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娛樂

電視劇《風起隴西》第 21-22 集拍得怎麼樣?哪些劇情點值得關注?

作者:由 上書房 發表于 娛樂時間:2022-09-15

電視劇《風起隴西》第 21-22 集拍得怎麼樣?哪些劇情點值得關注?上書房2022-09-15 08:43:51

電視劇《風起隴西》第 21-22 集拍得怎麼樣?哪些劇情點值得關注?

初漏爛尾徵兆,主要體現是兩點:

1。推動故事發展的動力越來越依賴於陳恭、馮膺、楊儀、郭淮等這些人物的“人物關係前史”和“既往真相”,即過去時,而不是現代進行時。

這是在懸疑題材裡經常運用的創作手法,即在創作故事大綱之前,先把事件的來龍去脈和人物糾葛編織好、編織出N個層次,如碟中諜中碟、反間計被反間……等,然後再把它們分成兩條敘事線,一條是現代進行時,一條是過去時,把現代進行時里人物反應和行動的前因後果,用過去時裡的因故來支援。

《風起隴西》是這麼設計的,劉德華和梁朝偉演的經典《無間道》也是這麼設計的,但《無間道》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在於不濫用真相和身份,而是利用事件變化,人物發生覺醒,促成了新的理解、成長、行動,就是臥底在警局的販毒間諜,即雙男主之一的劉德華最後殺了同在警局臥底,專門監視和配合他的另一條線,讓自己成為一名替人姓名和身份的“真警察”,從而完成價值觀的蛻變……經歷了這麼多,他要當真警察,而不是一個毒販。

《風起隴西》目前最大的風險是用各種精心設計的真相完成了在“懸疑劇情”上的“炫技”(非貶義詞,懸疑做的很厲害)後,人物還在原地打轉,兜兜轉轉,死了那麼多該死的不該死的人後,蜀魏兩國的情報人員、情報機構、情報背後的弈棋人,依然還是自己價值觀裡的老一套,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興復漢室,無疑是支撐不了人物的經歷和成長的,也是說服不了觀眾的。

2。為了諜戰而諜戰,為了權謀而權謀,就會侷限於技巧,失去對那段歷史的洞察。

當然,技巧是編劇的基本功,但決定劇作水平的最高標準,一定是洞察,而後用技巧實現洞察,即用諜戰和權謀的型別和手法,來刻畫編劇、導演對那段歷史的洞察。

對職業製片人、編劇、導演來說,這是除經驗和行業行事之外,對每一個題材的新的型別化探索之前,都難以省下的功夫,否則就會老生常談。

某種意義上說,我認為這就是做研究,走入那段歷史,研究那段歷史,尋找成與敗、得與失背後的原因,求索那些未竟之志背後的辛苦與不甘。我稱之為這是整部戲的靈魂——主題。

然後再用編劇的技巧,用諜戰的手法,去編織設計,最終導向我們對那段歷史的理解——即想要表現的主題。

顯然,截止到第22集,《風起隴西》還停留在“興復漢室”四個字上,甚至連什麼叫“興復漢室”,為什麼一定要“興復漢室”也沒有著墨。

陳恭有一段話是無奈的,所有人給他指令,他已經分不清對錯了,他現在唯一堅持的,是不能讓荀詡死。

整部劇裡,只有荀詡是最真誠的,即便是諸葛亮,就算其所謂興復漢室的前提是除掉李嚴這個不為國家著想,一心內訌的人,也沒有跳出何為興復漢室的以往理解。

這一次《風起隴西》在諜戰的技巧、人物關係的塑造成十分出色,但在主題的挖掘和人物人格的塑造上,能不能突破限制,突破“為了諜戰而諜戰,為了權謀而權謀”的死局,就看最後兩集的了。

難度不小,試想,把裡面的情報機構換成民國的中統、軍統,把所謂的“興復漢室”換成“為了黨國”,是不是頗有幾分神似?

那麼這些人,忍辱負重,歷經生死和失去,究竟是為了什麼樣的“黨”和什麼樣的“國”?人物的覺醒在何處體現?思想的轉變如何詮釋行動的選擇?著實是沒花什麼筆墨探討。

對於“興復漢室”,前有挾天子以令諸侯,後有諸多勢力利用大漢的名號行苟且之事多了去了,何為“漢室”?本來就眾說紛紜。這裡的主角可以認同劉備和諸葛亮對大漢的真誠和忠誠,但當該死的不該死的都成為“興復漢室”的代價,當朝堂傾軋的權謀爭奪也不得不成為“興復漢室”的手段,真正有主角光環的主角不該僅成為執行者而失去自我的思考和行動。

標簽: 興復  漢室  諜戰  權謀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