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古代文化常識(十)

作者:由 啊李陪你走高三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1-12-29

距離高考75天

今日複習要點:古代官職(二)

(20)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曆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範圍漸小,其地位漸低。《張衡傳》:“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

(21)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如李斯曾任長史,相當於丞相的秘書長。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赤壁之戰》:“ 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亂江東,為孫權長史。”

(22)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韓愈曾先後任過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23)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出師表》提到的郭攸之、費褘即是侍中。

(24)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階官員,分管各司事務。如《張衡傳》“公車特徵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車騎門戶的官名。

(25)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如《出師表》所說的參軍蔣琬。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如陶淵明曾任鎮軍參軍,《後漢書》著者范曄曾任劉裕第四子劉義康的參軍。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如杜甫曾任右衛率府胄參軍、華州司功曹參軍,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戶曹參軍。

(26) 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於丞相,如《屈原列傳。》:“令尹子蘭聞之大怒。”明清時指縣令,如《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並受促織恩蔭。”

(27) 尹:戰國時楚國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鴻門宴》“楚左尹項伯者”,左尹地位略高於右尹。

(28) 都尉:職位僅次於將軍的武官。如《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29) 冏卿:太僕寺卿的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記》中“賢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因之”是吳默的字。

(30)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31)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

(32)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如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如《梅花嶺記》“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洪承疇降清後曾任七省經略,駐紮江寧。

(33) 刺吏: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吏,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34) 太守: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桃花源記》:“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35) 都督: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長官亦稱“都督”,相當於節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嶺記》:“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劉肇基是駐地方衛所的軍事長官。

(36)撫院”“撫臺”“撫軍”。如《五人墓碑記》:“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毛一鷺。”撫吳,即擔任吳地的巡撫。

(37)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登泰山記》:“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

(38)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如《赤壁之戰》:“以魯肅為贊軍校尉。”魯肅當時擔任協助主帥周瑜規劃軍事的副將。唐以後地位漸低。

(39)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水滸傳》中的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

(40)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如《水滸傳》中的魯提轄魯智深。

(41)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赤壁之戰》:“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42) 功曹:是郡守、縣令的主要佐使。主管選署功勞。東漢各州亦有功曹,而名稱略有變更。屬司隸校尉者稱功曹從事,下設門功曹書佐等協助處理選用人員等事。其他的功曹從事改稱治中從事(見“治中”),屬員仍稱功曹書佐。歷代沿置。兩晉、南北朝多改稱西曹,也有並設西曹、功曹,官名有功曹從事、功曹史、西曹書佐、西曹參軍等 。

(43)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孔雀東南飛》:“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

(44) 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如《促織》:“令以責之里正。“

(45) 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如《促織》:“里胥狡黠,假此科斂丁口。”

(46) 掾:原為佐助的意思,後為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掾史;掾吏;掾屬;掾佐。是中國漢朝時中央朝廷和地方官署內設辦事機構“曹”的長官。掾均由府主(本府的長官)自行任命。三公府掾、刺史府掾官秩可至四百石或三百石,此類高階掾的任命需要向上一級官署上報備案;此外還有不需要上報備案即可任命的下級掾,官秩百石。縣諸掾的官秩都在百石以下。

(47) 僕射:魏晉南北朝至宋尚書省的長官。僕射起源較早,秦律中有僕射稱謂。漢代僕射是個廣泛的官名,自侍中、尚書、博士、謁者、郎以至於軍屯吏、騶、宰、水巷宮人皆有僕射。僕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 諸官之長稱僕射。後來只有尚書僕射相承不改,至於宋代。其他僕射的名稱大都廢除。故魏晉南北朝至宋的僕射,專指尚書僕射而言。

標簽: 僕射  長官  官名  經略  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