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請談談傳統漢服與古代君子形象、氣質塑造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作者:由 白芷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0-11-06

文質:孔子曰: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就是文質彬彬的出處。

文質是什麼意思呢?在春秋後期,禮崩樂壞,孔子看到了許多毫無意義的繁文縟節,非常憤懣,他認為沒有意義和虔誠的禮節是非常浪費時間的。所以提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中哲裡的解釋是,質樸過多,文飾過少,就會顯得非常粗魯,文飾過多就會顯得做作。他認為只有文質兼備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這後來演繹為古代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理想形象,但是在新中國時期,它演變成一種美學。

而我也聽說過有另外一種解釋:就是質勝文則野這句話或許是:太過直率反而顯得粗野。至於現在大家要引用哪句解釋,就看各自喜好了。

漢服和傳統的知識分子有什麼聯絡,我覺得那就是美學方面的聯絡,像是古代的勞動群眾穿的衣服明顯不是朱子深衣,因為朱子深衣下襬很長,不便行走過快,但是中華的服飾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飄逸感,行如風坐如松,穿勞動群眾的衣服就沒那麼多講究了。我比較懶,你們自行查百度,總之,文人的氣質,是滲透到漢服的文化裡面的。

我這個人沒有受過什麼古中國的禮儀教育,請允許我以直報怨:樓上那幾個說什麼沒有關係的“逼呼—不意外—答題客們”,不懂請不要搶答好嗎?動不動說沒有關係,看你們的答案我發現不少知乎矮大緊,無知不是錯,錯的是出來誤導群眾。

標簽: 文質  質勝文則  漢服  深衣  文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