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歷史上劉備和曹操誰的武力比較高?

作者:由 柏臨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21-04-21

第一,身高差。

劉備比曹操高半個頭。

第二,史載在後世官方兵法書中記載的“軍隊劍法”主要分五家,這五種劍法被記錄在各種官方的兵法書裡。

比如抗倭名將胡宗憲編著的《籌海圖編》就有記載:“天下劍道有五:一曰馬明王、一曰劉先主、一曰卞莊、一曰王聚、一曰馬超。”

陽明先生王守仁的徒弟,明朝軍事大家鄭若曾在《江南經略》有記載:“使劍之家凡六,曰馬明王、曰劉先主、曰卞莊、曰王聚、曰馬超、曰邉掣厚脊短身。”

明朝武學大師、軍事家何良臣的《陣紀》更詳細給出介紹:“劍用則有術也。法有劍經,術有劍俠,故不可測。識者數十氏焉,惟卞莊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主之顧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劍庸或有傳。此在學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也。”

也就是說,在從春秋戰國到大明朝,在真正戰場武學中,這五個人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五大派別,而不是什麼武當少林峨眉青城。

自西漢冶鐵技術成熟,可以鍛造出一米以上的長劍,劍盾兵與劍法成為戰場主流後,這2000年以來的冷兵器戰爭裡,所有軍官、將軍、勳貴世家,都學習的是這五位大宗師的劍術。

只有這五個人的劍法,才是真正的“實戰劍法”。至於什麼越女劍公孫大娘什麼的,不好意思,那是小說而已。真要那麼牛逼,官方訓練軍隊為啥不用他們的?嫌自家軍隊戰力過高嗎?真那麼牛逼,為何不來軍隊當將軍當教頭?別以為什麼“高人隱士”淡泊名利,真正的情況永遠是“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哪有那麼多“民間高手淡泊名利”的事情,你淡泊名利你學武做啥?(反清復明另說)

那麼,這裡的五大劍術宗師是誰呢?

“卞莊刺虎”大家都知道。

但是卞莊子可不是莊周子,而是指一個叫“卞莊”的卞姓村落,就好像後世的陳家太極村那樣的,是一個擅長劍術的村子。

《史記》中有記載,春秋時期,卞莊的一個男子參加戰爭,在戰鬥中用劍術一個人殺了七十多個敵人,力戰而死。從此卞莊成為了天下武學勝地。

補充:古代武人地位低微(將軍是指練兵法的,而不是個人武力),所以這樣強大的武者也只以其出生地為名,而沒有自己的名字,文人史官不屑於將這等戰場上戰死而沒有獲得官位的底層賤民列入史冊。

真實的戰場可不是《真三國無雙》這種遊戲裡的開無雙割草,更不是小說裡的越女劍以一敵千。歷史上能真正在步戰情況下以一敵百的武將那已經是極為少見了,非頂級高手無法做到。在不騎馬不持弓的情況下,步戰能殺死70多個合格士兵的已經是最頂尖的強者。

王聚此人歷史無名,雖然其劍法被後世諸多兵書推崇,但是其人其事卻少有記載。疑為漢代劍道大師“王越”但無確切考證。後世扶桑劍道名家中的“北辰一刀流”傳為王氏起落法的傳承分支,也就是小說電視裡的“迎風一刀斬”。

馬超不用多介紹。

馬明王說的是馬芳,此人乃是明朝中期以後真正意義上的天下第一高手,個人武力所向無敵。戚繼光帶兵雖然牛逼,但是真論個人武力,應該無人能勝過馬芳。

明史

》稱其“大小百十接,身被數十創,以少擊眾,未嘗不大捷。擒部長數十人,斬馘無算,威名震邊陲,為一時將帥冠”。

這是一個出生奴僕,沒有什麼韜略,卻純靠個人武力一路打成都督的超級猛人,真正的天下第一高手。

有武學家嘗言,馬明王的閃電法,便是後世扶桑“居合斬”“拔刀術”的源頭。

最後一個,劉先主,就是劉備。

劉備留名青史的劍術“顧應法”居然是戰場劍法中對於天賦要求最高的,也是少有適合用在馬戰的戰場劍法。

所謂顧應法,取“左顧右應”之意,是極難大成的雙持劍技。

後世扶桑有名宮本武藏者,學了劉備顧應法的幾分皮毛,曰“雙刀流”,便打遍扶桑制霸東瀛,一時無敵。

言歸正傳,總結一下就是——從春秋時期車戰退出歷史舞臺開始,一直到熱武器取代冷兵器的這兩千多年間,在整個東亞文化圈各大軍事家與武學大師所公認的,劉備就是“華夏數千年來戰場劍術的立派宗師之一”。

所以,劉備的個人武力算不算三國第一人或有爭議,但說他是開創了一個流派並在實戰中被認可且傳承千年的頂級武學大宗師,卻絕對是名副其實。

這種事情,只看《三國演義》的是肯定不知道的,羅貫中先生塑造的是明朝文人心中的“明君”,文人眼中的明君怎麼能是武林高手?這不符合重文輕武的明朝讀者的需求和爽點啊!所以小說裡就基本上完全忽略了劉備的真實武力。

其實若以現代人的角度看來,三國演義分明是極大的扭曲和貶低了劉備在各個方面的能力,何來什麼“美化”?

歷史上劉備一生征戰,都是身先士卒衝殺在前。而無論戰爭勝負與否,也不論是否中計被包圍,無數次戰敗,劉備卻從未被人俘虜過,足見其個人武力之強橫霸道。

《典略》裡記載:“平原劉子平知備有武勇,時張純反叛,青州被詔,遣從事將兵討純。”可見真實歷史裡劉備早期的名聲從來不是什麼“仁德”,而是“武勇”。

-=======================================

介於有人說“古代劍是禮器,戰場不用”補充一波。

以下內容若有轉載需要請註明出處——作者筆名“我心昭烈”。

劍法分兩種。

一種是公孫大娘那種“表演型”劍法。

另一種,則是戰場所用的“殺人劍法”,或者稱之為“陣戰劍法”“軍隊劍法”。

表演型劍法漢朝尚未出現,要源於唐朝。

為什麼唐朝會有表演型劍法?主要是因為大唐萬國來朝,少不了各種小國之間的爭強鬥勝,一不小心就死一堆外國人甚至包括他們的王子酋長,導致各種外交糾紛。

於是為了鴻臚寺的外交官員不至於忙的因公殉職猝死外交場合,大唐不得已開啟了“和平管理模式”。

怎麼管理呢?說白了就是絞盡腦汁的設定規定,讓這些外來的蠻夷不要在鬥毆中搞出人命。

於是,各種“為了不殺人而存在的格鬥技巧”,就是在那個時候紛紛湧現。

其中無兵器的格鬥,就是後世著名的“相撲”。

沒錯,相撲這個格鬥技之所以出現,就是為了當時出使唐朝的那些外國朋友不至於在鬥毆的時候把對方打死惹出外交糾紛。

所以規則就是“不許拿武器”“不許用拳頭”“不許穿鞋子踢人”“不許攻擊下體”“不穿鎧甲”等等……

總之,各種規則就是避免打死人。

表演性劍法亦然。

也就是說,這種劍法並不是以“殺人”為目的,而是一種純粹的體育競技,甚至這種劍法之所以存在的基本目的,就是為了“不打死人”。所以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劍舞” ,簡單的說就是“怎麼好看怎麼來”。

後世各種武俠小說裡的花俏劍法,其實都是表演性劍法。表演性劍法的代表人,也就是公孫大娘等。

而殺人劍法,則是純粹為了戰爭而存在的,是戰場上的主流。

為什麼叫殺人劍法?因為它存在的目的只有一個——殺人。

最有效最快捷的殺人。

表演劍法和戰場劍法的區別,就好像馬保國VS特種兵。

當然,持弩騎兵才是戰場上最強的兵種。但是中國自古以來騎兵數量其實並不多,騎兵一般都是一個國家的“特殊戰略武器”,就好像後世的空軍與坦克一樣。常規戰永遠都是步兵為主,而殺人劍法,正是步戰的必需品。

後世電影裡的戰爭大多是看起來很酷的槍陣,但是實際的步戰中,自從西漢冶鐵技術進步後,劍法就變成了主流。

為什麼是西漢開始呢?不是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各種鑄劍大師嗎?

其實,越是所謂的“大師”出名,越說明“劍”在春秋戰國時期只屬於少數人的奢侈品。

不能普及的武器,肯定不是戰場的主流武器。

戰場所需的基本要素就是“普及”和“規模化”,達不到這兩點的,根本沒資格成為戰爭的基本武器。

西漢之前中國的冶金技術很薄弱,金屬無法拉伸太長,任何金屬武器都不能太長太大。

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其實就是一把短劍,劍刃連半米都不到,加上劍柄都只有55釐米。超過50釐米長的劍刃一般只有隕鐵才可以打造出來。這也是隕鐵劍成為傳說的原因。

所以在西漢之前,劍無法成為真正的戰場主流,主流是矛、戈和長槍等長兵器。

然後,西漢出現了炒鋼法。這個改變了時代的冶金大進步,直接改變了戰爭的走向。簡單的說就是,從此之後,劍,劍法,成為了戰爭的主流。

基礎材料學,才是戰爭的主宰者。

重點說一下,刀是屬於劍的一種,還有吳鉤、峨眉刺、匕首這些也同樣,都只是屬於劍的分類。

最初也沒有“刀兵”這個說法,秦漢時期的刀其實指的是刻刀(用來在竹簡上寫字)、剪刀、雕刀這些生活用品,與武器的刀是兩個分類。

後世的刀在漢朝還只被稱為“單刃劍”,或者更詳細的分為“單刃邉掣劍、單刃厚脊劍、單刃繯首劍”等。

總之,刀也好,吳鉤、峨眉刺、匕首、短戟也好,都仍然統歸於劍類。

所謂的刀法,也只是屬於劍法的一個分支。

這個概念一直延續到了唐朝,“刀”的概念才被獨立出來。

為什麼日本的各種武士刀的流派都是稱之為“劍道”而沒有“刀道”這個說法?為什麼日本用武士刀的也都統歸為劍客?就是因為日本劍道是延續唐朝前中期的稱呼。

總之,一切短兵器戰鬥技巧都被統稱為“劍法”,而沒有後世小說中的什麼刀法、匕首法、吳鉤法、刺法、(短)戟法等。

大家可能要問,為什麼說劍(短兵器)才是主流?很多電影電視裡不都是黑壓壓的一片槍林麼?

看,你都說了是電影嘍。“槍陣如林”這樣的形容詞聽起來很酷,但是事實上自從西漢年間冶鐵技術提升後,大部分正規步兵都用的是一手盾牌一手短兵器,而並非是長兵器。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絕大部分長兵器士兵其實都只是雜兵,他們的裝備一般只有矛,不披甲,不持盾,屬於消耗品而已。他們多出自各種臨時組建的低戰力軍隊,屬於輔兵。這種軍隊其實基本上都是一衝就倒,只能搖旗吶喊,或者做為炮灰。這種長矛兵數量雖然往往比正規精軍多,但是在戰場上其實是沒有太大價值的。

這種長矛兵的優點是訓練時間短,造價低廉,不需要披甲當然也批不起。這種廉價長矛兵除非是不怕死的起義軍,否則他們的戰力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這種無甲矛兵與正規精兵交戰,只怕被對面一輪遠端打擊就減員一片,幾輪弓箭弩箭下來直接崩潰。

戰爭的走向,從來不是看輔兵數量的。

幾萬人的輔兵隊伍被幾百人精兵沖垮完全是理所當然。

很多穿越者回到古代就搞一套“竹槍排陣”一類的玩意,還覺得是很先進的東西,其實那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不披甲不拿盾的排槍方陣遇到遠端就是死,竹槍排陣?擠在一起送人頭麼。

槍兵能不能對抗遠端呢?當然也能,披甲持盾即可。

披甲持盾的長槍兵當然也有,但那屬於“特種部隊”,和騎兵一樣同樣需要長時間訓練而且造價極高。

盾牌盔甲很貴的好吧!都覺得努爾哈赤靠13套盔甲起家很勵志,可你真以為13副全套的盔甲很便宜?能稱為“套”的盔甲,可不是隻有一件鐵片衣,還得包括

武器、短武器、頭盔、護心鏡、護腕、護腿、護盾、戰靴,乃至馬鎧與手弩

,這才有資格稱之為“套”。

13副整套的精良武器盔甲盾牌換算金錢沒個幾十上百萬錢想都別想,十三副全套精良盔甲換成長矛足夠組建出一隻近千人的雜牌矛兵。

持盾披甲的精銳槍兵是不怕一般的遠端弓兵的,只有成建制的弩騎兵才能對他們造成威脅。

可以說,這種級別的精銳槍盾兵,確實可以算是極為強大。

在空曠平原地帶雙方擺好陣型對沖,訓練有素的精銳槍陣確實稱得上強無敵。

但是在中原內戰中,長矛長槍的兵種反而用的極少。

為什麼?因為在大部分情況下,槍兵反而被劍兵所剋制。

精銳槍兵(槍陣)的問題不僅僅在於訓練難度和士兵素質的要求比劍兵更高,最麻煩的還是挑地形挑戰場。

若是在空曠平坦的平原地帶上,精銳槍盾兵組成槍陣是非常厲害的,這種陣哪怕遇到重騎兵都不虛。宋朝時期和遼國金國西夏打靠的就是槍陣加弩兵。

但是國人內戰誰和你玩面對面硬鋼啊?又不是那些不懂兵法的蠻夷。

你是“平原無敵”的披甲精銳槍盾兵,那隻要想辦法將戰場放在樹林、山地、巷戰、攻城戰或者水戰這樣的場地,你所謂的“無敵槍陣”基本就廢了。

比如說攻城戰,你拿個三米的長槍怎麼爬雲梯怎麼登城牆?每次看到一些電影裡一群雙手持槍的槍兵拿著長槍圍在城牆下都覺得是在拍搞笑片。

再比如在叢林中,你拿個三米多的長槍怎麼和人打?

所謂的兵法天時地利是什麼?本質上就是用天氣和地型來壓縮對方兵種的戰鬥能力,提高自己的優勢。

為什麼古代要建立“營寨”、“城寨”、“甕城”這樣看起來很呆板可笑的東西?其實就是為了防備成建制的槍兵方陣和騎兵陣,儘可能壓縮他們的組陣空間,把他們的戰鬥力拉到和劍盾兵一個檔次然後兌子。

用相對廉價的精銳劍兵、甚至炮灰級無甲雜兵換掉你的精銳槍兵或者騎兵,那就是贏了。

哪怕二換一甚至五換一都是贏。因為不同兵種的成本擺在這!

為什麼很多時候打仗都是雙方“對峙數月”甚至“數年”,就是因為雙方都是精銳對精銳,誰都捨不得損耗。總想找機會讓對方的精銳失去他們的長處,或者增加己方的優勢,這才不得不對峙。

當對手把戰場放在樹林山地水地等複雜的場所,讓你無法組成陣型,那麼不結成方陣的槍兵對上成本相對低廉的劍兵根本不具備碾壓級別的威力。

馬奇頓方陣什麼的被吹怎麼怎麼強,那也只是“平原會戰”的情況下而已,只要給你換個場地,還什麼無敵方陣,直接就廢了。

明知對面是平原地帶戰力強大的兵種還把戰場放到平原,那是傻。

任何的兵種都有其缺點。

在華夏幾千年戰爭史上,各種特殊的強大兵種都曾經曇花一現,但是最後的結果卻都還是被貌不驚人的“普通兵種”所淘汰。

越強大的兵種往往成本越高,可只要被對方抓住一次機會,不說是打敗,只需要兌子,哪怕是二換一五換一甚至十換一,就足夠改變整體局面。

主流的劍兵雖然在開闊平坦的地形上確實打不過成建制的精銳槍陣,但是適應性廣啊,不挑戰場,什麼場合都能用,無論對手是什麼兵種在什麼環境下都能一戰。

木桶原理大家都知道,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木板。

所以在中國古代的冷兵器戰爭裡,那些優點和缺點一樣分明的兵種如重騎兵、長槍方陣、大象兵、藤甲兵包括聲名赫赫的陌刀陣,最後的結果都是被看似尋常的劍兵淘汰掉。

因為這些奇怪的兵種不管多強,也頂多用來贏個三五次,就會被人抓住缺點針對了。

你花費數倍劍盾兵的軍費訓練了一支強無敵的“槍盾方陣”和“無敵陌刀陣”?行啊,可我憑什麼要和你在空曠地帶和你硬碰硬?換叢林戰、山林戰、據城防守、巷戰、水戰什麼的再來試試?

反正我就是不和槓正面,你平原上“槍陣無敵”又能如何?非要在平原上和你打嗎?

你一刀之下人馬皆碎?來來來,我把戰線拉開,我據城防守,你那麼重的武器能打持久戰?能爬雲梯攻城嗎?你再牛,我十個普通廉價士兵換你一個陌刀兵,你換的起嗎?

戰爭時期人命不值錢。

以己之短攻敵之長?那是傻。

誰能保證戰爭的時候長槍兵永遠能組成陣型?

想辦法讓你兵陣分散,變成散兵線,你槍兵的優勢就沒了。

為什麼沒優勢了?因為在當單對單的情況下,同等水準計程車兵,長兵器打短兵器是劣勢。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跑江湖的都是“劍客”“刀客”,而不是“槍客”,因為在同等武術基礎和身體素質的情況下,長兵器的劣勢太明顯了。

步兵在單對單的情況下,一般也都會選擇用短兵器而不是長兵器,哪怕手頭有長槍,往往也會棄槍用刀劍或者匕首。

所以哪怕是精銳槍兵和騎兵弓兵,也都是要配備短兵器,苦練短兵器技能。

所以大部分情況下,練兵都是以練劍法(短武器)為主,不管你是什麼兵種,劍法都是生存的第一要素。

這就是殺人劍法在歷代兵書中的重要性了。

而軍隊所用的殺人劍法,就是一切練兵兵法的基礎。

標簽: 劍法  戰場  槍兵  兵種  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