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交響樂團的樂器組成是什麼,涉及到哪些知識,在組織上能否進行創新?

作者:由 布宜諾的冬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0-03-03

關於樂團組成

交響樂團的組成主要分為四大部分:絃樂組,木管組,銅管,和打擊樂組,現在常見的雙管制樂團一般人數在60-70人左右,什麼叫雙管制我會在後面木管組的部分解釋,下面所說的組成結構也是基於雙管制編制的結構。

交響樂團的樂器組成是什麼,涉及到哪些知識,在組織上能否進行創新?

這個圖只能看大致的每個聲部的位置,裡面的樂器擺放和實際的交響樂團完全不同

(一)絃樂組:

分有五個聲部,是交響樂團的主幹,也是人數最多的一個樂器組。一般來說,除非不打算叫交響樂團,沒有誰會在絃樂組上進行太多改動創新,常有的是一些人數配比的微調。

第一小提琴聲部(下稱一提):常規編制在12-16人左右,兩人共用同一個譜臺同一本譜子(下稱兩人一臺),所以一般人數都是雙數,高音聲部,是交響樂團最吸睛的聲部,相當於一個人的頭部,不僅是因為它人多而且位置顯眼,還因為它在絕大部分交響樂作品中都承擔著演奏主要旋律和主要動機的角色,一提的首席(絃樂組的首席都是第一排中最靠近舞臺外側,也就是扇形底邊的那個人)也是整個交響樂團的首席,這個聲部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小提琴的聲音在絃樂器中最具穿透力,細膩多變,富有感染力,猶如女高音,有大量的獨奏作品。

交響樂團的樂器組成是什麼,涉及到哪些知識,在組織上能否進行創新?

小提琴,中提琴外形相似,這是小提琴,中提琴比小提琴稍微大一點

第二小提琴聲部(下稱二提):常規編制在10-14人左右,兩人一臺,高音聲部。二提通常是一提的搭檔和支撐,相當於脖子,在一提主奏旋律時,二提經常演奏旋律的和聲來支撐旋律,使旋律的聲音顯得更豐富更紮實。二提也經常和一提共同演奏復調,做出對話、應和等效果。二提經常被認為是不重要的,是容易被輕視的聲部,甚至很多樂團在實際應用中把拉得比較好的小提琴手放在一提,差一些的放在二提,但二提不應該是“拉得不好”的代名詞,我在樂團里拉過一提,也拉過二提,根據我自己的體會,失去了二提的一提是沒有靈魂的!在很多作品中,二提的演奏難度甚至是遠遠大於一提的,所以不是拉二提的就不如拉一提的,只是分工不同罷了。

中提琴聲部(下稱中提):編制在8-12人左右,兩人一臺,中音聲部,這是整個交響樂團裡最被瞧不起的聲部沒有之一了hhhhh,甚至還有專門的中提琴笑話來嘲笑它(viola jokes),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查一下,但是這絕對是誤解,中提琴和後面會講的圓號一起,構成了整個交響樂團的腰,也就是負責承上啟下的,聯絡低音聲部與高音聲部,聯絡萌妹與硬漢的這麼一個角色。我剛才說沒有了二提的一提是沒有靈魂的,那第二句就是沒有中提的絃樂組是沒有靈魂的。正是因為中提的存在,才能把絃樂組構成一個整體,而不顯得黑白分明,相互脫節。在交響樂作品中,中提主要負責和聲,偶爾也會有專屬於中提的旋律,中提琴的音色是最接近人類說話的音色,十分溫暖穩重,可惜少了些個性,獨屬中提琴的作品比較少。

大提琴聲部(下稱大提琴):編制在8-12人左右,兩人一臺,中低音聲部。這是絃樂組中另一個吸睛的大聲部,說它大,是因為它的聲音大,不需要更多的人就可以在音量和音色上與一提二提分庭抗禮,相當於人的一條大腿。聲音極具感染力,兼具很強的穿透力,是最煽情最激發荷爾蒙的絃樂器,猶如男高音男中音。在交響樂作品中有很多很多的旋律,也經常用來豐富和聲,又由於聲音結實強壯,所以也經常被用來演奏節奏聲部(打拍子,相當於鼓點之類的)。

交響樂團的樂器組成是什麼,涉及到哪些知識,在組織上能否進行創新?

圖片右側就是大提琴,最右裡面站著的是低音提琴(貝斯)

低音提琴聲部:學名叫低音提琴,英文裡寫作bass,所以也叫貝斯(和流行樂隊裡的那個貝斯完全不一樣,不是同一種東西),以下用貝斯來代稱,因為叫習慣了哈哈哈。通常編制在4-8人左右,一人一臺,低音聲部,貝斯是絃樂組的基礎,而它和大號一起構成了整個交響樂團的基礎,相當於人的一隻腳,或者一棟樓的地基。貝斯聲音低沉厚重,因為比較笨重,聲音穿透力又相對比較弱,所以在樂團中幾乎沒有主奏旋律的機會,通常負責節奏(它的撥絃就像定音鼓一樣,很好聽)和和聲(底音)。因為很高所以一般都是坐高腳椅或者直接站著演奏。

(二)木管組:

最常見的有四種樂器(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所謂的雙管制樂團,指的就是在一個樂團中,這是四種樂器每種有兩個。此外還有單管制三管制等等。這是交響樂團中最華麗,個性最強,色彩最豐富樂器組。一般都是一人一臺,長笛和雙簧管坐一排,單簧管和大管坐一排。

交響樂團的樂器組成是什麼,涉及到哪些知識,在組織上能否進行創新?

你看這個圖裡大提琴後面的臺階上,第一排是長笛雙簧,第二排是單簧和大管(大管好像有點看不見)。

現在在這個部分已經有很多創新的應用,比如加入我們中國的竹笛和其它吹奏樂器,還有加入樂團中不常見的口琴等等,總之對木管組進行改造是相對容易的,怎麼花哨怎麼來。

我不用聲部來細分管樂組,因為管樂組組和絃樂組不一樣,可以每一支樂器作為單獨的聲部出現,也可以每一種樂器作為一個聲部,根據作品的寫法不同,聲部的劃分也不同。下面介紹一些常見的樂器:

長笛:是最最最常見的木管樂器,橫著吹的,一般通體都是金銀銅做的,很精緻,有超多超多好聽的曲子,音色豐富,可以很圓潤的像個唐朝圓姑娘,也可以稜角分明到像個歐洲骨感辣妹,用花腔女高音來類比最好不過。在樂團中就像人那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在交響樂作品中,最華麗,最漂亮,最動人的部分幾乎都是交給長笛來完成的,猶如獨舞的仙女。同時它也經常與小提琴一起來負責主旋律的演奏。

另外長笛還有一個親兄弟叫短笛,一般在交響樂團中短笛都是由一個長笛演奏員兼奏的,所以這裡就不單獨算一個類別。它是音域最高的木管樂器,也是交響樂隊中音域最高的樂器之一。短笛的演奏方式和長笛類似,但比長笛難吹。音色尖銳, 富於穿透力,常用來表現勝利凱旋、熱烈歡舞等等,有時也用來創造詭秘氣氛hhhh。

單簧管:也就是平時說的黑管,第二常見的木管樂器,黑色的管子上面有金屬按鍵,豎著吹的,你可以理解成高階豎笛(就我們小學發的那種),音色也比較像,聲音偏向圓潤,如流水一般富有流動性,它就是長笛的男舞伴了,自己跳舞也很美的那種(想到了羽生結弦hhhhh)。在交響樂作品裡也有不少獨奏段落,參與小提琴主旋律的和聲。

雙簧管:也是黑的管子上面有金屬按鍵,和單簧管長得稍微有點不一樣,發聲結構也不同,單簧管只有一個哨片,雙管管是兩隻哨片振動發聲。音色有點像吹蘆葦葉的那種聲音,細細的,穿透力很強,通常被用作樂隊的標準音,在交響作品中可以見到的獨奏段落比上面兩個樂器要少一些,一般都是跟著整個木管組一起出聲。

單簧管和雙簧管其實都有好幾個親兄弟,但是其中比較多見的是雙簧管家族的英國管,英國管有比雙簧管更渾厚的音色,更低沉的音域,但是穿透力毫不遜色。英國管最著名的作品當屬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第二樂章,這是流傳度非常廣的樂章,其中的獨奏樂器就是英國管。

交響樂團的樂器組成是什麼,涉及到哪些知識,在組織上能否進行創新?

大管:上面的三種樂器都是高音樂器,而大管屬於低音樂器,它是整個木管組的基礎,沒有大管,木管組的聲音就會像飄在雲端,很不穩定。大管的管身通常是紅色的,體型也比較大,在樂團裡比較醒目。大管也是雙簧樂器,聲音的色彩也和雙簧管接近,吐音顆粒性比較強,長音比起雙簧管更加溫和。很少用來獨奏,通常用作節奏或和聲。

(三)銅管組:

銅管組是整個交響樂團中最輝煌,最磅礴的樂器組,是樂團的穹頂和立柱,相當於人體的主幹,常見的樂器有小號,長號,圓號,大號四種。一般來說對銅管組的改動也較少,因為交響樂團的結構決定了樂團中需要有這麼一層輝煌亮麗的色彩存在,而能夠完成這個任務的其它樂器很少。絃樂和銅管如同人的四肢軀幹,而木管相當於五官髮膚,人人可以五官長相完全不同,但是大部分人基本身體結構都是一樣的,交響樂團也是這個道理。下面依然只介紹傳統交響樂團裡常見的四種銅管樂器:

小號:不用多做介紹,一般的編制是3人,小號是最常見的銅管樂器了,高音樂器,輝煌明亮,獨奏作品也很多,在交響樂中大部分用來奏強和聲或者強節奏,弱奏的情形不多見。

長號:唯一常見的拉桿樂器,編制3人,中低音,獨特的設計使得它擁有管樂器中最豐富的音程密度,很方便演奏滑音,也是金屬色彩強烈的樂器,一般在樂團中演奏中音和聲,音色沒有小號那麼強硬,相容性比較強。

圓號(Horn):也叫法國號(‎French Horn),編制4人,圓號在交響樂隊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的音色既可以表現出銅管的硬朗,也帶一絲木管的嫵媚,上面說了,它和中提琴都是腰子,而圓號這個腰子和中提琴不同,中提琴是水蛇腰,圓號是水桶腰,水桶腰只要稍微長岔一點點就會特別刺眼特別難看,所以,只要是沒有優秀圓號的交響樂團統統都是沒有靈魂的!在莫扎特時代,圓號被當做木管樂器使用,充分發揮了溫暖結實的水桶腰的作用,在近現代作品中,圓號又經常本色出演“Horn”號角的這一面,可以說,圓號的性格基本決定了一首交響曲的性格。

大號:號如其名,體型無比的巨大,而且特別特別沉,編制1-2人

交響樂團的樂器組成是什麼,涉及到哪些知識,在組織上能否進行創新?

大號

聲音極其低沉,轟隆隆的,和低音提琴一起構成地基,是整個銅管組的基礎,使銅管組在 金碧輝煌的時候不會閃瞎人的眼[狗頭],通常用來演奏和聲,因為實在是太費勁了所以很少用它吹吐音來打節奏。

(四)打擊樂組:

我對打擊樂組的劃分標準是,在常規交響樂團中,不屬於上面三個組的,統統算打擊樂組,包括但不限於各種鼓,各種鑔,三角鐵,鋼琴,豎琴,馬林巴,鐵琴等等,管風琴除外,它太恐怖了,單獨算管風琴組。

前面各組對應到人身上已經包圓了四肢五官了,那打擊樂組算什麼呢?答案是衣服。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現當代交響樂創作中,看你牛不牛的一大標準就是你的打擊樂用的好不好,能在打擊樂上玩出多少花樣來。所以在交響樂的組織結構中,打擊樂的配置是最不穩定的,好比人天天換衣服,近現代以來更是在交響打擊樂這個領域玩出了花來。

比如貓和老鼠交響曲配樂中加入各種雨傘啊腳踏車啊鐘錶啊鍋碗瓢盆啊等等歡樂的聲音:

https://www。

bilibili。com/video/av12

828695/

所以實際上交響組織創新最集中的部分就是打擊樂,也是最好下手的部分,快樂就完事了。

下面我依然只介紹傳統交響樂團中最常見的幾種打擊樂

鋼琴:把鋼琴放進打擊樂組中看似有些牽強,可實際上鋼琴確實是打擊樂器,它靠音錘擊打琴絃來發聲,鋼琴在交響樂中出現的次數很多,除了耍賴似的算上那一大堆鋼琴協奏曲之外,拉威爾、柏遼茲、老潘(

潘德列茨基

)等等近現代作曲家都很喜歡在作品中加入鋼琴。

豎琴:除去鋼琴協奏曲以後,實際上豎琴的登場率要比鋼琴高很多,從交響樂團誕生到一戰結束之間的這長達近200年的歷史中,豎琴在交響樂團中的地位幾乎從未被取代,它好看,呸,它優雅,它仙女,它如石上清泉,乾淨清脆柔和的音色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作曲家,除了老柴。老柴在天鵝湖組曲裡有的段落是真的把豎琴當戰鬥民族的剽悍女子在用[捂臉]。

小軍鼓:仔細想想自己見沒見過軍樂團,聽沒聽過軍樂團進行曲,那裡面站著敲的白色小鼓,聽起來像馬蹄響的樂器就是小軍鼓了,關於小軍鼓的特徵只有兩個字:一曰脆,二曰密。小軍鼓擁有所有鼓類樂器中最嘎嘣脆的音色,也能打出彩票開獎之前那種數不清到底打了多少下的密集鼓點,是交響樂團的核心打擊樂器。

定音鼓:唯一可變音高的鼓類樂器,通常是四個或者五個一組,聲音寬闊,是交響樂團的核心打擊樂器。而且是唯一可以用腦門來演奏的樂器。

交響樂團的樂器組成是什麼,涉及到哪些知識,在組織上能否進行創新?

這就是定音鼓,一般還是要用鼓錘敲的

大鼓:聽過久石讓的幽靈公主嗎,也就是電影幽靈公主的片頭曲,開頭那兩聲低沉的鼓聲就是大鼓發出來的。也幾乎是交響樂團的標配了。

三角鐵:是交響樂團中被黑的第二慘的樂器,僅次於中提琴,享有“人人都會打三角鐵”“凡是本職樂器演奏不好的,統統發配去打三角鐵”的種種美譽,但是想在交響樂團裡打好三角鐵還是很難的,三角鐵的發音和止音都是需要認真學習練習的,並且在一個交響樂團中,通常都是一個打擊樂手身兼數職,比如大鼓和三角鐵由同一個人演奏等等。

其實還有很多鑔啊馬林巴啊啥的,我懶得寫了。。。。

想要在交響樂團的基礎上進行組織創新的話,最好還是要先了解並熟悉交響樂團,至少要能分辨出每種樂器的音色,然後最好可以買一本配器法學習一下,裡面有很多樂器之間搭配的技巧

總之,對交響樂團的一切操作都建立在熟悉傳統交響樂團且有足夠樂理基礎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