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類風溼因子等檢驗能預測出類風溼關節炎嗎?

作者:由 聶順利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2-09-21

誤診,即把沒有病的人誤以為有病;

漏診,即把有病的人錯以為沒有病。

理想狀態下,每個醫生都希望沒有誤診也沒有漏診。但現實是,有時誤診跟漏診就得做一個取捨,並沒有那麼多完美的兩者兼顧。

類風溼因子等檢驗能預測出類風溼關節炎嗎?

(這個世界沒有那麼理想)

比如,病程 6 周內的「多關節腫痛」多數是病毒等感染相關的。超 6 周後,病毒感染等導致的大幅度減少,類風溼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

通常不建議多關節腫痛病程在 6 周內的病友做針對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的檢驗。比如查類風溼因子、血沉、抗核抗體等等。

很顯然這樣做必然大量漏診 RA、系統性紅斑狼瘡、脊柱關節炎等疾病。因為這些疾病也有剛起病時的情況。

類風溼因子等檢驗能預測出類風溼關節炎嗎?

(該如何診斷類風溼關節炎?)

如果一旦出現關節腫痛就查類風溼因子 (rheumatoid factor, RF) 或者抗瓜氨酸肽抗體(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ACPA),其具體效果如何呢?

已知:

檢驗敏感性即有 RA 人群的檢驗陽性率,可以理解為不漏診率;特異性即沒有 RA 人群裡的檢驗陰性率,可理解不誤診率;

診斷 RA 時,RF 的敏感性約 80%,特異性是 75%; 而 ACPA 的敏感性約 70%,特異性是 95%;

6 周內的「多關節腫痛」人群裡,約 95% 並非類風溼關節炎;超 6 周則約 30% 為類風溼關節炎。

類風溼因子等檢驗能預測出類風溼關節炎嗎?

(要學會簡單的機率估算)

假定 10000 個病程 6 周內的「多關節腫痛」看病(根據 5% 機率計算)

1. 如果測 RF 陽性,計算可知:

9500×25%= 2375(沒有病的陽性人數)

500×80%= 400(有病的陽性人數)

如 RF 陽性,其陽性預測值為:400/(2375+400)= 14。41%;即陽性人群裡真正有 RA 的率為 14。41%

2. 如果測 RF 陰性,計算可知:

9500×75%= 7125(沒有病的陰性人數)

500×20%= 100(有病的陰性人數)

如 RF 陰性,其陰性預測值為 7125/(7125+100)= 98。62%;即陰性人群裡真正沒有 RA 的比率是 98。62%;

3. 如果測 ACPA 陽性,計算可知:

9500×5%= 475(沒有病的陽性人數)

500×70%= 350(有病的陽性人數)

如 ACPA 陽性,其陽性預測值為:350/(475+350)= 42。42%;即陽性人群裡真正有 RA 的率為 42。42%;

4. 如果測 ACPA 陰性,計算可知:

9500×95%= 9025(沒有病的陰性人數)

500×30%= 150(有病的陰性人數)

如 ACPA 陰性,其陰性預測值為 9025/(9025+150)= 98。37%;即陰性人群裡真正沒有 RA 的比率是 98。37%。

在患病可能性 5% 的情況下,RF 陽性預測值是 14.41%,ACPA 的陽性預測值是 42.42%;RF 的陰性預測值是 98.62%,而 ACPA 的陰性預測值是 98.37%。

也就是說,檢驗主要幫助我們排除 RA,而不能幫助肯定診斷 RA。

類風溼因子等檢驗能預測出類風溼關節炎嗎?

(當病史、體徵不提示 RA,檢驗也不能幫助我們肯定診斷。)

假定 10000 個病程超 6 周的「多關節腫痛」看病(根據 30% 機率計算)

1. 如果測 RF 陽性,計算可知:

7000×25%= 1750(沒有病的陽性人數)

3000×80%= 2400(有病的陽性人數)

如類風溼有因子陽性,其陽性預測值為:2400/(2400+1750)= 57。83%,即陽性人群裡真正有類風溼關節炎的率為 57。83%

2. 如果測 RF 陰性,計算可知:

7000×75%= 5250(沒有病的陰性人數)

3000×20%= 600(有病的陰性人數)

如類風溼因子陰性,其陰性預測值為 5250/(5250+600)= 89。74%;即陰性人群裡真正沒有類風溼關節炎的比率是 89。74%;

3. 如果測 ACPA 陽性,計算可知:

7000×5%= 350(沒有病的陽性人數)

3000×70%= 2100(有病的陽性人數)

如 ACPA 陽性,其陽性預測值為:2100/(2100+350)= 85。71%;即陽性人群裡真正有 RA 的率為 85。71%;

4. 如果測 ACPA 陰性,計算可知:

7000×95%= 350(沒有病的陰性人數)

3000×30%= 900(有病的陰性人數)

如 ACPA 陰性,其陰性預測值為 350/(350+900)= 28%;即陰性人群裡真正沒有 RA 的比率是 28%。

在患病可能性 30% 的情況下,RF 陽性預測值是 57.83%,ACPA 的陽性預測值是 85.71%;RF 的陰性預測值是 89.74%,而 ACPA 的陰性預測值是 28%。

也就是說,檢驗可以幫助我們明確診斷 RA(看 ACPA 陽性與否),還可以幫助我們排除 RA(看 RF 陰性與否)。

類風溼因子等檢驗能預測出類風溼關節炎嗎?

(檢驗的可靠性依靠醫生的判斷力!)

總結

總的來說,根據病史、體徵等的判斷非常重要。這直接決定檢驗前的可能性大小。當檢驗前的患病可能性偏低時,檢驗只能做排除,不能做肯定診斷;當檢驗前可能性相對增高,那麼檢驗的幫助就變得很大。

當然,現實並非這麼簡單的單純看病程。我們清楚:

關節腫痛數量越多則越可能是類風溼關節炎;

病程越長則越可能是類風溼關節炎;

多關節腫痛程度、其他炎症症狀越嚴重則越可能是類風溼關節炎;

RF 和 ACPA 定量數值越高則更可能是類風溼關節炎,。

也就是說,單純用病程來估算檢驗前的可能性是不夠準確的。哪怕是病程只有 1 周,只要是典型的 10 個以上雙手小關節腫痛,那就較大可能性為 RA——遠不止前述的 5%。此時只有 CPPD 的假性類風溼關節炎形式(參考《焦磷酸鈣結晶病》)、炎症性腸病的多關節炎(參考《腸病性關節炎》)等會干擾我們的診斷。

說到底,醫生應該依靠臨床資訊做判斷,而不是依賴檢驗、檢查。

更多關節炎的文章:

《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樣的疾病?》

《哪些訊號提示可能得了類風溼關節炎?》

《心血管保護前提下的類風溼關節炎診療策略》

《兒童慢性關節炎知多少?——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在走向類風溼關節炎的前夜……》

《6 大類易誤診為「類風溼關節炎」的疾病》

……

編輯 | 項飛騰

配圖來源 | 站酷海洛

標簽: 陰性  陽性  類風溼  關節炎  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