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倘若斐迪南大公沒有被刺殺,一戰會以什麼形式爆發呢?

作者:由 若梅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9-11-07

倘若斐迪南大公沒有被刺殺,一戰會以什麼形式爆發呢?笑笑虯髯客2019-11-13 18:09:56

謝邀。先說結論:如果沒有費迪南大公遇刺,爆發的會是第三次巴爾幹戰爭。

在一戰爆發以前的十年間,整個巴爾幹地區已經如同沸水般蒸騰了。這種動亂的局面是奧斯曼帝國逐步崩解過程中發生的。

對於帝國的崩解,如果熟悉歷史的同學肯定知道古代有個

“繼業者戰爭”

。當老霸主失去統治地位後,繼而崛起的新興勢力之間的權勢邊界是非常不明朗的。如果能夠以政治談判解決勢力邊界問題當然是皆大歡喜,但是無論是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留下的帝國還是奧斯曼逐步瓦解的過程, 總是伴隨著血雨腥風。對於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來說,奧斯曼的勢力範圍正有待於新興勢力“跑馬圈地”。因此,在一戰爆發前,這些巴爾幹國家便已經屢次爆發衝突,可以說殺紅了眼。

在這些小國背後,奧匈帝國和沙皇俄國當然不會坐視不管,它們同樣也對奧斯曼的勢力範圍抱有極大興趣。有著沙俄支援的塞爾維亞正好阻遏了奧匈帝國順著多瑙河向黑海進軍的道路,因此成為了對峙的前沿。在費迪南遇刺這個事件上,1914年的大演習起到了刺激塞爾維亞人的作用。即便沒有薩拉熱窩事件,奧匈與塞爾維亞的衝突也可能會很快發生。但是,這次戰爭更可能只是一場區域性戰爭而非全歐大戰。

倘若斐迪南大公沒有被刺殺,一戰會以什麼形式爆發呢?別了KV2019-11-17 19:10:59

如果費迪南沒有死在薩拉熱窩,那麼在世界大戰這個問題之上,奧匈帝國很難犯下錯誤,至少不會像咱們這個位面之中一樣,奧匈帝國在康拉德等人的帶領下,提出大量難以令塞爾維亞接受的條件下對塞爾維亞宣戰。

我們都知道費迪南的死作為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但是我們卻很少了解費迪南這個人。費迪南在世的時候,他提拔的參謀長康拉德·馮·赫岑多夫連續提出了35次對外戰爭的請求,但這些都被費迪南拒絕了,

因為費迪南比誰都清楚奧匈不能和塞爾維亞開戰,更不能和俄國開戰,任何與俄國主動發生衝突的提案都將會無情的被否決。

加上康拉德本人後來的腐敗與一系列醜聞,費迪南愈發厭惡這位自己提拔的參謀長,所以他希望提拔當時波斯尼亞軍區長官波蒂奧雷克,這也是他前往薩拉熱窩看軍事演習的原因。

而在費迪南的領導之下,奧匈帝國很有可能會變成一個三元制帝國,即奧地利人和捷克人,南斯拉夫人,以及匈牙利人組成的一個新帝國,費迪南成為三國元首,緩和內部的民族矛盾。這個計劃的可行性比較低,執行也可能會很困難,但是這可以壓制匈牙利人在帝國內部的話語權,以斯拉夫人來制衡他們,進一步使得奧匈帝國走向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

再說正題之前,還有一個事情要說。

那就是塞爾維亞問題。塞爾維亞是巴爾幹火藥桶之中的火藥,根本不是大家印象之中孱弱可欺的小國,

這是一個有著濃重沙文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國家。

其最著名的口號就是“哪裡有塞爾維亞人,哪裡就是塞維爾亞。”其中塞爾維亞最為重要的政治力量就是黑手黨,他們幾乎控制了塞爾維亞軍隊,並且專門訓練刺客,游擊隊,武裝暴徒,意圖顛覆任何所謂“壓迫塞爾維亞人”的政府。刺殺費迪南的普林西普就是在這個組織的幫助之下搞到了手槍,並且學會了如何開槍。

所以說費迪南被刺殺這個事情,塞爾維亞政府要是想把自己摘乾淨,也是非常困難。

而塞爾維亞獨立之後,對同樣是迎來民族解放的保加利亞發動了戰爭。這場戰爭幾乎毫無理由,完全是赤裸裸的侵略,

塞爾維亞國王米蘭一世甚至在開戰前哄騙士兵,聲稱進入保加利亞是為了幫助斯拉夫兄弟們反抗奧斯曼帝國的侵略。

而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之後,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馬其頓地區,塞爾維亞人和希臘人秘密勾結,組建所謂的“反保同盟”,促使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在德奧的協助之下,保加利亞決定先發制人,但最終被擊敗。戰爭之後,

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

所以在這兩個事情的基礎之上,保加利亞人必然會向塞爾維亞人發動一場復仇戰爭,亦或者是塞爾維亞人繼續削弱保加利亞的地位,在俄國的支援下向保加利亞開戰。

第三次巴爾幹戰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從大國引發戰爭的角度來看:

協約國和同盟國兩邊其實也都不穩定,真正穩定的是德奧同盟和俄法同盟,而《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本質上也是防禦同盟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軍事同盟。

義大利和奧匈帝國有著嚴重的領土爭端,雙方在這個歷史位面真的就因為這個事情打起來了。但是義大利在一戰前的實力還不能合奧匈帝國相抗衡,且從地理位置來看,奧匈帝國佔據優勢,所以同盟國方面主動分崩離析其實比較困難。

英國和俄國在伊朗問題上的爭端比英德矛盾要大得多,造艦競賽上英國已經完完全全取得了勝利,德國海軍幾乎沒有機會能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但是在陸地上,英國和德國幾乎沒有領土爭端,就算有,以德國殖民地的強度根本無法和英國人抗衡。但是俄國則完全不同,因為其可以直接從內陸調兵遣將,而英國則完全不能和其他國家一樣從海上攔截他們的軍隊。英俄戰爭一旦爆發,英國第一時間能依靠的軍隊就是印度遠征軍——一支在1912年才剛剛把現代化改革執行完的軍隊。

所以兩大集團之中,真正不可調和的矛盾只有德法矛盾,只要費迪南還活著,俄奧矛盾其實都是可以調和的,因為兩國也沒有直接的領土爭端。

在經過了以上分析來看,如果要是像這個位面一樣,兩大軍事集團直接正面衝突,那麼必須是因為德法——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矛盾引起。而在這個問題之上,主動挑起戰爭的只能是法國,但是以法國人口,經濟,軍隊,工業實力來看,幾乎很難主動對德國動手,而且英國有很大的機率會以非防禦性戰爭的理由不參與戰爭,

所以對這個事情爆發的可能性不太看好。

那麼如果在一個費迪南還活著的位面爆發了世界大戰,

那麼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英國和俄國在伊朗問題之上爆發了衝突,主動挑起戰爭的則是在陸地上佔據絕對權威的俄國。

法國在這個事情上很可能保持中立態度。日本則會履行《第三次英日同盟》向俄國宣戰,最終的戰爭則會在遠東地區和伊朗地區進行。

與此同時,保加利亞很可能會在俄國陷入這場泥潭的時候,向塞爾維亞發動復仇戰爭,兩國實力較為懸殊,塞爾維亞很可能再一次拉起一個新的“反保同盟”,

屆時東歐戰爭會以奧匈帝國支援保加利亞,俄國支援塞爾維亞的狀態進行代理人戰爭。亦或是俄國更為瘋狂,直接向奧匈帝國宣戰,德國履行盟約向俄國宣戰的形勢爆發戰爭。

這個時候,法國人的戲也就看夠了,趁著德國對俄國動手的機會,藉機收復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為了牽制奧匈帝國,法國很可能向義大利尋求幫助。

就寫這麼多吧,也算是拖更之餘活躍一下,本週考完試交完大作業之後,將會更新加利西亞戰役的中篇

倘若斐迪南大公沒有被刺殺,一戰會以什麼形式爆發呢?高林2019-11-17 20:06:15

德國軍事代表團去伊斯坦布林的時候一戰已經差點爆發了,這才是所謂的一戰爆發的必然性的體現。任何對這種必然性大而化之的行為都是自作多情。

其次當然不能說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毫無領土野心,但奧匈帝國的匈牙利部分對塞爾維亞毫無領土野心。不但沒有匈牙利還是最反對奪取塞爾維亞領土的。1914年夏天蒂薩同意對塞爾維亞宣戰的前提就是絕對不能奪取塞爾維亞領土更不能吞併塞爾維亞。

一戰爆發有兩個步驟第一是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巴爾幹戰爭爆發,第二是這場戰爭國際化演變為一場歐洲戰爭。但凡瞭解一點七月間各國的交涉和決策過程都會知道幾個基本事實。

1。奧匈帝國很清楚俄國站在塞爾維亞一邊

2。奧匈帝國把寶押在德國對奧匈帝國的武力支援可以嚇退俄國上

3。德國之所以願意給奧匈帝國武力擔保是因為相信自己可以嚇退俄國

4。即使自信可以嚇退俄國,德皇依然不是第一時間給予奧匈帝國擔保的,真正觸動了他神經的斐迪南大公的遇刺。

德奧之間只有共同防禦同盟沒有攻守同盟,雖然它們的關係在二十世紀初變得日益緊密,但奧匈帝國從來沒有得到過德國的無條件武力支援。斐迪南的遇刺是奧匈帝國敢於在塞爾維亞動用武力的根本原因。沒有薩拉熱窩的行刺事件,奧匈帝國是沒有能力對塞爾維亞採取武力的。

蒂薩伯爵第一個就不同意,沒有皇儲遇刺即使得到了德國擔保蒂薩也不會同意。可沒有皇儲遇刺也不可能得到德國擔保。

所以把奧匈和塞爾維亞的戰爭簡單的類比為二戰或者其他戰爭除了說明作者簡單粗暴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倘若斐迪南大公沒有被刺殺,一戰會以什麼形式爆發呢?十里江華2019-11-17 23:00:55

這個回答裡

@高林

@別了KV

兩位回答的都很不錯。我就在這二位基礎上再補充幾點,就是斐迪南大公的遇刺在這次巴爾幹衝突演化成一戰佔了一個什麼樣的位置,以及從奧匈和塞爾維亞開戰是怎麼演化成歐洲戰爭的。

首先,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自1871年以後,整個歐洲外交策略的制訂都建立在德法矛盾這個基礎之上。這是我們在討論一戰爆發起因時要明確的第一點。

其次,一戰以前歐洲上的所有同盟都不是牢固的攻守同盟,即便是1907年的英俄協議也只是放緩了英俄兩國的矛盾,而非結成牢固的同盟。也就是說這場戰爭各國的參戰遠不能用同盟關係來簡單的解釋。

瞭解了這兩點之後讓我們回到戰爭爆發的前夕,這時候的國際形勢到底是怎麼樣的?

有些人總是拿德國”陽光下的地盤”口號說事,好像一戰之所以爆發是因為各國要爭搶海外殖民地。這種說法可以說是非常不經大腦的回答,完全就是看到“帝國主義狗咬狗”這幾個字就自己腦補得到的答案。那麼,當時的列強們在殖民地方面的矛盾究竟怎麼樣呢?

我們要知道,德國或者說俾斯麥很清楚,只要帝國手裡握著阿爾薩斯-洛林一天,德法矛盾就永遠不能解決。但很遺憾的是,第二帝國也是建立在德法矛盾這個大前提下的,沒有德法矛盾也就沒有第二帝國。所以俾斯麥那種交際花式的外交手段對於德法矛盾這塊堅硬的鋼鐵而言沒有任何作用。

俾斯麥很清楚德法矛盾遲早要再次爆發,而一旦德國對法國取得優勢(這幾乎是必然的結果),秉承大陸均衡的英國必然會干涉。俾斯麥沒有信心打贏一場同時對付英法兩國的戰爭,所以他就用了他在67年為德國儲存的後路,也就是德奧矛盾緩和。同時我們也要了解到,俾斯麥對非洲毫無興致,他在非洲的一切殖民策略都是為了和英國發生矛盾,來防止腓特烈王子登基後身邊的那幫親英派得勢。然而造化弄人,威廉老皇帝活的實在是太長了,而腓特烈身體一直不好。這一點也是之後德英矛盾緩和的關鍵。

我們都知道霍爾丹任務的失敗標誌著德英之間的緊張形式進一步加劇,然而德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談判的腳步。這些談判的基調相當友好,德國將自己的殖民策略詳細告訴英國,並且雙方在1914年六月,也就是戰爭爆發前夕,已經初步達成了協議,並且已經在倫敦簽署完畢,英德對立的局面明顯緩和了下來。

相似的還有貝特曼-霍爾維格的巴格達鐵路計劃,他寄希望於透過德英兩國在奧斯曼問題上的談判,像英法英俄那樣緩和矛盾,最起碼能使英國在戰爭初期扮演中立仲裁者的角色。

從這幾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霍爾丹任務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英德兩國在殖民地劃分上出現矛盾,而是英國擔心德國要打一場歐陸戰爭來二次削弱法國,所以不願意保持中立。所以在1914年夏日危機時,貝特曼霍爾維格的政策就基於此推論上,然而軍方卻不是這麼想的。

德國的政治領導當局和參謀本部都知道會有戰爭爆發,但是他們對於戰爭的設想卻背道而馳。貝特曼-霍爾維格認為德國如果想贏得戰爭,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奧匈帝國協同作戰

2。spd的通力支援

3。英國中立

從實際來看,斐迪南皇儲的遇刺對於德國而言是滿足第一個條件的基礎,而spd也樂於對沙皇開戰。而英國中立實際上也並不難達成,因為只要德國不主動進攻法國,剛剛從布林戰爭中脫身的英國沒必要介入這場純粹東歐性質的戰爭,而且她歷史上就一直避免介入純粹東歐性質的戰爭,更何況說不定還能借此打擊俄國的勢力。換句話說,英國對於簡直德奧和俄塞爆發戰爭,簡直求之不得。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這場戰爭必須在軍事方面維持他應有的性質:純粹的東歐戰爭。如果德國在西線維持守勢,就未必需要擔心英國干涉。所以貝特曼-霍爾維格才敢跟奧匈擔保,奧地利可以確信“陛下將信守盟約的義務與個人深厚的友誼,忠實地站在奧匈帝國一邊”

這也是維也納敢於開戰的一個底氣。但是假若有人明白無誤的告訴奧地利,德國人不僅不會積極加入東歐的戰爭,反而將奧地利和俄國的衝突用為進攻比利時和法國的理由,恐怕維也納就得好好掂量掂量這場戰爭了。

那麼回到參謀本部,他們計劃不論引發戰爭的政治危機是以何地為中心,開戰之後都必須跟法國來場閃電戰。從這個層面上講,參謀本部和奧地利的參謀本部一樣渴望戰爭。然而與這個構想配套的施裡芬計劃,從一開始就會把英國推向敵方。

軍部這麼想的很大一部分底氣就在於俄國在1905年輸掉了日俄戰爭,並且國內還爆發了第一場革命,險些跌下列強的位置。就參謀部看來,法俄同盟名存實亡,所以他才敢於把東線完全撇到一遍專注西線戰爭。然而軍部誤判的是,俄國在1905年後人民對於沙皇的信仰崩塌了,如果俄國再一次出現了像日俄戰爭那樣的對外慘敗,第二次大規模革命呼之慾來,所以俄國即使準備的再不充分,為了不讓第二次革命到來他都要硬著頭皮衝上去。

在8月1日的時候,德國駐英大使在倫敦慌亂的談判中發來急電,而這份急電被誤解為只要德國在西線維持守勢,英國就保持中立。

德皇隨即趕忙召開緊急會議,在帝國總理面前指示參謀總長也就是小毛奇:“那麼我們就讓整個陸軍向東線集結!”

此舉遭到了小毛奇的極力抗議,因為他沒法變更已經在西線展開的集結行動,如果他這麼做,德國在東線只能有一批裝備不足缺乏補給的烏合之眾而非西線的勁旅。對此德皇毫不留情:“您的伯父會給我一個截然不同的答案。”這是小毛奇自己轉述下來的講法,他對此感到憤憤不平。

但他其實沒什麼資格憤憤不平,參謀部應該為政局的變換準備多重作戰方法,以便應對複雜的局勢,而小毛奇除了施裡芬計劃什麼也沒準備,例行公事制訂多年的東線計劃也被他在1913年取消了,這簡直是翫忽職守。不過我們也不能把所有鍋都扣在小毛奇身上,從老毛奇到瓦德西,參謀部的計劃要麼是兩線都採取守勢,要麼是東線攻勢西線守勢。直到施裡芬上臺才制定了西線攻勢東線守勢的方針,他計劃快速解決對法戰爭然後轉過頭來擊敗俄國。小毛奇的錯誤就在於他只保留了施裡芬計劃而已。

那麼總結起來,一戰爆發需要幾個條件?

1。施裡芬計劃 2。1905年的日俄戰爭 3。塞爾維亞的野心。第一點將確保英法德戰爭,第二點將保證俄國不可能作任何程度上的示弱,至少不能是柏林會議那種示弱。第三點塞爾維亞將把俄國捆在自己的戰車上,並且逐步挑戰奧地利的底線。

所以即便斐迪南不死在薩拉熱窩,隨著塞爾維亞野心的逐步膨脹,他也必然會對巴爾幹其他國家宣戰,以此招致奧地利的干涉,而沙皇如果還想保住自己的位置就不能把塞爾維亞棄之不顧。德國參謀部試圖把任何戰爭轉化為德法戰爭,英國也不會坐視德國把勢力伸到大西洋沿岸。一戰可能最終還是最可能出現在塞爾維亞與巴爾幹諸國的摩擦身上。

倘若斐迪南大公沒有被刺殺,一戰會以什麼形式爆發呢?知乎使用者2019-11-21 13:54:56

偉大的列寧同志在1913年給托洛茨基寫信,就羅曼諾夫王朝成立300年發表感慨(當時俄國國內正好在搞300週年大慶),大致意思是:羅曼諾夫王朝300年了,而且看這腔調好像沒什麼理由不再續個300年,革命沒希望了,你我這幫老人就在外國養老吧。沒想到一年後機會就來了。

偉大如列寧,都沒覺得一戰有什麼必然性,再加上當時俄國在斯托雷平改革後搞得不錯,想來想去自己沒戲了。

倘若斐迪南大公沒有被刺殺,一戰會以什麼形式爆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