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娛樂

從旁觀者去看旁觀者行為

作者:由 心理學小鄔 發表于 娛樂時間:2023-01-15

以前看《烏合之眾》就一直在想一個很奇怪的問題。

如果一件事,一種價值觀,大多數人都反對,那為什麼還會成為一種流行?為什麼大多數人搞不定少數人,反而被逆轉了。

比如說,大多數人都反對內卷,但卻成為一種趨勢,大多數人都討厭虛偽的人際關係,卻比比皆是,大家都討厭走不完的流水席,卻成為一種傳統,大多數人都討厭酒桌陪酒,卻成為了一種文化。

一件事,如果成為了一種趨勢,難道不是因為大多數人都這麼做了嗎,即便這件事大家都不願意做,但還是做了。因此我們可不可以說,這些大多數人,都是烏合之眾?

但如果做一個調查,你願不願意當一個烏合之眾?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還是不願意吧,這就是主觀報告和實際情況的衝突。如果問題再變一下,你覺得自己是不是一個烏合之眾?我想被調查者可能會糾結一下,這個問題的結果的比例可能會下降,但我還是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會覺得自己不是烏合之眾,甚至他還能舉出一些具體的例子出來,比如“日本地震導致輻洩露的時候我沒有搶鹽”、“我沒有跟風去選熱門的專業”等。

魯迅有一個著名“鐵屋子理論”,這個理論是從一個故事來的,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被悶死。這個屋子裡有幾類人,一是清醒且努力破門的人,二是清醒卻毫無希望的人,三是裝睡的人,四是熟睡的人。

這個故事是魯迅給《吶喊》寫的序言,希望能叫醒幾個算幾個,同時也批判那些裝睡的人,也就是叫不醒的人。其實這四類人,除了少數熟睡的人,其他三類都是清醒的,是大多數人,但是這大多數人,卻無法挽回局面,但通常背鍋的是第三類人,即“裝睡的人”。因此有句歌詞說“清醒的人最荒唐”。

這類裝睡的人,後來也被王小波稱為“沉默的大多數”,其實這類人是清醒且聰明的,他們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從來不會表達出來,只是悶著頭,閉著嘴,絕不對任何熱點事情發表評論或者有所行動,因為這些事並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與自己無關,他們從沉默中獲益或避免麻煩。

上面提到了“烏合之眾”、“裝睡的人”、“沉默的大多數”,其實還有“旁觀者”,這些人都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思想或行為,代表了大多數人面對一件事情的反應。那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你覺得你屬於上面的這類人嗎?

假如說大多數人都是以上這幾類人,那結論應該很悲觀吧,一群烏合之眾、一群裝睡的人、眾多旁觀者,他們湊在,或者說我們這樣一群人湊在一起,能做成什麼事呢?除了毀滅。難道這世界真的是靠少數人才得以進步的嗎?才得以變的更加美好。而大多數人只不過是個看客,連參與這個世界都沒有?

我總覺得這麼去下一個結論很倉促,也很魯莽。將一個碰到事情卻無所作為的人貼上“旁觀者”、“裝睡的人”等標籤,然後再加以批判、指責,這很容易,可能也很爽,但很離譜。

魯迅在寫“吃人血饅頭的人”的時候,他當時在現場吧,他為什麼當時不制止,而是事後才寫文章來批判。王小波在寫《沉默的大多數》之前,也長久的沉默吧。

但我卻很少聽到有人說魯迅是烏合之眾的,很少聽到有人罵王小波不批判罪惡的。可能有人說我很槓,我不僅在槓,而且我還要再槓一些。

最近發生了一個熱點事件,“唐山打人事件”,估計很多人都聽說了,也看過影片了。這個事件引起了很多討論,其中有一些言論直指事件中沒有出手相助的“旁觀者”,有說旁觀者無情的,有開始網暴旁觀者的,甚至有說旁觀者也應該坐牢的。

這些言論確實是離離原上譜了。雖然我們看到一件惡性事件,希望有人能去幫忙,但從一個旁觀者去看事件中心的旁觀者,這種把自己撇開而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很不靠譜的。

且不說如果你在那個情境下,你會不會上前,當然,我相信一定有人言行一致,即便是那種情況,也依舊會去幫忙,但其餘大部分人呢?即便是上前的人,能做到每一次都不當裝睡的人,每一次都發聲,每一次都上前嗎?如果有一次沒上前,那是不是也是旁觀者了,也是沉默的大多數了?

我們這個社會時常會出現一些讓人看了很氣憤和難受的,不符合認知的事情,比如有一個人需要幫忙,周圍有很多看客,明明只要有一個人去幫忙,就能避免一起悲劇,卻竟然真的沒有一個人上前。有些時候,上前需要付出比較大的勇氣和代價,因為那是鬥爭;有些時候,其實沒有什麼成本和代價,卻依舊無人上前;有些時候,自己已經不是旁觀者了,是當事人了,卻依舊無人上前。

這些情況,總是會讓人感到氣憤、感到無助、感到難受,因此有人去寫“烏合之眾”、去寫“沉默的大多數”、去寫“裝睡的人”,希望能減少這些現象。

指出這些現象是好的,也是有必要的。心理學有個名詞,專門解釋了這種現象,叫“旁觀者效應”,關於這種現象的科學研究始於美國的一個案子。一名女性於1964年被一個系列強姦殺人犯用刀捅死(女性和殺人犯並不認識)。根據報紙報道,這個過程長達30分鐘。在引起一位鄰居的注意後,殺人犯逃離現場,十分鐘後重回現場並繼續捅殺這位女性,直到她死亡。報紙報道38位目擊者目擊了兇殺過程,但是沒有一個人出來阻止或者打電話報警。這在當時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轟動。

“旁觀者效應”有很多原因,不清楚事件為什麼發生、從眾、社會抑制等等,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為什麼說指出這種現象是好的並且有益,因為有研究發現,僅僅只是讓人們知道這種效應,就能夠提高人們上前幫忙的機率。

因此,人們並不是不願或不想幫忙,所以直接跳過現象分析去指責、去網暴具體的個人,是不道德的,也是不靠譜的。從一個網路上的旁觀者去指責事件中心的旁觀者是毫無意義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旁觀者效應”過去存在、現在存在、未來依舊存在。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旁觀者,成為烏合之眾,因為沒有誰能夠參與所有事情。我們每個人可能今天上前幫忙了,明天又做起了沉默的大多數,可能今天在網路上批評網暴者,明天也不小心網暴了其他人。

因此所謂的烏合之眾、沉默的大多數,並不是一個固定的詞,這次你沉默了,不代表每次你都會沉默,這次沒有參與群眾的狂歡,不代表下次就不會成為紅衛兵的一員。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只是這一次儘量做好自己,這一次儘量不沉默,這一次理性發聲,這一次儘量不當旁觀者,僅此而已。

另外,額外談一下網暴,相比於在道德上譴責這些旁觀者,網暴具體的人更可怕。有部電影叫《狩獵》,講的是一個人被一個小女孩造謠說他性騷擾她,當然,大家都會相信小女孩,於是這個大叔被人人喊打,即便是最後謠言澄清了,當大叔外出打獵時,被開了一槍,雖然沒打中,然後就結尾了。

這說明啥,說明了即便是謠言澄清了,但帶來的傷害仍未結束,傷害仍在繼續。網際網路時代,大家有事沒事就喜歡吃個瓜,今天這個出軌了,明天那個出軌了,有些是實錘,有些是謠言,但是出瓜人哪管它是真瓜假瓜,吃的爽就算數。

比如說大明星張三出軌了,李四和王五兩人吃瓜,後來澄清了,這是謠言,張三沒有出軌。但是李四和王五早就去吃另外的瓜了,哪裡還管後來,多年以後,李四和王五在街上碰到了張三,脫口而出,你看,那不是那個出軌的張三嘛,繼續罵他,李四為了尋求正義,尋求刺激,買了個雞蛋給張三扔過去,大罵,呸,出軌男怎麼還敢出來……

這就是網暴、謠言的可怕之處,它所帶來的傷害是持續很久的,而且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發,由誰開最後一槍。因此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都有可能是烏合之眾,每個人也可以獨立思考。如果你既做不到不吃瓜,也做不到理性辨別,最起碼的,吃瓜要吃全套吧,儘可能的去吃一個瓜,然後靜待真相,不要讓吃錯瓜的錯誤繼續下去。

因此,為什麼一件事,一種價值觀,大多數人都反對,還會成為一種流行?為什麼大多數人搞不定少數人,反而被逆轉了。因為在這個時刻,大多數人還只是旁觀者、從眾者,大多數人還沒有上前去反對,最多也只是在私下或背後去批判一下。

但現在是旁觀者,不代表未來也是旁觀者,對嗎?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