意字。“單/單”像是狩獵用的工具。所以“獸”就是表示帶著獵犬和工具去狩獵,本意即狩獵。

金文、篆文和《說文解字》分成了“嘼”和“獸”兩個字形。而簡體字則是迴歸到了古文的獸字。

獸——每日一字犬部字

《說文解字·嘼部》嘼:㹌也。象耳、頭、足厹地之形。古文嘼,下從厹。

段玉裁注:《爾雅·釋文》引《字林》嘼,㹌也;《說文》嘼牲也。今本《說文》作㹌也,乃後人以《字林》改《說文》耳。嘼牲二字連文。……「牛部」㹌字下亦曰:嘼牲也。……今俗語多雲畜牲。嘼今多用畜者,俗書叚借而然。《爾雅·釋獸、釋嘼》必異其名者。陸德明曰:嘼是嘼養之名,獸是毛蟲總號。故《釋嘼》惟論馬牛羊雞犬,《釋獸》通說百獸之名。……二字不分久矣。凡畜養古作嘼養。

許慎解釋“嘼”是㹌[chǎn],㹌就是畜牲。

“嘼[shòu]”,是獸/獸的本字;也是畜[chù]的古文。

段玉裁說:在《爾雅》中,《釋獸》和《釋畜》是分成兩個部分。陸德明說,獸,是有毛動物的總稱;畜,是家畜的名稱。但是獸和畜這兩個字,很久以前就不分了。

《說文解字·嘼部》獸:守備者。從嘼從犬。

段玉裁注:能守能備,如虎豹在山是也。一曰㒳(兩)足曰禽,四足曰獸。

段玉裁又引用《爾雅》中的解釋:「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

所以,“獸/獸”的本意是指四足而全身有毛的脊椎動物,包括山上野生的獸,和家裡畜[xù]養的牲畜[chù]、家畜[chù]。

文獻選讀

《詩經·小雅·車攻》:搏獸於敖。

與禽獸搏擊在敖這個地方。

《尚書·堯典》: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革。……以殷仲秋。厥民夷,鳥獸毛毨。……以正仲冬。厥民隩,鳥獸氄毛。

古人很早就透過物候學來觀測氣候。春天的時候,陰陽和諧,鳥獸孳尾;夏天的時候,鳥獸脫毛;秋天的時候,鳥獸又開始重新長毛;冬天的時候,鳥獸為禦寒而長出了細密的絨毛。(詳見《尚書新讀·堯典》)

《周禮·天官冢宰》: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獸人:掌罟田獸,辨其名物。

庖人,即廚師,他要能夠辨別六畜、六獸、六禽。鄭司農說六獸是:麋、鹿、熊、麕、野豕、兔。

獸人,是執掌獵取野獸許可的官員,並負責用網罟捕獲活的野獸供王室食用。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廐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你的廚房裡有肥肉,廄裡有肥馬,而民眾卻面有飢色,野外有餓死的人。這不等於是率領著野獸來吃人嗎?野獸互相殘殺,人尚且厭惡。你身為民眾的父母官,卻率領著野獸來吃人,這還是民眾的父母官嗎?

《孟子·盡心上》: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

只餵養卻不愛他,這是用對待豬的方式和他交往。愛他卻不尊重他,這是用對待獸的方式畜養他。

成語典故

【獸聚鳥散】形容組織性極差,就像鳥獸般聚散無常。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夫匈奴之性,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影。

【人面獸心】雖然長著一副人的面貌,但心腸卻象野獸一樣兇狠殘暴。形容為人兇殘卑鄙。

《列子·黃帝》:夏桀、殷紂、魯桓、楚穆,狀貌七竅,皆同於人,而有禽獸之心。

《漢書·匈奴傳下》: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髮左衽,人面獸心。

【洪水猛獸】暴漲的大洪水和兇猛的野獸,對人類的生存都構成嚴重的威脅。

《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

【困獸猶鬥】圍困的野獸尚且要作最後的掙扎。比喻人在絕境中仍奮力抵抗,不肯降服。

《春秋左傳·宣公十二年》:困獸猶鬥,況國相乎?

標簽: 鳥獸  野獸  ch  時候  段玉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