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近代西方為何能主宰世界

作者:由 蛋先生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6-09-06

現代世界是西方人的世界、是西方文化覆蓋下的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法律、教育、交通幾乎無一不是西方人的東西。這源於工業革命以來西方的極端強勢與對世界的空前的掌控力。

那麼,近代西方為何崛起成為世界的翹楚?東方為何衰落?為何是歐洲人征服了世界其他地區,而不是相反?人類文明發展的潛在規律是什麼?

這個命題十分宏大,西方能夠崛起,具有不確定性很高的眾多的因素。該事件無法在實驗室中重現,從而進行確定的科學研究,因此也無人能給出一個切實客觀的原因。

本文中,筆者將透過對比四本書:《全球通史》、《西方將主宰多久》、《槍炮、病菌和鋼鐵》、《大分流》的觀點來對此命題進行闡述與分析。

【全球史觀與問題的提出】

全球史觀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的一種歷史觀,又稱為整體史觀。這種歷史觀打破了原有的孤立地區歷史的框架,將全人類的發展作為整體進行研究。

近代西方為何能主宰世界?這個問題的提出正是因為人類研究人文歷史的視野已經擴大到全球範圍。該問題想必是全球史研究中最具意義且最有意思的問題之一了。

【槍炮、病菌和鋼鐵】

暢銷書《槍炮、病菌和鋼鐵》的作者賈雷德·戴蒙德有一次去巴布亞新幾內考察,過程中遇到一位當地的黑人學者。兩人交談甚歡。黑人學者在談話中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為什麼是你們歐亞大陸人征服了黑非洲、美洲、澳大利亞,而不是反過來?”

賈雷德沉默不言,回到家後便潛心研究人類發展的規律,並寫成了這本書。

也許他在書名中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是歐洲人的槍炮、鋼鐵擊潰了世界其他地區的軍隊,是歐亞大陸上的病菌殺死了數以千萬計的美洲印第安人。

但是什麼讓歐洲人造出了槍炮和鋼鐵?這又回到了我們的標題。

賈雷德追根溯源,一直將視野放回人類文明剛剛誕生之際。

【大陸的方向】

咱們看世界地圖,歐亞大陸是最大的一塊大陸。它在地球上的延展方向是延緯度鋪展,也就是東西向的。歐亞大陸人的優勢就在於此。

這有什麼好處呢?為什麼大陸的方向能使這片大陸上的人更具優勢呢?

大家來看四大古文明,他們都處於相近的緯度,相近的緯度意味著相近的溫度和地貌。

由此便很好推斷:公元前一萬多年,中亞某個部族將一種野生的植物——小麥馴化成了農作物,從此過上了農耕定居生活。幾千年後,這一偉大發明傳播到了處於相同緯度的其他部族。這些部落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逐漸成為了文明,建立了國家。

當然,這種同緯度優勢肯定不侷限於小麥。還有馬、水稻、水果等等。

也就是說,正是因為歐亞大陸的延展方向是東西向,因此,技術和文化才會在這片廣袤的大路上傳播和發展。於是就產生了文明、建立國家乃至帝國。

但很可惜的是,黑非洲和美洲大陸都是南北走向的。這意味著南北溫度、地貌、作物差別極大。根本無法傳播和借鑑,自然不利於文明的發展。

這便是地理決定論的觀點。是地理決定了歐亞人相對於其他大陸人的天生優勢。

那麼相較於中國人、阿拉伯人,同處歐亞大陸上的歐洲人的優勢在哪裡呢?

【莫里斯定律】

莫里斯定律的說法是:驅使人類進步的三種負面情緒——懶惰、貪婪和恐懼。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咱們以人類歷史的轉折點——地理大發現為例。15世紀開始,葡萄牙西班牙開闢了通往東方的新航路,並發現了美洲大陸。

驅使他們探索、前進的正是對財富的貪婪。發明各種機械、工具代替人類勞動正是因為懶惰。而對死亡的恐懼又不得不迫使人們研究大自然的規律用以航海。

於是世界的財富湧向西歐,直接促進了文藝復興並奠定了工業革命的基礎。

【需求決定技術進步、而地理決定了需求】

莫里斯定律可以總結成——需求決定了技術進步。而決定需求的卻還是地理。

葡萄牙國王為什麼要拼命拓展航路?因為他需要貿易帶來的利潤購買、製造槍炮。並以此與周圍各國競爭!

對,競爭才是實質原因。而導致競爭的正是歐洲的地理。

歐洲的地理環境十分破碎,到處都是半島、島嶼,中間又有阿爾卑斯山隔斷。導致了它難以被統一。

大家來看下羅馬的巔峰時期版圖。其控制區域皆為沿海地區。因為羅馬的優勢是海運,它必須依靠海運輸送兵力和物資。而深入內陸便根本無法在茂密的森林中與日耳曼人拼殺。

羅馬尚且如此,那羅馬之後更無一國能夠統一如此破碎的歐洲。

由此到了近代,歐洲小國林立。小國林立便要競爭,於是技術、科學、思想便得到廣泛交流和傳播,為了競爭西、葡千方百計去發展商路。這種事態很像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那時百家爭鳴,文化發達、科技昌明,也是中國歷史上競爭最為激烈的時期。

但很可惜。中國的地理是塊渾圓的大陸。且東西有多條大河相同。交通極為方便。於是秦王一統六合。

統一大帝國固然有自己的好處,但壞處就是沒有競爭。

鄭和下西洋是沒有獲利的,因此也得不到臣民的支援。這與西方的航海有本質區別。當然,西方的大航海之所以成功,更重要的是因為歐洲比中國離美洲更近。即便中國擁有了其他條件,同樣也是

需求決定技術進步、而地理決定了需求。依舊是地理決定論。

當然,西方的大航海之所以成功,更重要的是因為歐洲比中國離美洲更近。即便中國擁有了其他條件,同樣也是不可能發現美洲的。

【工業革命前的英國和中國】

大航海時代的人手捧著黃金白銀,歡呼著、感嘆上帝的眷顧。但他們也真是想不到,這些財富還只是西方崛起這頓饕餮盛宴的開胃菜。

多年後的工業革命,真正讓白人在這個藍色星球上隻手遮天。他們的炮艦開到了這個星球上的每一個角落。

中國人總是會思索,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在中國誕生?

中國人早在宋朝便廣泛使用煤,工商業極其發達,並且發展出了紙幣和金融體系。為什麼沒有沒有更進一步?

這其實有很多客觀原因。

首先一個是經濟中心的南移。靖康之亂後,南宋於杭州建都,整個中原文明中心南移至江南一帶。而後蒙古滅金、南宋,又將整個工商業氛圍打散,並且,加劇經濟中心南移。

到了明清時期,江南經濟中心的百姓根本用不起來自遙遠山西的煤。煤的持續使用被打斷,自然就無法催生工業革命。

那英國呢?因為煤礦靠近港口,而英國又是島國。使得煤的運費很低,能夠輕易讓全國人民用煤照明。

【蒸汽機的改進】

光有煤沒有用。工業革命的更重要的代表是蒸汽機。

但其實中國也有類似機械。而最早的蒸汽機古埃及人就已發明。

但其他地區的蒸汽機並不能持續使用到近代。為什麼?

一來原始的蒸汽機要使用大量的煤,二來實在也沒有特別需要用到的地方。

而英國的煤礦卻有這樣的運氣,持續使用原始蒸汽機達200年之久。因為英國煤礦中有大量積水,需要用蒸汽機抽水!而煤礦中本就有大量煤供給蒸汽機。

200年時間,足夠逐步改進。直到瓦特的畫龍點睛。

【總結】

工業革命固然還需要其他因素的支撐,比如殖民地的農業供給、原料提供與市場需求。關於殖民地對於近代資本主義的重要性已經有太多的論文和著作論證過。

咱們今天討論的是西方崛起的原因。到底應該支援地理因素完全主導的長期註定論,還是煤礦抽水這種偶然因素所致的短期偶然論?

筆者認為,該命題的原因二者皆有之。這樣宏大的命題,本文一開篇就已說明不可能切實地闡述清楚。

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提出可以證偽的論點就實屬不易。比如,因為煤是工業革命的必要因素,你如果能夠證明“中國明清時期用得起煤”,那就能推翻本文的英國工業革命的起因。

能夠證偽的理論在討論此問題時就是好理論。相比較於以下這些“壞”理論:

因為歐洲人是上帝子民,所以他們就厲害。

我泱泱中華,炎黃子孫,就是最牛的民族。

此類理論就是絕對主觀的理論,無法證偽,也就不足信。

本文闡述的長期地理決定論與短期偶然論都能一定程度地證偽。對於解釋本命題也就聊勝於無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