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深度好文 | 怎麼判斷一篇論文的質量?

作者:由 IAAST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9-08-26

原文連結:深度好文 | 怎麼判斷一篇論文的質量?

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因學科門類龐雜、研究正規化多元,論文的質量判斷始終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人們通常容易接受自然科學研究的嚴肅性,對於人文社科研究的規範和創新往往不置可否,人文社科學術論文是否擁有明確的質量判斷標準呢?

本文就力圖為人文社科學術期刊論文質量的判斷建構一個基本的框架,以利於論文質量的判斷更加理性和專業。

No.1

論文的基本質量特徵

人文社科論文背後事實上隱藏著遵照不同正規化進行的人文社科研究。雖然如此,與自然科學截然不同的人文社科類論文仍然會有一些通用的一般性標準,我們可以視之為此類論文的基本質量特徵。基於人文社科研究的學術屬性和該領域研究與社會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絡,論文的基本質量特徵主要表現為學術特徵和意識形態特徵兩個方面:

01學術特徵

學術既指系統的學問,又指研究學問的過程,因而學術作品一方面含有作為名詞的學問資訊,也必須內含學問產生的規範過程,我們所面對的論文則是學術過程的產品。人文社科類的論文,有的是顯現研究過程的,有的則只是呈現結論及相關的論證和說明,即使顯現研究過程的論文,也不可能展現研究過程的全部資訊,因而,我們所面對的論文基本上是以文字方式存在的研究結果。面對這樣的學術作品,我們需要把握以下量的和質的特徵。

① 資訊量、知識量和學術含量

學術性論文具有天然的求真傾向,其作者要在已有認識的基礎上遵循學術的規範為讀者貢獻新的資訊和知識,只有包含一定的資訊量、知識量和學術含量,才會具有公之於眾的價值。

資訊量指一定篇幅的文字所能提供的有意義的內容,它可以是事實性的、概念原理性的,也可以是方法性的,但無論是哪一種性質的資訊,都需要具有經驗上的或者邏輯上的可靠性,這是一個文字有意義的基本保證。經驗上的可靠,首先意味著文字資訊具有經驗上的可能性,其次意味著資訊來源的真實性。這樣的資訊可以讓讀者間接地獲得關於世界的真實。邏輯上的可靠,則指文字所提供的資訊是我們的理性可以想象的。不真實和不符合理性邏輯的資訊是沒有意義的,學術文字需要避免這樣的內容,相反地,應該提供與文字規模相稱的具有經驗和邏輯可靠性的有意義內容。這是我們從心理上接受一個學術文字的第一條件。

知識是一種資訊,但並非所有的資訊都是知識。學術研究的求知本性決定了作為學術作品的論文必須提供比例較大的知識性資訊,否則,該文字的報道性質就會大於認識論的性質,其背後的研究勞動是值得懷疑的。學術文字中的知識資訊,不可能是全新的,更多情況下是較少的新知識資訊與較多的舊知識資訊之間的聯絡在文字中得以呈現,給人的閱讀效應是充實、宏闊和連續。這樣的論文能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良好學養。

學術含量,是學術作品在結論上的創新程度和得出創新結論的研究過程規範和高明程度。學術研究旨在探索未知、修正已知、追求真知,其結論的底線是具有一定的新意,如果沒有新意,一個學術文字要麼是“科普的”,要麼只是用豐富的資料示範了一個學術過程。真正的專業研究者所提供的論文在他們自己看來通常是有不同程度創新的,在此基礎上,更為深入的考察即是論文所內含的“研究過程”的規範和高明程度。學術作品的質感離不開足夠的資訊量、知識量,但更為本質的還是作品的學術性,即創新性和創新的規範和高明屬性。

②基礎性、思想性和文化性

換一個維度,還可以從質的角度判斷具體的學術文字。根據人文社會科學的特點和這一領域研究者長期的經驗,一個學術文字所內含的研究的基礎性、思想性和文化性是其質量高低的重要特徵。

一般學科都存在著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之分,其中的基礎研究是認識取向的,應用研究是實踐取向的。即便是基礎研究的內部,也存在著更為基礎的研究,這樣的研究通常是貼近一個學科領域核心問題的研究。由於原創性的研究最容易發生在基礎性的研究領域,也由於基礎性的研究難度相對較大,所以一個學術文字所含研究的基礎性程度通常也能反映出其高深的程度。

應該說越是基礎性的學術文字,其思想性的潛質就越大,因為思想性意味著具體的專業研究成果可以對專業領域之外的人們產生明顯的啟示作用。顯然,越是基礎性的研究,因其可遷移的程度較高,其啟示的範圍相對也是較大的。人文社科類的學術研究應具有思想性的追求,這是使最終的學術文字具有靈動感的重要前提。我們需要意識到專家實踐導致的專家人格很容易造成學術文字的侷促與狹隘,這樣的論文即便在專業意義上精巧,其更大範圍的意義是不可想象的。

學術文字的文化性與思想性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這是因為思想是文化的靈魂。除此之外,學術文字的文化性還指文字作者把所研究的主體與人類歷史文化總體相結合的狀況。孤立的專業探討表現為寫作上的就事論事,由此而來的論文難有恢弘、廣闊與厚重氣象,即使把專業的問題說得通透,總是少了一些質感。論文的文化性取決於作者的學術視野,寬廣的學術視野有助於論文的文化內涵提升。單從研究的角度講,一個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者,只有既懂得人性,又有文化的興趣,才能把自己要說的專業問題說清楚。人文是社會的人文,社會是人文的社會。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論文需要體現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本質特徵。

02意識形態特徵

自然科學研究在現代社會基本上無涉意識形態問題,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就不大相同了,原因是人文和社會現象總髮生在具體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之下,總與該背景下的主流價值觀存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意識形態特徵在論文中的體現通常被理解為政治標準問題,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簡單,落實到具體的學術文字,就會發現意識形態標準的把握是一個特殊的學術問題。與意識形態相關的論文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對每一類論文的認識和把握總體上是一個學術理性過程。

①與主流意識形態相左的學術文字

不難遇到明顯有異於主流意識形態的論文,極端者會走向主流意識形態的反面,這也就是無需爭議的政治標準問題。此類論文一般是表達文字作者所推崇的政治觀念和制度,雖為學術文字,但字裡行間能夠流溢位作者的情感和態度。

客觀地說,凡存在此類問題的論文,在學術發展上通常並無新意,只是表達了不同於主流的另一種意識形態而已,因另一種意識形態已經經歷了理論的和歷史的過程,其學術的價值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②涉及一些特殊問題的學術文字

有一類論文並不反對主流的意識形態,但所論及的問題在一定的歷史階段會具有間接的意識形態效應,這是人文社科學術領域中較難把握的。以宗教問題為例,眾所周知,我國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但當我們面對論述歐洲歷史上的宗教寬容問題時該如何決定取捨呢?

筆者覺得,雖然宗教寬容是一個歷史現象,但在啟蒙運動時期,它主要表達了要求國家允許個人選擇並非國家認可的宗教信仰形式的訴求,這與當下我們國家的宗教政策是有偏差的。從學術的角度看,宗教寬容問題只是一種歷史學資訊,並無純粹意義上的知識增長。

③西方批判理論研究類的學術文字

對現實的批判是西方現當代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取向,在這一潮流中,出現了很多發展性的研究成果,增益了人類的知識。

馬克思的《資本論》就是比較典型的批判現實的經濟哲學著作。被稱為批判理論的流派起源於1920年代的法蘭克福學派,除了方法論上的貢獻,這一流派的理論家重在說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支配結構和文化構成。

應該說批判理論是具有極強學術性的,但也不可否認對現實社會支配結構和文化構成的揭示,會與現實的批判運動具有現實的邏輯關係。

No.2

論文的具體質量判斷

人文社科研究擁有不同的研究正規化,不同正規化的研究成果,其學術質量判斷標準是有差異的。因而我們只能就不同的正規化來談論論文的具體質量標準。現實地看,人文社科類研究大致可分為3種類型:哲學思辨類、人文解釋類和經驗實證類。在此作具體說明:

01哲學思辨類論文

哲學思辨類論文不只是指哲學學科的思辨類的論文,而是指包括哲學在內的各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基本理論研究成果。此類優秀論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為我國學術教育和研究傳統歷來不重思辨。加之學術從業者對於文獻分析和實證研究的鐘愛,哲學思辨類的研究成果數量上較少,質量高的不多。由此還帶來人們對此類研究價值在某種程度的懷疑和輕視。

質言之,思辨即以思來辨,它發生在經驗辨別的邊界,要依靠研究主體的直覺和邏輯能力,在概念與概念之間尋覓意義,獲得對研究物件的新的理解。對於哲學思辨類的論文:

首先

要判斷思辨物件的價值。因思辨發生在經驗辨別的邊界,經驗世界的事物是無需思辨的。對於經驗以外的東西,原則上都能思辨,也只能思辨,但並非一切的物件都有思辨的價值。如果我們承認進入思辨範圍的物件僅是經驗世界在思維中的自然延伸時才有意義,那麼,一切關於與經驗世界平行的、主觀設定的思辨物件,至少在學術研究中是沒有價值的。

所謂經驗世界在思維中的自然延伸,我們可以藉助哲學本體論中的“存在”概念加以理解。“存在”不是“是”,它與“時空”這一經驗框架保持著關聯,所以,“存在”與“是”相比較,不是最抽象的概念,可與具體的“存在者”相比較又是一個高度抽象的概念。顯而易見,“存在”概念處於經驗世界的邊緣,再向前抽象,就到了“是”,也就只剩下純粹邏輯的規定性了。原則地說,類似“存在”這樣的思辨物件是有重要價值的。各個具體的人文社會學科,都有基礎研究領域,其中不乏需要思辨的物件,知曉了思辨的旨意,就容易判斷具體論文思辨物件的價值。

其次

,要判斷具體論文的思辨水平。這是一個與邏輯有關又不只是純粹邏輯學的問題,但對這一問題能夠言說的卻又只是關聯邏輯的部分。從邏輯學的角度看,思辨就是以概念為元素、以判斷為中介的推理過程。那麼,面對哲學思辨類的論文,要先尋找文字中的關鍵概念,看其意義是否清晰、界定是否恰當以及前後意義是否一致;再尋找文字中的基本判斷,尤其是作為前提和結論的判斷,看其是否具有經驗的和邏輯的可靠性;最後,也是很核心的是析出文字的邏輯理路,即推理路線,看其是否合乎思維形式的規則。其實,這只是判斷論文思辨水平的初階,再進一步還可考察文字的辯證水平,這就超越了形式邏輯的範圍。不僅如此,高水平的思辨文字通常能夠反映出作者“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邏輯功夫和思維浪漫。

再次,

要看思辨結論的新舊與正誤。一個學術文字必須提供新的結論才具有明顯的學術價值,有學術追求的作者通常都力圖做到這一點,因而他們通常會自認為有新的進展。這就需要讀者具有較好的學術視野和學養,要能判斷具體論文的結論是否在已有的最先進的結論基礎上有所進益,具體地說,要看其結論對原有認識是否有補充和豐富、是否有糾正和完善。若發現結論確有新意,則要進一步判斷其正誤。新,並不意味著真,僅意味著不是舊有。對正誤的判斷又要回復到論文思辨水平的判斷上,可見對哲學思辨類論文的質量判斷在實際工作中是一個整體性的過程。

02人文解釋類論文

中國傳統學問以人文解釋為其要務,以致中國學者多樂於並善於做人文解釋的功夫,此類論文也比較多。然而,對於人文解釋類的學術研究質量判斷卻是最難形成共識的,筆者以為主要的原因在於人們對此類研究的性質缺乏到位的認識。

人文,以文、史為主要領域,兼及一部分哲學的工作,這一領域的研究基本上可以用“做學問”來表達。既是做學問,功夫當在學、問之間,學者虛心涵泳,析萬物之理,判天地之美,藉助對經典(或重要)文字的訓詁,使人明白文字之義,也可藉此闡發研究者的新意。其效用主要在於喚醒歷史,彰顯人文的活力,傳承優秀的文化。從此意義上講,判斷人文解釋類論文的質量,不可以創造新知為標準,而是要評估其所釋文字的價值、解釋的水平及所闡發意義的新舊與啟發性。

所釋文字的價值是人文解釋類論文學術質量的基礎。歷史遺留下來的文字是巨量的,雖然每一個歷史性文字都具有自身的意義,但其學術研究的價值就大相徑庭了。人文歷史的殘酷性表現之一就是隻選擇和留存可以為時代代言的重要文字,此外的文字客觀上充當了重要文字產生的背景,正如“一將名成萬骨枯”,無數的學者被湮沒,無數的文字被擱置,名垂青史的只是有數的節點性人物及其作品。人文學科的研究者本著創新的立場,存在著對重要歷史性文字的解釋性研究,也有把目光轉移到較次要文字的做法。然而,文字的確有價值上的差異,如果一個論文所選擇的文字少有價值,整個後續的研究工作基本上是一種體力的勞作,整個論文在學術研究的意義上是不可取的。

假如文字的選擇合適,讀者則要審視其解釋的水平。

說到解釋,中國傳統學者所作的基本上是考據釋義之事,他們忠實於文字,慎言言外之意,講究無一念無來歷,上乘者能夠博學、慎思、明辨,其人可溫文爾雅,其文能條理不紊。這樣的學者有學養,這樣的文字見功夫,這樣的研究比的是學問的見識和功力,若言思想的創新和知識的增進則乏善可陳。考慮到人文學科的價值主要在於透過對經典文字的不斷解讀延續文化的血脈,弘揚人文精神,讀者是可以用欣賞的眼光判斷此類論文的,但考慮到解釋一事在西方已由技術而方法論以至成為一種哲學的思維,又使人無法不面對傳統解釋作為人文學科研究手段的侷限性。且不說當代伽達默爾(1900-2002)已將受到人們關注的歷史性的社會文化現象文字化,狄爾泰(1833-1911)早已把歷史世界這一人的經驗的整體實在視為解釋學的物件了。中國人文學科有悠久的歷史,卻進步緩慢,看來需作哲學方法的文章,否則,高水平的學術作品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解釋文字以喻人為要義,但絕不僅僅使人明白文字自身的意義。當我們把解釋視為人文學科創新方法的時候,解釋已經不是教書先生的一種本領了,它必須轉變為人文學者闡發、挖掘人文新意的途徑。在對經典的無限閱讀、解讀的過程中,人文世界的新思想才能不斷湧現,人類文明才能不斷髮展,這也正是人文學者的應然使命。

文字啟迪學者,學者闡發思想啟迪眾人,方為人文學科研究的常態。面對大量的人文解釋類論文,學術期刊的讀者作為論文“社會化之篩”的第一關,固然要審視論文所釋文字的價值和論文作者人文解釋的功夫,也應該關注人文解釋的文化效用。不能簡單地認為基於經典文字的思想挖掘和闡發是一種主觀的隨意,在闡發的過程中,新的思想被自然地創造,經典文字也因此不僅是永世誦讀的物件,而且成為思想創造的資源。耳聞有的學者表達閱讀經典的心得,屢被有功底的專業學者詬病,筆者意識到的是兩種對待經典文字的態度和方法。批評的一方自然是堅守傳統經學方法的學者,被批評的一方自覺不自覺地實踐了狄爾泰解釋學的方法。

應該說,雙方的學術性工作均有其個性化的價值,但相對說來,被批評一方的工作是應該被理解的。在理解的基礎上,人文社會科學期刊有義務幫助這樣的研究逐漸規範起來,如此,人文學科的研究才能夠在延續優秀傳統的同時獲得新的生命。

03經驗實證類論文

還有一類論文是借鑑自然科學正規化的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這類論文並非來自某個單一的學科領域,幾乎分佈在所有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之中。

其特徵是接受實證哲學方法論的指導,用經驗的方法獲取資料,用數學的方法處理資料,在此基礎上得出研究的結論並進行相關的討論。

對於這一類論文,長於思辨和人文解釋的讀者是深感頭疼的,一方面對經驗實證的方法本身缺乏深透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對此類研究的價值持有懷疑。對此,我們需要具有一種客觀、理性的態度。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物件固然不同於自然科學,但的確也存在著一些數量的事實以及可以量化的事實,這也是經驗實證方法可以合理移植的基礎。要說有問題,主要在於許多研究者對計量研究方法背後的數學哲學思想不甚了了,加上對研究本身的追求缺乏較高的認識境界,實際表現出來的往往是藉助一個價值不大的問題進行了一番實證方法的演練,不免使人對此類論文感到頭疼。

事實上,經驗實證方法的進入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影響,高質量的實證研究成果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是值得珍視的。對於這一類論文的判斷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第一,問題與目的。

一切研究都是從問題開始的,這一點在經驗實證類研究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按照實證研究的路線,此類學術文字必先交代要研究的問題,這個問題並不是一個話題(item),而是研究意義上的真問題(question or problem)。我們可以進一步把question解讀為“需要解答的問題”,把problem解讀為“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能夠引發研究過程的問題要麼是認識上的困惑,要麼是實踐上的阻障,不用說,這裡的困惑和阻障應該是一個領域的人們共同面臨的,如果只是研究者個人的困惑和阻障,由此引發的研究對個人是有意義的,但在具體學術領域是沒有意義的。科學研究只有第一而無第二,因而,發現或觸碰到了研究領域的真問題時,其後的研究自然是具有創造性的。審視經驗實證類的論文,必先對論文所包含的問題作出真假判斷。好的論文還會對問題消解之後的效應作出說明,這也就是研究的最終目的。很多作者容易把問題的解決本身視為研究的目的,雖不為錯,卻不徹底。當言明瞭具體問題解決的後續效應,等於把具體的研究與整個研究領域聯絡了起來,研究的意義就顯而易見了。

第二,過程與方法。

經驗實證類研究的一個顯著特徵是方法意識明確,這與哲學思辨和人文解釋類的研究有所不同。從此類研究文字中就可以看到,問題提出後,必有具體的研究設計,具體包括研究的過程及方法。人文社科研究所設計的實證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調查、實驗、文獻的計量分析等,研究文字通常都會作出操作性的說明。

判斷研究方法選擇恰當與否的依據是研究方法與問題解決之間的適切性。研究方法並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複雜越好,原則上最好的方法選擇是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所面對的問題。我們不難發現目前我國人文社科研究領域的方法主義傾向,具體表現為所研究的問題意義不大,所得出的結論缺乏新意,整個研究文字基本上在展現研究者(也是作者)的方法修養。這隻能說明一部分研究者還沒有走進具體學術領域的堂奧,結果是:研究論文層出不窮,我們卻很難感覺到學術的明顯發展。

判斷研究過程設計的嚴謹與否,主要是對研究過程規範意義上的審查。每一種研究方法的使用都是以過程的方式展開的,都有自己規範的步驟,如果嚴格遵循了規範,研究方法就能發揮出其特有的功能,否則,即使方法與問題是適切的,研究的目的也無法徹底達成。單就研究過程本身來說,若不能完全規範,輕者導致研究不到位,重者還可能導致偽研究的出現。事實上,儘管經驗實證類的論文在結構上呈現了研究過程與方法的資訊,但文字文字的侷限性也會使得研究過程資訊無法完整呈現,因而,對研究過程與方法的審視必須著重用力。

第三,結論與討論。

研究者運用種種方法獲得有效資料和資料之後,通常會對資料和資料進行數學的或哲學的處理,以此得出研究的結論,並對結論作理論的分析和討論。這一部分最見研究者的理論功力,也恰恰是這一部分目前普遍比較薄弱。

這樣的薄弱在感覺上表現為一篇論文的結構失衡,缺乏美學素質,實質上是因作者的理論功力不足使得研究所獲得資料、所作出的結論一定程度上被浪費。

No.3

相關參考因素

面對論文,我們主要進行的是純粹學術性的判斷,同時也會考慮一些相對於學術研究本身來說具有邊緣性的因素。比如,文字的情況、作者的情況以及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情況,這些因素雖然是邊緣的,卻非不重要的,應屬於對論文質量進行判斷的相關參考因素。

我們所說的文字情況是指寫作意義上文字質量,也可說是寫作意義上的文字成熟度問題。說一個人學問好,文章也好,顯然把學問和文章分開而言了,這是具有合理性的。文章自身的獨立性也是寫作學成立的前提。上述三類研究中,經驗實證類的論文,其文章的結構通常是格式化的和規範的,越接近自然科學樣式的文字,其格式化的痕跡越是明顯,以致很容易認為這種研究型別的論文在寫作上不需要十分考究,其實不然。要知道,即使在純粹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研究領域,也存在著專門的科技論文寫作的訓練。雖然經驗實證類的論文的大結構難以擺脫共同的規範,但對研究成果的表達還是有高下之分的。相對而言,哲學思辨類和人文解釋類的論文,寫作上的質量就非常重要了。由於這兩類研究的表達沒有統一的格式規範,因而一個論文的質量實際上是學術質量和文章質量的綜合體。讀者在判斷論文質量過程中,還會考察論文作者的情況。這聽起來是一個與論文自身質量無關的問題,但有經驗的學者從來不會忽略這一方面的考察。其中的道理是作者年齡、學歷、專業方向等資訊能夠為我們提供論文質量判斷的輔助性資訊。大家知道,研究人員普遍反映論文發表難,站在期刊的立場上看,很可能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期刊編輯部對優質的論文求之若渴,巨量的論文因不符合期刊的質量要求客觀上耗費了編輯們大量的精力。發表難,準確地說是在高質量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難,是不符合發表要求的論文發表難。高校及研究機構的人員考核、職稱評聘、博士生畢業,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這無疑逼迫了那些尚不具備較高研究能力的人們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誰能否認作者和作品無法分離這一事實?

此外,目前已經普遍實施的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可以高效、直觀地發現論文與已發表文獻之間的重合程度,牽涉到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問題,無法忽視。資料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方便,減少了勞務,卻掩蓋了許多學術的具體細節。筆者發現目前的“查重”至少遇到了以下兩種情形:

01與其他作者學術文字的重複問題

這裡面又有兩種可能,一是有註釋的過度引用,這是學術規範問題,二是無註釋的抄襲行為,這就是學術道德問題了。

02與文字作者自己以往發表文獻的重合問題

這中間確有作者心性懶惰的因素,也有作者無法在新的語境中重新表達已有思想的能力因素。有一種情形是可以寬容的,即新的學術文字是過去零碎思考的系統化整理,這樣的新文字具有學術價值,感覺上存在著新舊文字的高比例重複,但不屬於懶惰或低能問題。

綜上所述,人文社科期刊論文質量的判斷是一個複雜而系統的問題。正因如此,只有把論文質量的判斷與人文社科研究聯絡起來,才能夠觸及問題的本質。可以說,把握住了論文的基本質量特徵和具體判斷標準,加上對相關參考因素的考察,讀者對論文質量的判斷就能逐漸步入自覺、有序的理性軌道。

深度好文 | 怎麼判斷一篇論文的質量?

推薦閱讀:

超詳細的論文寫作入門指南(推薦收藏)

碩士研究生如何提高科研論文錄用率?

超有用!史上最全常用學術網站及使用指南

被拒的SCI,如何重新再投?

深度好文 | 怎麼判斷一篇論文的質量?

第四屆計算機科學與資訊工程國際會議

深度好文 | 怎麼判斷一篇論文的質量?

第五屆電子商務與物流協同創新發展國際研討會

深度好文 | 怎麼判斷一篇論文的質量?

第十一屆FCPAE歐洲論壇暨2019人工智慧與先進製造國際會議

標簽: 論文  文字  學術  研究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