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為何歐洲貴族爵位也是「公侯伯子男」五等?

作者:由 崔公館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7-05-21

這要是說起來就長了。而且,中國的公侯伯子男得到貫徹的也就是周朝。基本商鞅變法之後,中國也就一直沒有完全貫徹五等爵位制度了。

以軍功受爵後,秦國/秦代就是二十等爵,分別為:一級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漢朝也基本承襲,亦有改動。比如關二哥的漢壽亭侯。

唐代則是九等。凡爵九等:一曰王,食邑萬戶,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戶,從一品;三曰國公,食邑三千戶,從一品;四曰開國郡公,食邑二千戶,正二品;五曰開國縣公,食邑一千五百戶,從二品;六曰開國縣侯,食邑千戶,從三品;七曰開國縣伯,食邑七百戶,正四品上;八曰開國縣子,食邑五百戶,正五品上;九曰開國縣男,食邑三百戶,從五品上。

明代則是親王、郡王、公、侯、伯。然後又有了鎮國將軍、輔國將軍等一系列複雜的世襲爵位。

清代大家相對熟悉,也就不多說了。

說這些意思是:五等爵位也就是周朝在用。咱們一說爵位就這五等主要是儒家崇周的原因。至於歐洲爵位的問題,其實相對簡單一些。中世紀大多數爵位還是和領地有關。領地有限,想象力也不會太豐富。中國從東漢起,除了明初少有和領地直接掛鉤的爵位,自然也就更加豐富。

標簽: 食邑  爵位  開國  庶長  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