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四川地區(非省)為什麼既然被稱為天府之國,“蜀道難”指交通不便這種矛盾的存在,仍使四川富裕?

作者:由 Michelle Wang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5-11-22

四川地區(非省)為什麼既然被稱為天府之國,“蜀道難”指交通不便這種矛盾的存在,仍使四川富裕?cp18122019-09-25 10:29:30

天府之國

是古代的時候對四川盆地地區的美稱。

注意是四川盆地,而不是現在的四川省,兩者範圍有所區別。

之所以會有天府之國這樣的稱謂,其原因如下:

1。四川盆地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水熱條件充足。又由於盆地地形對於水熱條件的聚集作用,導致這裡的雨水充沛,氣候溼潤,對於古代農耕社會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良好條件。

2。我們當今社會已經進入工業化時代,

我們現在判斷一個地方是否富裕的重要指標

是經濟發展水平,

往往關注的是GDP

。而當今GDP的結構組成當中,

第二產業

(工業)、

第三產業

(金融、服務、零售)

佔了絕大多數

,而第一產業也就是農業佔比很少。而

對於我國古代來講

,主要是農耕社會,產業結構中農業佔比很大,因此當時

一個地方是否富裕,關鍵看農業

。一旦農業發達了了,當地官府自然能收稅更多。

3。

“蜀道難”

指的是四川盆地周圍有眾多高大山脈或高原如北方的大巴山脈、秦嶺,東方的巫山,西南方的橫斷山脈,西方的青藏高原,南方的雲貴高原。這些都是使得四川盆地地區對外交通困難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北方的大巴山、秦嶺,更是阻隔了四川盆地地區通向首都長安的道路。但是,古代對於商業的打壓十分嚴重。

中國古代十分不重視商貿,商人的地位低下。因此,交通困難,這個對商貿有很大影響的地理要素,在這裡體現不是很明顯。

四川盆地地區的人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享受豐收。

4。現如今,由於工業化的發展,我國在四川省發現了眾多自然礦產資源,如煤炭、石油,例如四川攀枝花的煤炭。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依舊稱四川地區為“天府之國”,也是由於其蘊藏許多工業化時代才發現的礦產資源。

要注意的是,我這裡已經把範圍擴大了,不是之前的四川盆地地區,而是四川地區,也就是四川省的範圍

。之前提到的大型煤礦攀枝花,就在四川盆地邊緣靠近橫斷山脈和雲貴高原。其他許多大型礦產也不是全都在四川盆地範圍內。而礦業屬於第二產業,確實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的經濟水平,但是礦業與其他工業不同的是,他的壽命不長,並且有發展上限。並且從這裡開始,“蜀道難”這個要素就開始影響四川當地的經濟發展了。你想,開了礦,要麼把礦運出去,要麼自己當地開工廠,但產品還是要運出去,不管怎樣,交通條件都會限制發展。

綜上,四川地區富裕的說法是舊稱,是在農耕社會的前提下提出的天府之國。現如今我們要正視四川地區的優勢和劣勢條件。現在工業化時代,要想賺錢,想要富裕,一定要搞產業升級,如果第二產業有瓶頸,那就去發展第三產業。四川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完全可以在保護好環境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旅遊業以及旅遊配套設施,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如九寨溝、三峽等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四川能因為其秀麗的景色,名副其實地戴上“天府之國”的頭銜。

四川地區(非省)為什麼既然被稱為天府之國,“蜀道難”指交通不便這種矛盾的存在,仍使四川富裕?ZEGBUL2019-09-25 12:28:55

題主理解方向出了偏差。

我們先來理解富裕:經查字典,富和裕都有豐富,多餘,寬綽的意思,也就是說,財富積累多,才能叫富裕。不然哪怕我一天流水十個億,到手20塊,我也是窮逼,因為我積累不起來。

農業時代四川(古代四川主要是四川盆地,下同)的條件確實得天獨厚數一數二。氣候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無霜期330天以上,夏天平均氣溫25-28度,極端高溫36-42,冬季平均4-8,低端低溫-8到-2,年降水1000-1300,年積溫4500-6000,非常適合農業發展。地形上,盆地內部其實分為三部分,川西的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川東平行嶺谷,地形地貌的多樣性,便於發展不同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產物多樣性豐富。

四川地區(非省)為什麼既然被稱為天府之國,“蜀道難”指交通不便這種矛盾的存在,仍使四川富裕?

古代的基礎就是農業,四川盆地少災少難,自然能夠積累較多的實物財富。實際上,剛建國後的五十年代,四川還當過gdp全國第一……原因是全國百廢待興,四川靠人口和農業基礎,堆總量超過了其他省。從下面影片可以看出,建國後四川的農業一枝獨秀,當時剛剛結束戰亂,可以說大家都差不多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只有農業),但是隨著機械化作業的發展,進入新世紀後產量雖然還在增長,但排名逐漸落後,側面說明有其他因素制約發展。

四川地區(非省)為什麼既然被稱為天府之國,“蜀道難”指交通不便這種矛盾的存在,仍使四川富裕?

建國後全國各省糧食產量對比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1221155590991872

這個因素就是地形,隨著其他省份的工業開始發力,農業獨大的四川就馬上體會到了蜀道難。交通不便導致對外溝通不暢,後果就是本地產業基本上只是為滿足本地需求而設立,一般不去考慮擴張的事,因此數量少規模小做不大。其實當年改革開放,有兩個試點,一個是安徽鳳陽搞的包產到戶,另一個是四川搞的利用多餘青壯勞力(人口多,農業發達的後果)去辦集體所有制的鄉鎮合作企業,我讀書那會兒,教材上還有這個,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但是四川屬於矮子裡面拔高個兒,農業時代很好,但是到了工業時代,蜀道難導致走不出去,四川那點兒人口和腹地就不夠看了。四川的鄉鎮企業失敗,但是那麼多人總要找事情幹啊,正好遇上沿海開始發展,於是多餘的勞動力就成了打工大軍。

蜀道難和天府之國的結合,還帶來了一個後果,就是城市化程序緩慢。四川山多那是盆地四周,盆地內部的丘陵其實並不高,換句話說,只要給塊地,人不懶的話,隨便種什麼都能養活一家人。然後人口就十分分散,用星星點點來說都毫不過分。此為天府。但是糟糕的交通導致了難以形成大的中心城市,能數得上的也就成都,而且還偏安一隅在盆地邊上。盆地內部丘陵地區城鎮多,但是不大,如果有興趣的,自己把導航設成衛星圖模式,就會發現,全省21個地市州,除了四個在平原上,其他17個全都在河谷裡面,很難擴張。這也導致了工業發展困難,因為發展工業的首要條件之一就是要有大量的勞動力集中,集中不了還怎麼發展呢?

四川地區(非省)為什麼既然被稱為天府之國,“蜀道難”指交通不便這種矛盾的存在,仍使四川富裕?

如上圖,這種散落在丘陵之間的農村,在四川是非常普遍的,但是這種地形有一個限制,那就是隻適合發展小農經濟,無法大規模鋪開。這就導致四川的農業好歸好(氣候因素),但是下限高,上限低。

結果就是,四川21個地市州,500萬人以上的才3+1(涼山州)個,市區人口超100萬的可能也只有兩三個(成都,自貢,南充或者宜賓)。農業從業人口排名第二的綿陽29%點幾,剩下的都是30%幾,40%幾,個別超50%。將近一半的人都在從事農業,但農業產值最多也不超過20%,那必然給人“窮”的印象。當然,由於打工大軍的存在,他們會把錢存著帶回家,因此四川農村的實際生活水平,是要高於其賬面資料的,這個開著車去走一趟就能看出來。

所以,四川的富裕,是建立在農業時代的基礎之上的,而蜀道難則限制了其在工業時代的發展。

四川地區(非省)為什麼既然被稱為天府之國,“蜀道難”指交通不便這種矛盾的存在,仍使四川富裕?格圖2019-09-26 11:14:00

天府之國和蜀道難都是階段性的

從古至今,大四川因為蜀道難成為過世外桃源,也成為過貧窮地區,成為過天府之國,也是超級打工大省。

都2019年了,你是不曉得現在有個東西叫隧道?還是沒有聽說過飛機?

四川地區(非省)為什麼既然被稱為天府之國,“蜀道難”指交通不便這種矛盾的存在,仍使四川富裕?Peng Shi2019-09-26 11:27:46

主要指四川盆地,尤其是有了都江堰的成都平原。古話說“水旱從人,不知饑饉”。你要知道在古代吃得起飯很重要。所以都覺得四川盆地很富有。交通不便,也避免了很多戰亂

四川地區(非省)為什麼既然被稱為天府之國,“蜀道難”指交通不便這種矛盾的存在,仍使四川富裕?蒲恆2019-09-26 15:54:22

1。“天府之國”本來僅指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確實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尤其是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旱澇無虞”,告別了天災和饑饉。

在自然經濟,農業經濟的時代,這自然是得天獨厚之地。文化也很繁盛。

2。“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是指四川盆地與外界的溝通。

在自然經濟時代,並不需要與外界有太多生產要素交換。戰亂年代,反而能成為少受外界影響的“避風港”,艱難的“蜀道”反而成了屏障和“安全閥”

比如,安史之亂時期,抗戰時期。

另外,盆地內雖然少平原,多丘陵乃至深丘,但蜀道是不難的。內部溝通很順暢。四川人多勤勞,土壤肥沃,光熱充沛,物產豐富,在農業經濟時代做得了中華民族的大後方。

3。中國被帝國主義侵略,被動地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四川盆地內既無真正豐富的礦產資源,也缺乏最基本的工業基礎;又深居內陸,無法解決物流成本問題,所以真的落伍了。

4。但兩次意外,帶來了一定的機遇:

一是抗戰時沿海工業內遷,主要是機械、軍工、發電、鍊鐵等,集中在有長江航運,中梁山煤礦、綦江鐵礦等有利條件的重慶。

二是“三線建設”,門類更全,規模更大,分佈更廣,水平更高。

5。但三線建設跟四川本地工業經濟的發展是相對割裂的。有些三線企業轉型也最痛苦。

改革開放後,四川被進入世界經濟大迴圈的沿海地區越甩越遠。

6。四川還不富裕。

四川最大的資源其實是人。

四川人是比較吃苦耐勞的。正因為這種吃苦耐勞,支撐了四川農業經濟時代的相對輝煌。(諸如什麼“揚一蜀二”)

改革開放後,大規模的外出打工,自發完成了農村勞動力轉移,解決了初步脫貧的問題並進一步反哺了家鄉。

廣義四川的城市主要是成渝經過多年的奮鬥已經有了一定的加速發展的基礎。

而在資訊時代,時空都有了新的概念。航空、高鐵、網路化解了“蜀道之難”

只要努力奮鬥,積極進取,銳意創新相信四川真正的富裕就在不遠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