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志願軍至少有3位王成:"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是一代人的選擇!

作者:由 抗美援朝英雄兒女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21-12-23

志願軍至少有3位王成:"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是一代人的選擇!

第一軍情作者:進擊的熊爸爸

50多年前,著名錶演藝術家劉世龍老師在影片中喊出了“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在全軍、全國人民心目中留下對英雄最珍貴的映像,激勵了無數國人。藝術家走了,但他所塑造的經典形象永遠不滅,英雄“王成”依然會活在中國人的心目中。

為何劉世龍塑造的“王成”這個角色如此經典?實際上,這雖然是一個熒幕形象,但背後卻有志願軍英雄們最真實的原型。那麼,“王成”的原型究竟是誰呢?小編也對此進行過一番考證,發現其實至少有三位志願軍英雄與“王成”高度契合。

志願軍至少有3位王成:"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是一代人的選擇!

▲趙先有

趙先有,志願軍65軍528團6連副指導員,1951年初隨部入朝作戰。

1952年秋,志願軍為了殲滅“聯合國軍”有生力量,破壞其可能的進攻,決定從9月18日開始,第一線各軍按照統一計劃各自選定目標,對“聯合國軍”班、排、連支撐點及個別營的防禦陣地實施進攻,以求得殲滅敵一線力量,這就是1952年秋季反擊作戰。趙先有所在的六連奉命在開城地區執行作戰任務,從當面聯合國軍手裡攻下並守住67高地。

經過精心佈置,10月2日,志願軍以較小的代價攻克了67高地,但接下來就受到聯軍猛烈的反擊,六連連長、指導員先後負傷,趙先有奉命帶領全連剩下的20名官兵死守陣地。聯軍先後集中一個營的步兵,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連續攻擊了兩天兩夜。六連官兵在趙先有的帶領下,給敵以大量殺傷,但自身也傷亡殆盡。到10月5日時,陣地上僅剩下了趙先有和一名通訊員劉順武。此時趙先有身上已經有五處負傷,當敵人再次攻上陣地時,他命令劉順武用步話機向團指揮所報告,敵人已衝上我陣地,要求團炮兵直接“向我陣地開炮!”在危急時刻,報話機裡又傳來趙先有嘶啞卻堅定的聲音:“團長,敵人上來啦,開炮打吧!”此戰中,趙先有和陣地官兵全體陣亡,個人被追授特等功臣。

戰後,著名作家巴金曾到該團採訪過趙先有英雄事蹟。不久後,巴金便在抗美援朝題材小說《團圓》用隻言片語描述了一位叫王成的英雄,而《英雄兒女》正是由《團圓》所改編的。因此,很多人認為,趙先有就是“王成”的原型。

志願軍至少有3位王成:"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是一代人的選擇!

▲於樹昌

於樹昌,志願軍23軍73師218團通訊連步話機員,1952年隨部入朝作戰。

1953年5月底,為配合停戰談判,志願軍在前一段作戰的基礎上,加大對聯合國軍陣地的打擊力度,力圖以戰促談。這便是志願軍1953年夏季反攻第二階段作戰。其中,於樹昌所在部隊奉命攻擊韓軍第2師的陣地。

5月29日晚,於樹昌隨團一營一連的一、二排組成的反擊分隊,對韓軍據守的281。2高地及無名高地實施反擊,當反擊分隊攻克無名高地後,前進受阻,天又亮了,撤退的路暴露在敵人火力之下,無法撤退。韓軍集中了五倍兵力,在飛機火炮的掩護下進行了瘋狂反撲,試圖奪回無名高地,戰鬥異常慘烈。由於深陷敵後,陣地只能通過於樹昌的電臺與後方保持聯絡。於樹昌透過電臺呼喚火炮支援,給敵步兵以重大殺傷。但是由於敵火力猛烈,在堅持了很長時間後,無名高地上的志願軍官兵最終全部戰死,於樹昌也砸爛步話機後引爆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據218團人回憶,電臺裡傳回來於樹昌的最後聲音是:

“70米,50米,30米……再近些!”

“團長,我的地堡被包圍了!快打我的地堡!”

“團長!團長!敵人把我包圍了,對著地堡打,向我開炮!”

“敵人把我包圍了,祖國萬歲!向我開炮!

據當事人回憶,籌拍《英雄兒女》時,編劇毛烽曾透過抗美援朝時期一篇《向我開炮》的通訊深入瞭解過於樹昌的事蹟。

從“王成”那句“向我開炮”的經典口號來看,於樹昌的事蹟很有可能也是“王成”的原型。

志願軍至少有3位王成:"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是一代人的選擇!

▲楊根思

楊根思,志願軍第20軍第58師第172團3連連長的楊根思,1950年入朝作戰。

1950年11月,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楊根思所在九兵團奉命在東線長津湖一帶圍殲美軍王牌陸戰一師。

11月29日凌晨,楊根思帶領一個排佔領1071高地-東南小高嶺,以狙擊美軍。小高嶺陣地扼守美軍南撤通道,是美軍必須要攻克的陣地。而此時下碣隅裡地區天氣極為寒冷,志願軍甚至難以在陣地上構築防禦工事,只能硬抗美軍優勢火力。

天亮後,美軍在飛機、重炮、坦克掩護下,集中兵力強攻陣地。楊根思帶領全排冒著美優勢火力進行拼死阻擊。戰鬥持續一天一夜,志願軍先後擊退美軍8次進攻,當彈藥用盡,美軍發起了第9次進攻時,楊根思命令負傷的通訊員和另一位負傷的戰士撤下陣地,然後自己抱起最後的炸藥包,衝入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

1952年5月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楊根思追記特等功,並追授“特級英雄”稱號。這是志願軍首個獲得如此榮譽的英雄,其事蹟也成為全體志願軍戰士學習的楷模。

楊根思的英雄事蹟無疑對巴金有很大的觸動作用,相信也是巴金心目中英雄形象的代表。在《團圓》小說中,就曾提過楊根思的名字。也有可能是將近30歲楊根思的形象。在《英雄兒女》影片中設計的“王成”手持爆破筒與美軍同歸於盡的情景,也與楊根思手持炸藥包與美軍同歸於盡高度相似。因此,楊根思也一定是“王成”的原型之一。

其實,在志願軍中,像“王成”這樣的英雄數不勝數。十五軍所編撰的《抗美援朝戰爭史》中有這樣的描述:“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捨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哪支部隊敢像志願軍這樣自豪地宣稱此類驚天動地的壯舉為“普遍現象”呢?而既然是“普遍現象”,那麼“王成”式英雄也就太多太多了。正是這些英雄的無畏犧牲,中國人民才在近代以來第一次在世界上贏回了尊嚴。

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來自:

https://

m。sohu。com/a/195355758_

600524

標簽: 楊根思  志願軍  王成  趙先  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