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春秋諸侯諡號都是單字,為何到戰國開始有君主諡號變成兩個字?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15-07-12

春秋諸侯諡號都是單字,為何到戰國開始有君主諡號變成兩個字?三種不同的紅色2015-07-12 23:21:10

首先瀉藥

剛看到這個題目時,小小的吃了一驚,心想戰國人有很多四個字的名字嗎?沒印象啊。難道是我讀書粗心沒發現?看了補充部分,這才啞然失笑。

題主,趙武靈王、趙惠文王這些稱呼,不是名字,而是諡號。那些君主們有自己的名字,趙武靈王叫趙雍,趙惠文王叫趙何。

諡號,是人死後對他的一種評價,所以說“諡者行跡”。它產生於周代(當然,諡號的產生現在還有爭議,咱就不細說了),周代天子、諸侯、貴族都有諡號,並且產生了相應的規範,這就是《諡法解》。如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齊桓公、晉文公、趙襄子等等。

諡號剛產生時,都是單字,但到發展到戰國,就出現了兩字的。此後諡號或是一字,或是兩字,延續了千年。比如劉邦諡號“高”,稱漢高帝,這就是單字諡,就和春秋時期齊桓公、晉文公一樣。而劉秀諡號“光武”,稱漢光武帝,這就和趙武靈王一樣。曹操諡號“魏武帝”,是一字,而劉備諡號“漢昭烈帝”,卻是兩字。

到唐朝時,諡號字數大大增加,變成了七字、九字、十一字乃至二十多字的。如唐玄宗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就是七字,宋神宗是“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是十六字,嘉靖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是十七字,努爾哈赤諡號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是二十五字,也是中國歷史上諡號最長的皇帝。

為什麼這玩意越來越長呢?無他,其實就是一個從質樸向浮誇發展的過程罷了。諡號的最初的作用是對死者進行評價,這也是其“質”之所在,因此有美諡和惡諡之分,字數也比較簡潔,但後來它的評價功能漸漸喪失,成了顯擺和浮誇的工具,字數也就越來越長了。

春秋諸侯諡號都是單字,為何到戰國開始有君主諡號變成兩個字?鍾期於盡2015-07-13 00:01:34

可以參考《大秦帝國之陽謀春秋》中關於秦昭襄王和秦孝文王二人諡號的來歷,裡面也解釋了為何會取二字的諡號,如圖

春秋諸侯諡號都是單字,為何到戰國開始有君主諡號變成兩個字?

春秋諸侯諡號都是單字,為何到戰國開始有君主諡號變成兩個字?

文中也提到後世有些君王的諡號達到二三十字,且多為專一頌揚帝王,失去諡號本有的意義。

春秋諸侯諡號都是單字,為何到戰國開始有君主諡號變成兩個字?康員外2015-07-13 03:06:37

幸虧你沒去查明清皇帝的"名字"。。。

春秋諸侯諡號都是單字,為何到戰國開始有君主諡號變成兩個字?浪淘狂沙2015-07-14 01:16:46

諡號是君王薨了,繼任者評價他一生功績所用。對於在世王侯有一定警示作用,畢竟誰也不想掛了之後被評為靈,懷之類的。

我猜也是因為時代變革亂世動盪導致諡號變長的。環境所致,就像五六十年代一水兒的建國,文革,八九十年代又是李陽劉陽,王偉張偉。。佳佳,晶晶。。。到詩穎,亞楠。。

戰國不結束是會越來越長的,但到一定程度,大家又有新玩法,誰知道呢。可能叫,趙孝成吉思汗呢。。

不過趙武靈王的諡號很贊,有褒有貶。很正確。

春秋諸侯諡號都是單字,為何到戰國開始有君主諡號變成兩個字?採風使2017-09-16 02:14:14

是用了省稱,比如楚平王的全諡是景平王,後來三閭中的景氏就是景平王后人以其諡號中的景為氏。再比如衛武公的全諡是睿聖武公。

標簽: 諡號  趙武靈  兩字  皇帝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