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藝術概論 第一章 第五節 審美性(真善美)

作者:由 一個小學生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22-10-29

接下來我們談談藝術的審美性。一句話定義藝術的審美性,藝術是追求美,藝術創作表現美,藝術欣賞接受美。到底什麼是美,美的到底如何定義,對於考藝術概論的考生,非美學專業的理論專業的考生來說,沒必要弄得太清楚。美學是更系統、更豐富、更深入的一門學問。我們只要知道藝術是追求美,能夠從“是否追求美”的角度去看待分析藝術創作、藝術作品、藝術欣賞、藝術批評、藝術教育、藝術傳播等藝術現象就可以。

藝術是真善美的統一。很多書中講到藝術的審美認知、審美教育、審美娛樂、審美體驗等功能,這些都是現象,是藝術的功用。背後的理論支撐,實際上就是藝術的“真”起審美認知作用,“善”起到審美教育作用,“美”起到審美娛樂和審美體驗的作用。這是為了表述清楚,分開講的,實際上真善美是統一不可分割的,認知、教育、娛樂、體驗也是統一不可分割的。

本節的內容要講四個問題,第一,美(審美、美感)是什麼。第二,人類審美是如何發展的。第三,藝術美的特點及與自然美的區別。第四,藝術中美與醜的關係(美的觀念的演變)。

第一、美是什麼?關於美的定義有很多,從古至今有很多的解釋,但是不管怎麼定義美,都離不開人。因為美是人類所能感受到的東西。所以,美感(產生美的感覺)、審美(發現美、感受美、評價美) 和美實際上是一回事,都離不開人的感覺與判斷。人是透過什麼感受到美的呢,上文說過,透過形象。人類對自然界會有審美,自然的物象經過人了人的眼睛,自然的聲音經過了人的耳朵,人類將外界的形式轉化到自己的頭腦中,將外界的事物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才會在頭腦中形成形象,這種形象已經是內外合一,主觀和客觀的合一了。所以,從審美的角度上來說,人類會主動選擇自己覺得好的事物,人類在心中已經有了美的標準。就像魯迅所說,人類的審美意識再如何發展,都不會將大便納入審美的物件。當然,到了現代社會,美的標準已經和以前很不一樣,已經極大的擴充套件了。所以,定義美是什麼,就要從人的角度出發,因為人審美的主體,是真正的審美的出發點。人類對外界的審美,是建立在自身的角度,建立在自身的理念和情感中。所以傳統美學、早期的美學中,人類會認為道德中的善良,認識中的真理就是美。如孔子“盡善盡美”,亞里士多德“美是一種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為它是善”,盧梭“只有把善付諸行動才稱得上是美的”,濟慈說“美就是真,真就是美”,黑格爾“美與真是一回事,這就是說美本身必須是真的”。

在這裡先只是討論美的定義是如何來的,是與人緊密相關的。純粹的自然,沒有人參與,沒有人欣賞的自然,是沒有“美”的意義的,無所謂美還是不美。在現在考試的書中,王宏建《藝術概論》對美的觀點是:美是形式的真理。大家記住這句話就可以。

第二、人類審美是如何發展的。上文說了審美到底是什麼,是一種建立在“人”——審美關係(從人的標準出發的審美觀念綜合)——審美客體(也就是被審美的物件,包括自然界和藝術,以下為方便理解,統一隻討論藝術)這種過程中的。現在講講審美行為是怎麼發展的。從馬克思理論的角度出發,審美源於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人有自己的本質力量,如人能跑、能跳、能使用語言、能拿起東西,有靈巧的雙手能製作各種東西。在人社會實踐的發展過程中,人的力量也不斷的擴充套件,人的可以利用各種工具擴充套件自己視、聽、製作的力量和技能。在這個過程中,人從最初的利用石器和火到現代利用核能,人在改造自然,創造自然的過程中,一方面發現了自然規律,一方面也發現了美的規律。被改造的自然,稱為的“人化的自然”,人在所創造的藝術中“直觀自身”而看到自己作為人的本質力量,從而感到滿足和喜悅,產生了美感。其實只要是人的創作品,不論是藝術品還是生活用品、工業用品,都凝聚著人的價值,都有人的視、聽、說、動、思考的本質性力量在裡面。人看到這些東西,接觸到這些東西,會肯定它們、欣賞它們,實際上是在欣賞自己作為“人”本身。或許欣賞者沒有上述肯定自己的意識,但是在欣賞的過程中,人不僅透過思維,而且以全部感覺(視聽說動思考)在藝術世界中肯定自己。一個被欣賞的藝術是對“我”有意義的,都是以“我”的感覺所及的程度為限,這個意義就是在肯定自身為“人”類的一員。有音樂感的耳朵,有能夠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所感覺到的形象能夠證實自己是人的本質力量,帶有“本質力量感”的藝術品能夠發展起來、產生出來,“人的本質力量”才是一個藝術品最終價值的體現。不僅是五官的感覺,所謂精神感覺、實踐感覺(意志、愛),都只是在藝術中尋找對自身的肯定,這種肯定更高層,肯定自己作為人的意志和愛的力量。

更高一層來理解,人是社會的動物,人是絕大數的時間都是進行社會的活動(如工作、社交、政治活動等),甚至一些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要,有時候都帶有社會性,比如請人吃飯等,請客物件是誰、在哪吃、吃什麼、喝什麼、為了什麼目的等等都是社會性的思考。社會的人的感覺不同於非社會人的感覺,社會的人的感覺更為豐富,這種感覺帶有社會性的需要,比如欣賞者認為“善”這個社會活動規範很重要,他就把 “善”作為美的標準之一。最終,由於生產實踐活動,由於人化的自然,人與現實之間建立起審美關係,才會有越來越多的物件成為人審美的物件(審美客體)。

剛剛說了人在審美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藝術作品(審美客體對人也是有影響的(反作用)。在社會實踐發展過程中,藝術也不斷加強人的審美能力,我們欣賞的優秀藝術品越多,審美能力也就越強。人與藝術是彼此相互聯絡,相互制約,又在實踐的條件下相互轉化。隨著實踐的發展,人掌握越來越多美的規律,把握美的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不斷增強,對藝術的研究也不斷地深入、改造和更新。藝術(審美客體)日益豐富,反過來可以作用於人(審美主體),促進人的審美認識和審美鑑賞能力日益提高。

第三、藝術是真善美的統一。什麼是真、什麼是善呢?關於美的起源和概念,相信我們已經解釋清楚了。有一個簡單的定義,也是很多藝術概論書中認可的,即“美是形象的真理”。那麼藝術中的“真”就是用形象和美表現出來的“真理”。關鍵是都藝術中的真理怎麼理解?藝術中的真理和哲學的真理、科學的真理是不是一回事?我們知道,藝術中的真與現實中的真是不一樣的。一幅畫中的蘋果是不能吃的,畫中的人是不能呼吸的,但是我們依然覺得真實、美、可貴,那這種“真”僅僅就是很像、形似的意思嗎?還有一些藝術表現力很強,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誇張的手法,就是不“真”了嗎?所以,藝術作品和現實像不像不是“真”不“真”的判斷標準。美學上,把藝術作品中的“真”定義為本質的真、生活的真理。關鍵是,本質的真、生活的真到底指的是什麼?黑格爾認為“真”是真理,也就是他的哲學中定義的理念的真理、邏輯。李澤厚的美學中也將“真”定義為人和自然發展的邏輯、規律、真理。真實的情況是,藝術在創作和欣賞的過程中,作者和欣賞者真的是確定自己要表現哪一個客觀規律嗎?或者說在欣賞的過程中,欣賞者體驗到的感官的快適和理性的滿足,是不是每一次都能體會到藝術作品傳達的所謂的“真理”、“規律”、“邏輯”呢。另外一種觀點認為,藝術作品中的“真”是並不僅限於客觀的“規律”,而是一種讓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1],感受到自己與自然(自然而然)並不是分離的,有一種天人合一的感覺,也就是“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覺。人本來就是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中的,是整體世界的一部分,本來不分主體客體,不分高低貴賤,用佛教的話是眾生平等,用道家的話是和光同塵。但人往往是自我孤立的,把自己孤立在世界之外,把自己和世界對立起來,考慮自己能從外部世界得到什麼,自己能對外部世界做什麼,把自己和外部世界看做一種交換關係,自己作為主體,世界作為客體。人在創作藝術、欣賞藝術中,在審美的最高階段,會達到一種“忘我”的狀態,忘掉了時間、忘掉了凡俗的世界、忘掉了自己,這種忘我打破了自我的孤立,這是一種真正的“存在”,這種“存在”就是“真”的含義。不僅僅是藝術欣賞,現實生活中我們自身在某種情緒的體驗之下,往往會忘記控制自己,很多反應都是自然而然的狀態。事後回想起來,覺自己要麼是得意忘形了,要麼是相思成疾,如果用功利的角度看待這種狀態,就會覺得後悔。所以,從迴歸“存在”狀態的這種觀點出發,“真”與“善”都是讓人脫離了自己的觀念,脫離了社會的糾纏,回到世界、回到“存在”的這種狀態。當然,也有一些美學家把藝術中“善”理解為社會中的高尚道德。不論理論家的觀點有什麼分析,關於藝術是真善美的統一這一點,很多理論家都是認可的。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分析藝術創作是不是追求和表現真善美,藝術作品有沒有蘊含真善美,藝術欣賞是不是追求和接受了真善美。從真善美的角度,我們也可以得出藝術的功能具有審美認知、審美教育、審美愉悅的功能。上文已經說過了,不再贅述。

第四、藝術中美與醜的關係。醜在藝術學裡面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概念。我們可以把醜理解為外在形象上的醜陋和精神上的醜惡。在藝術中,醜有三種表現的形態,第一是絕對醜的藝術形象,在藝術中醜的人、事、物,往往是與美的形象對立,如邪惡與正義,狠毒與善良,醜是為了對美進行襯托,比如《紅色娘子軍》裡的南霸天、《白毛女》裡的黃世仁、《紅樓夢》裡的薛潘,這些醜的人物形象是為了襯托美的形象。這樣的人物形象也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的塑造,因為從美學的角度上來說,它具有典型性,高度鮮明高度概括,在現實社會中具有代表性,能找到很多與之相類似的人,藝術形象是一種“熟悉的陌生人”,所以我們會覺得藝術家塑造的很像。

第二種藝術形象是美和醜的交融,也就是一些藝術形象中既具有醜惡的一部分,又有美好的一部分,如《紅樓夢》裡面的王熙鳳,美麗而狡詐、機關算計,《巴黎聖母院》裡面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外表醜陋,但是心靈善良、見義勇為,《卡門》裡面的吉普賽女郎,美麗而桀驁不馴,這些藝術形象讓人愛恨交加,也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

第三種藝術形象是以醜為美。19世紀中葉以來,一些西方的美學家藝術家,認為人們對美的欣賞已經過時,他們認為醜的、奇怪的、畸形的,這些形象也是一種存在,也是人類所能認識到、並在世界中真實存在的東西,而這些形象往往更具有衝擊力,更具有藝術表現力。在現代藝術和後現代藝術中有一些藝術作品,把醜抬到至高無上的地位,以法國象徵主義波德萊爾的《惡之花》為最早代表,去描繪一些醜的事物作為象徵,[2]表現出藝術的詩意之美。在傳統的美學中,醜是一種被否定的物件,是為了映襯美的。在現代和後現代的藝術中醜成了審美的物件,成為了一種表現藝術的創新能力和藝術的表現力的標誌,一些在視覺上、聽覺上並不是能引起感官愉悅的藝術作品,甚至是一些破壞傳統美的作品,因為具有衝擊力和思想的深度而受到高度認可。

藝術概論 第一章 第五節 審美性(真善美)

《蒙娜麗莎·達利》[3]

在彭吉象《藝術學概論》中,藝術的特性分為形象性、審美性、主體性。形象性和審美性我們已經進行了說明。關於藝術的主體性我們再談一談。古今中外,大部分的藝術作品,都是一個藝術家完成的,這種一個人完成的藝術作品,帶有鮮明藝術家個人風格,這就是藝術創作的主體性。(精神性決定了個性、創造性、獨創性、欣賞具有個性差異)

最後,我們學寫以上藝術很多特性以後,我們把這些特性都綜合起來,就可以給藝術下一個定義了,到底什麼是藝術?藝術是由人創造的,社會的、審美性的、形象性的認知。這個定義是傳統的,對從古至今大多數的藝術來說適用的一個定義。當然,現代社會後,藝術經過進一步的解放,定義有了新的發展,藝術不一定是要追求美了,不一定要追求真理了,我們在講到現代主義藝術和後現代主義藝術時,再進行詳細的闡釋。

[1] 海德格爾的理論和王夫之、王陽明、莊子坐忘

[2] 《獻給美的頌歌》波德萊爾

你來自幽深的天空,還是地獄,美啊?你的目光既可怕又神聖,

一股腦兒傾斜著罪惡和善舉,因此人們把你和酒漿相比並。

你的眼睛包含著落日和黎明;你像雷雨的黃昏把芳香播散;

你的吻是春藥,你的嘴是藥瓶,能使英雄怯懦,又使兒童勇敢。

你出自黑色深淵,或降自星辰?命運受惑,像狗追隨在你裙下;

你隨意地播種著災禍和歡欣,你統治一切,卻沒有任何報答。

美,你在死人身上走,還要嘲弄;你的首飾中有魅力的是恐懼,

兇殺在你最珍愛的小飾物中,在你驕傲的肚皮上淫靡起舞。

蜉蝣花了眼,朝你這蠟燭飛去,嘶的一聲燒著,還說:火炬有福!

情郎俯在美人身上氣喘吁吁,好像垂死的人撫愛他的墳墓。

這有何妨,你來自天上或地獄?啊美!你這怪物,巨大、純樸、駭人!

只要你的眼、你的笑、你的雙足,開啟我愛而不識的無限之門!

[3] 達利奇思妙想地對哈爾斯曼說:“我想當一回蒙娜麗莎。”於是經過後期處理,蒙娜麗莎換上了達利圓睜的眼睛和標誌性的鬍子,青筋暴露、汗毛濃密的巨大手掌,捧滿了錢幣……這幅作品同樣表露的是他們玩世不恭的態度——現實不重要,創造出的超現實才重要。用哈爾斯曼的話來說:“達利的鬍子,是現實世界中的超現實的存在。

標簽: 審美  藝術  美的  藝術作品  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