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作者:由 康石石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7-05-02

縱覽世界各大頂級院校,無一不將學生們在作品集中透露出的創意性視為最珍貴的才華。與此同時,創意往往又是同學們最為薄弱的軟肋。如何讓自己的作品集更具創意,想必每位同學都想獲得一份完整的答案。

今天,康石石將於本期Portfolio+專欄文章中,

嘗試給予大家一套關於如何獲取創意的方法論。

此套方法論,首先不敢自稱圓滿,但至少在現階段,可以將抽象的創意性進行具象歸納,輔佐同學們以此進行嘗試性的藝術&設計創造,並可據此為標準,評判自己的藝術&設計作品是否具有創意性。

One。

什麼是創意,各位心中也許會有答案,但多半大家心中的答案只有一個:與眾不同。

沒錯,

創意往往會產生一些罕見或從未誕生過的欣賞以及使用體驗。所以當你的作品能夠為體驗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時,你的作品便具備了創意性

——這是康石石關於創意要說的第一點。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耳目一新?

1.打破事物的固有認知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2.化不可能為可能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3.將沒有關聯的事物進行創造性關聯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當然在學生階段,大家的創意也許不會走在最前沿,可以適當參考大師的創作形式,結合自己的主題與創作意圖進行選取與嘗試性改進。

所以在有了主題與概念之後,進行創作方法上的調研同樣需要同學們提起格外的重視,它能夠使同學們站在更高的起點去進行探索。

Two。

除了透過以上方法令作品產生罕見或未產生過的體驗外,

創意往往需要先抓住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透過影象、形態上的轉化、嫁接等方式進行藝術與設計表達。

1.將存在關聯的形態進行相互轉化、嫁接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2.將存在關聯的概念進行相互轉化、嫁接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如何抓住事物間的內在聯絡?

Map

Mind map是幫助同學們發散思維進行,尋找事物間聯絡最有效的方式

,當mind map發散到第二層,第三層時,

我們並可從中提取關聯因素,並將關聯因素視覺化後,在形態與概念上進行相互替換,嫁接。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在這裡,康石石需要額外提出同學們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當同學們面對創作媒介的時候,往往僅將其視為材料,沒有過多考慮它本身自帶的概念與屬性,即對材料本身不夠了解,這也是沒做mind map導致的結果。

舉例

藝術家James Doran-Webb,如果僅以普通木材雕塑出動物形態,那這件作品就僅僅是一件普通作品。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但James Doran-Webb使用的媒介是漂流木(≈費棄木材,毫無生命力),這反而為一件件充滿活力的雕塑作品附加上了厚重的生命意味。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同樣是木雕,我們再看一個案例: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康石石不說什麼,同學們應該已經能夠理解

沒對“生命”做mind map

同學們很難像作者Keith Jennings一樣

發現事物之間的內在關聯

以上,康石石從兩個維度講解了創意可以從形態與概念去抓取創意點,並介紹瞭如何透過mind map抓取創意點。

下面,是不同的頂級大腦關於創造性的一些個人感悟,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在獲知方法的基礎上,提升對於創意的認知。

T

hree。

愛因斯坦

康石石非常不喜歡刻意列舉名人名言,但是愛因斯坦這段名人名言說進了康石石心坎,所以與大家分享如下:

愛因斯坦在世時,有人出題考他:“您記得聲音的速度是多少嗎?”愛因斯坦卻回答說:

“不知道,我必須查一下書本資料才能回答,因為我從不去記資料上能查到的東西

。”在愛因斯坦看來,

解決問題依靠的是大腦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照搬書本,想象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

以及,一段未知作者留下關於讀書的解讀:

我們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就是“記憶型”閱讀教育導致的知識權威主義。這種教育把一切與“記憶”儲存相異的資訊視為異類、敵人,最後培養出來的孩子就變成了非黑即白型,腦子裡只有與“記憶”相符或者不相符的兩個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斷標準。

所以,當我們再去對待閱讀之時,康石石有兩個建議:

一是建議由興趣出發,喜歡什麼看什麼,這會為大家的創作提供靈感來源;

二是建議大家將書視為工具,在需要時進行大量查閱,而不是放本PS教程在手邊抱著死磕,不當的書本使用方法是一種扼殺“興趣、想象力、創造力”的有效途徑。

川久保玲

以下文字,康石石選摘於BoF時裝商業評論《獨家 | 川久保玲:身為一名朋克的痛苦》

作者:Tim Blanks

此前,川久保玲是一名造型師,但總是找不到她想用在拍攝中的衣服,於是她決定自行設計。“我建立這家公司的前提,就是因為我總會試圖尋找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東西、新的東西。”這是Comme des Garçons堅持了48年的かちかん(“內在價值觀”或“靈魂”)。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Body Meets Dress – Dress Meets Body,1997春夏系列,圖片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提供,© Paolo Roversi 版權所有

而川久保玲也與自己鬥爭了這麼長的時間。“因為我是那種決定要做什麼就會一直堅持下去的人,所以一旦我在最開始的時候設立了這個前提,就會一直繼續做下去,在整個過程中,價值觀沒有搖擺,這就變得更加困難。我做得越多,人們期待的越多;我經歷的越多,要找到什麼新東西就越難。但這一點是我永遠不會改變的,變了就不是Comme des Garçons了。我就不知道會變成什麼了。我並沒有說要去創造一份給我帶來極大痛苦的事業。”

川久保玲熱愛朋克。讓我們迅速回放她的職業生涯,那種蔑視一切的DIY朋克精神就不斷重複出現。所以,這是構成Comme des Garçons基本矛盾的組成部分,是她給時尚界既定規則扎進的一把堅定的匕首。

一季又一季,十年又十年,她每年展示一個春夏系列,一個秋冬系列,女裝與男裝。而且這還越來越難了。她當然能像所有人那樣打破陳規,比如她的同輩Azzedine Alaïa,想展示的時候才展示,否則少做一季也沒所謂。但是她相信,一旦自己停下來,就不會再開始。“我從來沒見過誰在休息了一段時間之後,比原來做得還好,”她說:“在時尚界絕對是這樣。”另外她還堅持表示,時裝日程單方面的嚴格束縛是自律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下次吧……下次吧……如果我自己不追著問自己什麼時候開始做下一件事,我就再也做不到了。”

與所有這位設計師身邊的人一樣,他也像我們確認,創作對川久保玲來說是極為痛苦的過程。當她真正創造出某樣事物時,這種痛苦才能消退。“似乎我只能這樣來進行創作,”她表示同意,“我永遠沒法確定什麼,就算在釋出會開始前的最後一分鐘,所有這一切都掛好放在一起了。我從來沒有說過:‘好,我搞定了’。從來沒有過。”

以上是Tim Blanks對於川久保玲的描述以及川久保玲的自述,或許這些話展示於同學們眼前還有些為時尚早,但是

創造的過程就是如此,在作品中加入一點創意也許誰都可以,但是在作品集每個專案中均展現創意,便不是易事

。而創意的產生過程往往又是極其痛苦的,如何堅韌的走過一段段路程,一次次抵達圓滿的重點,對於我們任何一位同學,都是巨大的挑戰。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同學們在面臨巨大障礙時應該如何應對,康石石認為以下作品可以為大家帶來啟發:

藝術作品集中“腦洞”與“創意”的比例關係

執著,熱忱,不忘初心

以上,望有啟發

如對藝術留學或作品集創作仍有更多疑問,可私信康石石。

標簽: 創意  康石石  同學  久保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