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作者:由 綠蘋書屋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11-27

本文編次:書林 綠蘋 樊道本

校閱訂補:東魯 孔慕蹠

繡像協力:秣陵 焦友黛

綠蘋書屋:《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二回(上:有關張飛鞭督郵異文)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說明

採用比對的主要版本

本文以嘉靖本(演義系統)和葉逢春本(繁本志傳系統)作為主要版本進行異文的比對分析,同時參考毛本及其他版本,涉及史事的地方酌情參考《三國志》、《資治通鑑》等史書。(當然毛本的改動非常之多,此處僅做附帶比較,窺一斑而知全豹也)

1、

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

:24卷240則。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書前有蔣大器敘、張尚德引,一般認為是嘉靖元年(1522)刊本,現存嘉靖本應為內府翻刻本。

本文采用的是人民文學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底本為上海圖書館藏本、缺頁以甘肅省圖書館藏本補配)。參照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80年版)、沈伯俊先生校理本《三國志通俗演義》(花山文藝 1994年版)

2、

葉逢春本《新刊通俗演義三國志史傳》

:10卷240段,現存8卷(缺卷3、10)。題“東原 羅本 貫中 編次,書林 蒼溪 葉逢春 採像”。書前有鍾陵元峰子序,一般認為是嘉靖二十八年(1548)刊本。

本文采用的是魏安先生照相本(底本為西班牙愛斯高里亞爾修道院藏本)。參照陳翔華先生主編《西班牙藏葉逢春刊本三國志史傳》(國家圖書館2009年版)、井上泰山先生釋文《通俗演義三國志史傳》(上海古籍 2009年版)

3、毛宗崗、杭永年評改本《三國志演義》:120回。

本文采用的是國家圖書藏清醉耕堂刊本《四大奇書第一種:古本三國志》,60卷120回,題“茂苑毛宗崗序始氏評,吳門杭永年資能氏評定”。書前有李漁序,一般認為是康熙十八年(1679)刊本(文字與通行的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版略有不同)。參照沈伯俊先生校理本《三國演義》(鳳凰出版社2009年修訂版)。

此外,多版本比對參考周文業先生製作的文字比對本。

分析的一些原則

一、形音相近的異文,相對不重要;形音不相近的異文,相對重要。

二、異文字數越少(一字、二字),越不重要,因為可能是傳抄刊刻錯誤或隨意改動。反之,異文字數越多(三字以上),越重要。

三、異文出現次數越少,越不重要,可能是編輯者偶然的改動。反之,出現次數越多,越重要。比如某處人名異文在上下文反覆出現,說明可能底本如此、或刻意改動。

四、出現異文時,與史書相符的未必是原文,與史書不相符的也未必是後改,需要結合具體問題分析。

五、“破綻”較為明顯的異文不重要;表面通順、需要仔細辨別的異文,比較重要。

六、單個版本出現的異文,不一定重要;多個版本出現的異文,可能比較重要。

備註:

一、不同版本的異文實在太多,這裡只能抽取部分比較重要的、值得分析的異文,如果想了解詳細的異文區別,可參考文字比對本。

二、本文所說的“一回”,乃指120回的毛本而言,嘉靖本與葉逢春本均為240則(段),前者的一回相當於後者的二則。

三、本文比對異文時,常用“嘉靖本作**”或“葉逢春本修改為**”之類的說法,其實這些異文很有可能是其底本已經修改,嘉葉二本沿用而已。本文為敘述方便,預設將二本作為修改者,這一點務必注意。

各版本回目:

[嘉靖本]董卓議立陳留王 呂布刺殺丁建陽

[葉逢春]董卓議立陳留王 呂布刺殺丁建陽

[毛宗崗]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情節提要

“董卓議立陳留王”

何進為除十常侍,聽從了袁紹的餿主意:召集董卓、丁原等各地太守帶兵入京。鄭泰、盧植反對無效,棄官而去。張讓等十常侍得知,拼死一搏,誘騙何太后下詔令何進入宮,何進不加提防,被刀斧手所殺。袁紹、曹操等隨後放火、突入宮中,盡殺宦官。戰亂中傳國玉璽丟失。

混亂中,張讓、段珪擁逼劉辯劉協外逃,走到北邙山無路可走,張讓自殺,二帝夜宿於莊戶草堆中,翌日袁紹等擁二帝回京,半路遇董卓兵馬“接駕”,從此大權落入董卓手中。

董卓屯兵城外,縱橫朝廷,欲廢劉辯、立劉協。李儒獻策,安排溫明園宴會,會上董卓公開宣稱廢立之事,百官垂首無言,一人挺身而出反對。

“呂布刺殺丁建陽”

董卓宴會上欲行廢立,丁原與盧植反對,董卓欲殺丁原,見呂布護衛乃止,廢立之事暫時擱下。次日董、丁二軍大戰,呂布勇猛衝陣,董卓大敗,李儒建議招降呂布。

卓將李肅帶赤兔馬與大量珍寶前去勸降呂布,呂布果然經不住誘惑,殺丁原投董卓。

董卓在李儒建議下重用蔡邕。董卓再次設宴欲行廢立,袁紹挺身反對,二人筵上敵對,局勢劍拔弩張。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考異

從第三回開始,黃巾起義大致完結,劉關張的故事暫且擱下,董卓與呂布嶄露頭角,成為下面數回的主角。

此回寫何進、十常侍之亂到董卓專權,屬於過渡性質的一回,沒有劉備或曹操這樣的核心人物,所以本回的考異亦不以某人某事為專題,而是按照原文敘述的先後順序排列。

一、曹操勸諫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嘉靖本]操曰:“宦者之禍,古今

宜有

,但世主不當

假之權寵近侍

浸潤

成疾,

使至於此

。若欲治罪者,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

[葉逢春]操曰:“宦者之禍,古今

通弊

,但世主不可

付之以權

近代浸淫

成病,若欲治罪者,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

此處承接上一回,寫何進欲招外兵入京對付十常侍,曹操反對。兩本文字有細節上的差別,斷句亦有差異,我們看史書記載:

《三國志》(魏書 武帝紀):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太后不聽。進乃召董卓,欲以脅太后……

[裴注]魏書曰:太祖聞而笑之曰:“閹豎之官,古今

宜有

,但世主不當

假之權寵

使至於此

。既治其罪,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將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見其敗也。”

與預想的一樣,嘉靖本更符合史書。後一處,葉本的“但世主不可付之以權。近代浸淫成病”二句文字不通順,很可能是後改。

特別是“假之”與“付之”、“近侍”與“近代”、“浸潤”與“浸淫”,皆形近(如果說作者刻意對史書文字進行潤色,沒有理由非得挑選與原文如此相近的字形,導致句意牽強)——可以推測:此處葉本祖本所據的抄本大概有破損(蟲蛀、水跡、漫漶等),部分文字只剩輪廓,編者根據文意進行“腦補”,尤其是將“近侍”改成“近代”,導致斷句發生變化,可能連帶刪去“使至於此”四字。

但前一處“宜有”和“通弊”則未必嘉靖本正確,因為史書所寫是“閹豎之官,古今宜有”,即官宦這個官職是古今皆有的——而嘉靖本“宦者之禍,古今宜有”,則認為宦官作惡這一行為是“宜有”的,顯然不確。

因此葉本“宦者之禍,古今通弊”應當更接近原本,二詞形音不相近,嘉靖本編者可能未細讀原文,僅據史書改成“宜有”。

另外,形容“成病”,“浸潤”似亦不如“浸淫”合理。

此例再次體現出了演義早期文字的複雜性,即便同一段文字,也可能出現二本正誤“犬牙交錯”的情況。

附:毛本此處將“宜有”改成“皆有”,刪除“浸潤成疾”四字,再次修正了嘉靖本的破綻。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嘉靖本:董卓議立陳留王

二、董卓身世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嘉靖本]第四路……手

飛燕,走及奔馬,見任前將軍、

鰲鄉侯

,領

西涼刺史

,隴西臨洮人也,姓董,名卓,字仲

……時手下統

西州

大軍二十萬,常有不仁之心。

[葉逢春]第四路……手

飛燕,走如飛馬,見任前將軍、

贅卿

,領

西涼州刺史

,隴西臨洮人也,姓董,名卓,字仲

……時手下統

西涼州刺史,領

大軍二十萬,常有不仁之心。

此處寫四路兵馬進京,特別介紹了董卓的出身,二本文字有細節上的差異。葉本“時手下統西涼州刺史”不通,應是將上文“西涼州刺史”誤抄入 “統領”二字之間。

但是嘉靖本的“西州大軍”似亦有誤,演義在接下幾回多次寫到“西涼州”,卻無一處“西州”,因此可能嘉靖本之底本同葉本,編者刪改。此衍文極有可能在早期抄本年代已經產生。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三國志》:董卓介紹

另一處“鰲鄉侯”與“贅卿”,由於“鄉”字之繁體“鄉”與“卿”形近,葉本當是形訛,再刻意刪去一“侯”字——“贅卿”不知何意,“上門女婿”耶?拜服編者的想象力。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嘉靖本完全正確,史書記載:

《後漢書》(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唯卓全師而還,屯於扶風,封

斄鄉侯

,邑千戶。

《三國志》(魏書 董二袁劉傳):卓獨全眾而還,屯住扶風。拜前將軍,封

斄鄉侯

董卓的侯是“斄鄉侯”,此字較生僻,相較之下,葉本“贅”字尚較“忠於”原本。

附:此處毛本同嘉靖本作“鰲鄉侯”、“西州大軍”,但再次運用“春秋刪法”,去掉了“手綽飛燕,走及奔馬”兩句,且將“不仁之心”改成“不臣之心”——毛本對於小說中“忠奸值”較高的人物,往往會特別關照。

三、李儒身份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嘉靖本]卓

女婿中郎將

牛輔;守住陝西。卓帶李傕、郭汜、張濟、

樊稠

前後調練,提兵望洛陽來。卓

女婿中郎

謀士李儒上言曰:“今雖奉詔,中間

有暗味……

[葉逢春]卓

婿中郎將

牛輔;守住陝西。卓帶守將李傕、郭汜、張濟、

樊琱

前後調練,提兵望洛陽來。卓

謀士

李儒上言曰::“今雖奉詔,中間

有暗味……

此處介紹董卓的手下,其中李儒的身份,嘉靖本比葉逢春本多了一個“董卓女婿”的身份,究竟是嘉靖本新增,還是葉本刪去的呢?

從文字看,“中郎謀士”四字連用不通順,由於上文先寫“女婿中郎將牛輔”,很有可能嘉靖本將“婿中郎將”誤抄於下文。且史書明確記載的董卓女婿,只有牛輔一人,那麼似乎可以確定此處嘉靖本為後加。

但我們都知道,小說容許虛構,演義中李儒的壞點子很多,算得董卓的頭號謀士,那麼適當給他提升一下“親密度”,亦未嘗不可。

不過,若李儒真是董卓女婿,會產生一個情節上的致命問題:後面“王允授計誅董卓”一則寫李儒勸董卓把貂嬋讓給呂布時,董卓反唇相譏:

[嘉靖本]次日,李儒入見曰:“今日良辰,可將貂蟬送與呂布。”卓變色曰:“

汝之妻

肯與呂布麼?”

不得不說,董卓這番歪理還挺有殺傷力,駁得李儒幾乎啞口無言。

然而,若李儒真是董卓女婿,李儒之妻就是董卓之女——董卓這不就是在拿自己的親女兒開玩笑麼?董卓雖殘暴,卻不似何進般糊塗,恐怕不至如此。所以,這無疑是提升李儒身份後,會產生的一個重大矛盾。

另外還會導致一個稍不明顯的矛盾:董卓向貂蟬表明賜予呂布之意後,貂蟬馬上意識到是李儒作祟,於是順手離間董李二人:

[嘉靖本]貂蟬哭倒於卓懷,曰:“此必是李儒之計也!

儒與布厚交

,故設此計!”卓曰:“我安能捨汝耶?”

從董卓的迴應看,這番話起到了奇效。那麼假若李儒是董門女婿,與布再“厚”,總厚你不過老丈人兼恩相,又有何理由“胳膊肘往外拐”呢 ?貂蟬所言自然就會顯得不可信。

綜合以上諸點,我們可以認為:原本當同葉逢春本,李儒並非董卓女婿。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葉逢春本 李儒身份

附:毛本改為“卓婿謀士李儒曰”,刪去“中郎”二字,較嘉靖本通順,但仍舊保留了女婿的身份。

毛本成為後世通行之本,於是李儒是董卓女婿這一錯誤設定也深入人心,讀者紛紛議論,羅貫中何為要給李儒“結親”呢?有人甚至分析“卓婿謀士”乃是指“董卓女婿的謀士”,研究起董卓集團的結構來,可謂遠開八隻腳矣。

由此可見,文字研究還須以版本研究為基礎。

另外,嘉靖本與醉耕堂本毛本“婿”字均作“壻”,醉耕堂本還饒有興致的加眉注考證雲“壻本士字,適俗作婿,非”,此類眉注排印本往往刪去。

四、董卓上表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遊戲形象:於扶羅

[嘉靖本]

臣伏惟

,天下

所以

有逆不

者,皆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慢天常,

操擅

王命,父子兄弟

並據

州郡,

一書

出門,便獲

千金

,京畿

諸郡

數百萬膏腴美田,皆

屬讓等

使怨氣上蒸,

妖賊

蜂起。

[葉逢春]

臣伏惟

,天下有逆不

者,皆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慢天常,

竊幸承寵,濁亂海內

擅操

王命,父子兄弟

佔據

州郡,

一全

出門,便獲

十全

,京畿

數郡

數百萬膏腴美田,皆

讓等佔據

使怨氣上蒸,

盜賊

蜂起。

[嘉靖本]臣前奉詔討

於扶羅

,將士飢乏,不肯渡河,皆言欲詣京師先誅閹豎,以除民害,從臺閣求乞資直。臣隨慰撫,以至新安。

[葉逢春]臣前奉詔討

於陝

,將士飢乏,不肯渡河,皆言欲詣京師先誅閹豎,以除民害,從臺閣乞求資直。臣隨慰撫,以至新安。

[嘉靖本]臣聞揚湯止沸,不如

滅火去薪

;潰癰雖痛,勝於

內食

,及溺呼船,悔之無及。

昔趙鞅興晉陽之兵,以逐君側之惡

。臣輒鳴鐘鼓入洛陽,請除讓等,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葉逢春]臣聞揚湯止沸,不如

滅火

;潰癰雖痛,勝如

養毒

,臨溺呼船,悔之無及。臣輒鳴鐘於洛陽,請誅讓等,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矣!

此處是董卓令李儒上表朝廷,使得“師出有名”,兩本有較多細節上的異文。

先考察來源:此表見於史書,即所謂“上何進書”,但三家文字詳略不同(《通鑑》大致同《後漢書》):

《三國志》(魏書 董二袁劉傳):進乃召卓使將兵詣京師,並密令上書曰:“中常侍張讓

等竊幸乘寵,濁亂海內。

昔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臣輒鳴鐘鼓如洛陽,即討讓等。”欲以脅迫太后。卓未至,進敗。

[裴注]……典略載卓表曰:“

臣伏惟

天下所以有逆不

者,各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慢天常,操擅王命,父子兄弟並據州郡,

一書

出門,便獲

千金

,京畿諸郡數百萬膏腴美田,皆屬讓等,

使怨氣上蒸,

妖賊

蜂起。

臣前奉詔討

於扶羅

,將士飢乏,不肯渡河,皆言欲詣京師先誅閹豎以除民害,從臺閣求乞資直。臣隨慰撫,以至新安。臣聞揚湯止沸,不如

滅火去薪

,潰癰雖痛,勝於

養肉

,及溺呼船,悔之無及。”

《後漢書》(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卓得召,即時就道。並上書曰:“中常侍張讓等

竊幸承寵,濁亂海內

。臣聞揚湯止沸,莫若

去薪

;潰癰雖痛,勝於

內食

。昔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人。今臣輒鳴鐘鼓如洛陽,請收讓等,以清奸穢。”

《資治通鑑》(漢紀 五十一)董卓聞召,即時就道,並上書曰:“中常侍張讓等,

竊幸承寵,濁亂海內

。臣聞揚湯止沸,莫若

去薪

;潰癰雖痛,勝於

內食

。昔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今臣輒鳴鐘鼓如雒陽,請收讓等,以清奸穢!”

透過比對可知:演義與《三國志》的記載接近,如“臣伏惟”、“一書出門”、“及溺呼船”等句,僅見於裴注,故此處小說當以《三國志》為主要史料來源。

再看嘉葉二本,多處異文嘉靖本全同史書,如“有逆不止”和“不正”、“操擅王命”和“擅操”、“妖賊”和“盜賊”,葉本文字亦可通,不知是羅氏原本就刻意改動史書,還是所據抄本的文字無法辨識,編者隨意改動?

也有些異文葉本明顯是妄改,如“一書出門,便獲千金”二句,葉本作“一全出門,便獲十全”,完全不通,應是先將“千金”誤作了“十全”(繁體“獲”字下部“又”的一撇,與“千”字上部一撇連寫,容易相混),又見前“一書”無法與“十全”對應,遂隨意改為“一全”。

又如“於扶羅”,葉本作“於陝“,大約“扶”字抄寫潦草近似“陝”,葉本編者又不知於扶羅(一名於夫羅)為匈奴單于名,誤以為董卓在陝西討賊,隨意刪去“羅”字。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朱甲本插圖:何進殺十常侍

但嘉靖本亦有與史書不符處,如葉本多出的“竊幸承寵,濁亂海內”八字,三家史書均載,嘉靖本卻漏了,是葉本增補還是嘉靖本刪去?

如果說,葉本編者很嚴謹,根據陳壽正文插入了此二句,那為何其餘文字會有如此低階的錯誤呢?這顯然是說不通的,葉本核對史書的可能性非常小,此二句應為原本所有。

那麼,嘉靖本為何脫落呢?原來,此二句在《三國志》中是陳壽正文,裴注未載——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嘉靖本編者大約一味按裴注校正文字,卻忽略了正文,導致刪去二句,故其底本應當更接近葉本。

從文學性上看,此二句點出十常侍“濁亂”,所以下文張讓才會以“清者是誰”反問何進,嘉靖本漏此二句,便無法形成對應:

[嘉靖本] (張讓對何進說)言我等

甚(穢)濁

,其清者是誰?

《後漢書》(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卿言省內

穢濁

,公卿以下忠清者為誰?

另外,嘉靖本多出“昔趙鞅興晉陽之兵,以逐君側之惡”二句,見於三種史書,且又言“臣輒鳴鐘鼓入洛陽”,董卓效仿古法“清君側”才師出有名,故此二句可能是葉本脫落。

附:毛本此處對錶文進行了精簡,方便不精熟文言文的讀者快速瞭解文意:

[毛宗崗]“竊聞天下所以亂逆不止者,皆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慢天常之故。臣聞揚湯止沸,不如去薪;潰癰雖痛,勝於養毒。臣敢鳴鐘鼓入洛陽,請除讓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但由於繼承自演義文字,同樣缺少“濁亂海內”等語,下文“其清者是誰”的反問自然顯得突兀。由此例可見演義中上下文往往有關聯,隨意刪節並不可取。

五、鄭泰盧植進諫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嘉靖本]

侍御史鄭泰

諫曰……尚書盧植亦諫:“植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

有不仁之

,一惹入禁庭……不如早遣

令回……”

鄭泰

、盧植皆棄官

而去

泰問曰

:“

去如何?”

植曰

:“

公不可輔也,禍在即

矣。”荀攸亦告閒居。

[葉逢春]

尚書郭泰

諫進曰……尚書盧植亦諫曰:“植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

有不仁之

,一惹入禁廷……不如早遣

令回……”

鄖泰

、盧植皆棄官

去訖

後問泰

:“

去如何?”

泰曰

:“

公不可輔者,禍在即矣。” 荀攸亦告閒居。

此處寫鄭泰、盧植進諫拒絕董卓入京,何進當然不聽,二人遂罷官離去。有關鄭泰人名的問題,上回已經分析,不贅述。

此處兩本主要的異文是:發問“此去如何”的是盧植還是鄭泰?嘉靖本是鄭泰問、盧植答,葉本相反,是盧植問、鄭泰答,兩本皆通,其一當是經過了刻意修改。

史書記載:

《後漢書》(卷七十 鄭孔荀列傳):及大將軍何進輔政,徵用名士,以公業*為尚書侍郎,遷侍御史……進不能用,乃棄官去。

謂潁川人荀攸

曰:“何公未易輔也。”

(*注:鄭泰字公業)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 漢紀 五十一)侍御史鄭泰諫曰……尚書盧植亦言不宜召卓,進皆不從。泰乃棄官去,

謂荀攸

曰:“何公未易輔也。”

可知棄官的只有鄭泰一人,發問者不詳,回答的人是鄭泰,荀攸參與對話。

如此,則葉逢春本較接近史書,由於下一句“公不可輔”也接近史書文字,可以認為此處小說作者的創作態度是忠於史書文字、稍加潤色,故葉本可能接近原本文字。

但葉本同樣有明顯的問題:“後問泰”一句缺少主語“植”,與前一句“棄官去訖”銜接不暢。

於是我們再看其他版本,有趣的是,餘象鬥、餘評林、鄭少垣本等繁本作:

[餘象鬥]郭泰、盧植皆棄官歸(去)訖。(荀)攸*問泰:“以去如何?”

(*注:鄭本“攸”字作“亻戊”,顯系形誤,二餘本則脫“荀”字。)

真相似乎終於大白,原本當是荀攸發問,這樣下文“荀攸亦告閒居”的“亦”字就有了對應。

葉本底本應脫“荀”字(接近餘象鬥本),遂將“攸”誤作繁體的“後”,以為是“後來發問”之意,隨意刪去“荀”字。嘉靖本則可能發現缺少發問者,就隨意的改成“泰問植答”。

從版刻行款看,由於葉本“訖後”與下一行“荀攸”均位於兩行頂端位置,很容易看序列混淆。其文字又與同系統的諸萬曆繁本不同,故此異文很可能是葉本的獨立修改。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葉逢春本:鄭泰盧植進諫

當然,小說容許虛構,盧植也的確有“加戲”,嘉靖本的文字亦無明顯破綻。所以不能僅僅憑藉是否與史書相符來下定論,此處只能認為:志傳繁本接近原本的可能性較大。

不妨再從文學性分析,下文又寫盧植營救何太后:

[嘉靖本]尚書盧植棄官未去,見宮中事變,擐甲持戈,立於閣下。

說明盧植不愧為敢於擔當的忠臣,則“禍在即矣”這一句體現出的“膽小怕事”與其人設並不相符,故此處葉本較佳。

另外,鄭泰的官職,史書記載“以公業為尚書侍郎,遷侍御史”,進諫何進時應為“侍御史”,嘉靖本正確,葉本可能與下文盧植的官職“尚書”混淆。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鄭少垣本:郭泰諫何進

附:毛本此處刪去了二人對話及荀攸告閒居,文字略有潤色:

[毛宗崗]侍御史鄭泰諫曰……盧植亦諫曰:“植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不如止之勿來,免致生亂。”進不聽,鄭泰、盧植皆棄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

又,“盧植亦諫”後,周曰校本、夏振宇本後加小字注:

[周曰校][考訂/補註]靈帝時以盧植討黃巾,久不拔。帝怒,檻車徵植還,減死一等。此處又以植為尚書,未知在何時超昇?當詳考之。

夏振宇本且刪去盧植的官職“尚書”二字(朝鮮翻刻本未刪,可見翻刻本與周本關係較近),可見小字注有時也有對小說情節的合理性進行辨析。毛本則已於前文補寫出盧植復官。

六、張讓埋伏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嘉靖本] 張讓等先伏刀斧手五十人於

長樂宮嘉德門

內。

讓等

告何太后曰:“今大將軍矯詔諸路軍馬並至京師……如其不從,臣等只就娘娘前

死,無恨

矣。”太后乃降手詔,宣進入宮議事……進曰:“太后召

我,有何禍事焉

?”

[葉逢春] 張讓等先伏刀斧手五十人於

長樂嘉德殿門

內。

便入

告何太后曰:“今大將軍矯詔

諸路軍馬並至京師……如其不從,臣等只就娘娘前

萬死無恨

。”太后乃降手詔:

我等有何禍焉

。太后宣進入宮議事……進曰:“太后詔

我,有何禍焉

?”

此處寫張讓等發覺何進的計劃,決定魚死網破,先暗地埋伏刀斧手,再跑到何太后前哭訴,忽悠太后召進入宮、要當面謝罪,而何進居然傻乎乎的不加提防。

兩本主要異文是刀斧手埋伏的位置,嘉靖本“長樂宮、嘉德門”,葉本則為“長樂嘉德殿門”。

史書記載:

《三國志》:中常侍段珪等矯太后命,召進入議,遂殺之,宮中亂。術將虎賁燒南宮

嘉德殿

青瑣門,欲以迫出珪等。珪等不出,劫帝及帝弟陳留王走小平津。

《後漢書》(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八月,進入長樂,白太后,請盡誅諸常侍以下,選三署郎入守宦官廬……於是尚方監渠穆拔劍斬進於

嘉德殿

前。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 漢紀五十一)八月,戊辰,進入長樂宮,白太后,請盡誅諸常侍……於是尚方監渠穆拔劍斬進於

嘉德殿

前。

首先很明顯,長樂宮是何太后所在,小說後文亦寫“護送何進,車至長樂宮前”,葉本的“長樂嘉德殿”脫一“宮”字,即應為“長樂宮、嘉德殿門”——那麼倒底是“嘉德門”還是“嘉德殿門”呢?

根據學者的研究,東漢都城洛陽,分為南北二宮,長樂宮位於南宮,正門是嘉德門,主殿是嘉德殿——即嘉德門是外“宮門”、嘉德殿門是內“殿門”,兩門相距大約不遠。(詳細可參考錢國祥先生《東漢洛陽都城的空間格局復原研究》,載《華夏考古》2022年第3期)。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東漢洛陽都城,來源:錢國祥《東漢洛陽都城的空間格局復原研究》

回到史書記載,何進被渠穆斬於“嘉德殿前”,則埋伏的位置應在“嘉德殿門”。當然演義憑空添出五十刀斧手,所以不必完全以史書為準,還是看小說下文怎麼寫的:

[嘉靖本]何進似傍若無人,昂昂直入,至

嘉德殿門

,張讓、段珪迎出,左右圍住……”進乃默默無言,欲尋出路,宮門盡閉。讓呼曰:“何不下手!”

出一群刀斧手,

揪出

何進,於

宮門側畔

砍為兩段。

[葉逢春] 何進似傍若無人,昂昂而入,至

嘉德殿門

,張讓、段珪

迎出,左右圍住……”進乃默默無言,欲尋出路,宮門盡閉。讓呼

左右

曰:“何不下手!”

出一群刀斧手,

揪出

何進,於

宮側畔

砍為兩段。

明確寫明,張讓與何進相遇在“嘉德殿門”,何進往外逃命,發現宮門盡閉,後被擁出的刀斧手“揪出”——注意“揪出”這一動作,假若刀斧手就在宮門旁埋伏,直接可以捉住何進,何須一番找尋後“揪出”呢?

所以,刀斧手埋伏於內殿門較為合理,葉本更明確的寫明瞭“讓呼左右”,刀斧手就埋伏於張讓身邊。這樣,還能防止何進萬一“不聽話”要反殺張讓,刀斧手可及時救援。

再從邏輯上分析,長樂宮內不止嘉德一殿,如果埋伏於外宮門,容易被他人往來發現,不如內殿門隱秘。

且刀斧手若在埋伏於外宮門,此刻袁紹曹操等就在門外等候,雙方僅一牆之隔。萬一何進提前發現埋伏,隨時可以呼救。所以,埋伏於更深的內殿門較合理。

最後,長樂宮門僅僅是一道大門,如何容得下五十人呢?而嘉德門則依託嘉德殿,刀斧手可以隱於殿內,更為合理。

綜上分析,葉本文字可能更接近原本。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電視劇中,何進也是走入深處,刀斧手從旁閃出

另外兩處異文,嘉靖本的“死無恨”當脫一“萬”字。

葉本多出“我等有何禍焉”一句,前後不通,顯然是將下文“太后詔我有何禍焉”誤抄於前也。

附:此處毛本對文字做了一些潤色,刪去“張讓呼曰”、“揪出何進”數句,修補了嘉靖本的破綻。

[毛宗崗]張讓等……乃先伏刀斧手五十人於

長樂宮嘉德門

內,入告何太后曰:“今大將軍矯詔召外兵至京師……如其不從,臣等只就娘娘前

請死

。”太后乃降詔宣進。

何進昂然直入。至

嘉德殿門

,張讓、段珪迎出,左右圍住……進慌急,欲尋出路,宮門盡閉,伏甲齊出,將何進砍為兩段。

又,英雄譜本、朱甲本等何進是“(昂昂直入)至嘉德殿”,無“門”字;部分簡本則作“入嘉德殿”,無“至、門”二字。

七、何進入宮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嘉靖本] 袁紹曰:“交

已成,形勢已露,將軍尚欲入宮議論?何不早決,事久必變矣!”進曰:“已在吾

掌握之中

待如何變

?” 曹操曰:“先當

十常侍出,然後方可入。” 進笑曰:“此小兒之見。吾掌天下之權,十常侍敢

待如何

?”

[葉逢春] 袁紹曰:“交

已成,形勢已露,將軍尚欲入宮議論?何不早決,事久必變矣!”進曰:“已在吾

掌中

。” 曹操曰:“先當

詔出

十常侍,然後可入。” 進笑曰:“此小兒之見也。吾掌天下之權,十常侍敢

待如何

?”

此處寫袁紹曹操勸何進小心詭計,何進當然又不聽。葉本的“掌中”二字,在嘉靖本為“掌握之中,待如何變”八字。二本皆通,何進所言應是小說虛構,故此處無法判斷。

不過,下文何進又說“吾掌天下之權,十常侍敢待如何”,“掌”與“待如何”重出,故嘉靖本有誤抄的可能性。

從文學性分析,嘉靖本何進的兩番回話,意思重複,而葉本則顯示出層層遞進的傲慢來(第一次迴應是“進曰”、第二次是“進笑曰”),似較佳。

前一處,袁紹分析局面,嘉靖本的“交持已成”,葉本為“交構”,史書記載:

《後漢書》(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紹懼進變計,乃脅之曰:“交

已成,形勢已露,事留變生,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早決之乎?”

二字形近,嘉靖本顯系形誤,亦可知早期抄本可能是簡體的“構”(構)。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楊閩齋本 插圖:曹操、袁紹保護何進

附:毛本此處刪去了何進的第一次回話,對文字進行了精簡:

[毛宗崗]袁紹曰:“今謀已洩,事已露,將軍尚欲入宮耶?”曹操曰:“先召十常侍出,然後可入。”進笑曰:“此小兒之見也。吾掌天下之權,十常侍敢待如何?”

又,何進死後有“史官嘆詩”一首,演義本(除英雄譜本)詩後又有“論、贊”二段,此類論贊評乃編輯者後加(抄自《十七史詳節》),可參考周兆新先生“三國演義與十七史詳節的關係”(《三國演義考評》)。

八、袁曹突入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嘉靖本] 何進部將吳匡,於青瑣門外放火。

袁術

引兵突入宮庭,但看閹官,不論大小,盡皆殺之。

袁術

、曹操斬關入內。樊陵、許相出殿大呼:“不得無禮!”

袁紹

立斬二人,

皆奔走。

[葉逢春] 何進部下吳匡,於青瑣門外放火。

袁術

引兵突入宮廷,但見閹官,不論大小,盡皆殺了。

袁紹

、曹操斬關而入。樊陵、許相出殿大呼:“不得無禮!”

袁紹

立斬二人,

以下盡

皆奔走。

[嘉靖本] 趙忠、

程曠

夏惲

、郭勝四個,趕在翠花樓上,放火,都跳下樓,就樓前剁為肉泥。宮中火焰沖天,張讓、段珪、曹節、侯覽,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

劫出

內省官屬

從後道走北宮。

[葉逢春] 趙忠、

程廣

夏輝

、郭勝四個,趕在翠花樓上,放火,跳下樓,就樓前剁做肉泥。宮中火焰燒天,張讓、段珪、曹節、侯覽,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

劫內省官屬,

複道

走北宮。

此處接著袁曹得知寫何進被殺後,帶兵突入宮廷,放火殺宦官,場面極為混亂。有三處主要異文:

第一處異文是與曹操搭檔斬關入內的人:嘉靖本是袁術,葉本則是袁紹。由於下文緊接著寫“袁紹立斬二人”,從前後銜接看,葉本正確。

且前文已寫“袁術引兵突入宮庭”,說明袁術單獨帶一隊兵(從另一扇青鎖門突入),嘉靖本前後矛盾。

第二處異文是“程曠、夏惲”的人名異文,此二人名已經見於第一回。有趣的是葉本兩回全錯,嘉靖本第一回“夏惲”同錯成“夏輝”,此回卻又全對——由於僅僅一字之差,不知原本正誤如何?

另外,“程曠”簡本多作“韓廣”,“程、韓”二字形音並不相近,故有助於比對版本關係。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電視劇中無官屬

第三處異文是張讓等“劫天子”的行動,稍顯複雜。

嘉靖本 “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劫出內省官屬從後道走北宮”數句文意模糊。如果斷句作“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劫出內省官屬,從後道走北宮”,即所有人一齊走後道,則既雲“劫出”“內省官屬”,自然是從宮內是往外跑,如何又往回走“後道”呢?邏輯不通。

因此,比較合理的斷句是“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劫出,內省官屬從後道走北宮”,即張讓與天子一隊、官屬另一隊,兩隊人一裡一外,分別逃走——嘉靖本原刻本有圓圈符號(標點)斷句,此句斷句於“劫出”二字之後,說明編輯者已持此看法。

葉本則少一“出”字,作“劫內省官屬”,意思比較明確,所有人往裡走。

接著看史書記載:

《後漢書》(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讓等入白太后,言大將軍兵反,燒宮,攻尚書闥,因

將太后、天子及陳留王,又劫省內官屬

,從複道走北宮。尚書盧植執戈於閣道窗下,仰數段圭。段圭等懼,乃釋太后。太后投閣得免。

《後漢紀》(孝靈皇帝紀):珪等不出,持太后、天子、陳留王幸北宮崇德殿。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 漢紀五十一)讓等入白太后,言大將軍兵反,燒宮,攻尚書闥,

因將太后、少帝及陳留王,劫省內官屬

,從複道走北宮。

顯然,演義此處基本沿用史書文字。小說的“內省”,史書作“省內”,不過意思一樣,“內省官屬”即“宮廷之內的官員的屬吏”。

《後漢書》多出一“又”字,明確說明張讓等劫持了太后、天子、陳留王以及部分官員的屬吏,許多人一同從複道走北宮。《後漢紀》亦明確記載天子“幸北宮崇德殿”。

所以,嘉靖本天子和官屬“兵分兩路”,與史書所載不符。原本應是葉本文字。

那麼,嘉靖本為什麼會發生錯誤呢?這裡推測,由於小說此處據《通鑑》抄錄,省去了“又劫”的“又”字,導致文意模糊。

嘉靖本編者又不解史書中 “將太后”之“將”字是動詞( “扶持、帶領”之意,美言劫持),誤以為是介詞(“把”之意)——於是在下文添一“出”字,斷句錯成“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劫出”,原本被劫的內省官屬則“自行”往北宮跑了。

由於此段敘述的核心是張讓劫持天子,試問:若官屬的動向與天子無關,又何必加此一句?嘉靖本兩句文意的割裂,是邏輯上最大的破綻。

另外,“後道”與“複道”,亦葉本正確。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黃正甫本 插圖:嘉德殿閹宦殺何進

附:毛本第一處人名為正確的“袁紹、曹操斬關而入”。

第二處張讓的行為,毛宗崗似乎覺察到了嘉靖本的不通順,改“劫出”為“劫去”,較好。但誤以為“內省官屬”的“內省”屬上句,隨意刪去“官屬”二字,這顯然是未核對史書導致的斷句錯誤:

[嘉靖本] 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

劫出,內省官屬

從後道走北宮。

[毛斷句] 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

劫出內省

官屬

從後道走北宮。

[毛刪改] 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

劫去內省

,從後道走北宮。

綜上分析,此處葉本為上、毛本次之、嘉靖本為下。

又,沈校本指出:曹節、侯覽此時已經去世,不當列入張讓一行中。

又,道本按, 袁紹得知何進被殺後,大叫:“閹宦謀殺大臣,豈有此理,有失大義!誅惡黨者,前來助戰!”。疑文字順序有誤,似應為“豈有此理!閹官謀殺大臣,有失大義!”,但各本均如此,無法確定。

九、誅殺宦官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餘評林本 插圖:盧植救何太后

[嘉靖本] (吳匡曰)“願報仇者向前!”

十人大叫曰:“願斬謀兄之賊!” 苗欲走,四

圍定,砍為粉碎……分投來殺十常侍家屬,不分男女,盡皆誅絕,流血滿地,何止二三

人。

[葉逢春] (吳匡曰)“願報仇者向前!”

好漢

十人大呼曰:“願斬殺兄之賊!” 苗欲走,四

圍定,砍為粉碎。……分投來殺十常侍家屬,不分男女,盡行誅絕,流血滿地,何止二三

人。

此處寫吳匡帶兵砍殺“謀兄之賊”何苗,袁紹大殺宮中官宦與十常侍家屬,血流成河,死傷無數。

第一處異文:吳匡手下的軍士,嘉靖本的“數十人”,葉本作“好漢十人”。“好漢”二字通常形容草莽英雄,用在此處顯然不妥,且整數的“十人”亦與演義描寫人數時一貫的“模糊法”不合。

故此處嘉靖本正確,葉本可能底本模糊,編者將繁體的“數”誤作“漢”,並隨意填上一好字;也可能“數”字抄寫潦草,誤作“好”,再添一“漢”字。

第二處異文:

十常侍家屬的人數

,嘉靖本“何止二三萬人”,葉本為“二三千人”,相差十倍。史書記載為“千人”級別: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 漢紀 五十一)紹遂閉北宮門,勒兵捕諸宦者,無少長皆殺之,凡

二千餘人

,或有無須而誤死者。

再從邏輯上分析,十常侍只有十個人,他們的家屬要多到二三萬人,即每人二三千家屬,極不合理。且袁紹帶領的兵士有限,恐怕很難有足夠的時間殺這許多人。故此處無疑葉本正確。

附:毛本此處將“數十人”改為“眾人”,將“流血滿地,何止二三萬人”兩句刪去,雖然修復了嘉靖本的破綻,但也沖淡了動亂的慘狀,此種刪節優劣與否,見仁見智。

十、皇帝出逃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英雄譜本:張讓等殺出後宰門

[嘉靖本] 張讓、段珪擁逼少帝及陳留王,

冒煙突火

,殺出

後宰門

,離城望北邙山逃難……天色昏黑,各不相見,隨從之人各自逃回……當

河南中部掾史

閔貢

,大叫:“張讓休走!”段珪

乘馬落荒而逃。張讓見事急,叩頭辭帝曰:“臣無路矣,陛下

自顧

!”遂投河而死。

[葉逢春] 張讓、段珪擁逼少帝及陳留王,

冒突

殺出

後宮門

,離城望北邙山

而走

逃難……天色昏黑,各不相見,隨行之人各自逃回……當

河南中部掾史

關貢

,大叫:“張讓休走!”段珪乘馬落荒而逃。張讓見事急,叩頭辭帝曰:“臣無路矣,陛下

自愛

!”遂投河而死。

[嘉靖本] 帝與陳留王

未知虛實,不敢高聲,

二王

伏於河邊

亂草

之內。

此是

中平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城中誅殺宦官,

二帝

夜臥慌草,軍馬四散

去趕

,不知帝之所在。

二帝

伏至四更,露水又下。

[葉逢春] 帝與陳留王

:“未知虛實”,不敢高聲,

二人

伏於河邊

亂草

之中。

此時

中平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城中誅殺宦官,

二帝

夜臥慌草,軍馬四散

趕走

,不知帝所在。

二帝

於亂草

,至四更,露水又下。

此處寫張讓等倉惶中帶著皇帝出宮,逃往城外的北邙山。追兵趕上,張讓投河自盡,二帝夜宿亂草中,極為狼狽。二本細節異文較多:

第一處,張讓等殺出的宮門,嘉靖本為“後宰門”,葉本為“後宮門”。由於二字形近,當為某一版本抄寫錯誤。

後宰門比較有名,南京、西安等地的朋友應不陌生,但其名據說是元大都第一次使用、明代沿用。兩漢文獻中找不出後宰門,故“後宮門”正確,嘉靖本編者可能在後宰門打卡過,有了印象。

當然,演義是小說,羅貫中也有可能參考他所處時代的宮殿虛構出後宰門,這是合理的。不過由上面分析可知,此回敘述宮中建築,基本忠實於史書,如果說獨獨“後宰門”為虛構,未免過於牽強,故此一可能大致可以排除。

第二處,嘉靖本追擊張讓之人“閔貢”的姓名,葉本此處及下文一處均作“關貢”。史書所載其人為“閔貢”,葉本顯然是將繁體的“閔”形誤成 “関”了。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後漢書》宋黃善夫刻本:張讓傳“陛下自愛”

第三處,張讓對皇帝的遺言,嘉靖本為“陛下自顧”,葉本為“自愛”。史書記載:

《後漢書》(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而紹勒兵斬忠,捕宦官無少長悉斬之。讓等數十人劫質天子走河上。追急,讓等悲哭辭曰:“臣等殄滅,天下亂矣。惟陛下

自愛

!”皆投河而死。

可知葉本與史書相符,可能是原本文字。不過“自顧”也通,考慮到“自愛”一詞比較直白,有可能嘉靖本編者覺得不似君臣對話,隨意改動。可參照之前分析的“張常侍是我父”、“此真小子也”二例。

第四處,對少帝與陳留王的稱呼,嘉靖本為“二王伏於河邊”,葉本為“二人伏於河邊”,而下午則多用“二帝”。沈伯俊先生指出此時一帝一王,故只能稱為“二人”。

不過考慮到陳留王后來也做了皇帝,“二帝”的稱法似乎問題不大。但少帝明明已經登基,嘉靖本的“二王”除非理解為“二位帝王”,否則不符。

附:毛本第一處直接刪去了“殺出後宰門”。第二處閔貢同嘉靖本。第三處刪去了張讓的遺言。第四處刪去了“二王”二字:

[毛宗崗]且說張讓、段珪劫擁少帝及陳留王,冒煙突火,連夜奔走至北邙山……張讓見事急,遂投河而死……帝與陳留王未知虛實,不敢高聲,伏於河邊亂草之內。

這樣刪節後,固然文字通順,但也使得人物臉譜化,如書中張讓作惡無數,臨死訣別之際,卻別有一種真性情在。

又,“河南中部掾史”沈校本指出應為“河南中部掾”。

十一、皇帝夜行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鄭喬林本 插圖:“螢火飛照二帝而行”,小草與螢火蟲都刻畫出來了

[嘉靖本] 陳留王曰:“在此不宜久戀,去

尋活路

。”帝曰:“暗路難行,如之奈何?”陳留王與帝以衣相結,

上岸邊,滿地荊棘,不見行路,仰天嘆曰:“劉辯休矣!”但有流螢,

千百

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陳留王曰:“此天

助吾兄弟

也!”

[葉逢春] 陳留王曰:“在此不宜久戀,去

尋諸路

。”帝曰:“暗路難行,如之奈何?”陳留王與帝以衣相結,

上岸邊,滿地荊棘,不見行路,

仰天嘆曰:“劉辯休矣!”但見流螢,

旦夕

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陳留王曰:“此天

救吾兄

也!”

[嘉靖本]

二帝

相扶,一步一跌,奔

山路而走。後史官有詩曰:

亂兵如

走王師,社稷傾危孰為持?夜逐

火螢

尋道路,漢家天子步歸時

曹仙姑

又詩曰:

腐草為螢

上岸

時,也曾照夜向

書幃

莫言

微物相輕賤,曾與君王引路迷

[葉逢春]

二帝

相扶,一步一跌,奔山路而行。史官有詩曰:

亂兵如

走王師,社稷傾危孰為持?夜逐

熒光

尋道路,漢家天子步歸時

。又

曹仙

有詩曰:

腐草為螢

尚按

時,也曾照夜向

庭幃

莫嫌

微物相輕賤,曾與君王指路迷

此處寫二帝在荒山野外迷路,幸得流螢照路,慢慢走出。主要異文有四:

第一處:仰天而嘆的是誰?葉本比嘉靖本多出主語“帝”。嘉靖本從上文看,應是二人共同感嘆,但從感嘆的內容“劉辯休矣”看,顯然是劉辯一人所說。而且文中對二人的形象塑造不同,少帝軟弱無能,陳留王則臨危不亂,故此處葉本正確。

第二處:流螢的描述,嘉靖本為“千百成群”,葉本為“旦夕成群”。“旦夕”指早晚之間,用來形容時間長短,用在此處不通。葉本底本當作“百千成群”,形誤抄作“旦夕”。至於羅氏原本是“千百”還是“百千”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處:史官的詩,嘉靖本“亂兵如蟻”,葉本作“亂兵如蝟”。乍一看較合理,宋代劉才邵亦有“亂兵如穴蟻”之詩。然而,此詩實抄自唐人詠史詩:

《周曇詠史詩》“後漢門 廢帝”:亂兵

如蝟

走王師,社稷顛危孰為持。夜逐螢光尋道路,漢家天子步歸時。

小說所引基本同於唐詩,由此可知“如蝟”正確。由於志傳本多作蟲字旁的“蝟”,嘉靖本編者可能不明“蝟”是異體字,隨意改成“蟻”。

另一處異文“火螢”與“熒光”,亦葉本正確。由此例亦可見,演義中所謂的“史官有詩”,雖太半冒稱,其詩未必無根據。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周曇詠史詩》天津市古籍書店 影印周叔弢舊藏宋刻本

第四處:曹仙(姑)的詩,作者一為“曹仙”、一為“曹仙姑”,孰為是?

歷史上的確有一位北宋的女道士曹希蘊,人稱曹仙姑,得宋徽宗賞識。但其人在民間算不得以詩名,此詩又多半托名神道人物,所以即便確有一曹仙姑,也不能否認“曹仙”的可能(如“八仙”中的曹國舅),對於這樣的人物,咱也不必“打破砂鍋”,點到為止。

詩的內容,二本亦有不同,嘉靖本“腐草為螢上岸時”,葉本為“尚按”,讀音很相近,應為某一版本音訛。

古人不解螢火蟲在水邊草叢產卵,誤以是草腐爛後變化而成,所以有“腐草為螢”的說法。這裡從詩意看,可能引用了“囊螢映雪”的典故,嘉靖本表示螢火蟲從水草邊脫離飛上岸後,飄到“書幃”,為讀書人照明。

所以嘉靖本的“上岸”二字意思很明確。而葉本的“尚按”則似乎表示螢火蟲尚處於“腐草形態”,何如“照夜”呢?

後面還有一處異文“書幃”和“庭幃”,“書幃”表示讀書處,能匹配“囊螢映雪”的典故。“庭幃”一般指家庭內室,為何需要熒光照亮?當然,在“庭幃”讀書亦非不可。此處只能說“書幃”為原本的可能性較大,若原本為“書幃”,葉本或許底本書寫潦草,先形誤為“廷”,又誤為“庭”。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民間八仙符:曹仙符等(高國藩《中國巫術史》)

附:毛本此處刪去了少帝的幾句埋怨話,模糊了人物形象。兩首詩也一併刪除。

[毛宗崗]陳留王曰:“此間不可久戀,須別尋活路。”於是二人以衣相結,爬上岸邊。滿地荊棘,黑暗之中,不見行路。正無奈何,忽有流螢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飛轉。陳留王曰:“此天助我兄弟也!”遂隨螢火而行,漸漸見路。

另外,曹仙姑詩,餘象鬥、鄭少垣、種德堂等其他繁本志傳皆無,說明此處葉本與演義的關係反而較近。而簡本卻皆有此詩(均作“尚按”),詩詞之有無在版本演化中無疑是值得注意的。

十二、帝宿莊院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電視劇刪除了二帝夜行、宿莊院等事

[嘉靖本] 山岡邊見一草堆,二帝

臥於草畔

。草堆前面是一所莊院。莊主是夜

兩紅日墜於莊後,莊主驚覺,披衣出戶,四下觀望,見莊後草堆上火起沖天。莊主慌忙往觀,

二帝

臥於草畔

[葉逢春] 山崗邊見一草堆,二帝

趴於草堆邊

。堆前面是一所莊院。莊主是夜夢見二帝臥於草畔。

[嘉靖本]莊主問曰:“二少年,誰家之子?”帝不敢應。陳留王曰:“吾兄乃是大漢皇帝,遭十常侍之亂,夜來逃難,得螢火引路,故到此莊。” 莊主大驚,再拜於

,曰:“臣

先朝

歷仕宦,司徒崔烈之弟崔毅也。因見十常侍

賣官嫉賢

,臣於此躬耕

畝。” 遂扶帝入莊,跪進飲食。

[葉逢春]莊主問曰:“二少年,誰家之子?”帝王不敢應聲。陳留王曰:“吾兄乃大漢皇帝,遭十常侍之亂,夜來逃難,得螢火引路,故到此莊。” 莊主大驚,再拜於

帝前

,曰:“臣

充朝皆

歷仕宦,司徒崔烈之弟崔毅也。因見十常侍

賣良疾賢

,臣於此躬耕

畝。” 遂扶帝入莊,跪進飲食。

此處寫二帝誤打誤撞,來到了崔毅的莊院,崔毅透過神奇的託夢找尋到二帝,好生管待。

有一處特別明顯的異文:嘉靖本寫莊主做夢,比葉本整整多出6句35字。是葉本刪去,還是嘉靖本新增的呢?

從文意分析:葉本前一句方寫“莊主是夜夢見二帝臥於草畔”,後一句緊跟“莊主問曰”,從夢境忽然跳到現實,前後銜接不通,破綻明顯。

而嘉靖本意思明確、文字通順(“火起”或為“火光”之誤),如果說葉本為原文,嘉靖本編者要自行補出這35字,難度很大,可能性很小。

故此處嘉靖本應接近原文,葉本脫文。脫落的原因,這裡推測:葉本底本應為“莊主是夜夢見”(比嘉靖本多“見”字),與下文“見二帝”同有“見”字,導致串句脫文。此例魏安先生《三國演義版本考》未計入。

此外,前文二帝休息的方式,嘉靖本是“臥於草畔”,仰睡或側睡在地上;葉本則是“趴於草堆邊”,趴著睡。考慮到夜深天冷,睡在草堆上較為合理。且下文寫莊主做夢是見草堆上“火起沖天”,故葉本的“趴於草堆邊”較合理。

但下文又寫莊主見二人“臥於草畔”,則似乎嘉靖本更相符,當然睡覺的時候轉身調整睡姿,這也是合理的。此處二本均可通,無法判斷原本為何。

另兩處細節異文,“賣官嫉賢”和“賣良疾賢”、“先朝”和“充朝”,不難判斷,葉本形誤。

《三國演義》古版考異 第三回(上:何進、十常侍之亂)

朱乙本(哈佛大學藏本) 插圖:崔毅見二帝

附:毛本此處基本同嘉靖本,“火光”改為“紅光”。嘉靖本的“(崔毅)再拜於地”,葉本為“再拜於帝前”,毛本刪作“再拜曰”。

標簽: 嘉靖  葉本  董卓  陳留王  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