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娛樂

千古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竟然緣起一對大雁?

作者:由 李老師大課堂 發表于 娛樂時間:2019-09-16

天天語文特別帶來【乾貨】系列內容,每天為您推送易錯成語、常考詩句、詩詞賞析、文學常識、名人軼事及作文素材等必讀必背知識,旨在幫助各位學生複習和總結考點,提高語文素養。

千古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竟然緣起一對大雁?

千古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竟然緣起一對大雁?

元好問

金末文學家

知人 •

元好(hào)問,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軼事 •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十六歲的元好問赴幷州趕考,途中碰到一個捕雁的人說,他今天捕殺了一隻雁,另一隻逃脫的雁悲鳴不止,然後投地而死。少年聽後非常感動,從獵人手裡買回了那隻殉情的雁,把它葬在了汾河邊上,立碑刻下“雁丘”二字,並寫《雁丘》辭一闋,其後又加以修改,成了一首傳世之作《摸魚兒·雁丘詞》。

千古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竟然緣起一對大雁?

未展芭蕉

唐·錢珝

冷燭無煙綠蠟幹,

芳心猶卷怯春寒。

一緘書札藏何事,

會被東風暗拆看。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其一)

金·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

千古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竟然緣起一對大雁?

試題

簡要分析這兩首詩的表現手法。

千古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竟然緣起一對大雁?

詩句大意

第一首:含苞待放的芭蕉色澤光潤,彷彿翠脂凝成的蠟燭一般,卻沒有蠟燭的煙塵,超凡脫俗,清爽宜人。春寒料峭的時候,芭蕉還未開放。芳心猶卷的芭蕉有如一卷書札,真不知她內心蘊藏了多少心事。風兒會捷足先登知道芭蕉滿腹的心思。

第二首:海棠枝間新長出的綠葉層層疊疊的,花蕾隱匿其間微微泛出些許的紅色。一定要愛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輕易地盛開,姑且讓桃花李花在春風中盡情綻放吧!

千古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竟然緣起一對大雁?

解題技巧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怎樣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千古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竟然緣起一對大雁?

答案

第一首巧妙運用比喻,如將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蠟燭、未拆封的書札,又把它比擬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東風暗拆”想象芭蕉終於展開,不僅傳神,而且傳達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運用襯托、比擬、對比等手法,不僅表現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賦予海棠一種沉穩獨立、自主自愛的品格。

千古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竟然緣起一對大雁?

更多內容可微信搜尋“課標網天天語文”公眾號,關注我們。

標簽: 芭蕉  芳心  元好問  海棠  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