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秦磚漢瓦、紅牆粉黛,為何中國建築逐漸喪失了高階感?

作者:由 了不起的建造者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0-11-02

如果古代的皇帝們一覺醒來,一定會驚訝於自己處在一個千篇一律的世界,併為後世子孫們一言難盡的建築審美扼腕嘆息,建了幾百上千年,就這?如鯁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針氈,似乎建築的世界就是非黑即白。

但是中國人明明是色彩運用的大師,

秦磚漢瓦、紅牆粉黛,這是隻有色彩的運用才能創造的建築高階感。

智慧工地

時代,我們這些不爭氣的後代卻做了很多“俗氣”的東西,是什麼壓抑住了國人體內建築的洪荒之力?

▆▆

青赤黃白黑,建築中的五色

青、赤、黃、白、黑

定為

五色

的觀念,最早始於西周。這一時期形成的陰陽、

五行

兩種哲學觀念,對中國傳統建築色彩產生了深遠影響。

01紅,一般人可不敢用

說來也奇怪,世間萬般顏色,獨獨

紅色

佔了上風。

早在殷商時期,紅色就被

統治階級

賦予了神聖權威的含義,宮殿裡的紅柱白牆在這個時候就已粉墨登場。在後來的幾千年裡,

紅色的尊貴地位雖偶有被超越,但從未被遺忘,

它的尊崇在明清時期的建築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有人說:“世間最美的顏色都在紫禁城”,古代的建造者們在

紫禁城

中對紅色的運用自不必提,我們還可從“中國第一豪宅”恭王府中窺見端倪。

中國世界遺產之父

侯仁之

,曾這樣評價道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這座

清代

規模最大的王府建築群,其建築佈局規整、工藝精良、樓閣交錯,充分體現了皇室輝煌富貴的風範。

恭王府中對於紅色的運用隨處可見,柱牆、臺基多塗以紅色,大到牆面柱子,小到窗戶及亭臺樓閣的鏤空,恨不得處處以紅凸顯尊貴,果然是大貪官

和珅

才敢有的手筆。

02黃,不可替代的至尊之位

常看清宮劇的人,自然對黃色的榮耀毫不陌生。龍椅、龍袍、龍床,無不以黃色凸顯皇帝的至尊之位。

西漢末年琉璃瓦出現,古代的建造者在多次嘗試後發現,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竟然如此絢爛,與紅色宮牆相結合,妥妥的華貴之姿,從此拉開了黃色在宮廷建造中的序幕。

因為華貴,所以黃色琉璃瓦的使用一直都極其嚴格。明清甚至規定,只有宮殿、陵墓及奉旨興建的壇廟才可用黃色琉璃瓦頂,其中極有代表的便是明十三陵。

智慧工地時代,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曾評價說:

“明十三陵建築價值極高,無論是從建築形式,還是建築結構,或建築藝術上看,是明代建築的實物歷史。”

明十三陵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不同於秦漢時期的木槨室,也區別於唐代的鑿山為穴,明十三陵的墓室是深埋地下的有琉璃構件的真正的宮殿式建築,它將黃色的琉璃瓦運用到了極致。

以黃色為主的琉璃瓦,與色彩絢麗的屋脊、吻獸,共同構成中國古建最突出最美的特點。

琉璃瓦的發明,也為建築色彩增添了絢爛的一筆。

03黑,傳說中的

秦磚漢瓦

在古建漫長的歷史中,真正做到以黑為尊的,只有尚古的秦國。《史記》中曾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變服色與旗色為黑,“別黑白而定一尊”。

秦漢時期,泥土製成的磚瓦為當時的建築提供了新的色彩表現。

“秦磚漢瓦”和木結構形成的完整的建築結構體系,史稱為“土木之功”。

秦漢時鋪地用磚多為青黑色,磚面上常伴有模印的花紋。作為一種裝飾材料使用到屋面上時,就使屋頂呈現出

瓦片

的灰黑之色。

秦漢之後,建築中對黑色的運用更多體現在陰陽五行觀當中,比如黑色在五行中象徵水,可克火,因此當紫禁城的建築都是紅牆黃瓦,一片金碧輝煌時,惟有

文淵閣

是黑色琉璃瓦,突兀的屹立在那裡。

建於乾隆時期的藏書樓文淵閣,是專門為編寫、收藏《

四庫全書

》而建的。藏書之地最怕起火,用黑瓦黑牆,意為以水克火,保護書籍。

雖是小小藏書樓,文淵閣的設計和建造技藝卻奇高。它採取“明二暗三”的建造方式,即外觀看上去重簷兩層,實際上卻利用上層樓板之下的腰部空間暗中多造一夾層,全閣共有上、中、下三層。

這種建造方式,俗稱“偷工造”,既美觀大方,又節省工料,對於藏書而言及其實用,在這裡不得不為清代宮廷工匠們點個贊。

此外寺觀藏經樓頂、陵墓也都用黑色,寓意“水壓火”。黑色作屋頂,頗有“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味道,它的顏色等級最低,因此普通民居也普遍採用。

04青,天青色等煙雨

北方,紅牆紅柱黃瓦,富麗堂皇;南方,白牆黑柱青瓦,素雅淡然。這一南一北不同的建築色彩,反映了自然環境對建築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煙雨朦朧、山明水秀的南方,為了使建築的色彩與南方的自然環境相調和,建造者們在色彩使用方面不像北方那麼大膽,而多選擇白牆青瓦為主的樸素色調,形成秀麗淡雅的格調。

比如“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的蘇州園林,由“香山幫匠人”所建。他們擅長複雜精細的中國傳統建築技術,

史書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於香山”的記載。

匠人們在蘇州園林的建造中對色彩處理非常講究,大到廳堂、樓閣,小到亭臺、門廊,都是統一的白牆青瓦,在綠樹碧水中,色調寧靜雅趣。

除了園林,南方民居色彩也依然樸素,位於永州的

周家大院

便是傑出的代表。

智慧工地時代,這座古樸沉靜的大宅,整座大院渾然一體,它的整個建築色彩雖淡雅,但每個房頂都是雕樑畫棟,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於一身,是民間古建築的傑作。

▆▆

現代建築為何變成了“千城一色”

無論是淡雅的青黑亭臺還是富麗的紅黃宮殿,中國的古建築都不安分的使用色彩點綴,這與中國建築的木結構體系密不可分。木料不能經久,但若塗上漆和

桐油

,則可起到保護和加固的作用,同時增加美感。

色彩雖易把握,但構成了人們對建築最直觀的印象。小到單一建築,大到街區城市,色彩反映出了當時當地獨特的自然人文環境,也為建築賦予了獨特的高階感。

我國古建築經歷了上千年的色彩發展演變,在今天卻被“千城一色”代替了。色彩在現代建築中的功能性被逐漸弱化,而色彩帶來的美觀性及豐富的文化內涵更被忽視了。

千篇一律的建造套路模糊了原有的特色色彩景觀,而一些色彩的濫用,又造成了建築的“色彩汙染”。

如今,我國正面臨城市建造快速發展的浪潮。智慧工地時代,城市建造求快,更應求穩。以何種方式實現建築色彩與環境和諧的問題,是建造者們需要認真思考與探索的問題。

標簽: 建築  色彩  建造  琉璃瓦  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