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作者:由 子戈 發表于 寵物時間:2019-09-12

影評是什麼?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我曾經想過,用“影評不是什麼”的方式,一條條列清,最後通向“影評是什麼”。

也就是所謂的“

雕刻法

”,把多餘的部分去掉,剩下的就是答案。

但做到最後,還是放棄了。

因為我發現,無論正面還是反面回答這個問題,都無法做到全面又精準。

所以我想,

不如試試側面吧。

不必求全,也不用貪多,更不用落實到太微觀、太具體的層面。就揀最重要的兩點體會,談談我的看法。

這兩點體會,都是在這些年寫影評的過程中慢慢清晰起來的。

儘管它們仍然無法回答“影評是什麼”這個問題,但我覺得,它們已經部分觸及到了這個問題的核心。

希望對於想要寫影評或正在寫影評的人,有所啟發。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回到問題:影評是什麼?

對此,我想到的第一點是:

影評是一場搏鬥。

聽起來有點玄,彆著急,往下看。

和誰的搏鬥?

和導演的搏鬥。

說白了,

一篇影評,實際就是影評人和導演爭奪“影片闡釋權”的過程。

如果導演贏了,影評就失敗了;只有打敗導演,才能成就一篇像樣的影評。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不明白?

我們說得更具體一點。

通常,一篇影評在思想層面逃不出三個維度。

第一,

導演的意識。

也就是導演想透過影片傳達的內容。

第二,

導演的潛意識。

也就是導演自己並沒有意識到,但影片文字卻已經顯露出來的內容。這部分內容通常會隱藏得比較深,需要影評人的悉心挖掘。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第三,

影評人自己的眼界。

這點我們稍微展開一下。

影評人的眼界,首先是

閱片量

,它決定了你的寫作素材庫有多大。

換做搏鬥的角度來看,也就是你能請到多少

外援

,來幫你打一場勝仗。

你看的電影越多,心裡會慢慢形成一張地圖,阡陌縱橫,有導演維度、型別維度、影史維度、主題維度、視聽維度等等,這樣一部新電影過來,你就能夠恰如其分地找到它在地圖上的位置。

換句話說,這叫

陣型

。你擺好了陣再迎接對手,才有勝算。

影評人的眼界還包括很多電影之外的東西。

比如你對於歷史、政治、藝術、心理……的理解,這些都會反哺到你的影評中,形成你的

格局

我總愛說一句話:“

影評的很多功夫,都在電影之外。

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總結完這三個維度,你也就清楚了該如何打敗導演,成就自己的影評。

也就是

你要讓影評跳脫出“導演的意識”,進入“導演的潛意識”,並最好依靠“自己的眼界”來寫出獨到的內容。

用電影學者鍾惦棐的話說就是:“只有影評的個性超越了影片的個性,才意味著評論家的誕生。”

由此,我們也可以推匯出幾個問題的答案。

不合格的影評什麼樣?

你看吧,如果你的影評通篇都在複述影片的劇情,或是寫來寫去,都是那些導演明明白白想要告訴觀眾的事。

那麼其實

你已經輸給了導演,成了他的傳聲筒

,自然影評也就很難成功。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該怎麼看待導演自己對影片的評價?

很簡單,

當導演開始評價電影的時候,他就不再是導演,而是一個影評人。

他的評論,也只是千千萬萬的評論之一而已,更不是什麼權威解釋或標準答案。

其實你看,但凡聰明的導演都不會愚蠢到站出來解釋自己的電影。

他如果執意解釋,通常只有一個理由:電影拍砸了,我得告訴大家我的初衷有多牛。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由此延伸出一個問題:過度解讀的邊界在哪?

這個問題,我覺得是影評人最容易遭人詬病的一點。

我的很多影評下都有類似的評論:

“導演採訪時可不是這麼說的,你過度解讀了!”

“導演根本沒想這麼多,是你過度解讀了!”

……

看到這樣的評論,千萬別沮喪。

我想要說的是,

只要你的影評是從電影文字出發——注意,是電影文字本身,不是導演闡釋——然後進行合乎邏輯地推導、分析,得出的結論,都不算過度解讀。

如果你是這樣做的,你應該有十足的信心。

如果有人說你過度解讀,說什麼導演沒這麼想,你更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那意味著,你或許已經贏得了搏鬥。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還是那句話:

作品比人大。

越是偉大的作品,就越是遠遠地大於創作者。

關於《閃靈》的答案,我們還能去問庫布里克嗎?

不用。

《閃靈》的答案,就在《閃靈》之中。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關於“影評是什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第二點是:

影評是一種創作。

這聽起來像句廢話。

但很多時候,很多人,包括很多影評人,都沒有把影評當作一種創作來看待。

最常見的看法是:影評頂多算是“

再創作

”吧。

因為影評總要依附於一部影片而存在,這也使得影評的“

原創性

”成了個說不清的事。

甚至更極端的說法:影評人就是電影的寄生蟲。

我覺得啊,這首先是影評人自身的問題。

所有寫影評的人,你們自己有沒有把影評當成一種獨立創作看待?還是滿足於在影視產業邊緣混口飯吃?

這是一個根本態度的問題,此其一。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其二,我們正面迴應一下“原創性”的問題。

一個影評人如何保證“原創性”?

我們設想一種極端情況:

你有沒有能力自己虛構出一部電影來,然後為這部電影,寫一篇影評?

你可能覺得我瘋了。

但我想說的是:一篇好的影評往往是這樣的。

影評人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可以把眼前的這部電影A,用自己獨到的眼光,看成電影B,甚至C、D、E……然後為這些“並不存在”的電影寫一篇影評。

因為每一部偉大的作品背後,都有成千上萬的作品,等著被發現。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舉個例子,比如保羅·範霍文的電影《本能》。

表面上,這是一部情慾片、黑色電影。講一個男人因慾望而墮落。他陷入了與連環女殺手的危險關係中,徹底迷失,又情難自抑。

正應了那句話:“

慾望一方面希望得到滿足,同時又想作為慾望而永恆存在。

這是故事A。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但我們換個角度看,還有故事B。

它講的是一個關於“

創作

”的故事。

影片中的女殺手,同時也是一個作家。她汲取創作靈感的方式是玩弄寫作物件並最終將他殺死。

這一過程與創作是不謀而合的。

或者說,

創作其實有它的殘酷性。

創作者之於創作物件,就如同上帝一般,支配他的生活、心理、情慾……並在完成創作,對方已無利用價值時,將其殺死,再奔向下一個目標。

從這個角度講,

《本能》講的也是“創作”的本質。

關於影評是什麼?我最先想到這兩件事

寫作影評也是一樣的,你不要被導演和影片所控制,相反,

你要去支配他們,打敗他們,說出自己的表達。

我曾經寫過兩句話,都是針對“影評是一種創作”這一說法的,在這裡一併分享給你。

第一句:

影評是對於電影的重新剪輯。

第二句:

寫影評,不要陷在電影裡面,而要站在電影前面。

影評人們,不要妄自菲薄,我們同樣可以成為驕傲的創作者。

標簽: 影評  導演  電影  影評人  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