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作者:由 戰術大米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18-01-02

七王國的騎士包含誓言騎士嗎

說到中世紀,我們腦海中浮現總是幾幅固定的影象:城堡、宴會、教堂、黑死病,還有貧困的農民,然而,中世紀最令人興奮的象徵可能是騎士,在我們的印象中,這些騎士常常被描繪為英雄人物,他們佩戴著鋒利的寶劍、身穿閃亮的盔甲,到處行俠仗義,儼然如同美德的化身。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但另一方面,在中世紀時期,騎士引起人們的尊敬,卻不全是因為精良的裝備和高尚的美德,而是因為他們擁有的強大武力,在火藥被引入歐洲前,騎士一直是戰場上的核心,即使所有計程車兵都逃離了前線,他們也會戰鬥到底——至少在傳說和文學作品中是如此。

騎士的誕生

第一批騎士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紀,當時,羅馬帝國剛剛滅亡,整個歐洲陷入了動盪不安之中。在這種局面之下,治安幾乎不復存在,鄉村地區更是盜匪橫行——平時,人們只要離開了村莊,便會有性命之憂。為保證土地和財產的安全,領主們紛紛組建了自己的武裝力量,其中一部分領主和他們麾下的隊長,便成了後來騎士的雛形,至於另一部分騎士則源於自耕農階層,在同盜匪的戰鬥中,一些人掌握了高超的戰鬥技巧,他們後來逐漸被領主吸納,成了軍隊的骨幹成員。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法蘭克王國版圖大致在今天的西歐境內

羅馬帝國崩潰後,西歐也成了群雄爭奪的戰場,經過百餘年廝殺,許多新生的王國建立起來,填補了羅馬人走後的權力真空。這些王國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法蘭克王國,他們原本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但從5世紀後,他們的勢力卻逐漸擴大,最終掌握了今天法國和德國境內的大片地區。隨後幾百年裡,法蘭克王國分分合合,王權則逐漸旁落到了掌管宮廷事務和王室地產的宮相手中。751年,當時的宮相——矮子丕平廢除了法蘭克國王,自己登上了王位,由此建立了加洛林王朝。也正是在這個王朝,出現了當時影響最深遠的君主——查理大帝。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查理大帝,他在國內也被譯作“查理曼”

在位期間,查理頻繁對周邊地區發動戰爭,並擴大了王國的統治範圍。同時,查理大帝還組建了禁衛軍——他們在戰場上作為精銳衝鋒陷陣,平時則是國王的騎馬護衛。作為回報,許多成員獲得了土地和封號,由此成了早期的騎士。在查理大帝的統治下,這些騎士的功績也得到了廣泛傳播。

814年,查理大帝病故,他的兒子們將王國分成了三部分,混亂再一次降臨了歐洲。之前,在查理大帝的統治下,中央政府還能大體維持秩序,但隨著各方陷入混戰,地方權力逐漸落入了領主手中。另一方面,國內的治安也急劇惡化:肆虐鄉村的不僅有不法之徒,還有來勢洶洶的維京人——從8世紀開始,這些剽悍的海盜離開了北歐,從海路順河流而上,大肆洗劫沿途的城市和村莊。面對威脅,領主和國王們自顧不暇,將領土分封給屬下,讓每個人對自己控制的區域各自負責。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維京人的到來進一步削弱了西歐地區的王權

正是因此,在中世紀,各個地區最終被劃分成了許多的小塊領地,它們也是騎士賴以立足的基礎。作為回報,一旦戰爭爆發,領地的所有者要響應號召,為領主戰鬥和服役。另一方面,領主對騎士的支配權也不是絕對的,按照當時的慣例,騎士一年只有義務為領主無償服役約40天,如果遇到戰爭可以延長到60天,如果超過了期限,騎士便有權帶領隨從返回封地,以處理手頭的各種事物。

從“國王的騎士”到“上帝的戰士”

在中世紀,除了領主和國王代表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政治勢力,也和騎士的生活密切相關,這個勢力就是教會。自從騎士階層崛起之後,他們便始終是教會拉攏的物件,不過,雙方實際的關係非常微妙:當時,教會也聚攏了大量財富,它們成了騎士垂涎的物件;許多騎士也常常惹是生非,攻擊教堂、神職人員,掠奪後者掌控的土地,雙方的矛盾一度相當嚴重。

在此期間,教會一直試圖利用精神的感化方式,馴服桀驁不馴的騎士。由此誕生了一項運動——即“上帝的和平”,它要求騎士立下誓言,保護無辜者,不攻擊宗教場所。對許多騎士來說,雖然有些不情願,但它解決了一個大問題:之前,一旦發生糾紛,他們只能透過私鬥解決,最終的結果是兩敗俱傷。現在,至少他們可以訴諸教會的仲裁,以處理彼此之間的矛盾。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上帝的和平”限制了騎士進行私鬥

如果騎士向教會立下了誓言,他們將受到許多嚴格的限制,比如說從週三日落到週一日出不得進行私鬥等,嚴重的違反者將被開除教籍——按照當時的觀念,這意味著他們的靈魂將永遠無法得到救贖。

得益於基督教的影響力,在“上帝的和平”發起後的50年,騎士間的衝突有緩和的跡象,但他們的宗教熱情也不斷上升,這讓騎士最終變成了“基督的戰士”。這種變化中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就是1096-1270年間的十字軍東征。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克萊芒會議上,教皇烏爾班二世號召奪回耶路撒冷

當歐洲陷入一片混亂的時候,伊斯蘭教勢力在中東異軍突起,以阿拉伯半島為中心,他們的勢力不斷擴張,其中一部分不斷向西進軍,控制了地中海東岸、北非和大部分西班牙在內的地區,其中就包括了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最初,在耶路撒冷,兩大宗教基本還能無事,但1071年,來自亞洲的塞爾柱突厥人攻佔了這座聖城,並在城內大肆殺戮和掠奪——這一事件在西歐引起了軒然大波。在教皇烏爾班二世的呼籲下,許多歐洲的領主和騎士集結起來,試圖奪回聖地,並趁機掠奪當地的“異教徒”。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對耶路撒冷的圍攻

對十字軍來說,第一次東征可謂相當成功:在1099年,他們收復了聖地,但許多穆斯林也慘遭屠殺——這些暴行激怒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隨後的幾次十字軍東征中,聖地在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反覆易手,雙方的傷亡都極為慘重。

由於遠離本土,後來幾次東征中,十字軍大都敗多勝少,許多騎士和扈從在戰爭中陣亡,更多的人死於疾病,還有千里迢迢前往中東的途中。對那些打著上帝旨意,滿懷信心前往聖城的信徒來說,這些戰爭的失敗更是無異於當頭一棒——這也是宗教第一次遭到了現實的拷問。

授封

騎士的地位一般是父子相傳,而且往往傳給長子。如果確定後,未來的騎士可能會在四歲時開始訓練。最初是學習騎乘小馬,幾年之後,他們會被送到另一名領主家裡擔任侍童(page),平時擔任雜役,閒暇時間,他們需要學會用長矛和弓箭狩獵,還會用木劍和小型圓盾,磨練未來戰鬥的技巧。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最右側手捧頭盔的就是侍童

如果被證明天賦足夠,那麼,侍童會在14歲時被提拔為扈從。他們的主要任務充當騎士的跟班,並且幫助他們處理各種事物,如準備飯食、清潔武器等。同時,扈從還會跟隨騎士奔赴戰場,如果一名騎士失去了武器,扈從將代替他參加戰鬥。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騎士和扈從(右)

一旦在戰場上表現優異,扈從會被進一步授封為騎士。為此,在正式冊封前,他們要參加一項特殊的儀式:在這項儀式之前一整夜,他們需要在教堂內齋戒和祈禱,直到黎明時分,他們將接受沐浴,並穿上一件白色的亞麻長袍。在儀式上,他們將發誓只為上帝而戰。同時,領主將把寶劍置於他們頭頂,由此完成冊封儀式。另外,獲封的騎士還會獲得一定的土地,以便供其購買各種裝備。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授封儀式

在成為騎士後,他還會佩戴特定的紋章,這些紋章基本都是代代相傳下來的,在當時有著特殊的意義。在戰場上,由於騎士佩戴著全套盔甲,他們的面部被完全遮住,彼此無法辨識,而紋章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紋章在中世紀時曾是一種戰場識別符號

一般來說,紋章會被塗在盾牌之上,有時,貴族也會在領地內設定紋章,以表明土地的所有權。基本上,每個騎士和貴族的家族都擁有一套既定的紋章體系,其樣式往往與家族的起源和特點有關,其中有一套固定的配色和模式。通常,在一家之長去世後,其長子會繼承紋章,其他兒子則會使用修改後的版本,它們在設計上基本相似,但存在區域性上的區別。

鎧甲和戰馬

雖然在中世紀,騎士意味著特權,但它也帶來了高昂的開支。尤其是進入中世紀後期之後,越來越複雜的戰爭形態,也給騎士們的裝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來說,一名騎士的全套裝具,價值往往能抵得上一個小型農場。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十字軍東征圍攻耶路撒冷期間,一名騎士的全副裝備,這裡沒有包括馬鎧

騎士的諸多開銷中,尤其巨大的一筆是鎧甲,在中世紀初期和中期,騎士們披掛的是鎖子甲,這種鎧甲用細小的鐵環相互巢狀製成,形成一件連頭套的長衣,這種鎧甲不僅可以減少大部分弓箭對穿戴者的傷害,還可以有效防護刀劍槍矛等利器的攻擊。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鎖子甲

製作一件鎖子甲,需要鎧甲師傅忙碌一個星期,其價格在當時也可想而知。同時,鎖子甲自身也存在缺陷——很難防住重劍、戰斧和狼牙棒等重型武器。為了應對這些武器的打擊,從中世紀中後期開始,逐漸出現了帶傾斜弧度的板甲,但它們的造價較鎖子甲有增無減。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中世紀中後期出現的板甲

其中一個例子是聖女貞德穿著的全身鎧,它是1429年、由圖爾(Tours)的工匠打造的,價值大約是100埃居(當時法國的貨幣單位),相當於今天約15000美元,即至少10萬人民幣。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聖女貞德的全身鎧造價相當於今天的至少15000美元

另外一個巨大的開支是坐騎,一般來說,善於短途衝刺的馬匹,都不善於長途跋涉,也正是因此,騎士的戰馬一般包括兩類。一類是平時騎乘用的,它們的耐力應當更好一些,而另一類則是戰場上的坐騎——為保證能向敵軍發動快速衝刺,它們需要擁有良好的短途爆發力。基於作戰考慮,一名騎士至少需要備有兩到三匹馬。如果戰鬥規模稍微大一些,時間長一些,使用馬匹的數量還要增加。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騎士參戰時不止備有一匹戰馬

戰馬在中世紀有多貴?這裡暫且引用英格蘭地區的一組數字:1374年,普通騎士配備的兩匹馬價格大約是10鎊,如果是良種馬,價格還要更高,甚至能達到40鎊以上,這一數字超過了中小貴族一年的收入;大貴族的座駕數字則更為驚人,甚至有達到300英鎊的。而在當時,一個農民一天的收入只有1便士(1鎊=240便士),普通城市居民的收入只有2便士,對幻想成為騎士的普通人來說,這些也成了一道可望而不可即的門檻。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配有馬鎧的戰馬,值得一提的是,馬鎧的造價同樣相當高昂,基本上與騎士自身的鎧甲相當

另外,由於時代、國家不同,馬匹的價格差異也非常之大。比如說在1210-1310年間,英格蘭的馬匹售價就上漲了整整一倍。在歐洲大陸地區,良種馬也相對更容易獲得,價格也就更為便宜。

武器

除卻戰馬和鎧甲,騎士還需要攜帶大量裝備以迎戰敵人。在戰場上,他們左手持風箏形的盾牌,右手則拿著各種武器,而在眾多武器中,最先使用的一般是長矛。

這種武器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文明起源的時代。在中世紀時,馬鐙和馬鞍都是騎兵的標準配備,它們極大提高了駕馭者的穩定性——這也意味著,他們可以平穩地手持長矛,在戰場上反覆衝鋒。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貝葉掛毯,其中描繪了手持長矛的騎士衝擊步兵方陣的景象

騎士登場之初,使用的長矛大多源自古羅馬和日耳曼人的形制,這些長矛有倒鉤,一旦刺中人體便很難拔出——其製造的殺傷非常巨大。但另一方面,在戰場上,使用者也很難將它們回收。

正是因此,早期的長矛經常是一次性的,樣式上也不能和後來的產品相提並論。自中世紀中期以後,長矛的樣式發生了變化,它們的矛頭變成了平緩的菱形或柳葉形。這些都有利於在突刺敵人時,及時將矛尖拔出。同時,它們也變得更長,到中世紀末期,其長度已經達到了15英尺,即4。5米左右。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中世紀時的長矛樣式

儘管在大部分情況下,長矛都是用韌性良好的梣木、蘋果木或松木製作的,但到了戰場上,它們仍然非常容易折斷,這時騎士就需要用佩劍作戰。

和其它武器相比,佩劍對騎士來說有著巨大的意義:劍既是他們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也是一種有效的近戰武器。中世紀早期的劍,和羅馬帝國時期的形式相差無幾,然而,隨著騎士逐漸成為一個專業化的階層,他們的佩劍也逐漸擁有了自己的特點。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劍既是武器,也是身份的象徵,在戰場上交出佩劍就意味著向敵人投降

從9世紀開始,劍的形狀出現了新的變化,它們的形狀變得更加尖銳,經過這種改良,其重量被集中在靠近握把的位置,這就方便了騎士揮舞和刺殺。同時,其長度則增加到了90釐米。騎士的劍都是單手揮舞的,它們在戰鬥中一般和盾牌配合使用——這和我們想象中的情況略有差異。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中世紀時騎士佩劍的複製品

另外,在遊戲、電影和文學作品中,許多騎士使用的是一種雙手重劍——但這種雙手重劍實際是中世紀接近結束時的產物,它們一部分用於儀式性的用途,而另一部分則用於決鬥,很少在戰爭中使用。

雙手重劍的出現是為了應對新出現的鋼製板甲——它的防護極為全面,幾乎對大部分冷兵器免疫,在這種情況下,重劍便成了對抗板甲的一種手段。在決鬥時,騎士會用它們不斷重砸敵人,直到對方被擊倒或無法站穩,此時,板甲也會受損或露出縫隙,這時,就可以用重劍的劍尖發動致命一擊。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電影和遊戲中出現的雙手大劍實際直到中世紀晚期才出現

另外,除了劍之外,騎士還會攜帶一把短柄戰斧和短刀作為近身武器。與鎧甲和馬匹相比,騎士的武器開銷並不算特別巨大:1340年的英國,一把質量平庸的劍賣6便士,一把戰斧5便士。

優質武器留下的記錄雖然不多,不過依舊可以進行推測:當時,一名鑄劍工匠一個月的收入大約是1-2鎊,一把優質劍需要耗費大約一週,因此,一把中規中矩的劍價格最多不到1鎊,如果要增加裝飾品,產生的費用需要另算。不過,考慮到武器是一種消耗品,用來替換損壞武器的開支有時依舊非常可觀。

聖物

儘管如此,儘管擁有戰馬、鎧甲和武器,依舊不能讓騎士擺脫對死亡的恐懼。也正是因此,他們往往將希望寄託在超自然的力量上。這也是為何中世紀許多騎士會攜帶“聖物”——比如聖人的衣物、頭髮或遺骨。有些教士甚至宣稱,這些“聖物”的威力大於“城牆、壕溝、武器和士兵”。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查理大帝的護身符,其中鑲嵌的是“真十字架”的殘片,還有一位聖人的頭髮

另外,許多西歐的教堂也對它們趨之若鶩:如果他們供奉著聖物,那麼,將會有大批信眾前來瞻仰,這會帶來可觀的收益——但問題在於,聖物的數量是稀少的,但市面上的需求卻如此高漲,因此,在中世紀,偽造聖物的生意應運而生。

透過盜掘古墓,並賄賂神職人員,許多普通的物品搖身一變,成了神聖的紀念品。然後,商人會以天價將其兜售給教堂和騎士。在當年騎士們攜帶的“聖物”中,其實大部分都是贗品。

生活艱辛

以上裝束中,不是所有都是必要的,但如果騎士不配齊它們,就會在戰場上吃苦頭。也正是因此,騎士的一生中,囊中拮据總是在所難免的。

一般來說,在中世紀,最窘迫的騎士來自英國,因為這裡肥沃的土地相對比較稀少,而在歐洲大陸,騎士領地的規模相對更大,他們的經濟情況也相對較好。儘管如此,一旦戰鬥結束,他們還是需要蒐集敵人丟棄的裝備和兵器,另外,他們也絕對不會放過劫掠城市和村莊的機會。不過,這種做法卻是軍隊統帥嚴格禁止的,因為在戰鬥結束後,私自擄掠會破壞軍隊的陣型,還會讓敵人有機可尋,也正是因此,在中世紀,經常有騎士和統帥為此爆發矛盾,甚至釀成譁變的局面出現。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騎士除了從封地獲取收入,另一個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是在戰場和戰鬥結束後進行劫掠

如果一名騎士有幸俘獲了敵人的騎士,甚至是更高階的貴族,那麼,對他來說,這無疑一件走運的事。中世紀時,雙方都有不成文的規定,即不屠殺出身高貴的俘虜。相反,他們會扣押這些人,以索取高額的贖金——這也成了騎士獲取收入的另一重要來源。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在戰場上,騎士很少處死投降的敵方騎士,相反,他們會以其作為人質,獲取高額的贖金

如果騎士不甚走運,那麼,他們的生活一般都相當窘迫。他們只能期望兄長們早早去世,好名正言順地繼承家產。另外一個來源是騎士比武,通常,贊助者會給參賽者豐厚的報酬,表現傑出的騎士會獲得上流社會婦女的垂青。然而,這樣的比賽卻危險重重,例如1240年在科羅納舉行的比武就導致六十多人喪命,到中世紀後期,這些比賽由於過於危險,逐漸在歐洲銷聲匿跡。對那些無望繼承家產,或是身為私生子的騎士來說,他們的境況就更為窘迫,只能靠參加十字軍等方式來出人頭地——在後來的大航海期間,儘管一次遠航往往只有一半人能回來,但仍有大量的志願者參加,在他們中,許多就來自私生子和落魄的貴族階層。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現代人進行的騎士對決表演,即使採取了許多現代防護措施後,這項表演仍可能導致參加者受傷甚至死亡

騎士團

隨著時間流逝,騎士的身份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在對外發動的宗教戰爭期間,許多騎士參加了騎士團,以便在異國他鄉相互扶持。這些騎士團既是軍事組織,也是管理機構和慈善機構。在他們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醫院騎士團,關於歐洲三大騎士團,“講武堂”欄目的早期文章曾有所介紹

其中,聖殿騎士以善於經營聞名。他們推出了一項商業制度:騎士在一個城市存錢後,可以透過某種憑證在另一個城市取出——這和今天的支票非常接近。至於醫院騎士團則致力於為病人和傷者提供救助,這成為後來許多慈善組織的前身。而條頓騎士團則致力於向東拓展天主教的影響力,後來更是擁有了一大片領土。直到今天,條頓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依然以社會組織的形式在歐洲活動。

騎士的衰落

13世紀後,騎士的地位開始下降。儘管他們在戰場上依舊錶現英勇,但戰爭形態已經出現了巨大的改變。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5)期間,騎士的地位第一次遭遇了挑戰。當時,英格蘭軍將長弓兵大量投入了戰場,他們對騎士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在當時,其使用的長弓可以在300米外射穿騎士的鎧甲,進而製造致命傷;產生類似威脅的還有十字弩,它們也在戰場上成了騎士的剋星。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英格蘭長弓兵

另外,在14世紀時,歐洲的步兵裝備了一種稱為斧槍的新武器,它本質上是長矛和長柄戰斧的結合體。當手持斧槍計程車兵遭遇騎士時,它們通常組成密集方陣,用斧槍柄抵住地面,用槍尖對抗騎兵的突擊,如果對方落馬到底,步兵會立刻上前,用斧頭劈砍他們的頭部,在這種情況下,很少有騎士可以倖免於難。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斧槍

14世紀,火藥被引入西歐後,騎士的衰落進一步加速了。火槍和大炮不僅比冷兵器擁有更強的殺傷力,更重要的是,即使資深的騎士也無法找到剋制這些武器的手段。在這種情況下,雖然騎士仍然在戰場上堅持了數百年,直到文藝復興之後才逐漸退場,但它們的衰落從此是開始已經無可避免。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出現在歐洲中世紀中後期的原始火炮

另外,隨著商業的繁榮,傳統的騎士生活也無法維持,尤其是在大批貴金屬從新大陸湧入之後,歐洲的金屬貨幣開始大量貶值,這對依靠地租獲得收入的騎士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而商人則成了社會上的新貴。然而即使到了15、16世紀,騎士形象仍然在民間深受歡迎,只是此時,他們的身份已經不再是職業戰士,而更像是某種行俠仗義精神的化身。

這種熱情甚至持續到了今天,在歐美國家,有大批中世紀騎士的愛好者。在聚會上,他們會身穿鎧甲,手持武器進行各種表演。同樣,在電視、電影和遊戲上,騎士題材也始終是一個熱點,在娛樂玩家和讀者的同時,關於騎士的歷史和傳說也再一次為人們所熟悉。

中世紀騎士漫談——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

騎士也出現在許多遊戲作品中,比如《中世紀》系列、《帝國時代》系列,還有之前發售的《榮耀戰魂》等等

另外,作為一種榮譽稱號,“騎士”的頭銜在歐洲國家始終長期存在。在19世紀的德國和奧匈帝國,政府仍會對錶現優異的人士進行嘉獎,並授予他們騎士的頭銜。同樣的傳統甚至在今天的英國還在沿用,許多政治家、社會工作者、醫生、演藝人員,甚至是外國人都贏得過這一榮譽——其中就包括了美國的導演斯皮爾伯格,還有巴西的足球明星貝利等人。

雖然在過去幾百年,騎士們早已遠離了戰場。至於他們參與的戰爭,都成了歷史中的名詞和遙遠的記憶,但另一方面,騎士的精神並沒有消失,相反,直到今天,無數人仍在對其中的傳說和歷史神往不已。

作者:最後的防線

傳送門:

他們為榮譽而戰,卻總要自己掏錢:中世紀騎士漫談 _ 遊民星空 GamerSky。com

標簽: 騎士  中世紀  他們  戰場  騎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