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被遺忘的砲 —— 中國投石機簡史

作者:由 九日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19-11-24

怎樣做投石器

許多年前寫的一篇文章,發表於《百科知識》2013 年第一期,今天想起來發現網上竟然還有,故而分享至知乎。

資深的象棋愛好者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形:同樣一枚棋子,有的象棋裡寫作“炮”,有的象棋裡寫作“砲”,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呢?其實,“炮”這個字在古漢語中最早指的是“炮烙”,只是在最近幾百年火炮出現之後,才開始指代火炮,這明顯與已經有1000多年曆史的中國象棋不相符合。物件棋來說,正確的寫法應該是“砲”,從石而非從火,即古代的投石車。象棋中的砲,本身就體現出了許多投石車的特徵:直線行駛,像車一樣無限制移動,並且可以隔山打牛。

那麼可能有人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只有幾百年歷史的火炮物件棋來說出現得太晚,那麼砲物件棋來說,會不會也太晚呢?

砲的起源

砲的原型,或者說前身,乃是古人們用來捕獵的投石器。我國新石器時期的遺址中,出土了許多專門用於捕豬的投石器,其形制多種多樣;同時,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大量打磨得很光滑的石球,很明顯是與投石器配套使用的。這說明,早在遠古,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投擲石塊了。

但是砲的具體發明過程與時間已不可考。一般認為,砲的出現應該是在兼併戰爭頻繁,攻守技術大發展的春秋戰國時代。《墨子•備城門》中列舉了十幾種攻城與守城之法,其中提到了“藉車”,可能就是砲車。《孫臏兵法•陳忌問壘》中又提到了“投機”,可能指的也是砲。然而關於砲最可靠而明確的記載是在漢朝。《漢書•甘延壽傳》載:“《范蠡兵法》: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二百步。”根據文獻推斷,砲的出現不晚於漢朝,應該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被遺忘的砲 —— 中國投石機簡史

砲在中國的發展

漢代以後,砲的作用開始得到重視,在軍中大量裝備。到東漢末年,迎來了砲發展中的第一個進步。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之間爆發了官渡之戰。《三國志》對此有詳細的記載。當時,曹軍初戰失利,不得不退守。袁紹構築樓櫓,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營。曹操聽從了謀士劉曄的計謀,下令製作“發石車,擊紹,樓皆破,軍中呼曰霹靂車”。這裡的霹靂車,就是加裝了車輪的砲,即砲車。霹靂二字,形象地顯示了它的威力,西晉潘安仁描寫其發射的場景為“砲石雷駭,激石砲飛”。然而,最重要的是,砲與車第一次結合了起來,這大大地加強了它的機動性,使之實用價值大大提升。

被遺忘的砲 —— 中國投石機簡史

而後,砲的威力加強,應用範圍不斷擴大。《新唐書•李光弼》中說:安史之亂時,太原守將李光弼拆民房建砲進行防守,“石所及輒數十人死,賊傷十二”。《新唐書•李密傳》還有李密一次性命人建造300架砲攻城的記載。這說明砲不僅用於守城,也用於攻城。

《武經總要》中的砲

宋代是中國砲發展的一個頂峰。宋代軍隊對砲的使用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砲兵,在軍隊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國家的重視使得砲在各個方面都

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一時期關於砲的記載也大大增多,尤以著名兵書《武經總要》最為豐富。

成書於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的《武經總要》詳盡整理和總結了北宋時期多種砲的結構特點、尺寸規格、製作技術、使用效能,並附有插圖。此書共總結了19種砲,各有其特殊性,適用於不同的戰場,大致可以分成活動砲和固定砲兩類。砲車共有6類,其中一種行砲車,在使用時能另用兩根支柱將砲架起,車輪脫離地面,既使砲穩定,又增加了砲的高度。此外還有一種手砲,兩三個人即可移動操縱,用於殺傷散兵。固定砲相對來說規模更大。許多砲如虎蹲砲、腹柱砲、合砲等,需要把支架埋入地面才能發揮作用,這決定了這些砲只能用於守城或者時間充裕的攻城戰。然而相應地,這些砲的威力也相當驚人。最大的七梢砲,需要252人進行操縱,能將60千克的石塊,發射到77米遠之處,堪稱冷兵器時代的核彈。

被遺忘的砲 —— 中國投石機簡史

除了繼承和總結,宋代的砲也有許多發展和創新。根據需要不同,糞毒、鐵汁、縱火物、碎石或者鐵蒺藜都可以成為砲投擲的物件。最重要的是,火器也成為了砲的投擲物件。《辛巳泣蘄記》記載:“番賊攻擊西北樓,橫流砲十有三座,每一砲既一鐵火砲,其聲大如霹靂。”所謂的鐵火砲,就是一種鐵殼爆炸彈,狀如葫蘆而口很小,用砲投擲。應該說,這就是最早的火炮。

扭力式的西方投石機

如果我們將西方和東方的投石器進行比較,能發現許多有趣之處。作為戰爭內在規律發展的產物,它們在運用、發展相關戰略戰術甚至是出現年代(西方的投石機相傳是公元前3世紀的阿基米德發明,羅馬帝國時期開始大規模運用)上都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然而兩者的不同也是明顯的,最大的不同是:中國的砲主要是槓桿式的,西方的投石機主要是扭力式的。

中國傳統的砲一般都是木製,只在接合處用鐵部件,並且有著相似的結構:首先有一個砲柱,砲柱頂端架設一根砲梢;在砲梢的一端有一個砲窠,用於放置投擲物,另一端則是數根乃至數十根的拽索。使用時,眾人一起拽動拽索,投擲物就應聲而出。

被遺忘的砲 —— 中國投石機簡史

而西方的投石機則複雜得多了。它主要原理是利用動物肌腱的蓄力功能,把力積攢起來然後集中釋放,投擲石塊。它的機架頂部安有橫樑,底部橫裝一股扭絞得很緊的筋束;拋射杆末端豎插入筋束中間,前端則放置投擲物。平時,由於筋束的拉力,拋射杆抵靠在在橫樑上;使用時,將拋射杆拉平,然後用扣發裝置鎖住,安置投擲物,發動扣發裝置即可發射。

被遺忘的砲 —— 中國投石機簡史

相比之下,扭力式投石機無疑更加精密,這種精密帶來的就是更加高效和方便:它使得投石車齊射更加方便,而且需要的人手相對較少。不過麻煩的是,這種投石車因其精密也易損壞,並且難以瞄準,難以大規模建造,這是它的不足之處。中國古代的投石機械,建造容易,結構簡單不易損壞,易瞄準,但是操作起來比較困難,所需人力更多。

應該說,兩種投石器並無優劣之分,反映的是雙方在歷史傳統和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在西方這種規模普遍較小的軍隊中,出現需要人手較少的扭力式投石機幾乎是一種必然。而工程師則使這種必然成為現實。同時,中國人也從古老的桔槔中得到了靈感,發明了槓桿式的砲。北宋末年金人攻打汴京,一夜之間竟然架起了5000座砲,槓桿式投石器這種建造上的優勢也是明顯的。

威力巨大的“回回砲”

然而東西方的投石器並非完全分割。在蒙古帝國,東西方的投石器就相互交融,產生了一種威力巨大的砲。

建造這種砲的工匠是蒙古帝國從西亞掠奪回來的穆斯林工匠,因而這種砲被稱為“回回砲”。同時,又由於這種砲在蒙古人攻打襄陽的戰役中一戰成名,又被稱之為“襄陽砲”。據記載,在襄陽戰役中,這種砲可以把重達90千克的石彈射出,並且入地七尺,威力驚人。

被遺忘的砲 —— 中國投石機簡史

這種“回回砲”依然採用了傳統的槓桿式結構,但是做出了兩大改進:把拽索換成了重達數噸的重砣;在砲梢的另一端添加了扣發裝置。平時,由於重砣砲梢處於直立狀態,使用時需把砲梢固定到扣發裝置上,激發扣發裝置,重砣下降的能量就能把石彈發射出去。這種砲既保留了中國砲的傳統結構,又吸收了西方扭力式投石機的“蓄力”概念和扣發裝置,無疑是技術融合的一個經典例子。

但在火器大發展的背景下,回回砲最終只能被時代所淘汰。而後,連砲字也漸漸無人知曉。然而我們不能忘卻,作為一種重要的兵器,砲曾經在歷史上留下的痕跡。

標簽: 投石機  投擲  扣發  象棋  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