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泰國4.0是什麼?

作者:由 實習單身奶爸阿文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11-10

泰國4.0是什麼?實習單身奶爸阿文2022-11-10 00:09:40

所謂的「泰國 4。0」,便是整個泰國外資政策與產業規劃方案的統稱,系統性地擘畫出未來的發展目標、重點投放領域,希望將泰國從「1。0」的農業,「2。0」的輕工業,「3。0」的重工製造業,再進一步推升為「4。0」的創新導向製造業(目前重點包括生產自動化、生技與數位經濟等等、後面會詳述)。

藉此規劃,泰國政府希望引領東南亞,或至少是「北東協五國」的生產力輸出,並帶動周邊其他關聯性產業,與服務業的發展,以維持其在「東南亞製造」中的優勢地位。

「泰國 4。0 」的口號,在 2016 年首度問世,由時任代理總理的巴育上將宣佈,希望國家從過去舊的經濟模型中轉型,避免因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政策主要強調了幾大方針:以提高產能的創新與科技產業為重點扶植物件,進而加強社會福利的建構與人民相關的產業升級;再來便是提升整體的生產力和知識水平,達到「泰國引導,東協製造」的長期目標。除了產業升級與轉型,此計劃也希望藉由泰國優越的地理位置,串接北東協五國對投資貿易的需求,引進外資、基礎建設到工業園區的投入,效仿雁行理論(The flying-geese model),把泰國打造成東南亞經濟成長的領導者,進而再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相呼應,打造成區域人流、物流、金流的中心。

分割槽量身規劃,各有發展目標

若細細研究「泰國 4。0 」的區位因素,可以從下圖中發現,泰國政府依據不同地區的優勢與既有資源,輔導成立不同的產業園區。例如座落於泰國東部/東北部的邊境經濟特區,就借重寮國、柬埔寨的廉價勞工,發展農業,食品加工的聚落;而位於西部與緬甸接壤的區域,則是打造物流中心與重工業的所在;中部由於長年外資進駐的關係,以電子產業、零元件加工出口居多;南部與馬來半島銜接的地段,則發展漁業、魚產加工和橡膠等;最後是從曼谷首都圈一直延伸到的東部區域,一直都是日資汽車廠與相關加工廠的深耕區域,被視為重點發展的「東部經濟走廊」(EEC)也在這裡。

泰國4.0是什麼?

泰國 4。0 重點區域與產業發展。圖/截自網路

當然,坊間亦有說法指出,「泰國 4。0」的計劃,政治考量色彩濃厚:例如傳統上東部地區在政治方面屬於傾向前總理塔克辛(Thaksin Chinnawat)一派的「紅衫軍」較多(詳見〈第 N 部憲法公投,泰國民主的崎嶇之路〉一文),故以民主黨、傳統勢力為首的現任執政當局,有意在此區加大發展力道,給予更多優惠措施,藉此創造工作機會,「挖樁」當地選民。

但整體來說,筆者認為這「因地制宜」的產業區塊擘劃,仍展現出今日泰國政府審度時勢與自身條件後,提出具優勢、可執行之轉型方案的實力——現任泰國副總理,市場經濟學家出身的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宋奇(Somkid Jatusripitak),亦在此規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定位重點產業,減稅引入外資

除了農業升級,製造業、電子零件、汽車、代工生產是泰國既有的成熟產業鏈,政府也在 2017 年後持續強調「知識經濟」與「科技創新」,以提高出口品的附加價值為核心,規劃十大領域的重點產業,主要區分為兩大類:一是「透過先進科技為現有產業增值」,包括自動汽車、智慧電子、高階旅遊與醫療、高產值農業,和生技結合食品加工;再來就是「可帶動泰國成長的新興產業」,包含機械與自動化、航天科技、生質能源和生物化學、數字與數字化服務、醫療與保健等等。

針對願意投入在這些領域的外資企業,泰國政府亦透過 BOI 和相關部會給予「超優惠措施」,例如最高可減免 15 年的企業所得稅;更便捷的人才簽證(一次給予 5 年)與彈性用人制度,以及外籍僱員一站式服務等;高階經理人的所得稅級距,更大幅降低統一為 15%(原來最高達 35%)等等。可謂「不惜血本」,也要引入代表性的外資企業與優秀人才。

斥資大量預算,打造「東部經濟走廊」

順著「泰國 4。0」的發展路徑,我們接下來把焦點鎖定到「東部經濟走廊」(EEC),這個從 2017 年開始,被產業界越炒越熱的話題上。

所謂「東部經濟走廊」,地理位置上以泰國東南羅永府(Rayong)、春武里府(Chonburi),以及北柳府(Chachoengsao)為主,總面積達 13 多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已經具備相當的基礎設施與工業基礎。加上中資注入興建中的縱貫高鐵;與日本協商中的橫貫鐵路網,泰國政府計劃將東部三府推升成為繼首都曼谷後,重要的工業與商業地區。

泰國4.0是什麼?

東部經濟走廊(EEC)政府投入基礎建設。圖/截自網路

而從上圖的資料更可看到,泰國政府在這塊區域確實已投注相當大的資金與資源:不僅在基礎建設上有大刀闊斧之勢,更是在產業扶植方面大力支援。根據泰國開泰銀行(Kasikornbank)的報告指出,東部經濟走廊建設的初期,為了強化基礎建設,政府特別規劃了機場、深水港、鐵路、新造鎮、目標產業聚落等 5 個優先開發的領域,將全力投入資源並引導外資投入。

當中指標性的案例之一,即是泰國政府自己已斥資 2,000 億泰銖(約等值臺幣)的烏塔堡機場(U-Tapao International Airport),將成為曼谷周邊第三大國際機場(已有素望納普、廊曼兩座機場),並帶動航空城計劃,吸引大型免稅商場進駐;另外廉差邦港(Laem chabang)三期擴建工程,則以公私部門合作(PPP)方式招標,預計 2019 年集裝箱吞吐量增加一倍,汽車出口量從每年 100 萬臺增至 300 萬臺,並在石化、能源產業方面成為「印太」貿易的中繼站。

「泰國至今,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招商策略」

最後,對於企業與其他區域經濟體來說,「泰國 4。0」目標和「東部經濟走廊」,除了看得出泰國未來宏觀的發展計劃,及在外貿、區位優勢的消長變化之外,更重要的是,泰國政府推出了在眾多外資機構眼中「至今以來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優惠方案。

曾是泰國首富,正大集團(CHIA TAI GROUP)董事長謝國民更樂觀預測,未來 20 年,泰國 4。0 的發展,將會讓國民的平均收入僅略低於新加坡,進入現代已開發國家之列。

以 2017 年公佈透過的「東部經濟走廊法案」來看,分別在現階段針對「高技術產業」、「基礎設施與物流開發」、「研發與技術服務」、「高階醫療與旅遊」等四大領域祭出特別權益優惠待遇,對於海外公司在東南亞的投資佈局,也可望帶來正面效果。

其實,若把時間拉長來觀察,泰國從 1997 年的金融風暴後,便一直走在漫長的復甦之路上:因引進新自由資本主義理念、奉行 IMF 較為嚴格的財政紀律,泰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其實一直到 2006 年時才回升到 1996 年的水平。之後又因為政局動盪(紅衫軍與黃衫軍)與天災(例如 2012 年的水災)等問題,對經濟成長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也影響外資進入的意願。

反過來說,近幾年泰國經濟的快速升溫,某種程度上也是 1997 年後為期至少 10 年的體質整頓期,與近 10 年來逐步克服各項「天災人禍」挑戰的結果。

自 2014 年上臺的巴育軍政府,其對泰國民主化的程序影響,自是充滿爭議與批評(詳見〈【認真看東協】為何泰國在「 2018 全球選舉自由指數」中名列倒數第三?〉一文),但同時間也不可諱言,它於經濟上也致力投入改革、積極開放與國際接軌,並嘗試整合東協共同市場,確實做出了一番新氣象。

標簽: 泰國  泰國政府  產業  東部  走廊