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孤軍驚夜圍—美軍眼中的砥平裡之戰(上)

作者:由 趙國星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0-07-05

1950年11月下旬,聯合國軍剛剛在北朝鮮吃到了災難性的慘敗,被迫在冰天雪地中撤退。而在1951年1月,剛剛上任的李奇微將軍不失時機的釋出了新的作戰命令,實施“雷電行動”(Operation Thunderbolt),要求聯合國軍抓住志願軍的攻勢(也就是第三次戰役)剛剛結束,師老兵疲物資匱乏的時機,以師為單位展開威力搜尋,尋求志願軍主力並加以打擊。1951年1月29日,美軍第23步兵團的一支機動巡邏隊在戰略要地砥平裡東南3英里的一個鐵路涵洞中遭到伏擊,經過激戰之後美國人發現他們撞上了志願軍第125師的前哨陣地。漢城至原州的鐵路從兩座山脊下開鑿的涵洞經過砥平裡,向東南延伸。這裡的戰鬥被稱為“雙聯隧道之戰”,成為砥平裡之戰的前奏。為了執行李奇微的命令,美軍第23步兵團附法國營前出至砥平裡,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與中國軍隊的三個團展開激戰。迫使中國軍隊退至砥平裡周邊的丘陵地帶轉入防禦。

砥平裡位於韓國核心地帶的東南部,這裡往北40英里就是橫穿朝鮮半島的三八線。從砥平裡向西50英里就是韓國首都漢城,這座城市在不久前剛剛再次被志願軍解放。砥平裡東南15英里是韓國的重要交通樞紐原州。砥平裡與原州之間有鐵路和簡易公路相連。在砥平裡以南20英里處是驪州,與砥平裡也有簡易公路相連。從軍事地理的角度看,砥平裡—原州—驪州構成了一個三角形陣地。砥平裡是一個半英里長,寬數個街區的小鎮,一條鐵路穿城而過,城中只有包括火車站在內的少數磚木結構建築物,其他的都是朝鮮傳統的房屋,由泥、木材和稻草構築。在先前雙方的反覆爭奪中,砥平裡已經有至少一半的建築物被夷為廢墟。在接下來的1951年2月,美軍第2步兵師第23團在這裡與志願軍生死相搏,讓交戰雙方的軍人都終生難忘。

孤軍驚夜圍—美軍眼中的砥平裡之戰(上)

砥平裡戰鬥經過圖

2月3日下午,美法聯軍經過疲憊不堪的行軍,在未受到抵抗的情況下進駐砥平裡,經過此前的戰鬥,這支部隊的兵力只剩下70%。美軍士兵揹著沉重的武器裝備,踩在滿是積雪的狹窄碎石路上,路邊偶爾能看到中國士兵的遺體。此時美法軍官兵都不知道,接下來他們將迎來一場惡戰。

第23團團長保羅·弗里曼上校此時也在砥平裡街頭,他的鋼盔上鑲嵌著一隻小鷹標誌,這讓他總顯得與眾不同。弗里曼身材結實,面貌英俊,頭髮灰白。他在和部下交流的時候往往惜字如金。弗里曼個性低調,有時候會有些悲觀,常常會以最壞的情況去做打算。如果遇到上級下達一些愚蠢的命令,弗里曼偶爾也會嗤之以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弗里曼曾經在史迪威麾下擔任後勤軍官,甚至以性格乖戾著稱的“醋性子喬”也時常在弗里曼這裡碰釘子。

孤軍驚夜圍—美軍眼中的砥平裡之戰(上)

第23團團長保羅·弗里曼上校和法國營營長拉爾夫·蒙特拉爾中校

喬治·拉塞爾( George Russel)中校的第1營作為尖兵在下午首先進入砥平裡,另外3個營在傍晚時分也進駐砥平裡。先後抵達的還有團屬分隊,包括第503野戰炮兵營B連(6門155毫米榴彈炮),第37野戰炮兵營(18門105毫米榴彈炮,2月5日抵達砥平裡),第82防空炮兵營B連(配備6輛M16自行高炮和4輛M19自行高炮),第2戰鬥工兵營B連,第1遊騎兵連和第2師師屬衛生營的1個排。

弗里曼下令部隊進入一級戒備狀態,砥平裡外圍有8座突出的高地,平均高度比平地高850英尺,如果佔據這些易守難攻的高地,整個防禦陣地的直徑將會達到3-4英里,全長12英里。然而弗里曼明白,他的手下僅4500人,而能夠用於一線戰鬥的步兵不到2500人,根本守不住砥平裡周圍的所有高地。

所以他決定以砥平裡為中心,依託周圍較為低矮的丘陵形成一個嚴密的方形防禦陣地。第1營部署在12點鐘方向(正北),查爾斯·凱恩(Charles Kane)中校的第3營在3點鐘方位,詹姆斯·愛德華茲(James Edwards)中校的第2營在6點鐘方位,法國營位於正西方。第1營的B連和遊騎兵連擔任團預備隊,野戰炮兵營和團屬4。2英寸迫擊炮部署在防禦陣地內,並向各營派出前進炮兵觀察員。團屬坦克連的14輛謝爾曼坦克以及防空營的自行高炮也隨時待命出擊。美軍士兵還搭建了沙袋、土木工事,加之塹壕和隱蔽所,作為指揮所、野戰廚房和包紮所。

夜幕降臨之際,砥平裡周圍的谷地一片寂靜。士兵們都躲在剛剛挖掘的貓耳洞裡休憩,暗夜中只能看到士兵抽菸時冒出的點點火光。不過在陣地西側,居然有人點起了幾堆篝火,那是法國士兵所在地,他們紛紛鑽出隱蔽所,在陣地上閒逛,甚至跑到友鄰部隊那裡串門,有個閒極無聊的法軍士兵還在黑夜裡高歌了一曲。勃然大怒的弗里曼抓起野戰電話大罵了一通,法國人才熄滅了篝火。這支法國營計程車兵來自北非的法國外籍軍團和其他一些部隊。該營營長拉爾夫·蒙特拉爾(Ralfh l Monclar)是個六十歲的中校,這位戴著眼鏡、貝雷帽和鮮紅色圍巾的中校真名叫拉烏爾·馬格林-韋爾內雷(Raoul Magrin-Vernerey),他參加過一戰和二戰,為了指揮法國營赴朝作戰,他臨時將自己的軍銜從中將降為中校。現在他指揮的這支1000人的法國營成了第23團的“第4個營”。

孤軍驚夜圍—美軍眼中的砥平裡之戰(上)

拉爾夫·蒙特拉爾

弗里曼率部進駐砥平裡之後,用10天時間鞏固防禦工事。根據弗里曼的命令,第23團計程車兵在這些天不停地“挖!挖!挖!”。D連、H連和M連(也就是第23團所屬3個營各自的武器連)的機槍都配屬給了一線陣地的步兵連隊。美軍在防禦陣地周圍構築了鐵絲網、雷場並佈置了照明彈,在志願軍可能進攻的路線埋設了一些拉發汽油桶。D連、H連和M連的81毫米迫擊炮和4。2英寸迫擊炮對預定座標進行了校射。另外美軍還從原州搶運了一批彈藥、食品和其他物資,工兵還修建了一條可供聯絡機和直升機起降的小跑道。各部建立了良好的通訊,可以及時呼叫空中和地面火力支援。

1951年2月11日夜,中國軍隊的4個軍南進展開反擊,也就是志願軍所稱的橫城反擊戰。這次攻勢的主力分為兩個方向,志願軍第39、第40、第42、第66軍(鄧集團)向橫城、原州方向實施反擊,而人民軍第2、第3、第5軍團(簡稱金集團)則在鄧集團左翼,向橫城東南方向實施反擊。戰至13日,志願軍攻勢進展順利,除殲滅聯合國軍一部之外,美第2步兵師主力、空降第187團被迫退向原州、甯越地區;韓軍第7師、第9師也分別自下安味裡、下珍富里向平昌、旌善撤退,砥平裡由此成為了戰線上的突出部。

在發現中國軍隊的運動之後,弗里曼上校馬上要求撤退,當然這並非是他畏懼怯戰,而是在1950年的清川江之戰(即第二次戰役)中,第23團所在的美第2步兵師已經領教過志願軍的本領,一度在軍隅裡被志願軍切斷,在戰鬥中遭受重創。2月13日中午,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少將乘坐直升機抵達砥平裡,他和弗里曼上校討論了撤退行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並且表示軍部同意這一建議,弗里曼建議第二天早上向南撤退,因為第2步兵師偵察連已經發現在砥平裡以南的道路附近出現了中國軍隊活動的跡象。然而李奇微將軍堅決拒絕了弗里曼的請求。李奇微打算把砥平裡作為誘餌,引誘中國軍隊主力,然後一舉殲滅之。

孤軍驚夜圍—美軍眼中的砥平裡之戰(上)

2月13日白天,第23團的巡邏隊報告在砥平裡的北、東和西三個方向都發現了大量中國軍隊活動的跡象。偵察機則報告有大批敵軍從北和東兩個方向向砥平裡運動。當天美國空軍在砥平裡周圍總共出動了40架次,同時偵察機還呼叫地面火力打擊炮兵射程之內的志願軍。

大敵當前之際,弗里曼上校立即著手鞏固自己的陣地。他首先要求第二天得到空軍的火力支援和空投物資,同時在夜裡指揮工兵連搶築第二道防線,把坦克部署在外圍陣地附近,並且命令用地雷和機槍陣地填補防禦陣地的空襲。2月13日傍晚,弗里曼上校召集所部軍官開會,告誡部下,接下來他們很可能遭到中國軍隊的圍攻,不要想著撤退的事情了,“我們將留在這裡與之戰鬥”。

2月13日的夜幕剛剛降臨,2營G連就發現了中國軍隊的蹤跡,中國士兵沿著山路、河床、小路和山脊向南進擊。砥平裡通往原州的道路已經被切斷。志願軍之第40軍和第66軍所部從東、南兩個方向逼近砥平裡。第39軍和第42軍部隊則從其他方向靠近。中國軍隊決心消滅第23團,當然,由於情報方面的失誤,志願軍的判斷是砥平裡只有美軍一個營。

孤軍驚夜圍—美軍眼中的砥平裡之戰(上)

砥平裡法軍機槍陣地

D連指揮所立即告警,連長沃克(Ansil L。Walker)此前在營部開會時,從作戰地圖上看到了敵我態勢,他看到地圖上四面八方都是代表中國軍隊的紅色箭頭。沃克命令一級軍士長約瑟夫·洛伊( Joseph Loy)負責便攜交換機,威廉·彭羅德(William Penrod)少尉檢查指揮所周圍的電話線。沃克走出指揮所,發現西南方向正在飛舞曳光彈,而正南方也響起了重機槍的聲音。

在詹姆斯·拉尼(James Raney)上尉指揮的C連陣地附近已經響起了中國軍隊的軍號和喇叭聲。在西邊的法軍陣地那邊,地平線上飛起了紅綠色訊號彈。緊接著A連和C連陣地前沿的絆索照明彈也被觸發了。D連的機槍在照明彈的映照下向敵軍來襲的方向猛烈開火。此時沃克突然聽見一聲呼嘯,他和洛伊軍士長一起跳進戰壕,聽聲音這是1發120毫米迫擊炮炮彈。炮彈命中了沃爾上尉30英尺外的一處隱蔽所,一時間碎石和彈片四處橫飛。附近的另外一個隱蔽所突然有人大喊快跑,士兵們跑出來不久,又有一發炮彈炸塌了已經空無一人的隱蔽所。

第503營B連的羅伯特·L·彼得斯中尉正在陣地裡寫信,連執行官倫道夫·麥金尼少尉在帳篷裡,剛剛爬上床準備睡覺,他脫掉了軍靴,但是為了以防萬一沒脫衣服。第503炮兵營B連的大多數官兵都缺乏作戰經驗,因為在此前的軍隅裡戰鬥中美軍第2步兵師損失嚴重,第503營損失了半數以上的官兵和全部裝備。

彼得斯中尉剛剛停筆,就聽到一陣密集的槍聲,距離似乎在幾千碼之外。他鑽出帳篷想看看是什麼情況,馬上看到西南方向的山脊上有六處火光,美軍的機槍這時候也響了起來,美軍士兵已經能夠隱約看到從穿過稻田向南進擊的人影。彼得斯馬上大喊“起床了,麥金尼,他們來了!”

孤軍驚夜圍—美軍眼中的砥平裡之戰(上)

戰鬥中的志願軍士兵

此時美軍陣地四面都響起了軍號和哨聲,中國人發射的炮彈在陣地各處炸響。他們開始發起試探性攻擊。E連和G連聯手擊退了志願軍1個排的衝鋒。晚11點之後,志願軍自397高地再次向E連和G連陣地發起攻擊,G連引爆了預先埋設在陣地前沿的汽油彈,擊退了敵人。

在G連陣地最東端,一等兵唐納德·E·尼爾森和列兵傑克·沃德(隸屬第2排)坐在稻田裡的貓耳洞裡,他們當時正在討論,兩個人在夜裡警戒的時候,一個人盯前半夜,另一個人盯後半夜。突然兩個人都不說話了,他們好像聽到了有人在挖土,距離就在幾百碼之外。

孤軍驚夜圍—美軍眼中的砥平裡之戰(上)

轉瞬之間,兩個班的志願軍就開始攻擊G連陣地的核心位置,也就是第3排陣地(排長保羅·J·麥吉中尉)。其中一個班的中國人向第3排陣地匍匐前進,敵人向機槍手尤金·L·奧特森扔了3枚手榴彈,然後用步槍射擊。奧特森操縱機槍還擊。另外一個班則摸到G連陣地西邊200碼的位置,利用幹河床的射擊死角爬上高地,針對G連第3排和第1排的結合部攻擊。

排長麥吉中尉聽到機槍射擊的聲音,立即向連長希思中尉報告,然後命令各班長,中國軍隊已經開始進攻,為了節約彈藥,必須看到敵人才能開火。中國軍隊的進攻顯然是試探性的,幾分鐘之後就撤到了射程之外,且在一個小時之後才重新開始。大約23點左右,一小隊中國士兵又摸了上來,3排的一個班長詹姆斯·C·穆加特下士被手榴彈破片擊傷,他爬出隱蔽部大喊“麥吉中尉,我中彈了”,然後沿著山脊向20碼外的排指揮所匍匐。

中國人接著向穆加特連續投擲了幾枚手榴彈,其中一枚手榴彈甚至砸在了穆加特的步槍上,炸掉了他的槍托。幸運的是穆加特在戰友的火力掩護下爬進了指揮所。麥吉中尉盡力讓穆加特平復了情緒,並且說服他返回自己的班,重新擔負指揮職責。穆加特下士說“我感覺自己傷勢尚可”。

麥吉中尉看到陣地下方20碼左右有幾個人影,黑暗中還有人在叫他的名字。他扭頭問旁邊的一個BAR自動步槍手:“那是誰”,對方回答他:“那是中國佬”。麥吉聞言馬上扔出手榴彈。被手榴彈所傷的中國士兵滾下山坡,麥吉中尉接過BAR,把那個中國人打死了。

D連裡的重機槍馬上向照明彈映出的敵軍方向射擊。突然頭頂傳來一聲呼嘯(聽聲音判斷是120毫米重迫擊炮),沃克和軍士跳進戰壕,炮彈命中30英尺外的一個掩蔽部,岩石碎塊和彈片四處飛濺。在附近的另一個掩蔽所,有人大喊快跑,士兵趕緊跑出來,不一會兒又一發炮彈命中了已經空無一人的掩蔽所,直接把它炸為廢墟。現在四面都能聽到軍號和哨聲,中國人的炮火落在前沿和縱深各陣地,敵人開始發起試探性的攻擊。志願軍一個排的“萬歲”衝鋒被E連G連擊退。11點鐘之後,志願軍從397高地衝下來,再次向E連和G連陣地發起攻擊。一批中國士兵接近陣地之時,G連士兵拉響了連在手雷上的引線,引爆了預先埋設在陣地前的汽油桶炸彈,一通爆炸之後,中國士兵被迫撤退。

孤軍驚夜圍—美軍眼中的砥平裡之戰(上)

午夜的時分,防禦圈各個方向都遭到了攻擊。戰鬥中1營武器連D連的軍士長查爾斯·克萊因陣亡,列兵約翰·漢森、下士萊昂·杜賓斯基和一等兵登維爾·梅多斯負傷。D連的機槍要為友鄰陣地提供火力支援,同時詹姆斯·拉尼上尉的C連和格倫·麥克蓋耶上尉的A連也要依靠D連唐納德·霍斯金少尉指揮的81毫米迫擊炮排的火力支援。同時團屬迫擊炮連前進觀察員哈里·維爾伯恩也在A連和C連陣地,為正在進行效力射的團屬4。2英寸迫擊炮校正彈找點。克萊德·哈撒韋上尉的第82防空營B連也受命為各個陣地提供支援。第503營B連則一直在用炮兵火力對中國軍隊進行攔截。且每隔五分鐘就向團防禦陣地的一個方向發射照明彈。

海恩斯上尉的K連扼守著從西和北兩個方向進入砥平裡的道路路口,因此遭到了中國軍隊最為猛烈的攻擊,在血戰之中,K連的傷員難以後送到包紮所。I連的一個班奉命馳援K連,在路上與中國軍隊不期而遇,雙方立即展開白刃肉搏。一輛前去K連陣地轉運傷員的吉普車在路上被機槍擊毀,司機和醫護兵負傷,司機被中國人俘虜,而醫護兵帶傷逃到了E連陣地。E連也派出一個班,在坦克支援下企圖把第3營的傷員撤下來,但卻未能成功。

2月14日凌晨2點左右,若干中國士兵向法國營發動進攻。敵軍摸到法軍佔據的高地前一兩百碼的地方,突然吹響軍號,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發動衝鋒。一批法軍士兵衝出戰壕,一邊上刺刀一邊搖動手搖警報器。法軍士兵一邊扔手榴彈一邊衝鋒,這突如其來的衝鋒一下把中國人給打蒙了,他們馬上調頭逃跑,結果還被法軍抓了幾個俘虜。

孤軍驚夜圍—美軍眼中的砥平裡之戰(上)

戰後接受表彰的法軍士兵,最左側是營長

D連下士查爾斯·舍伍德在A連和C連陣地的結合部用機槍擋住了滲透進來的中國士兵。在戰鬥中舍伍德負了傷,機槍也被打壞了。援兵趕上來接管了陣地。但是舍伍德在新的機槍抬上來以後,仍然拒絕撤下火線,他對連長沃克說:“我不會撤出來,上尉,我撤下來又能去哪兒呢”。破曉之後,這塊陣地前方躺著37具志願軍的屍體。

午夜剛過不久,D連的81毫米迫擊炮陣地先後被3發炮彈命中,2門迫擊炮被炸燬,2人受傷。連指揮部也被炮彈擊中,一等兵弗蘭克·W·佩裡受了致命傷,被連長和軍士長一起送上擔架,後送到包紮所。

凌晨2點30左右,砥平裡南方再次升起訊號彈。志願軍對G連守備的高地發動了第3次攻擊。成群結隊的中國士兵向G連下轄的3個排陣地發動衝鋒,投擲了大批手榴彈。當天4點以後,志願軍又發動了第4次攻擊,再次被擊退。接下來中國人又向第2營G連和法國營之間的結合部發動了攻擊。第503營B連的約翰·E特拉維斯中尉和機槍手威廉·H·波普中士背了幾箱子彈,在G連陣地附近為其提供支援。機槍前方的稻田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前一天晚上特拉維斯中尉在這裡巡邏的時候,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白色,但是現在這裡卻有一團團黑影移動。在黑暗中根本看不見,但是在照明彈的照耀下卻一目瞭然。特拉維斯和波普抵達不久,就有1枚迫擊炮彈在附近爆炸,炸死了2名美軍士兵,包括特拉維斯和波普在內的6人負傷。特拉維斯帶傷跑到連射擊指揮所,找了幾個人帶著機槍去填補陣地,另外又找了6個人背傷員。聯絡官埃裡奇上尉聚攏了10個人,讓他們跟著自己。敵人的迫擊炮彈不但在B連陣地落下,這些炮兵大多數也是第一次上戰場,所以不願意離開自己的隱蔽所。在路上有5個人跑回了隱蔽位置,跟著埃裡奇上尉的只剩下5個人。趕到前哨陣地之後,。50口徑機槍又卡殼了,埃裡奇上尉和一等兵萊斯利·阿爾斯通只得先把一名傷員抬回去,同時再去找一挺機槍。他們在炮兵陣地和前沿陣地之間來回數次,把傷員都搶運了下來。最後在團部派來的坦克的支援下,G連和炮兵勉強抵擋住了中國人的進攻。

攻到G連前沿的3箇中國士兵,1人被打死,2人被俘。第3排比爾·C·克魯茲特(Bill C。 Kluttz)中士發現小河床裡有幾個中國人,他開了幾槍,麥吉中尉懷疑那裡可能有更多的敵人隱蔽,他命令把火箭筒拿過來,自己親自射擊。火箭彈擊中了一棵枯樹,在半空中爆炸,爆炸過後,大約40名中國士兵從河床裡冒了出來,他們開始穿越冰封的稻田撤退,結果紛紛被打倒。隨著天光放亮,中國人漸漸退了下去。僅在東面的3營I連和K連陣地上仍在維持進攻。直到早上7點30,隨著軍號的號音,中國士兵全線退了下去。

孤軍驚夜圍—美軍眼中的砥平裡之戰(上)

天亮之後,戰鬥暫告一段落,美軍士兵爬出戰壕,清點著陣地前沿的屍體數目。中國士兵的遺體已經落上了一層薄薄的積雪。美國人在距離陣地不遠的戰場上清點出500具中國士兵的遺體,二等兵馬裡恩·奧古斯蒂尼克拿出相機,記錄下這血腥的一幕。在好幾處陣地上,中美兩國士兵的遺體緊緊纏在一起,很顯然夜裡爆發了殘酷的肉搏戰。傷員們都在團醫療所等待飛機疏散。有個士兵躲在舍伍德下士的機槍陣地旁邊,哆裡哆嗦自言自語的說“他把我們帶到這裡來,也一定能把我們帶出去”。這個士兵說的那個“他”指的是團長弗里曼。不過其實就在前一天夜裡,中國軍隊的1發120毫米迫擊炮彈命中了團指揮所,參謀軍官哈羅德·休梅克少校陣亡,團長弗里曼的腿也被炸傷了。

天亮以後,空軍為砥平裡守軍空投了物資,雖然不時有迫擊炮彈落下,但是美軍和法軍士兵們吃到了熱飯,有些樂觀計程車兵甚至認為戰鬥可能已經結束了。受了傷的團長弗里曼一瘸一拐地去各營陣地視察,勉勵官兵繼續努力。偵察機發來的報告說有大批敵軍正在炮兵射程之外集結。李奇微命令第23團要再堅守一夜。D連當天的作戰日誌是這麼寫的:“再守一夜,彈藥告急,氣候寒冷……怎麼可能……”

為了準備接下來的戰鬥,美軍一邊鞏固陣地,一邊派出巡邏隊掃清外圍。上午9點,麥吉中尉率部在陣地前沿巡邏,抓獲了23名俘虜,其中5人是藏在附近的涵洞裡,另外17名傷員是在G連陣地以南的稻田裡找到的。此外他們還發現了18具中國士兵的屍體。在巡邏途中,麥吉還發現了一處草垛,附近有一挺中國人丟棄的機槍。就在麥吉他們接近的時候,草垛裡突然鑽出來一箇中國士兵,這個腿上受了重傷的中國士兵抄起一支衝鋒槍,被美軍士兵博萊斯拉夫·M·桑德爾打死了。炮兵營計程車兵也在檢查炮兵陣地周圍區域,在機槍陣地外圍以西800碼處,有一所獨立家屋,為了避免被中國士兵當做進攻出發陣地,美軍士兵用白磷燃燒彈向其射擊,在打到第三輪的時候,這座房子燃起了大火,大約15名中國士兵突然從房子裡衝了出來,被法軍陣地的2挺機槍打死8個,其他人都跑掉了。

新的一天,是1951年的情人節,美國士兵很明白,一夜急攻卻毫無所得的中國軍隊絕不會善罷甘休,激烈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未完待續)

孤軍驚夜圍—美軍眼中的砥平裡之戰(上)

標簽: 平裡  陣地  士兵  弗裡  志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