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轉捩點背景(3)——拉普拉塔聯盟(3.巴拉圭&4.大南美戰爭-上)

作者:由 Turningpoints中文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21-07-27

在1921年和1922年,此時“終戰革命”的浪潮已經卷過舊大陸,正撲向新世界。南美大陸上的每一個種植園主和寡頭似乎都能感受到那支懸在他們頭上的利劍。

藍色年代的紅色巴拉圭

阿根廷已經在1921年建立起來了社會主義政權,而毗鄰革命策源地阿根廷的巴拉圭,他自1904年革命之後長期的派系鬥爭和政局不穩定似乎都標誌著他的1920年代註定不平靜。

1904年開始,自由黨掌握了巴拉圭的政權,從此開始了藍色時代(Años Azules,因為巴拉圭自由黨同時也被稱為藍黨),但是截至1922年,巴拉圭一共更換了15位總統,期間1908年和1910年的政變先是將巴拉圭自由黨割裂為了激進派(Radicales)和公民派(Cívicos)兩派,隨後激進派內部又分裂出由愛德華多·舍雷爾和曼努埃爾·貢德拉分別領導的兩派。1920年貢德拉當選巴拉圭總統,在舍雷爾試圖破壞貢德拉的政府內團結後,貢德拉辭去了總統職務,轉由其相對溫和的支持者尤西比奧·阿亞拉(Eusebio Ayala)臨時擔任。而舍雷爾的支持者阿道夫·奇力夫(Adolfo Chirife)在得到了舍雷爾及其擁躉和紅黨的支援後,旋即成為了巴拉圭總統寶座的最有力競爭者。

轉捩點背景(3)——拉普拉塔聯盟(3.巴拉圭&4.大南美戰爭-上)

尤西比奧·阿亞拉(Eusebio Ayala)

臨時總統尤西比奧·阿亞拉試圖阻止選舉實施的嘗試最終促成了巴拉圭內戰的爆發。1922年5月曾經隸屬於第一、第二和第四軍區的大約2000名士兵,作為舍雷爾的支持者們打出了“憲政軍”的旗號,從巴拉瓜裡(Paraguarí)向首都亞松森挺進並於6月9日包圍了首都。雖然阿亞拉組織了超過600名正規軍士兵和1000餘名武裝士兵進行防禦,但是仍然難以突圍。

在包圍持續了超過20天后,超過 2000名守軍士兵、海軍士兵和武裝的海軍工會的無政府工團主義者在亞松森宣佈起義,並且很快在准將准將何塞·費利克斯·埃斯蒂加里維亞(José Félix Estigarribia)領導下佔領了城市。埃斯蒂加里維亞曾經在智利進行軍事進修,在那期間他接觸到了社會主義思想,而歐戰作為出訪武官於法國親歷戰壕中士兵的譁變,乃至法國戰敗後的社會混亂更加深了他對於社會主義這種意識形態的信念。他的領導對於亞松森起義的成功可謂至關重要。

轉捩點背景(3)——拉普拉塔聯盟(3.巴拉圭&4.大南美戰爭-上)

埃斯蒂加里維亞(José Félix Estigarribia)

面對著首都爆發的革命,阿亞拉和少部分仍然效忠於貢德拉的激進派自由黨人則趁著混亂向西北方向逃離了亞松森。而就在同日,阿根廷的軍隊越過了國界佔領了巴拉圭城市皮拉爾和盧克。很快阿根廷就在皮拉尤和亞瓜龍擊敗了憲政軍,6月28日至29日阿根廷軍隊對巴拉瓜裡發動了空襲,但是除了擊落憲政軍方面的飛機外並無其他戰果,實際上阿根廷軍隊向城內投下了大量宣傳手冊。次日,阿根廷人對城市發起了進攻並佔領了城市。到了7月8日,阿根廷軍隊已經抵達了亞松森的郊外,巴拉圭市民和海軍士兵在城內舉行了盛大的遊行。7月14日,在阿根廷軍隊的幫助下肅清了“憲政軍”的殘餘力量後,亞松森的軍民宣佈在巴拉圭成立委員會,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而僅僅2個月後,智利的軍官們和他們的軍事委員會在憤怒的左翼的擁簇下進入國會(詳情可見上篇文章《轉捩點背景(2)——拉普拉塔聯盟(2。智利)》),取代了原來的政府。阿根廷立刻承認了這些國家的新政權,並且表示願意為他們瀕臨崩潰的經濟提供幫助,在這種情況下三國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密起來。

查科戰爭

社會主義在巴拉圭、智利和阿根廷三國的勝利無疑令周邊的國家感到恐慌起來——玻利維亞那些從瓦解的艾柳中脫出的印第安人依然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而秘魯和巴西的大土地主和寡頭們則擔心南方的革命者會煽動本國的勞動者進行顛覆,更遑論玻利維亞同巴拉圭和智利兩國之間、智利同秘魯之間仍然存在不少土地爭議亟待解決。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在秘魯和巴西的支援下,玻利維亞打算藉著過去數年當中,在查科平原邊境上利用堡壘推進所取得的優勢一勞永逸奪取查科,如果有可能的話,消滅掉巴拉圭新生的社會主義政府。

轉捩點背景(3)——拉普拉塔聯盟(3.巴拉圭&4.大南美戰爭-上)

玻利維亞的大多數原住民農民生活在名叫“艾柳”的土地公社當中

玻利維亞在硝石戰爭之後才能夠憑藉智利在《安孔條約》中佔領安託法加斯塔後之支付給自己的補償款和此時世界貿易的繁榮,開啟了現代化程序。終於在進入20世紀之後,玻利維亞擁有了一個能夠統攝全國的政府。當玻利維亞的軍隊開拔進入查科平原的時候,玻利維亞精英眼中全套德械武裝的玻利維亞軍隊一定能像普法戰爭和大戰中那樣壓制裝備法械接受法國訓練的巴拉圭軍隊,更何況巴拉圭剛剛才經歷了一場內戰。玻利維亞在1923年6月15日出兵佔領了北查科荒漠中的亞基薩卡鹹水湖地區,查科戰役爆發,同時這也在日後被認為是“

大南美戰爭(Guerra de Sudamérica)”

的開端。

戰爭初期,巴拉圭由於戰爭準備不足且裝備陳舊、缺少武器而明顯處於下風。雖然戰爭初期,巴拉圭得到了阿根廷和智利的通訊協助及一些經濟上的支援,但玻利維亞在人力和裝備的上的優勢,以及部分德國教官的參與使得措手不及的巴拉圭節節敗退,而玻利維亞人勢如破竹勢地佔領了大部分查科地區並將戰線推進到巴拉圭河上的康塞普西翁。1923年12月玻利維亞的軍事動員已經結束,他們在德國的教官策動下試圖發起攻勢突破巴拉圭河的沿河防禦並實現對查科地區的完全佔領。一旦玻利維亞的攻勢取得進展,卡薩多港、康賽普西翁乃至巴拉圭的首都亞松森都將被直接威脅。終於在巴拉圭公社政府的要求下,次年1月,阿根廷的軍隊渡過皮科馬約河協助此時已經岌岌可危的洛佩斯元帥城(Mariscal Lopez)和納納瓦(Nanawa)佈防,同時另一隻渡河部隊則收復了被玻利維亞軍隊佔領的巴利維安(Ballivián),智利的武器和物資也透過阿根廷的鐵路向巴拉圭國內運送以支援巴拉圭進行這場戰爭。

轉捩點背景(3)——拉普拉塔聯盟(3.巴拉圭&4.大南美戰爭-上)

戰爭初期的巴拉圭士兵們

1924年3月巴拉圭完成了全國動員,雖然巴拉圭的軍隊人數仍然不如玻利維亞這些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的瓜拉尼人早在三國同盟戰爭時期就已經表現出了無畏的犧牲精神,而現在他們的背後有了阿根廷和智利的物資和軍隊的支援。相比之下被強行徵發的印第安農民組成的軍隊在熱情、勇氣和作戰頭腦上都比不過巴拉圭軍隊。在巴拉圭的攻勢下,玻利維亞人放棄了最終到達亞松森的戰略目標轉而進入戰略防禦。到了7月情況對於玻利維亞人而言變得更加糟糕了,巴拉圭和阿根廷聯軍在阿里瓦塔要塞(Fortín Alihuatá)包圍了玻利維亞的第4師和第9師的超過8000名士兵,最後7500名士兵向巴拉圭軍隊投降並上繳了超過8000杆步槍、536挺機槍、25門迫擊炮、18門野戰炮以及2輛裝甲車的裝備。

玻利維亞軍隊在阿里瓦塔要塞的失敗迫使其向西北撤退,組建新的防線。在阿根廷和智利的支援下,1924年7月19日埃斯蒂加里維亞代表巴拉圭同玻利維亞達成了為期20天的停火協議。但現實似乎是玻利維亞並不打算真的實現停火,因為支援他們已經找到了支持者。

Insufferable voice, disseminated salt, substituted ash, black bouquet on whose extreme dewdrop the blind moon rises, through grieving galleries of copper。

——《Atacama》, Pablo Neruda

下篇:大南美戰爭-上——死在阿塔卡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